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三章 哥頓的亞夏軍


二天的時候又回來了一撥哨兵,彙報說發現了亞夏大軍隊,預計明天清晨到午後這段時間就會到達麗芙堡。一天路程之所以會有這些誤差是因為他們判斷不出亞夏軍團行軍的作息規律,如果他們連夜趕路的話可能更早,但如果他們走慢點的話也有可能要到明天傍晚才到。

現在哥頓在麗芙堡不到七千的部隊,雖然是守城,但還是有點懸。其實麗芙堡的地勢結構不錯,雖然不是建立在峭壁那種險峻的地形上,但是相對于附近的地勢來說也算是高地。城堡的第一道城牆是在山坡的半山腰上,後山要比正門方向陡峭一些,平時倒是可以比較輕松地爬上去,但是攻城的時候從那個方向進攻不太可能。

當初亞夏人選擇這個地方建立防禦工事還真沒選錯,麗芙堡的南面就有一條河流從麗芙林地深處流向天鵝湖,要是有足夠的人力和金錢的話可以在城堡的山腳下在修建一道外城牆,然後外邊再挖一條護城河,將南面那條河流的活水引到城堡護城河里。這估計也是麗芙堡防禦工事完成後的樣子。

建成之後只要城堡里面的投石機數量足夠就可以借著更高的地勢攻擊敵人的攻城器械,而有護城河後城堡將對士兵登城用的攻城塔免疫,至于前世國內古代戰爭中使用的那種不靠上城牆的井闌那就只能用投石器來打了。不過西大陸的攻城塔好像和井闌是一種東西,即可以用于士兵登城,又可以放射手在上面跟守城方的士兵對射。

這估計跟他們的防禦工事結構有關,前世國內古代戰爭幾乎所有的城牆外邊都有護城河,而西大陸的城堡要塞則未必都有護城河。這不是哪個更先進地問題,而是從一開始作用本來就不同。國內古代的城牆一般都是城市防禦工事,城市在建立之初肯定都會選擇河流旁邊。而西大陸的城堡作用更像國內的長城一樣,作為據點防禦工事而存在,打個比方,要是國內古代沒有形成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帝國,而是像古拉納帝國崩潰時那樣大大小小數百諸侯混戰的話,那麼長城也會變得跟城堡一樣,每隔一段距離出現一個稍大的防禦工事,作為當地諸侯領主的據點。城堡。就是割據的產物,一個冷兵器戰爭時代地國家沒有出現大量像城堡那樣的大型防禦工事才是值得慶幸的。至于護城河,城堡會選擇有水源的地方,但是更重要的是選擇防守區域附近地形最險峻的地方。

麗芙堡的地形雖然不算險峻,但是相對于附近一望無際的平原森林與天鵝湖周圍的牧場來說地形還算不錯,只要挖上護城河就完美了,活水,從河流引來地,想要填坑就派人去截斷引流慢慢填吧。引流也在麗芙堡攻城器械的攻擊范圍內。這樣的麗芙堡即使是石堡、落葉城的城堡都比不上。

至于現在……手扶著城堡里牆的牆垛。那副麗芙堡完美城防工事的景象慢慢地從眼前消失,回到現實中,外牆和里牆原先被哥頓軍自己砸出的缺口現在才剛剛修補好。那里跟加爾人補鍋匠補過的鍋似的,怎麼看怎麼不協調,亞夏人開始攻城後,投石機肯定是都往那招呼。省去破門和登城的步驟,破城錘和攻城塔都省地造了,麗芙堡的地形攻城塔也推不上來。一旦城堡再被打開缺口,亞夏大公拉一堆人堆進來就是。護城河,還是因為沒有護城河。城牆一旦被破開就只能用自己的士兵上去頂,要是有護城河的話好歹城牆破開後在敵人填河的過程中還能大量地殺傷敵軍。現在去挖那是太晚了,雖然引流就那幾百米的距離,可真要挖地話,光讓那條河流改道,繞麗芙堡所在的小山坡一圈那少說也得花幾個月的時間。還不包括給河床築石基。

