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再生緣之孟麗君傳(19)



兩人相視無語。還是麗君先開口:"這就要走了?"少華:"原諒我來不及拜別岳父、岳母,你回去時,請替我給他們磕頭謝罪……"說罷,他下馬行了個大禮,抽出一支帶著穗的竹笛,雙手捧給麗君:"這支竹笛你留著吧。就當是我,還在你身邊。不知你記不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你讓我做了一支空心的竹箭。"麗君:"當然記得!""這個笛子就是用那支竹箭做成的,我一直非常珍視,帶在身邊。"少華接著說道。麗君接過竹笛:"我吹奏的時候,你聽得見嗎?"少華使勁地點著頭。

這時,山下的號角吹響。

麗君忍不住抱住白馬,淚水在眼眶里打轉:"白馬,好好保護少華哥!我等著你們回來……"

想了想,麗君拿出一只茶香囊,塞在少華手里。少華鄭重地接過茶香囊。這時,白馬長嘶一聲.少華又飛身上馬:"保重!等我回來……也許三年五載,也許三五個月,我總會回來。"言罷,他頭也不回地追趕隊伍去了。

麗君久久地站著望著……她吹起了竹笛。笛聲悠揚婉轉。

少華騎在馬上,忽然捕捉到了那悠揚婉轉的笛聲。循聲回望,留戀地貪望著山坡上飄舞的白衣。

隊伍川流不息地從少華身邊經過,直到最後一個兵士也走過,他才回過神來,定神又望了孟麗君一眼,然後毅然撥轉馬頭,拍馬追上了隊伍。

隊伍越走越遠,漸漸地只見一路的煙塵。

孟麗君久久地站著凝望,直到山路上空空蕩蕩。

山風吹得她衣袂飄飄。周圍,野花漫山遍野地開放著。

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皇甫敬率領著部下長驅直入,深入敵境。

白天打了勝仗,晚上眾將士圍著篝火,喝酒唱歌,大快朵頤。皇甫敬也盡興而飲。他心中不是不得意的,南蠻子果然不懂兵法,他派重兵守護糧道,援兵兩三日內就可增援,不活捉鄔必凱,皇甫敬誓不班師!少華在一旁:"父帥!這次凱旋,我們家是雙喜臨門!"皇甫敬不悅地說道:"什麼雙喜?你還在想著孟家那個姑娘?你還想娶她?"少華:"我,我對她有承諾,我不能辜負她。"皇甫敬非常生氣:"什麼承諾!?你的承諾比父母之命更重嗎?"少華:"爹,可是……"皇甫敬越說越生氣:"沒有可是!我怎能和孟士元結親!孟士元的女兒,又是什麼好東西!她怎麼樣我管不著。但像這種不守婦規,品行不正,招蜂引蝶的女子,絕不能做我們皇甫家的媳婦!"

皇甫敬跨上馬向夜幕中奔去。少華痛苦地望著父親的背影,良久,才上馬追上去。

大營內,一將領向皇甫敬稟報:"稟大帥,兵部緊急馳文,江淮鹽工造反,劉捷大人請求撤回後援兵馬,剿匪撫民!"皇甫敬:"這麼大的事情,他劉捷怎麼不和我商量!鹽工造反,用得著十萬大軍去平定嗎?現在我部孤軍深入,援兵不到,他豈不是存心置我于險地!"將領:"劉大人說,他已經考慮到這一節,南蠻狡猾,怕大帥有失,請大帥先回撤二百里,皇上那邊萬一怪罪下來,劉大人會極力斡旋!"皇甫敬冷笑:"他也太看不起我皇甫敬了,區區南蠻,在我眼中,不過是泥人紙偶!我今晚就要揮師南進,把敵酋趕入大山!"曹矜:"大帥,沒有後援,我們兵馬不足,冒進絕非上策,大帥三思。"皇甫敬不悅:"誰說要冒進?兵馬不足,才要速戰速決,我把兵馬分為兩部,一部為先鋒,一部為策應,晝夜兼程,奇襲敵酋主腦!"此時少華想到孟麗君,熱血上湧,站了出來:"父帥,孩兒願為前部先鋒,直搗敵巢!"皇甫敬點頭:"好!寅時起兵!"

皇甫父子來到山坡上監察敵情,山下就是鄔必凱的中軍大帳。皇甫敬:"敵酋軍心已散,待後部趕到,左右夾擊,可操必勝。"少華躍躍欲試:"父帥,何不現在就沖殺下去,來個出其不意?"皇甫敬:"雖然出其不意,可咱們兵馬太少,先趁夜色虛張聲勢,明日總攻,"回身問偏將:"後部還有多久能到?"偏將:"明日卯時可到!"皇甫敬:"好,明日此刻,我們已在凱旋途中。"少華壓抑不住興奮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