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八章晉王之議


“萬歲!萬歲!萬萬歲!”太極殿內,文武百官都向皇帝跪拜下去。

今天是大業元年的最後一天早朝,過了今天,朝庭就要開始一段長長的假日,直到正月十五後才重新上朝,除了皇帝主動招見,大臣們都可以不用每天早起前來上朝。

“諸位愛卿免禮。”

“謝皇上!”百官起身後,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一陣佩器交響的聲音後,朝堂上寂靜下來。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一名內侍的聲音尖厲響起。

百官的臉上都帶著喜氣,一幅輕松之色,左右相看,卻是無人說話。

這是新皇登基後的第一個新年,又恰逢大勝突厥人,雖然放假了,過年時皇宮肯定會有不少慶祝活動,一些重臣往往需要作陪,他們還是難得有多少時間與家人團聚在一起,因此所有的政事在昨天就已處理完畢,今天過來,只是作為一個形式,這樣的日子,大家都巴不得早點結束早朝回家,趁著還沒過年之極多點時間和家人團聚。

楊勇等了半響,見無人出來,正要讓內待就此宣布退朝時,一名官員從中站了出來:“稟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楊勇定眼一看,見是宗正寺卿薛道衡,心中納悶不已,不知在這個時刻薛道衡會有何話可說,還是點了點頭:“准奏。”

薛道衡才名,官聲都非常顯箸,楊勇雖然將他從刑部尚書上拿了下來,卻沒有將他貶摘。而是調任宗正寺卿,宗正寺卿是宗正寺最高長官,論品級與刑部尚書相當,只是宗政寺在大隋三省六部十一寺中,算是權力最小的一個部門。平時只負責皇族宗譜等事務,整個編置加上吏員僅有九人,這一調任,誰都知道薛道衡不為新皇所喜。

“稟皇上。先皇驟然離逝,臣等悲痛欲絕,幸皇上天資聰慧,仁政愛民。雖有突厥,高句麗北犯,亦被我大隋忠勇將士擊退,如今天下已定,百官臣民歸心,眼下新年將近,京城百姓紛紛回家團聚,先皇所留子嗣中。秦王已逝,蜀王,漢王遠在外地,唯有晉王留在京城,皇上何不將晉王放歸,許其自由,則不但晉王可以一家團聚,皇上亦可與之兄弟相聚,如此,先皇在九泉之下亦可欣慰含笑。林雷”

此話一出。大殿上靜無聲息,晉王從軟禁以來,還從來沒有人敢在皇帝面前為他求情,沒想到這個薛道衡從刑部尚書上退下來,還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一些平時與薛道衡交好之人紛紛為他擔心起來。偷偷向皇帝臉上看去。

出突百官意料的是,皇上臉上神色如常。好象並沒有如何震怒,只是皺了一下眉,平淡的道:“薛愛卿,晉王所犯國法不容,朕念其兄弟之情,只將其軟禁,一日三餐不缺,衣食無憂,已是法外容情,朕如何能一誤再誤,退下去吧。”

眾人都為薛道衡松了一口氣,盼著薛道衡能就此打消提議,只是薛道衡卻明顯辜負了大家地期盼,反而撲通了一聲跪了下來:“皇上,法理不外乎人情,先皇只有五名子嗣,全是一母所生,古來皇室何嘗有過此景,如今晉王雖然犯錯,皇上念在其同袍兄弟的份上,若能對晉王網開一面,天下臣民必定會咬口稱贊皇上對兄弟的仁愛之情,以致仿效,家和萬事興,若天下百姓皆能家和,何愁我大隋不富強興盛。”

“夠了,你是說若朕不赦免晉王,天下百姓就都會對朕有怨言是不是?”楊勇重重的一掌拍在龍椅上,頓時整個朝堂為之一驚。

對于楊廣之事,楊勇自然早有考量,雖然楊勇對曆史並不精通,可是楊勇至少知道,漢人眼下無論是科技,武力都全面領先于世界之時,若不趁此機會擴張,為後世打下一個豐厚的遺產更待何時。

眼下雖然不怕楊廣會再翻起什麼風浪,只是放任楊廣出去卻絕不可能,楊勇可不想讓自己地精力花在內耗上,白白錯過時機,無論是為自己作想,還是為楊廣著想,自己都不能讓楊廣脫離掌控,過上十年八年,將楊廣的性子磨去後,在中原之外為楊廣找一個封地倒有是有可能,如此不但于自己名聲無損,對楊廣也算最好的結局。