站這城牆上感歎也沒用,現在給守城多找點人手才是正事。讓雅克去把那些宣誓效忠的幾個亞夏村青壯男丁都召集起來。他們現在不是亞夏公國牧民了,而是哥頓侯國亞夏族人。召集起來好歹也有個四五百青壯,都把自己家里的獵弓拿出來,沒有的我再給他們發。沒打過仗不要緊,放到里面一道城牆上往外邊射箭就行,這些個半牧民、獵戶總不會跟我說他們不會射箭吧。至于箭法如何這根本不用考慮,守城哪里需要什麼准頭,對著敵人密密麻麻的人群一箭下去准能釘到東西。


“鄉——親們………”對著被召集起來的亞夏青壯,剛喊出第一句我怎麼老覺得別扭。那口氣跟前世看的革命電影里那些返鄉團狗腿子喊話差不多。“只要你們供出誰是……”

錯了,喊錯了,入戲太快。趕緊停了下來,右手做甩巴掌勢在自己嘴前空揮了一下。敢情我這天生就是做“反動派”的料,忙假咳了一聲後從新喊過:“你們——”首先指著那些青壯厲聲喊道。“……是我在這塊領地上地第一批領民,十幾天前我才剛剛成為你們的領主,而你們也發誓效忠于我。從那時候開始你們就是哥頓人了……”說著慢慢地走下台階,邊走邊說:“可能你們中間還會有人覺得自己是亞夏人,但是你們自己好好想想。當亞夏的軍隊占領這片土地後他們會放過你們這幾百個背叛了亞夏領主向我效忠的人嗎?不會……包括你們那些親人在內的所有村民……都將被屠戮殆盡。”說完掃了一眼圍在這些青壯周圍的老幼亞夏人。這些亞夏人都是抱著不管貴族怎麼打,誰占了這塊地方就效忠誰的想法。說不准他們其中還有跟那次襲營的亞夏人那樣仇視哥頓的村民。其實要是哥頓軍團守城萬一失敗了。碰到個脾氣好點地亞夏領主未必會殺他們。但是這沒必要跟他們說,畢竟這樣的情況非常少,而我則是要他們幫我賣命。

“現在……”就在他們竊竊私語地時候再次高聲說道:“我征召你們作為我的戰士,為保護我在這片土地上的第一批領民而戰斗。沒錯,我地第一批領民就是你們自己的親人。保護他們。同時也保護我。因為當我在這片土地紮根之時,你們將不再被別人當作是可以肆意屠戮的亞夏人,而是哥頓麗芙堡人,你們為我戰斗,我則庇護你們的親人。作為你們的領主,我在此發誓,只要你們的男人為我而

麼我則庇護你們所有在麗芙堡的族人不受歧視與不公與所有哥頓人一樣過你們原來生活。”

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口才問題還是其它什麼原因。當我說完之後並沒有出現這些村民紛紛響應地情景,而是繼續竊竊私語。這些村民雖然蠻勇,但是並不是傻子,他們也很實際。征召他們打仗是一回事,他們打仗的時候是否賣力是另外一回事。

沒辦法,只好指了一個村民出來問道:“你的疑慮,告訴我,說實話,你不會受到懲罰的。我發誓。”

那個村民被我叫到後四下朝他周圍的同鄉看了看,才壯著膽子說道:“老爺,我擔心……您知道不是我怕死,為了我那老婆和孩子我自己死幾遍都不怕。就是擔心要是我死了她們被欺負。我不是懷疑您的話,就是……您知道,雖然您說我們現在是哥頓人了,但是畢竟我們和他們還是不一樣啊……”說完那個村民往周圍的哥頓軍團士兵瞥了兩眼。

還是種族問題,這個村民雖然嘴上說相信我的話,但那只是客氣的說法,心里可不是這麼想地。這些村民。想要他們死心塌地地幫我不太容易,還需要一些時間。一旦他們真心效忠我的話,那麼就我就可以把天鵝湖北邊的牧場都賞賜給他們,為我馴養戰馬,還能抽調其中的青壯按我的意願組成騎兵部隊,這些半牧民比哥頓人更適合當游騎兵。配上鱗甲、弓箭及近戰武器馬上就能成為軍隊。如果有時間多加整訓我也能組建一支像亞夏大公近衛軍那樣的部隊。


盯著那個村民看了一會,閉起眼睛點了點頭。然後指著自己的臉。“你看我……”然後再轉向他周圍的村民。“你們看我……”說完之後轉身回到了台階上。“你們看我的樣子……怎麼樣?我的外貌甚至一點都不像西大陸人,即使是薩拉人都比我像吧,啊?……哈哈……”

