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山觀虎斗



原創今天第二,求推薦,

與“斷背山”好評聲音壓倒性優勢相比,對于“陽光小美女”的意外贊美聲也毫不遜色。㈤

“綜藝”評論說到“這是一部借助孩來敲開觀眾心靈之門的家庭喜劇,雖然同類型的影片比比皆是,但卻缺少了本片所具備的靈性。”

“視與聽”則認為“一群名聲不顯的演員,在埃文的指導下,發揮出了驚人的化學反應,呈現出一部令所有人驚豔的作品。”

“電影評論”在克里斯-范朋克暫時缺席多倫多的情況下,對于“陽光小美女”還是做出了評論“年僅十歲的阿比蓋爾-布蘭斯林的表演可圈可點,可塑性極強。埃文-貝爾的導演之路越來越踏實,‘神秘肌膚’之後再次帶來驚喜。”

法國雜志“電影手冊”的一句話評論表示“前半段的矛盾沖突,後半段的亮點爆發,以黑色幽默的視角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精彩的故事。每一個角色身上都有亮點,除了母親雪兒略顯沉悶之外。”

這些評論都是在多倫多電影節上第一時間觀看了首映之後鮮出爐的,顯然,大家對于這匹黑馬的成色都沒有能夠預料到,呈現出一片驚喜的聲音。的確,想想之前邁克爾-阿姆特的堅持和艱辛,要不是他跋山涉水到迪拜去尋找埃文-貝爾,事情還不知道會如何發展。而曆經千辛萬苦問世的“陽光小美女”在沒有媒體看好和關注的情況下,表現出了如此高的質量,並且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對于邁克爾-阿姆特來說,也是苦盡甘來了。

多倫多電影節進入了倒數第二天,大家又發現了“陽光小美女”這部出色的作品,也算是本屆電影節上的又一大發現了。皮爾斯-韓德林當初力主邀請“陽光小美女”參展的舉動,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甚至有人預測“陽光小美女”和“斷背山”都有可能問鼎人民選擇獎。

本來“陽光小美女”在話題上不比“斷背山”刺激,關注媒體也比較少。當初“斷背山”在全球范圍內有三十一家媒體先後在威尼斯和多倫多觀看電影之後發表了評論,而“陽光小美女”首映之後,評論的媒體只有十二家,即使是這十二家一致發表了贊揚之聲,但是數字上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


不過顯然,肖恩-霍爾這次在埃文-貝爾這里狠狠摔了一個跟頭,也沒有偃旗息鼓的打算。急不可耐地就站出來挑釁埃文-貝爾了,這反而把“陽光小美女”推到了風頭浪尖之上。肖恩-霍爾知道埃文-貝爾是一個油鹽不進的難纏對手,他親自出面不僅無法讓埃文-貝爾張口,而且他現在就是“萬眾矚目”的浪尖之上,說不定他還自己會狼狽不堪。所以,肖恩-霍爾這次還是通過了別人的手段,他也沒有做太多動作,只是在提醒著媒體:“斷背山”上映之後。媒體的啞口無言,就是一個諷刺了,現在“陽光小美女”又在與所謂主流做對抗。根本就是沖著媒體來的。

這和尼爾-達西的心思是一樣的,其實大部分媒體都想到了這一點,但沒有人願意丟這個臉,也就相安無事沒有提。但是媒體良莠不齊,八卦小報可不會顧忌這個臉皮,有爆點不爆,這可不是狗仔隊的風格。所以,在第二天多倫多電影節的閉幕式上,就有記者直接對埃文-貝爾問到“你在‘陽光小美女’里對主流審美觀極盡諷刺。為獨立電影的個性和特殊鳴不平,是在為‘斷背山’受到的壓抑做發泄嗎?”

這話已經差不多是撕破臉皮了,只差直接問一句“埃文,你是在和所有主流媒體作對嗎?”周圍的記者頓時都愣住了,臉上火辣辣的。但是又礙于有這個爆點在,離開又不願意。結果就被尷尬在了原地。

如果記者真的直接問埃文-貝爾是在和主流媒體作對嗎?埃文-貝爾說不定還就認下來了,反正他和主流媒體本來就沒有真正對眼過,即使有過蜜月期,但只要有的爆點出來,還不是又要站到對立面上吵上一番。但這名記者這樣隔了一層紙來詢問埃文-貝爾,埃文-貝爾反而不打算硬碰硬了,只見他挑了挑眉“出示你的記者證,請。”

這一句話出來,還帶了禮貌用語,頓時讓記者愣了一下。不過這記者卻不是之前那名菜鳥記者,他顯然有經驗多了,反問到“我是哪家媒體有關系嗎?難道你想在事後打擊報複嗎?”


⑧ьoОК.СΟm
“呵呵,這你就不了解我了吧。”埃文-貝爾反而笑了起來“如果要打擊,我根本不用背後做,直接就在十一工作室官網上宣布了,好歹要召開天下行啊。再說了,你做了什麼虧心事,擔心我報複嗎?我只是詢問一下你是哪家記者的,要知道,有很多家媒體我是拒絕接受采訪的,你不知道嗎?第一天做這份工作?”

