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不一樣的曆史(四)

諾大的密室內,五十多名來自帝國各地,代表著各自地區,各自行業的商人與資本家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有的在低聲交談著什麼,有的則在低頭沉思著。密室的中央,一名年紀約莫五十歲的中年人正在奮筆疾書。

約莫一盞茶的功夫,那人放下了毛筆,拿著剛寫好的文件來到了門邊。

“好了?”站在門邊的中年人回過了頭來,順手丟掉了手上的煙頭。

當時,香煙還是很時髦的“奢侈品”,只有達官顯貴,或者富豪商賈才能享用這種來自美洲大陸的特產。

拿著文件的中年人微微點了點頭,同時將文件遞了過去。

很快,門邊那人就看完了文件。“交給大家傳閱一下吧,另外,還有幾處地點需要潤色。重新抄錄一遍後,我們再署名蓋章。”

又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密室內的五十多人回到了靠牆的椅子上。

隨著重新抄錄的文件在眾人手上傳遞,文件上多出了五十多個簽名,五十多個手印,以及代表帝國商人與資本家集團的五十多個大家族的印章。

被譽為“帝國憲法之母”的《自由與民主宣言》就此誕生。

次日,即明曆一百七十年(公元1538年),即位已十七年的世宗皇帝正式宣布解除南北封鎖令,任命嚴嵩為內閣首輔,同時設立議政院,專司監政議政。

至此,以“大禮儀”事件為爆發點,持續了十七年,被稱為“立憲戰爭”的帝國第二次內戰正是結束。

內戰的起因,還得從十七年前說起。

武宗皇帝駕崩時,無子嗣,也無兄弟。也就是說,需要從帝國皇室中選出新的皇帝。

按照“順位繼承權”,武宗皇帝的叔父,孝宗皇帝的弟弟,既興獻王長子為皇位的頭號繼承人。

當年,即明曆一百五十三年(公元1521年)四月,世宗皇帝正式即位。

以當時的情況來講,對南方的新興資本家以及北方的守舊地主來說,世宗皇帝都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世宗皇帝生于新興工業資本發展迅速的湖廣地區。

其次,興獻王乃湖廣地區最大的地主。

也就是說,世宗皇帝具有資本家與地主的兩大身份。而當時,帝國國內最為尖銳的就是新興資本家與守舊地主之間的矛盾。

完全可以想像,資本家與地主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要推動資本主義發展,擴大工業生產規模,資本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換句話說,資本家需要將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使其進入城市,成為自由工人。另外,工業發展需要包括棉花、麻、蠶絲等原材料,也就需要有更多的土地種植這些經濟作物。因此,從宣宗皇帝時期出現第一個種植園開始,到武宗時期,帝國已經出現了大大小小數百個種植園。

不管是“解放”農民,還是種植經濟作物,還是建立種植園,都觸及到了地主階層的利益。雖然到武宗時期,帝國南方的很多開明地主已經轉為生產工業原料,即種植經濟作物,成為了種植園主,加入了資本家的行列。但是,在帝國北方,特別是適合棉花,甜菜(糖的原料)的地區,絕大部分地主仍然抵制工業化浪潮。


當時,唯一能夠坐上帝國皇位,並且不引發內亂的只有世宗皇帝。

問題是,世宗皇帝根本無法化解帝國國內的嚴重矛盾。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甚至可以說,正是世宗皇帝激化了帝國國內矛盾。

一切,都是由世宗皇帝的出身帶來的。

世宗皇帝為興獻王之子,憲宗皇帝之孫,孝宗皇帝的侄子。也就是說,他與武宗皇帝是堂兄弟關系。

即位之後,與皇統有關的爭論就出現了。

說白了,就是世宗皇帝的父親,興獻王的名位。

按照帝國皇治,皇帝的父親是太上皇,即便已經過世,也應尊其為皇考。可興獻王為孝宗皇帝的弟弟,武宗皇帝的叔叔,若興獻王為皇考,將孝宗皇帝與武宗皇帝置于何處?更何況,當時武宗皇帝剛剛駕崩,世宗皇帝剛即位。