人群之中跟著一陣哄笑,要地就是這種效果……當目的達到之後立即再次高喊到:“士兵——”話音剛落,周圍的哥頓士兵立即抖擻精神,握緊了手中的武器,發出一陣整齊的聲響。那些村民立即慌了,大概他們以為我要下令殺死他們。

“告訴他們……我,是哪個國家的領主……”不理會他們地慌張。繼續高聲喊道。

“哥頓——”士兵們的回答整齊一致,震耳欲聾。這個在他們當初訓練的時候就常喊。

“那再告訴他們,我是誰。”

“大人(Myrd)”、“漢子爵”、“哥頓庇護騎士”,這次的回答遠沒有上次來得整齊,稀稀拉拉地回答各種答案的都有,不過沒關系,已經達到我想要的效果了。

待士兵們回答之後,再轉回來看著那些村民。“你們現在看到了,不一樣的只是外表。只要你們你們的勇氣能夠獲得認可。那麼一樣也能獲得他們的尊重。這與你們之間外貌的差異無關,記住我地話。或許你們之中將來也會有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騎士。只要你們的武勇與品德獲得了我的認可,那麼這話就將變成現實。”

“我……是你們的領主,這里的主人,所有為我效忠的人都能得到回報,我向你們保證:將來我的兒子、孫子繼承這片土地的時候依然能夠庇護你們地後代,依然可以給予你們這樣的承諾,並且把它變成現實,因為我會這麼教導他們。他們身上流淌地是和我一樣的血液,長著不一樣的外貌。保護這個家族,讓這個家族也庇護你們。我希望你們也能這麼告訴自己的子孫……”說到最後,語氣開始慢慢地平緩。待到講話結束,四周已經一片沉寂。


過了半響之後,人群之中一個村民將他的尖頂帽從頭上扒了下來,揣在胸前,恭敬地朝我鞠了一躬,然後周圍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朝我脫帽致敬。

看著下面的青壯村民長籲了一口氣,第一步總算將他們搞定了。看來關鍵還是他們如果作戰是否一樣有資格獲得地位,還有他們的子孫後代。以後估計還會有更多麻煩,哥頓移民到來後大小沖突,磕磕碰碰,雞毛蒜皮的事情肯定是會有的,到時候我還得頭疼。

融合麗芙地區已經合作的原亞夏人都得大費周章,更別說其它民族那些不合作的人,老丈人那種一個地區種族滅絕的方式的確更輕松一些,但是……現在我的爭取也算有所回報。把兒子跟孫子“賣”給這些村民,以換取他們能夠忠心地侍奉我的家族。這還是學了前世西歐中世紀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這個擁有“長腿”、“蘇格蘭之錘”綽號的英國國王在征服威爾士後,那里民風剽悍,叛亂不斷。于是長腿把兒子“賣”給威爾士人,從此以後威爾士的效忠。看樣子以後要是自己征服了哪里,但是當地叛亂不斷的話,我也得讓自己的老婆歐萊雅跑那生孩子去(注1)。

咱沒國王頭銜,老丈人也沒,某某親王的頭銜給不起,但是以後總有機會,到那時候再補。哥頓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距離王冠如此之近過。先撐過眼前這關,總會有看到那一天的機會。



愛德華一世用戰爭征服威爾士,在商討威爾士的統治問題時,不屈的威爾士人提出四個條件,即,他們所效忠的威爾士統治者,必須是:一,出生在威爾士;二,出身貴族;三,不說英語和法語;四,道德上純潔無瑕。

威爾士貴族們的意圖當然是要選一位威爾士人做他們的王。沒想到愛德華一世滿口答應。之後,他將待產的英國王後接到威爾士,他們的獨生子小愛德華,就出生在威爾士的卡那封城堡。愛德華一世召集威爾士的部落首領們,對他們說:“這是我的兒子,出生在威爾士,不會說一句英語和法語,從未冤枉過誰,道德上絕對純潔無瑕。他就是你們的威爾士親王。”

威爾士人目瞪口呆,無話可說,只好接受了這個新的統治者。自此以後,曆任英國王太子都封為威爾士親王。威爾士從此並入英國,成為英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