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捷

那名年輕軍使眉頭一皺:"怎麼夏國也興這一套?我是大宋控鶴軍都衛孫能,你們倆都起來,跟我去認個人."

"誒誒……"兩人趕緊站起來.

孫能說道:"這兩面勞什子丟給部下拿著吧,也不嫌累贅."

"不嫌不嫌……"兩人趕緊搖頭:"還請將軍帶路,地滑,有旗杆杵著,走路也方便……"

孫能也懶得管這倆,領著他們來到一處幾架大車圍成的臨時陣地,這里里里外外有數百名夏軍的尸首,看樣子是為了保護中間的一個大人物,被全部放倒在這里.

孫能伸手一指車陣當中,倚靠著大車僵坐在地上的一具尸首:"就他,昨晚帶著部下死戰不降,最後眼見要被俘,抹脖子自盡了."

王崇拋下旗子連滾帶爬地進入陣中,抱著尸首痛哭起來:"這是我嘉甯軍司都總管,六王叔嵬名統軍!"

劉晏善趕緊說道:"偽,偽嘉甯軍司,偽王叔."

"劉子厚!"王崇僅存的良心似乎被自己頂頭上司的自盡激發了出來:"你無恥之尤!我要與你絕交!"

劉晏善老臉一紅,別過臉去,嘴里卻還嘀咕道:"五十步笑百步……"

"別吵了!"孫能喝止了二人,然後想了一下,對王崇說道:"那就你吧,既然是夏國的貴人,又忠勇不失氣節,我也非常欽佩,去尋一副棺木,將他好生安葬了吧."

看了一眼嵬名統軍身周數百具尸體:"他們也一樣,就照現在拱衛首領的樣子,葬于嵬名總管的身周,讓他們繼續履行自己的職任."

劉崇看向孫能的目光,不由得泛起了一絲崇敬:"多……多謝將軍仁德."

孫能說道:"大丈夫征戰沙場,馬革裹尸,不當事體.倒是你們倆,還有你們營中那些丁壯,不像是會打仗的人啊."

劉晏善說道:"將軍不知,這是偽夏制度,叫生丁,要是軍情緊急,連婦人也在調發之列,稱為麻魁."

"瞎胡鬧."孫能從衛士手里取過水壺和毛巾,遞給准備給嵬名統軍淨臉的劉崇:"牧民這樣做或者可以,洪州和龍州都是近宋耕民,這不是驅民就死,不教而誅嗎?"

"可不是咋地……"這話簡直說到劉晏善心窩子里去了,不由得接了一句嘴,之後才突然想到面前這位是敵國大將,不由得趕緊訕訕閉嘴.

孫能卻不以為意:"等打掃完戰場,便帶著百姓們回去,該種地種地,該放羊放羊.打仗是兩國官人和軍隊的事情,跟老百姓無干."

"將治下百姓安撫好了,等到轉運司來的時候,你們二人的知州位置,可能也就保住了."

劉晏善趕緊躬身行禮:"多謝將軍指點."

孫能看著一路向北的死人死馬:"也不知道何時清理得完……我們還要打夏州,你們可有熟悉的鄉導?"

"我!"劉晏善立即報名,見到孫能玩味的目光,才訕訕說道:"我家乃鹽州大族……這兵荒馬亂的,我也想回去看看家中老母……或者,或者還可以戴罪立功……"

元豐四年十月朔,六路都經略司的奏報送達汴京.

"承前降指揮,諸軍調整攻略,數路齊進,取應理,鳴沙,耀德,鹽,宥諸地.賴將士奮勇,勠力酣戰,所至克平."

"王中正出葭蘆川,于思歸渡屠滅左廂神勇軍司葉悖麻,祥佑軍司咩訛埋兩部,斬首八萬級,獲馬六萬,牛九萬,羔羊盛盈川谷,無可勝記."

"招攬蕃部大小數百落,十五萬口,曲野河西至明堂川東,盡入皇宋.羌歌布野,皆謝聖天子拯恤倒懸之聲."

"前昌祚被圍橐駝口,于雙塠構車成陣,擇勝自守.夏人引八萬軍環攻三日,昌祚,姚麟身先士卒,號呼抵戰,西賊伏尸兩萬,幾平車壘,而車寨卒完."

"種諤領鄜延軍克夏州,聞昌祚被圍,命孫能往救."