只是薛道衡書呆子的脾氣發作,卻不在乎皇帝是否發怒,他這個宗正卿反正做得沒有意思,脖子一梗道:“回皇上,臣並無此意,只是先皇厲行節約之時,每日所食不過一肉食,以至天下仿效,我大隋能有今日之盛,皆賴先皇以身作則之功,如今皇上若能為天下百姓作出表率,教華百姓之功自然如水到渠成。”

百官聽得暗暗咋舌,這個薛道衡還真敢說,事實上也是如此,薛道衡詩才雖然好,對于如何與人相處做得極為欠缺,曆史上楊廣登基後,薛道衡從地方回到京師。當時楊廣本打算對薛道衡委以秘書監顯職,但薛道衡不識時務,寫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頌》奏上。


楊廣當是正是雄心勃勃,想做出一番超越父親地大業,薛道衡的奏章無異給楊廣頭上澆了一盆冷水,楊廣看了後極為惱怒,對蘇威說:“道衡至美先朝,此《魚藻》之義也。”

《魚藻》是《詩經》中的一篇,據《詩序》言明,此詩通過歌頌周武王而譏刺周幽王。從此薛道衡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秘書郎之職也不翼而飛。

楊廣曾言:“他人以為朕是承接先帝而得帝位,其實論文才,帝位也該屬朕。”偏偏薛道衡在詩詞方面遠勝楊廣,而且毫不掩飾,每次楊廣召聚群臣吟詩作對,都以薛道衡詩詞勝出,對皇帝毫不相讓,最終大業三年薛道衡就被楊廣下令斬首,據說薛道衡被斬之後,楊廣尤自恨恨的道:“看你還能再作出空梁落燕泥否!”

只是此時楊廣爭位失敗,卻只有一個薛道衡為了他向皇帝苦苦求情,真不知道若薛道衡知道自己本來應該死在楊廣手下時,還會不會這麼甘冒奇險為楊廣求情?

楊勇面沉如水,雖然登基不過四月,楊勇已習慣于官員對自己地旨意言聽計從,薛道衡如此不知進退,讓楊勇著實起了幾分惱怒,好在楊勇畢竟有後世的記憶,若非必要,並不會隨便殺人,冷冷的掃了百官一眼,問道:“你們呢,也如此認為麼?”

“皇上,薛道衡胡言亂語,狂勃異常,只是片面之詞,國法無情,晉王若是還有良知,當對皇上感恩才是。”蘇威首先站了出來頓首道,與薛道衡書呆子的脾氣不同,百官無人為晉王求情,並不一定都是害怕君威莫測,而是許多人也認為晉王只是被軟禁是最好的結局,帝位之爭從來就沒有親情,若是赦免楊廣,倒會有許多大臣拼命反對。

“皇上,臣亦認為薛道衡胡言亂語,晉王之事,皇上處置甚宜。”

“皇上,臣參薛道衡與晉王同黨。”

“皇上,臣亦贊薛道衡與晉王同黨。”表態,多是攻擊薛道衡之言,沒有一人和薛道衡站在一起。

楊勇的臉色稍為和緩,指著薛道衡問道:“薛道衡,你可知罪?”

“臣知罪。”面對百夫所指,縱使薛道衡脾氣再執扭,也不免臉色蒼白。若是真被皇帝認為是與晉王同黨,下場如何,那夜的血腥已經證明。

“即如此,薛道衡由宗正寺卿降為宗正寺主薄,罰俸三月,晉王之事已有定論,誰也不許以此再生事端,否則從重處罰。”

從一個正卿降到主薄,連降三級都不止,以後薛道衡連早朝的資格都沒有了,楊勇真怕這個書呆子再弄出事來,素性來了對薛道衡來了一個眼不見不淨。

“臣謝皇上。”薛道衡從地板上爬了起來,退回朝臣中,臉上卻沒有多少悔意,顯然無論是宗正寺卿還是宗正寺主薄地位置,他都沒有在意。

“眾愛卿還有何事啟奏?”

一連問了數遍,眾臣都毫無反應,內侍尖厲的聲音重新響起:“退朝!”

“恭送皇上。”

隨著皇帝下殿,轉入後方,數百朝官也魚貫而出,今天的早朝雖然讓薛道衡攪了一下,但除了薛道衡,所有人都沒有受罰,也沒有耽擱太多時間,大家都急于往家中趕去,唯有薛道衡的背影顯得一股秋瑟蕭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