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再生緣之孟麗君傳(43)



兩人一起狂笑,不一會又變成了大哭。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天都黑了下來,兩人還在水邊靜坐。良久,孟麗君歎了口氣:"都說好心有好報,沒想到老天爺竟是這樣報應我們?""是啊,香梅一個小小的丫頭,也敢來蒙騙我們,把我們拖下火坑!世上好人太難做……"孟麗君自責道:"我是活該,就當是給容蘭贖命了,可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連累姐姐你差一點兒丟掉性命!"長華安慰她:"不要這麼說,你不是有意的,要怪,只怪人心險惡!"孟麗君呆呆地喃喃自語:"這一把火,把什麼都燒掉了!把過去的我也都燒掉了,燒得好乾淨……不知道香梅有沒有像我們一樣,僥幸逃出來?"皇甫長華訝異道:"她把我們害成這樣,你還惦記她?"麗君點點頭:"她如果真死了,我又欠了一條人命啊,她也喝了那酒啊!她可千萬……"皇甫長華脫下一件衣裳,給濕漉漉的孟麗君披上:"麗君,你怎麼還不明白?世上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好心腸的。這個道理,我總算都明白了。快走吧,妓院著火,這麼大的事,就算他們放過我們,官府也不會放過我們的,趕緊逃命吧……"孟麗君跟著向前走了兩步,卻又停下:"可是我們還有什麼地方可逃呢?……"

兩人的眼神一片迷茫,想起之前經過的城門上還張貼著的通緝皇甫少華的文告,只是風吹雨淋,文告上的畫像已然破損褪色。

皇甫長華掛念著弟弟,難道姐姐這輩子只能在這樣屈辱的畫像前見到你嗎?

孟麗君思念著心上人:少華!少華……你在哪里呀?

此時此刻,對于肩上的重任,她們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這條路也許好長,也許好累,但卻是必須要去經曆的。皇甫長華打算重新回到宮里去了,因為那里才是權力的最中心,也離她的目標最近。而麗君,前路茫茫……

兩人互相看了看,還是孟麗君先開了口:"長華姐姐,我知道你現在心里怎麼想的……這天下逃到哪里,都是一樣!像這樣一味地逃下去,我們總是連等待屠戮的羔羊也不如!我們要重生,要像個人,堂堂正正地活著!現在是我們各自決定命運的時候了……"皇甫長華體諒地說:"那……你呢?"孟麗君笑了笑說:"我……還想在這等少華回來,我也說不定會碰上一個高人來幫我。姐姐,放心地走吧,連火都燒不死的我們,一定能等到會合的那一天……"

互道了保重,兩人含淚分道揚鑣。

初春的皇宮,本應洋溢著生機,卻因皇上的病重而顯得暮氣沉沉。皇宮之中,宮闈內外,一向是權力爭斗的中心。那邊,天子剛剛下詔各地,眾家王爺自守其藩,不得輕舉妄動,偏偏皇叔武勝王借口進京探視皇兄,並看望侄女梅妃,擺明抗旨不遵。

病榻上的皇帝無力制止,只能聽之任之。他唯一的希望就在太子身上。他這個兒子,天資聰穎,是個治國之材。如今自己已然老朽,時日無多,這家國的重擔怕是要交給他了。想起日後加于兒子身上的重擔,老皇帝黯然神傷,滿心愧疚。把戰火烽煙、連年的災荒、爭權斗勢的國家交給他,做父親的對不起他,可是誰讓他是太子,再重的擔子也要接啊!

只是自己重病在身,無能為力,太子現在就要准備做一個讓天下百姓都擁戴的皇上。武勝王驕橫跋扈,野心極大,如若此時讓他進京,恐怕會天下大亂。皇上顫顫巍巍地拿出一塊金牌,交給太子。這是調動禦林軍的令牌,他命太子馬上出京阻止武勝王進京,更不能讓他接觸握有兵權的武臣,並且此事不能泄露半點風聲。然後,他摸了摸兒子清俊的臉龐,無限愛憐,突然一陣劇烈的咳嗽,他又昏厥過去。

太子無限感傷,回到自己的寢宮。梅妃趕忙上前探問父皇病情。太子搪塞道:"好得很!提起武勝王即將來京,老人家興致勃勃,說是又可與同胞兄弟把酒歡聚了……"

"是嗎,我姑父要來了?"

"怎麼,你還不知道?武勝王可是說,他見了你的書信,勾起思親之念,一定要來看看你呢!"

"臣妾春秋兩季,寫信去問安,這事是有的。但姑父來與不來,我怎麼能勉強?不過呢,其實姑父這趟來,對你我自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