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誰的大業 第十四章 大運河(一)


上元節那天一到,整個京城成了燈籠的海洋,到了晚上,更是燭光閃耀,人們興高采烈的提著燈籠在京城街道上游行,站在皇宮最高處觀看,整個京城就象是舞動著一條條巨龍,這樣的繁華景象,就是以前竭力反對燈游的李綱也不得不承認確實美麗。

這場燈會,光是皇宮為止支付的銀錢就達到數千貫,加上京城各個富戶,百姓所出之資,更是不下萬貫之多,不過,這場燈游帶來的興奮直到數月後,被人提起來還津津樂道,各個制造燈籠的商家和百姓也發了一筆小財,這區區一萬多貫銀錢無疑花得十分值得。

燈會結束之後,朝庭開始了正常的早朝,第一天早朝過後,皇帝就讓內侍將宇文愷,何倜,李春三人被召入宮中。

“臣等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位愛卿不必多禮,起來吧。”看著三人,楊勇臉上笑盈盈的道。

“謝萬歲!”三人起身,垂手站在一旁,三人中,以宇文愷最為年長,已年過五旬,由于操勞過渡,已是須發皆白。何倜次之,剛剛過三十五歲,正值年富力強,李春最小,剛剛三十歲。

宇文愷一直是負責大型建築的監造,大興城,仁壽宮,洛陽城都是由宇文愷擔行營造少監,而且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余里的廣通渠,當初也是宇文愷率領水工鑿渠,引渭水通黃河而成。而何倜精于機關建造,這些年,造出了許多實用的工具,李春則是橋梁大師,後世存在一千四百多年仍然維持完好的趙州橋就是李春的傑作。這三人,可以說是大隋首屈一指的建築,水利大師。

“你們可知朕召你們今日進宮之意?”

三人對望了一眼。臉上都顯出一絲狂熱之色,皇帝新年剛過就召他們入宮,而且三人都是在建築水利方面的專才,意思自然不言而意。

“回皇上,可是要修建大運河?”年紀最輕的李春問道。


大運河的設想並不是從隋朝才開始,早有三國時期。曹操向北方用兵,開鑿了一系列運河,自海灤河水系可以經黃河、洋河通泅水、淮河,經邪溝至長江,過江後由江南各河至杭州一帶,形成早期的京杭水道。

吳魏兩國地軍事爭奪,常利用領水、渦水入淮。經東泥河至合肥。再由南湘河、巢湖至長江。東晉南北朝時經多次整修,並已有自揚州至儀征的分支。太和四年(369後),桓溫北伐,曾于泅水西面開桓公溝三百余里。溝通洶。漢、濟三水入黃河,長江和漢水間,西晉時杜預從漢水開運河南通江陵,又東通湘江。這些運河的開通雖然只能滿足于局部通航需要,卻為後面連結全國的大運河創造了不少便利條件,只是魏晉之後,由于五胡亂華。北方戰亂頻頻,運河的工程便停了下來。

開皇初年,在國庫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隋文帝還是命令開通了廣通渠,將京城與黃河水道聯系起來,廣通渠開鑿之後,不但可以滿足京城糧米地需求,還可以將京城的物產運出去,自此漕運通利,關中賴之。因此又稱富民渠。

只是這條富民渠充其量只能將黃河兩岸的物產與京城聯系起來,發展到現在,由于南方的經濟越來越繁華,無論是出于經濟還是政治的考慮,一條聯通全國的大運河已勢在必行,不過,由于隋文帝一直厲行節約,開拓全國性的大運河工程量實在太大,隋文帝一直下不了決心,只是拼命在沿途建立官倉。儲存糧食,以備修建大運河時使用。

如今這條大運河開鑿的任務就落到了楊勇身上,楊勇自然是當仁不讓,聽到李春的問話,楊勇點了點頭:“不錯。今日宣三位愛卿過來。確實是為修建大運河之事,朕已決定。從今年起就開始修建大運河,朕選中愛卿三人負責,望三位愛卿不可辜負朕之厚望。”

