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針鋒相對



主辦方一聲吩咐下,旁邊的侍應般便為在座的9位來賓,一一奉上紙幣。

吳剛自然也拿到了自己的一份,不過這紙張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吳剛想了想,在上面寫下幾個字,簽上名,簡單對折兩下,便丟在桌上不動了。

出席的人其實早已經對那政府項目進行過詳細的調研和分析了,心中本來就已經有數。這寫幾個數字的事情,也是十分簡單的。

不到2分鍾時間,出席的9位地產商便都寫好了紙條,由侍應收集起來,放到主辦方的座位前。由他作為公證人,開始念讀。

“同輝地產,65億。”主辦方首先念出一個數字來,旁邊的侍應此時也已經推過來一塊白板,用油性筆在上面開始記錄下:“同輝地產,65億”這幾個字樣來。

接下去的事情便很簡單了,主辦方不斷讀出個人的報價來,黑板上的欄目也開始慢慢多了起來。不過巧的是,吳剛和李立國的報價都排在了最後。

主辦方拿起最後兩張紙條的其中一份,看了一眼,卻是楞了一下,抬頭掃了吳剛一眼。後者卻是對他微微一笑,他這才確定吳剛不是開玩笑,便報出了價格:“吳氏地產,最低價減10億。”

此言一出,在座眾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吳剛。這次項目,其實眾人心中都有個數。外面的報價大概就在100億左右,而他們報出一個80億的低價,就百分之一百的可以拿下項目了。

換而言之,80億便是今夜圈子內的公允報價。如果在今夜有人以50億的價格拿下了項目。那麼80億減去50億,其中的30億差額。便是作為彩頭,平分給在家9人。大概每人3.3億。

此時,場上的最低為44億,吳剛報出一個最低價再減去10億的價錢來。便等同是以34億的價格,拿走了這個項目。80億減去34億,差額足足有46億元,在座每人,可以分走5個多億。

如此豪氣,讓眾人不禁高看了吳剛一眼。也明白了吳剛的決心,畢竟他可以報出“最低價減1億”的報價來,卻硬要把價格壓低,意思就是想告訴大家,吳氏地產對這個項目,勢在必得。

“看來吳老弟這次是勢在必得了,不過按照規矩,我們還是得把李立國老哥的報價也看一看。”主辦方笑呵呵地說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只不過是放棄一次投標,便可以白白得到5個多億,在座有誰不高興的?這也是為什麼有錢人賺錢會那般簡單,如果吳剛順利得標。其余8名明明什麼事情都沒有做,便可以分到一筆巨額的財富。

這也是為什麼,圈外的人死了命的也想要進入圈子里面來。只有真正走進了這個最頂尖的圈子內,你才能獲得類似于這次政府保障性住宅的限定條件。只有這樣,你的意志,一個簡單的放棄意願,便可以換走5億的財富。

主辦方優哉游哉地打開李立國的報價字條,其實無論李立國報出什麼價格來,最壞的結果就是吳剛多付點錢,但是他們幾位的分紅只會多不會少,所以主辦方的心情十分不錯。

然而當他真正看到紙上內容的時候,表情卻是瞬間僵住了。

⒏BОOk.Cом


旁邊一人還以為他在故弄玄虛,笑罵道:“喂,老方,別搞事情了,快點把價格報出來,今天的事情便算完美結束了,等會我開兩瓶好酒,給大大嘗嘗鮮,美國的黑皮諾,94年,最好的年份,我好不容易才搞到一箱。”

“就是,老方,快點宣布,我們還等著喝好酒呢。”另一人也附和道。那被稱為老方的主辦者卻是苦笑了一聲,悠悠說道:“李氏地產的報價,最低價減10億。”

吳剛和李立國的報價,竟然是相同的方式!

鬧哪樣!相同的報價,便代表這事沒完,本來其余七人可以平平安安把5億分紅裝入袋中的。出了這事,自然有些惱火。

主辦者老方也是覺得奇怪,他朝李立國問道:“老李,你們李氏地產手下只是還有大量的項目等著錢用麼,何必拼這麼狠呢。”

“這樣吧,我牽個頭,你把項目讓給吳剛老弟。他貼出來46億,先分你一億,剩下的45日我們再分,每人5億,你獨得6億如何?”

說著,老方的目光詢問性地掃向其余眾人,特別是吳剛,後者卻是沒有意見,輕輕地點了點頭。其他人能分到錢,自然同意。因為看這勢頭,就算他們真的去掙這個項目,恐怕也不是吳剛和李立國兩人的對手。

李立國卻是擺出一副難為的樣子,他歎了口氣,對那主辦人說道:“老方啊,不是我不給你面子。大家都知道,我李氏地產的大股東,早已經換人了。我現在雖然是執行總裁,但是董事局給我的任務,我不能不完成啊。這個項目,李氏地產是勢在必得。不如吳剛老弟,讓一步?”

李立國笑吟吟地看向吳剛,說道。

既然李立國已經把背後的大股東拉出來當擋箭牌,其余人也不會說什麼,他們看向吳剛。要是吳剛同意的話,他們的分紅依然不會變。

然而吳剛且是容易受人影響的人,他呵呵一笑,對李立國說道:“看來你們李家是想和我杠上了,沒關系,那這次投標就看誰的本事強了。老方,不好意思,看來今夜你的晚宴是白費了。”

說著,吳剛便起身微微朝眾人鞠躬示意,便離席而去了。其余7人面面相覷看著吳剛離去,最後還是老方硬著頭皮,又朝李立國問道:“老李,你就不能退一步?”

其實吳剛這麼強硬,在座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吳氏集團來了燕京市也有一段日子了,卻是一個像樣的項目都沒有拿到手,這一次的項目長期看來有足夠的利潤,對打響名聲也有好處,吳剛死抓著不放,合情合理。

反倒是李氏地產,手頭上已經拿著很多優質項目了。即便李立國幕後那新股東再貪心,恐怕一時半會也該滿足了吧。

然而李立國卻是沒有如他們所願,擺了擺手:“我現在只是一個執行總裁而已,對董事局可沒有話語權。”說著,李立國也轉身離開了。只剩下其余7人,有些惱怒地坐在原位上。



⑻BoоК。С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