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此入會津 一

“自此以西北為會津領地。”登上綿長的勢至山山頂,在道路一側,立有這麼一塊路標石。于此處,向北可俯瞰如明鏡一般的豬苗代湖,再往北可遙見云霧繚繞的磐梯山,然而,此刻站在這里,卻無人眺望這壯美的景色。此地距白河約八里,距會津若松約十里。橫跨在山坡黑色圍欄之上的秋霧如云母一般閃著光輝,此景與其稱之為美麗,倒不如說是悲壯。此處自很早以前便設有關卡,但並不像正經的城門官衙那麼正式,平時僅是稀稀拉拉有那麼幾個一身土氣打扮的衙役。然而,不知是何原因,現在那關口周圍一副侍衛們長槍林立的光景。“好!”“進去!”從山上下來往西而去的行人,須在此一個一個地接受盤查後方可進入。然而,對顯而易見的普通百姓並不嚴加盤查,而是對戴深長斗笠的武士、修行僧人、蓄發僧人、頭戴頭巾的女子——特別是對女子檢查得尤為仔細。即便是戴著斗笠、頭巾,如見是年輕女子,也必令其摘下,目光炯炯地嚴加查看。“這是怎麼回事啊?”“啊,說起來據說過幾天會津大人要歸國啦,怕是為此而嚴加戒備盤查的吧。”“是這樣啊,可是,這樣查還是讓人摸不到頭腦啊!”行人們小聲嘀咕著,縮著肩彎著腰向山下走去。“站住!”突然,響起了一聲尖聲高喝,是站在關卡前的一名武士發出的。“那個和尚,站住!”被叫住的是一個戴網代笠的云水僧。然而和其他被盤查的行人不同,他是從西向東而來的——從會津領地出來的行人是無需盤查的。“和尚,剛剛才進到會津領地里的吧。”走近前來的武士的袖管,空蕩蕩地隨秋風擺動著。此人正是漆戶虹七郎。“為何又出來了呢?”被盤問的僧人轉過頭來,那是一張初老、徹悟、飄然脫塵的臉。“嗯,是因為我丟了一件極為重要的東西。”“丟了東西?”“在勢至山底下的時候確實還在,可是,剛才一看發現不見了。不見了可不行,貧僧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送那封書狀的。”“什麼書狀?”“其實是,江戶東海寺的澤庵禪師最近要到出羽上山來了。我先行一步,要將禪師的書狀送往目的地出羽上山。”“是澤庵禪師要——”漆戶虹七郎也不禁臉色微正。“禪師前往出羽上山要經過會津領地嗎?澤庵大師是將軍家皈依的高僧,如路經此地而我們未盡地主之誼實在失禮,不過本藩確實未曾接到過這樣的通告啊。”“是這樣啊,那麼可能是從福島繞道米澤了吧。”這個號稱是先行的使者,卻是如此不清不楚。“可能是——這麼說,禪師究竟取道何處您不知道嗎?”“嗯,因為貧僧是先老師一步從東海寺出發的。而且此番老師欲往之處是以前曾被流放之地,此行想必諸多感慨。而且,依老師的脾性,怕是也不願意這般張揚地一一提前通告所經領地。或許,會途經貴領地,屆時請多多擔待了。”“話雖如此,丟失了這麼重要的書狀也很難辦吧,您剛剛說在勢至山下還在是吧。不然我派手下人去尋找一下吧。”“不,不用勞煩了。那書狀即使沒有也無妨。”此僧趕忙答道,然而此語卻與前言矛盾,似乎是意識到這點,馬上解釋道:“貧僧先去尋找一下,如果找不到屆時再勞煩了。那麼,不管怎樣,先行告辭了——”他匆忙說完,便從圍欄的出口處向東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