“皇上放心,若是完不成大運河,臣等皆願受皇上處罰。”三人眼中都是一片狂熱的神色,這樣地大運河可是千古未有的壯舉,在開鑿完廣通渠之後,宇文愷就盼望著能有機會繼續開渠,可惜大隋的國力還不允許,他只能將自己的才智放在大興城,仁壽宮的宮殿修建上,這些宮殿雖然也算大工程,只是和大運河卻完全不能相比,古來建城者比比皆是,可是能開鑿聯系南北的大運河,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宇文愷早有准備,他從懷中取出圖紙,將早已經構劃好的大運河呈現給皇帝:“皇上,請看,這是工部花了十余年時間作地運河圖。”

楊勇抬眼向圖上看去,只見圖中密密麻麻的線條,期間虛實相間,讓人一看就頭暈,楊勇忙道:“宇文愛卿,圖朕就不看了,你將需要完成的各段報給朕就可以了。”

“是,回皇上,臣以把大運河分成了主要四段,第一段臣將之命名通濟渠,通濟渠完成後,黃河與淮河之間的舟揖可通暢無阻,若是皇上有意南巡,可以由京城直下揚州。”

從京城到揚州,那不就是曆史上楊廣下江南的路線?不過,這條線既然可以用來供皇帝下江南使用,更可以讓全國的物流通暢,修好之後,自己用來下江南也未嘗不可,憑什麼後世那個自稱十全老人的弘曆可以屢次下江南游玩,還得到風流天子的美稱,楊廣卻被認為是昏君。楊勇心中有點憤憤不平的想道。

沉默了一下,楊勇才問道:“這條渠有多長,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回皇上,整個廣通渠可分三段,除了原先的河流可以利用,總里程預估在二千里,如果動用四十萬民夫,約需三年時間可以完成,朝庭需要支出銀錢四百萬貫,糧食五百萬左右。”

“需要這麼多人力?”楊勇嚇了一大跳,銀錢和糧食都不是問題,可是四十萬人力實在太多了,何況這還不是大運河地全部,去年馬邑一戰不過是二萬多俘虜,除非現在就對高句麗進行滅國之戰,否則到哪里弄來這麼多的奴隸。

事實曆史上楊廣修廣通渠時,只花了半年的時間,大業元年三月動工,到大業元年八月就完成,不過,動用了二百萬人力,為了趕工,付出的代價更是驚人,僅僅半年時間,累死的民夫就達到了四十至五十萬人。

楊勇當然不會采取這種急功近利的方法,如果也象修建仁壽宮,洛陽宮這樣采取高薪雇用河工的話,所需的銀錢至少也有翻倍,以現在朝庭的財力並不是負擔不起,不過,楊勇要做的事可不只是修建一條大運河,若是都投入大運河中,那除非其他事都不要做。

“回皇上,通濟渠連通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運,工部擬定地河寬標准為二十丈,深度可以全程通行五牙大艦,四十萬民夫,三年時間決不能少。”宇文愷斬釘截鐵的道。

楊勇盤算了一下,暫時否決了先修建濟渠,轉道:“愛卿說說其余三段吧。”

“是,第二段臣命名為永濟渠,永濟渠也以洛陽為起點,北通涿郡(今北京),所需運河共計一千九百余里,大體與通濟渠相當,不過,由于水量關系,深度和寬度無法和通濟渠渠相比,所需人力物力大致為通濟渠六成即可。第三段為山陽瀆渠,南起邗城,北到山陽縣,由淮河直入長江楊子渡口,這段渠有舊渠可用,只需按通濟渠的標准加深加寬即可,經測算,只需十萬人力,一年之功即可。第四段為江南河渠,從自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需二十萬人力,三年之功。”修建大運河之事,不知在宇文愷腦中盤算了多少年,各種數據簡直是脫口而出。

這四段大河加起來,已遠遠超過原先楊勇所想的三千五百里,而是達到五千里,所需人力和物力自然也超過了原先的估算。如果要在五年時間完成地話,竟然每年都要動用五十萬人力以上,如今朝庭手上不過才二萬多名俘虜,這些俘虜在五年內僅夠完成最簡單地山陽瀆渠,這還要求他們在五年的辛苦勞動中不會有太多人死去。

“這樣,宇文愛卿將圖紙留下,三位愛卿回去後,先將修建運河地奏章呈上,朕交由各部討論之後,再行決定如何實施。”

“是,微臣遵旨。”皇帝沒有馬上決定,三人都微微有點失望,不過,如此重大之事,皇帝慎重其事也是應該,他們只有回去早點寫好奏章,才能讓修建大運河之事早點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