四月,隨著年僅十六歲的世宗皇帝下詔,尊其父為興獻皇帝,其母為興獻皇後。

同月,內閣府出《罷廢案》,反對世宗皇帝擅改帝國大宗。

五月初,由錦衣衛改編而來,受皇帝指揮的禁軍包圍了內閣府,以首輔楊廷和為首的五名內閣大臣(即內閣部長)請辭。同日,世宗皇帝獲准楊廷和等大臣的辭呈。到此,“大禮儀”事件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六月,世宗皇帝宣布解散內閣,任命前司禮大臣張璁重新組閣。

同月,楊廷和到達南京,聯合南方五大家族,共同商議對策。

月底,世宗皇帝正式任命張璁為內閣首輔,並且成立了新內閣。當時,新內閣的主要大臣皆是世宗皇帝的支持者。

七月初,楊廷和在江南五大家族的支持之下,在南京宣布成立臨時內閣。

同日,在楊廷和宣布了“討伐令”之後,南京臨時內閣下達“封江令”,斷絕了南方與北方的水陸交通,並且從廣東、福建、台灣、云南、四川調遣軍隊入京(南京),加強了兩江防備,准備北伐。

面對南方資產階級的威脅,以世宗皇帝為首的北方集團也積極備戰。

只是,當時雙方都沒有放棄和解的努力。畢竟,對剛剛經曆了“黃金三十年”發展的帝國來說,資本主義,以及工業化進程已經深入民心,甚至影響到了帝國每一個臣民。更何況,楊廷和為武宗皇帝時期的舊臣,深知戰爭帶來的危害。

同樣的,世宗皇帝剛即位,即便得到了張璁等舊臣的支持,根基仍不牢固。

最重要的是,北方工業匱乏,戰爭資源貧瘠,若打起來,北方集團並無勝算。

楊廷和深知這一點,因此在下達了“封江令”之後,並沒急于北伐,而是希望通過封鎖迫使世宗皇帝讓步。

到明曆一百五十四年(公元1522年)正月的時,情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僅僅封鎖半年,帝國北方經濟就瀕臨崩潰。

當時,一石大米的價格從一兩白銀漲到了五兩,仍然是有價無市。布匹的價格更是上漲了十多倍,仍然是有求無供。最重要的是,維持北方軍隊的軍餉軍資也嚴重缺乏。若無法打通南北貿易,導致軍隊嘩變,不等南方集團出手,世宗皇帝都將失去皇位。

見到封鎖起到了效果,楊廷和不但沒有放松警惕,反而加強了封鎖力度。

當時,北方所需要的很多重要物資,都是通過走私,或者第三方購買的方式從南方獲取的。不說別的,北方軍隊需要的火銃、火炮幾乎都是先由日本與朝鮮從帝國南方大量購進,然後以高價販賣給北方政府。

可是,不管是第三方購進,還是走私,都不足以維持北方政權的穩定。

無奈之下,世宗皇帝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向南方政權妥協,要麼主動進攻,在戰爭資源耗盡之前,占領南方的工業重鎮,獲取工業資源。

三月,北方軍進攻揚州,第二次內戰正式爆發。

四月,由南方政府控制的帝國南洋艦隊北上,在劉公島擊敗由北方政府指揮的北洋艦隊,最終完成了封鎖威海港的任務,成功打開了進入渤海灣的大門,並且于三個月之後進軍秦皇島,完成了從側翼包抄北方集團的任務。

因為北方缺乏造船工業,也缺乏基礎工業。

整個戰爭期間,南方集團的重點全放在海上,而北方集團的重點則放在陸地上。問題是,北方集團能夠跨過長江嗎?

