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再生緣之孟麗君傳(17)



繡樓上,容蘭幾乎跳了起來:"好棒!好厲害!皇甫少華真神了!小姐,今天我可開了眼界了!"孟麗君也松了一口氣,欣慰地微笑著。映雪則又放心又擔憂地看著遠處的劉奎璧。麗君:"怎麼了,劉公子輸了你不高興嗎?"映雪:"沒,沒有啊。"想想還是點了點頭:"我高興啊!"

少華的箭落在劉奎璧的面前,他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箭,再看不遠處,自己的箭落在地上,已形如枝杈。少華一揖:"伯父大人,小侄獻丑了!"孟士元看到這種情形,有些無奈地當眾宣布:"皇甫公子技壓群雄,贏了比賽,老夫遵守前約,允他與小女麗君定下婚約,擇期完婚!"眾人應和著孟士元。

劉奎璧失望極了,面色鐵青,扭身走出了後花園。孟士元看著劉奎璧,皺著眉頭,深深地歎了口氣。劉奎璧似乎連告辭的話也沒有力氣說了,沮喪地騎馬離去。忽然,他看見一只小鳥撲愣愣地飛過頭頂,他認出了這熟悉的小鳥,向小鳥飛出的方向期盼的望去,劉奎璧頓時愣住了,他看見了倚在窗口的蘇映雪,眼中滿是柔情和不舍。

前廳里,孟士元和孟夫人正准備設宴款待皇甫少華。麗君和容蘭躲在屏風後,靜聽著堂上的對話,孟士元:"少華啊,自今日起,你我便是一家人了。"少華:"是,孟大人。"孟夫人:"老爺,都是一家人了,何不讓女兒出來,與皇甫公子見個面呢?"孟士元一聽這話,連連搖頭:"哎,這還沒到時候!我等詩書傳家,豈能失了禮數、壞了規矩?越是定了親,兒女越當回避。"回頭對手下人說:"來人,速去總督府報喜,拿我的帖子,請親家翁、親家母一起過來聚會!"少華一聽此言,難掩慌張:"且慢--帖子先別送。"孟士元:"啊?怎麼?"少華只得說實話:"實不相瞞,小婿前來比武,家父是不同意的,萬望岳父大人見諒!"孟士元愕然:"你說什麼?皇甫大人不同意?"孟夫人也無比驚訝:"令堂明明來求婚的呀!"少華:"那,那是瞞著家父的……恐怕此事還需等小婿回府以後,向父親謝罪,再請家母多方周旋,方可應允。但我保證一定來求娶小姐!"孟士元又驚又怒:"你,你……先別自稱小婿了。荒唐啊,荒唐透頂!"

屏風後的麗君呆住了。此時的她才領悟,以前的自己有多麼幼稚,以一顆真心對待著萬事萬物,卻不知自己面對的卻是和爹爹他們迥異的世界,名利的得失,權勢的糾纏,宛若一張看不見、掙不開的大網,這張網是如此的複雜,可怕的是,她和少華也會被罩進這張大網里去……

玄妙寺外的山路掩映在濃蔭之下,說不出的清幽深秀,與外界的爭斗隔著一重天地。清修雙手合十,恭身迎候著一個徐步走上山來的人,面帶恭敬。上山來的人很年輕,一襲青衫,步履極有韻律,宛如閑云野鶴,但他面色深靜如水,目光明亮而深邃,透著一種洞悉人心的聰穎,配著清俊的五官,顯出迥然不同于常人的氣度。

看著他走到跟前,清修雙手合十:"太子殿下,有失遠迎。"太子連忙還禮:"哎,我不喜歡客套,你就當我是來尋芳的香客。"清修一邊陪著太子一道往廟里走,一邊說道:"豈敢啊!老衲揣度,殿下有什麼要事吧?"太子笑笑:"借寶刹洗我一身的俗塵,不也是要事嗎?"清修施禮:"這是老衲的榮幸。"說罷向太子伸手示意:"這就是玄妙寺了。"

太子停下,望著眼前的玄妙寺,透過嫋嫋的香煙,望著殿中的大佛,目光一下子變得悠遠,恍惚……

他想起了十年前的那場叛亂,那時的他只是個孩子,躲在玄妙寺內。寺外,火光盈盈,嘶叫聲,刀劍聲不絕于耳。叛軍近在咫尺,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卻被一個跟自己同齡的大眼睛的小姑娘救了下來,那小姑娘聰慧異常,將自己手里的螢囊放在佛像的腦後,把那兩個追到此地的叛軍愣是嚇了出去。隨後救兵到了,大家只顧著把他帶回去,沒有人理會那個小姑娘。這短短的一面之緣,卻讓他至今念念不忘。

經過那場叛亂,自己雖然有驚無險,可生母卻因為驚嚇過渡,一病不起,駕鶴西去。劉捷因為救自己立下大功,父皇把他姐姐立為了皇後。那個真正的救命恩人,卻到現在也還沒有找到。想到這里,太子搖了搖頭:"清修師傅,父皇還要我督辦傳到皇甫總督家里的一道聖旨,就不多打攪了,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