埃文-貝爾這一句接著一句劈頭蓋臉地砸了過來,讓眼前這名記者囔囔著嘴,愣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埃文-貝爾瞄了一眼記者胸前的記者證,是“環球報”美國著名的八卦小報之一。

美國有六家八卦小報闖出了一些名堂,因為都在超級市場里販賣,也被成為“超級市場小報”其中規模大的就是“國家詢問報”另外五家分別是“環球報”、“明星”、“每周世界聞”、“太陽”、“國家監察報”。“環球報”和大名鼎鼎的“環球時報”可沒有關系,是完全兩碼事,這些超級市場小報都是以捏造稀奇古怪的假聞奪人眼球為業,在他們的頭版頭條上可以看見類似于“發現了的秘密日記,里面記載著和法國總統有過同性戀一夜情”的搞笑文章,沒有任何〖真〗實度。在這其中,臭名昭彰的“國家詢問報”反而是〖真〗實度高的,可見其他五家的可信度了。

埃文-貝爾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這就是故意來找茬的了,他這人從來就不怕你來找茬,反正他又不是一個軟柿“你剛的問題,再說一遍,剛太吵鬧了,我根本沒有聽見。”

眼前記者看著埃文-貝爾臉上那從容的笑容,雖然有些膽怯,但是梗著脖再問了一次“你拍攝‘陽光小美女’這樣一部獨立電影,是打算嘲諷所有的主流媒體嗎?”


埃文-貝爾不由笑得開心了一些“這位親愛的記者,你可以告訴我,什麼是主流媒體?給我一個定義,我好為你解釋。比如說,‘環球報’算不上主流媒體?還有,你說‘陽光小美女’是獨立電影,誰告訴你的,我說它是商業電影,你可以舉例反對嗎?”埃文-貝爾這說完了之後,看了看現場所有的記者,笑容依舊“還有,你喜歡商業電影還是獨立電影?”

埃文-貝爾這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之後,轉身就離開了。但是現場記者都明白了埃文-貝爾的意思,埃文-貝爾只在嘲諷那名記者根本沒有看懂“陽光小美女”沒事挑事干,電影其實只是表達一種對主流價值觀的反抗,表達一種人生觀價值觀,而記者硬生生要把一個廣泛的定義狹窄地定義在埃文-貝爾和主流媒體之間的矛盾上,這本就是不對。而埃文-貝爾的反擊則是說,如果記者們可以就商業電影和獨立電影的喜好說出一個所以然來,再來問埃文-貝爾對所謂的主流媒體的觀點。

商業電影和獨立電影孰優孰劣,這根本就是一個不成立的命題,就好像商業和藝術如何能夠完美結合,至今也還是一個在探討的問題。除非哪個記者是吃飽沒事干撐著,會去討論這種事。

埃文-貝爾雖然沒有挑明,但是記者顯然又是被冷嘲熱諷了一番。“斷背山”的事情都還沒有落下帷幕,現在又因為這名“環球報”記者的關系,又是鬧了一番沒臉。因為埃文-貝爾根本不承認利用“陽光小美女”報複因為“斷背山”產生的郁悶,那麼就是遮擋在媒體面前的後一塊遮羞布就被“環球報”自己給扯了下來,回去之後,不等媒體團結起來攻擊埃文-貝爾,媒〖體〗內部就先吵了起來。

以“環球報”、“世界聞報”、“國家詢問報”為首的八卦小報遭受到了大部分媒體的猛烈抨擊,認為這些八卦小報不僅做沒有事實依據的報道,而且對于電影、聞沒有任何專業水准,就在那里捕風捉影,這不僅對觀眾造成了誤導,也毀壞了媒體的公眾形象。

這是一個開始而已。八卦小報們自然不會束手就擒,他們也高喊著所謂“主流”媒體不過是高舉著〖道〗德的大旗,站在聖人的角度,按照自己的喜好對事物進行批判。但殊不知,其實這些媒體根本也不存在什麼主流、非主流,只是迎合大眾的走狗罷了。八卦小報們也在強調,主流媒體如何劃分,按照銷量?還是按照普利策獎、諾貝爾獎?媒體根本就不存在主流之說,只是一片庸俗的聲音罷了。

肖恩-霍爾本來是打算讓大部分媒體和埃文-貝爾爭吵起來的,但沒有想到埃文-貝爾卻三言兩語就讓那些自詡主流的媒體掉了面,然後站出來指著八卦小報開始破口大罵,這讓肖恩-霍爾頓時焦頭爛額,哪還時間去挑撥離間,僅僅是來自同行的腥風血雨就讓他疲于應付了。

埃文-貝爾這個原本的當事人,後卻悠閑地坐山觀虎斗,倒是頗有些閑云野鶴的感覺。

爆發求月票(求魔,加稍後。未完待續



⑧ВoOК.СΟ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