揚州失守之後,新組建的東洋艦隊逆江而上,迅速封鎖了鎮江與蕪湖之間的江面。

從此開始,直到戰爭結束,北方軍團都未能渡過長江,也就沒有辦法威脅到江南地區的工業中心。

相反,在海軍的支持下,南方集團順利開辟了第二戰線,並且在明曆一百五十八年(公元1526年),派軍從威海出發,幾乎橫掃整個山東半島,嚴重動搖了北方集團的基礎。當時,山東是北方集團最重要的產糧地。

帝國第一支“海軍陸戰隊”在此時誕生。只不過,當時用的並不是這個稱呼。

到明曆一百六十年(公元1528年),北方集團已經無力支撐龐大的戰爭消耗,內戰進入了停停打打的階段。

在此後的十年之中,南北雙方一共進行了五次三十八輪和談。

期間,大大小小的戰役,戰斗打了上千次。雖然沒有爆發內戰初期那樣的大規模戰役,且交戰雙方都有所顧忌,但是十年的和談給帝國帶來的仍然是難以愈合的創傷。

也正是在這時年中,一些思想先進的資本家意識到,相對集中的皇權所產生的危害。

在第一次內戰,也就是“憲政戰爭”之後,內閣府取代中央朝廷,可是皇權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內閣首輔是由皇帝任命的,如果皇帝願意,隨時可以解散內閣,由其親信重新組閣。

只是,憲宗、孝宗、武宗三位皇帝都勵精圖治,且把重點放在了對外擴張上,需要資本家,商人的支持,對待內閣政府相對寬松。

問題是,誰能保證今後的所有皇帝都如同憲宗、孝宗與武宗?


不說今後,世宗皇帝就已經讓資本家感到心寒了。

因此,削弱皇權,約束皇帝成為了當時所有有遠見的資本家的共識。或者說,必須要確立一套新的政治體制,在該體制中,皇權是次要的,甚至沒有任何影響力,同時政權必須掌握在資本家的手里。

內閣是理想的選擇嗎?

當然不是,如果內閣掌握了所有大權,那麼內閣就將成為新的“皇帝”。畢竟,皇權對資本主義發展產生的影響並不是皇帝本人,而是高度集中的權力。

因此,新的政治體制中,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機構來限制皇帝與內閣的權力。

正是在此基礎上,“議政”的設想出現了。

所謂“議政”,就是所有資本家都有參政議政的權利,擁有發表政治觀點,並且建立政治基礎的權利。這個權利並不是平均分散在每一個資本家手里的,而是由代表資本家的政客掌握。

另外,為了賦予“議政院”實質的權力,議政院必須具備監督內閣政府的能力。

隨著“參政議政”思想的擴散,也就出現了篇首的那一幕。

內戰結束前,控制著帝國工業命脈的五十多個大家族的代表共同簽署了《自由與民主宣言》。並且迫使世宗皇帝接受了由五十個資本家族,以及代表帝國各行各業的數百名代表組成的“議政院”。

當時,“議政院”並不是後來的“議院”,因為議政院只有監督權,而沒有立法權。

直到數十年之後,隨著資本主義思想的普及與發展,議政院才演變成了後來的議院,並且掌握了立法權。

當然,以當時的情況來說,議政院的出現,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從此開始,資本家真正獲得了參政議政的實權。

明曆一百七十一年(公元1539年),出身南方資本家庭的嚴嵩改組內閣,共設十八個部門。此舉再度分散了內閣大臣的權力,並且細化了內閣部門的職責,實際上就削弱了皇帝對內閣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此舉對資本主義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時,在嚴嵩內閣的三十六名正副部長中,有二十一人來自南方資本家集團,僅僅只有十五人來自北方地主集團。

到明曆一百七十五年(公元1543年),內戰的創傷基本上愈合,帝國國力恢複到了戰前水平。

只是,在帝國滄桑劇變的二十年中,世界格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