第三百九十三章 換代



看著眼前的東華帝君,楊帆海心中泛起莫名滋味。

建木戰場,此人悲嗆,奮不顧身,有種求死之感,加上箭神王那暴怒一箭,雖然沒有射出,但已經說明了昊天大帝口中的叛徒是誰。

他不明白東華帝君為何要背叛天庭,也不明白既然背叛了,又為何要那般悲嗆,舍身搏命。感覺到他的氣息後沖過來,也不知道是為了昊天大帝所說的讓他帶自己去找父母,還是想要為自己的舅舅討還一個公道。

只是此刻看到他那一雙失神茫然的眼睛後,突然間沒有了要與他動手的意思。那眼睛之中有一種和自己心境一般的意味,都感覺自己就是罪人。

不同的是,東華帝君比自己的內疚之意更甚,他不僅僅是內疚,甚至還能感覺到求死之意。也許此刻的他正盼望著一個有足夠立場和理由的人,來這里殺了他,如此方可心安。

此時的東華帝君已經沒有了帝君之模樣,一身汙泥渾濁,躺在泥水之中,渾如乞丐。

他一動不動的看著天,楊帆海則是一動不動的看著他,很久之後才輕喊了一聲:“東華帝君。”

這一句,喊得東華帝君緩緩測過頭來看著他。好像不認識一般,凝視了許久才猶如恍然大悟的說道:“是你啊,楊帆海,人族戰神。你該是昊天的外甥吧,我是天庭叛徒,是我害死了你舅舅,你殺了我吧!”

“害死他的,又豈止你一個!”楊帆海在一旁盤膝坐下,也是不管地上泥水肮髒。

亦是抬頭看天說道:“你是叛徒,我是敵人,他就被我們兩個他本在意的人害死的。”

說到底,或許自己才更是主因,若自己沒有進去,若自己不曾重傷,哪怕在多的算計,也沒有意義,九轉金丹足以讓昊天大帝重生一次。

“他……死了嗎?”東華帝君又是問道,傷心之中還帶著一點期望。他跟昊天大帝關系極為親密,知道一旦那般催動周天星斗大陣就是做好了同歸于盡的准備。只是,總希望能有奇跡發生。

“死了!”楊帆海輕聲回答:“元神燒的一干二淨!”

兩人低頭,一時間無話可說,兩個人心中所想不一,可一股氣息卻是一樣,有種同病相憐之感。都是因為其他人的原因才加入這場戰爭,也都是害了一個本不該害的人。只是同病相憐的人,也是沒有什麼可一起說的。

安靜了許久,還是楊帆海開口打破了沉寂:“天帝他……並沒有怪你!”

“那又如何?”東華帝君輕聲說道,昊天大帝原諒他與否沒有意義,他自己過不得心中那關。

臉如死水不驚,楊帆海心中暗自歎了口氣,他沒有再安慰對方的想法,畢竟自己也是心中難受,而且對方的的確確是天庭的叛徒。

又是沉默了許久,終于還是拿出玉符說了另一件事情。

“天帝說你知道我父母被關在何處,讓你帶我去把他們放出來!”

接過那玉符,感覺到上面昊天大帝的氣息,東華帝君雙眼濕潤,長歎一聲:“天帝所托,自然要完成。”

再站起身來,任一身泥水狼狽,與楊帆海說道:“走吧,我帶你去太山。”


楊帆海卻是沉默,半響無言,等到東華帝君再催一聲後才開口說道:“這是天帝最後的旨意,前輩若有心就該好生完成。”

這話說的有些莫名其妙,令東華帝君一愣,看著他不解其故。

楊帆海再接著說道:“我是華夏軍人,大軍班師,我還得回去複命,此時抽不開身來。若前輩有心,我修書一封,你帶去翠微山找我弟弟楊帆海,讓他陪你去太山接我父母出來。”

這讓東華帝君眉頭一皺,隨即冷笑一聲:“這個時候你居然還想著回去複命,倒也是沒心沒肺啊!”

楊帆海也是不在意,淡淡的說道:“我的事你管不著,你若覺得可以就去做,你若覺得不可以,那我便跟你過去就是!”

東華帝君盯著他看了好一會,似乎又想到了什麼,冷笑一聲:“你倒是好心,想如此耗些時間,讓我緩過這段時間嗎?”

他感覺楊帆海這般決定實在匪夷所思,無論是誰,父母被關押半年,都該迫不及待去救人才是,哪有這樣多此一舉的。

第一時間是感覺對方無情,不過馬上又覺得眼前這人不該是這樣的人才是,思索之後,才想到此處。對方是想如此耗自己一些時間,有事可做,也許能放下心中某些事情。

楊帆海不置可否,只是慢慢說道:“你要怎麼想是你的事情!”

