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再生緣之孟麗君傳(67)



次日,皇宮大殿上,酈君玉首度上朝,一臉肅然。有人看她年紀輕輕,很不順眼,蔑視地瞥了一眼後,開始奏本:"啟稟皇上,據順天府尹奏報,新科狀元酈君玉,得意忘形,擅闖刑場,嘩眾取寵,實屬無法無天,請下旨著即革去此人功名!"皇帝:"哦?酈君玉,這可是事實?"君玉不慌不忙,出列行禮:"皇上明鑒,死刑犯的確罪不當誅。小臣本來斗膽要給他鳴冤,但此人福薄,天不亮就死了,可見命該如此。"劉捷此刻故意搖頭歎息,插話道:"酈君玉年紀輕輕,全然不懂為官的規矩,實在辜負了皇上對你的厚望!"大臣:"這種人難以在朝廷留用,臣奏請皇上,將他貶到邊遠小縣磨礪,以示懲戒!"皇帝:"梁丞相,你看呢?"梁丞相:"從情由來看,酈君玉行事確實魯莽了些……但方今正是國家用人之際,新狀元的才學,為大家所公認,又是皇上欽點的。老臣以為,訓誡必要,知人善任也很必要,不妨將他留在京中,安排一處妥當的官職。"皇帝:"那在哪里為妥呢?"劉捷此時又來搶白:"依臣所見,最適合他的地方,該是去翰林院攻書修史,陶冶性情。皇上,臣請才高八斗的酈狀元,去翰林院參與編修國史,此乃天下之第一要務啊!"

皇上明白,這是劉捷不服氣。但是也無話可說。

劉捷看到皇上許可,心安之外竟得寸進尺:"皇上新科進士一百二十名,吏部已列出三省、五院、六部及全國州縣官職缺額,請皇上聖裁,使他們人盡其才,各得其所。"皇帝:"好啊,狀元做了翰林編修,那榜眼、探花呢?"劉捷:"稟皇上,第二名即是老臣犬子劉奎璧,能文能武,謀略過人,宜調兵部。"皇帝:"兵部?"

兵部大臣出列:"啟奏皇上,臣轄下兵部,正空缺一名五品樞密之職,劉榜眼可以勝任!"皇帝一愣:"五品樞密?"他眼看著梁丞相,梁丞相卻假裝累了,閉眼休息,頭卻在一點一點的。皇帝無可奈何:"既然如此,國舅,代朕擬發任命吧!""遵旨!"

劉捷用眼瞧了酈君玉一眼,得意洋洋、自命不凡。酈君玉面無表情,目光冷冷。

第二日,任命的聖旨一下,酈君玉便循例到相府去拜見梁丞相:"梁大人,晚生酈君玉,幸蒙大人賞識,在皇上欽點狀元、有人參劾晚生時,公允持正,雍容大度,誠令晚生感佩在心!"

梁丞相笑笑:"酈狀元話里有話啊!老夫這輩子主考過二三十場春秋闈試,在我筆下圈過的進士,少說也有千人,但像你這樣出類拔萃的奇才,倒見得不多。不瞞你說,你在貢院的那份試卷,老夫也特意調來拜讀過了,實在平平,而且塗塗改改,和後來的殿試答卷判若兩人!老夫真的有些懷疑你,是不是雇了槍手,冒名頂替?然而,皇上親自考問的那一場,你極盡才情,慷慨陳詞,洋洋灑灑,氣貫長虹,使老夫不由得不刮目相看!君玉啊,今日思之,你很有心機喲,懂得何時守拙,何時脫穎,這番功力,不是你小小年歲修煉得出的!說吧,究竟是誰,啟蒙教導于你?"君玉:"老相爺,晚生恩師是有一人,他……就是蒙冤受屈,抱憾而死的游方郎中老康!"梁丞相:"老康?他……他有什麼來曆嗎?"君玉猶豫一下:"晚生只知他大號老康,一肚子學問,別的都不知曉。請老相爺諒解,恩師從不自誇,晚生也不便打聽。"梁丞相點點頭:"哦,我也曾結交過一位姓康的朋友,功成名就之時,他便急流勇退了……你做得對呀,世外多少高人,甘隱林泉,恥于做官,終老一生,布衣芒鞋!可這個老康,竟慫恿你赴考,獨占鼇頭,也算得上是一個怪人了!……君玉,從你的言談舉止看來,大概吃過不少苦,受過不少人生的曆練吧?"君玉:"是,晚生出自寒門,父母雙雙亡故,童年起即為師傅收留,情同父子。他教我讀書識字,我隨他采藥行醫……"梁丞相:"這就是了,難怪你對民間疾苦如此熟悉,又如此關切!好好做官吧,會有機會讓你施展才華,報答鄉里的!"君玉謙遜地說:"既如此,晚生便不揣冒昧,請教相爺為官之道?"梁丞相:"積老夫一生經驗,做昏官容易,做好官難,做個聰明的好官就更難!"君玉:"晚生願做聰明的好官!"梁丞相:"那你切記,水至清則無魚,但心不可不清!"君玉點點頭:"可是,相爺,如果身邊的水不清了,心怎麼能清呢?"梁丞相:"這……這就是聰明與不聰明的區別,你慢慢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