"控鶴軍四日三夜,飆馳五百里,夜抵橐駝口,更不修整,直撼永能中軍."


8BOΟК·СOм

"西賊大蹙,昌祚亦里應外合,率姚麟,郭成,分三路精騎同蹈賊營."

"是夜破永能,斬萬八千級,誅偽夏王叔,嘉甯軍司都總管嵬名統軍以下諸將八十七人,獲西賊嘉甯軍司,保泰軍司兩路旗鼓,印信,將帥大帳,文書,軍冊,劍甲.並資儲無算."

"嘉甯軍司知洪州劉晏善,知龍州王崇,率生丁兩萬歸降."

"諤以劉晏善五原豪族,善加收撫,命為鄉導,輕取鹽州,未費一矢."

"涇原路高遵裕,以感義新軍突襲鳴沙,得禦倉,共糧粟草芻十八萬石."

"熙河路李憲,蘇烈,以渾脫夜度天塹,攻取應理."

"山北諸城,盡入我手,左右皆兩百里.路野平曠,可行車馬,信使斥候,不絕于途,交馳呼應,庶幾無肘腋之患."

"奏報功獲,乞令諸軍依附城郭,暫事休養,並鞏固防要,頒行賞給."

大捷!

汴京城再次敲響了景陽鍾聲,碼頭鍾樓上再次飄下紛飛的傳單,《時報》《商報》首頁加印了紅字,將京中的節日氣氛烘托到了極致,直接提前了一個月!

趙頊身著戎裝,禦駕武英殿,受群臣第二次朝賀.

宋軍這番操作總算是沒有出任何瑕疵,戰局至此,山北戰線已經推進至長城一線,而且有大城倚仗,相互呼應,進攻興靈的進攻線,包括長城馳道,靈州川,黃河水陸兩路,一共多達四條!

夏人支應,更加捉襟見肘.

即便是拿著時報看消息的商賈市民,都知道大宋這一回的局面,跟以往那幾回進討,大不一樣了!

現在各大酒樓鬧得沸反盈天,大家都在關撲,國公爺到底能不能在新春到來之前,滅了西夏!

朝堂上下,就連最保守的孫固和呂公著,都相約在旗亭喝了一回小酒.

趙頊當日下詔,令六路都經略司,上報有功人員.

其實這些人的光榮事跡,其實早都已經被報紙的記者們送到了汴京,《時報》《商報》連篇累牘地刊載,皇宋軍人的形象和地位,在民間一再拔高.

只有一個人,還在老老實實地寫奏報,不斷地給朝廷潑冷水.

萬年老狗一般的涪國公蘇油.

甲子,六路都經略司上奏:"前聞指揮李憲,宜乘河冰凝結,分勁兵驍將,北渡襲蕩.謂賊巢得傾,則靈守雖堅,當自潰矣."

"此計雖善,然天時不合,今雖數路大雪,黃河未凍,軍機處此議疏闊,勢不可行."

這其實是蘇油對趙頊提出了委婉的批評,這餿主意當然不可能出自軍機處,不知道趙頊是聽了哪路戰忽局的胡謅,在朝堂上瞎指揮.

不過這鍋只能讓軍機處來背,蘇油也是提醒趙頊,都給你設置了一個軍機處了,麻煩陛下你多聽聽他們的吧.

"諸路兵出界二月,暴露寒凜,當委主兵官常體察,給裹費或特支,無令失所,仍不得過為姑息."

這是害怕朝廷壓迫前線進軍,要求務必給將士們時間修整,將被劉昌祚打亂的戰爭節奏重新調整回來.

"新克諸城寨,正當要沖,捍禦南北,如蘭,銀,夏,宥,鹽,糧儲器甲萬數不少,戶口盈千萬,全藉得力使臣守護."

"官軍撫定河南地,其舊屬漢郡,城壘粗完,地居形勢者,朝廷當速命官置守."

"州縣諸員,可令西北諸路並京中待選官,或隨軍降服偽官充任,因地界卑惡,敢報效者,乞加一階升轉."

"然安定數路,非能渥要臣不可.乞建鎮洮,皋蘭,金城為一路;綏,宥,銀,夏為一路;曲野,葭蘆,明堂三川為一路,善擇干翰,以守撫之."



⑻вook。Cо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