“行!”東華帝君也沒有再多說:“你寫信吧,我帶你弟弟去接你父母。”


⑻ЬOok.сOm
楊帆海翻手拿出紙筆,修書一封,簡單說明了一些原委後,便交到東華帝君手中,再躬身一禮:“有勞前輩了。”

“不用!”東華帝君結果書信,輕聲說道:“這是我欠你們家的。”

隨即便轉身離去,也是不想多言。

看著那離去的背影,楊帆海輕輕松了口氣,對方所說倒是中了一兩分自己心思。該是同病相憐之故,所以不忍他一直頹廢。

不過最大的原因是,自己此刻真的不敢去見父母。他實在無法想象,若母親問自己舅舅情況,自己又該如何回答。

目送東華帝君離開,楊帆海扇動翅膀騰空而起,朝鄭城飛去。

漁歌唱晚,麥浪離離,所過之處,百姓安居樂業,歡歌笑語。很難想象,就在不久前,九州與天庭打了那樣的一場大戰。

國門之外的戰爭就是如此,不管順利還是不順利,只要沒出現無法挽救的大潰敗,就能將對于國民的影響降到最低。

楊帆海不是聖人,哪怕不久前發生了那樣的事情,也在心中暗自祈禱,只盼望九州之內永遠也不要再出現戰爭。

離鄭城越近,內心越忐忑,他覺得自己有些事情必須去問一下公孫軒轅,可實在想不清楚自己該用怎樣的立場去問,更無法想象公孫軒轅該怎樣回答自己。

那種彷徨,甚至升級成恐慌,讓他有種不敢踏進鄭城的感覺。可有些事情終究是要面對,楊帆海這次沒有當逃兵,終于還是落在了鄭城內。


當腳踏上城中青石板的時候,也許是忐忑到了極致,物極必反,反而讓彷徨的心安定下來。

氣息的感應,可知道公孫軒轅正在城中,在王宮門口通報一聲後,便徑直朝其所在書房而去。

剛到書房門口便見得公孫軒轅迎了出來,看到楊帆海回來,似乎松了口氣般輕聲說道:“回來了就好,我很擔心你,但伏羲聖皇說你不會有危險,也叮囑我們不得進天門,所以我就領著大軍先回來了。”

這一句話讓楊帆海拳頭緊握,心中也猶豫也煙消云散,看著公孫軒轅直接問道:“大王,這場戰爭,你覺得是對的嗎?”

“當然是錯的!”公孫軒轅毫不猶豫的答道:“不僅僅是這場,在我看來,任何主動發起的戰爭,無論是什麼原因什麼立場都是錯誤的。”

如此干脆的回答和認錯,讓楊帆海有些錯愕,沒想到公孫軒轅會這樣說,不過錯愕之後馬上又問道:“既然是錯誤的,為什麼要開始?”

他很想質問一聲,就因為伏羲聖皇嗎?哪怕他是聖皇,但發動一場這樣的戰爭,就應該嗎?

公孫軒轅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盯著他看了片刻反問道:“你在懷疑伏羲聖皇?”

“是的!”楊帆海也是回答的很直接:“縱然我和昊天大帝之間有矛盾,但這場戰爭我覺得完全沒有發動的必要,因為有太多的事情根本沒做調查就將罪名安在了天庭上。”

“我知道!”公孫軒轅回答又是讓楊帆海一陣意外。

看著楊帆海雙眼片刻,公孫軒轅輕聲說道:“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把尺,用來度量要做的事情會不會超出自己原則底線。”

“這場戰爭並非正義的戰爭,但也絕不會是完全邪惡的戰爭。從道義上來說,我們錯了,可從民族大義上來說,這一戰,我們必須打。”

“你也聽到了建木之上那些仙族是如何形容我們的,在他們心中,人族就是低等的種族,是卑賤的。想要讓他們與我們平等對話最快的方式,就是戰爭。用一場戰爭讓他們認識到,人族同樣強大,絕不是可以讓他們想如何就如何的。”

“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你所懷疑的那些,我也曾懷疑過,但是……”

公孫軒轅看著楊帆海慢慢說道:“伏羲聖皇絕不是一個因為私心就會不顧人族死活的人,或者說這所謂的天下最高權力在他眼中根本就是浮云。他發動戰爭所爭取的,正好也是我想要爭取的,所以一拍即合了。”

楊帆海憋著一口氣,半天不說話,許久之後終于爆發大聲喝問:“就因為這些,就可以罔顧一個並無惡心之人的生死,就因為這樣,就可以完全不為這場戰爭負責嗎?”

公孫軒轅搖了搖頭:“不



,當然要負責!”

“昨天我已經發自罪書宣告天下,禪讓王位于昌意,這幾日便隱退。”



⑧ьoOК。cΟ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