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 一則喜訊



今天第一更,求推薦,求!

從第七十八屆奧斯卡的提名名單來看,的確可以看出學院派堅定的改革決心,對獨立制片大加褒獎、對作品進行提拔、對個性題材作品不吝提名,即使只是一個提名名單,就可以感受得到改朝換代的學院派散發出勃勃生機。

當然,提名名單永遠都只是提名名單,除了像埃文-貝爾這樣創造一系列新曆史的人之外——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同時提名;另外還是最佳男主角的第二次提名,演技獎項的連續第四次提名——提名名單能夠制造的影響力還是有限的。真正的改革還是要看得獎名單。

不過,媒體在那里對提名名單熱烈討論,埃文-貝爾卻不是很在意,不是因為他知道上一輩子的曆史,畢竟現在曆史因為他這只小蝴蝶已經有了許多改變;而是因為“斷背山”和“陽光小美女”已經獲得了足夠多的肯定,對于他來說足夠了,能夠拿獎叫做錦上添花,遺憾錯失的話也並不是不能接受的結果。作品,才是埃文-貝爾真正在乎的重點。

就比如說現在,一月二十九日,奧斯卡提名名單出爐的兩天前,也是洛杉磯演唱會結束的第二天,埃文-貝爾沒有呆在家里休息,而是連夜搭乘紅眼航班飛往了東海岸的漢普頓,就是為了一部作品的改編權。

上一輩子的2010年,埃文-貝爾已經進入工作崗位的時候閱讀了一本叫做“荒野生存(into.the.wild)”的小說。這個故事取材于1992年的真實事件。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克里斯托弗-約翰遜-麥坎德斯,出生于1968年,他是一名美國徒步旅行者。1990年大學畢業之後。他離開了父母、妹妹和殷實的家庭,燒掉了現金,將存款捐給了慈善機構。放棄了車子,然後一路打工一路流浪,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背包旅行者,南下墨西哥,北上阿拉斯加。最終于1992年,二十四歲的時候,在阿拉斯加的德納利國家公園森林保護區附近因為食物中毒而去世了。


當時這本書出版時轟動一時,人們開始推測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到底是有反社會傾向。還是單純地向往荒野,他的心路曆程又是怎麼樣的,最終舍棄一切甚至搭上了性命的原因又是如何。小說作者喬恩-克拉考爾是以半報告文學的形式,走訪了死者的家屬、旅伴,並對沿途各地進行了十分詳實的考察,以作者的角度描繪出真正的“克里斯”。

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的行為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一方面人們認為他瘋了。他舍棄了舒適的生活與財產,回歸自然,同時他還放棄了自己的家人,與家人徹底切斷了聯系,甚至放棄了在旅途中喜歡上的女孩。這種反人類反社會的舉動實在太過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生活最終也以死亡畫上了句點,這的確是引人深思的;另一方面,他為了夢想而不顧一切,對于自由的向往讓他做出了無數人渴望卻因為膽怯而不敢做的選擇,這種執著、單純、純粹、真實、決然,讓人感歎。

埃文-貝爾上一輩子閱讀“荒野生存”的時候,生活處于一個困境的狀態,他內心還是渴望改變、渴望自由的,但是他卻始終不敢邁出這一步。當看到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的故事時,埃文-貝爾心靈上的震撼是無與倫比的。當然,不是說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拋棄家人的行為就是正確的,也不是說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沒有任何准備就進入不毛之地阿拉斯加就是明智的,但就是這種許多人看來愚蠢、叛逆、可怕的行為,卻表達了人們對于自由執著的向往。

埃文-貝爾看完原著小說之後,發現這部小說居然有改編成為電影,導演正是大名鼎鼎的西恩-潘,這位好萊塢著名的壞小子也是演而優則導的代表,不過西恩-潘在導演方面的才華遠遠沒有演員來得出色。上一輩子“荒野生存”的電影算是一部十分不錯的作品,但距離出色還是有著一線之隔: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個一線之隔就是難以逾越的鴻溝。上一輩子“荒野生存”在整個頒獎季沒有贏得太多的肯定,至少在埃文-貝爾記憶中,沒有得獎,倒是提名拿了不少。無論是獎項、票房,還是口碑、評論“荒野生存”都是差了臨門一腳。這和“香水”有些相似,不是說作品不夠好,只是“未能經典”而已。


8ьOOk.сοм
但是,埃文-貝爾骨子里對于這本小說的喜愛,還是讓他對“荒野生存”念念不忘。要知道,這一輩子的埃文-貝爾,雖然沒有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那麼毅然決然、那麼沖動大膽,因為凱瑟琳和泰迪是埃文-貝爾永遠無法割舍下的,但是埃文-貝爾的確是在隨心所欲地生活著。“荒野生存”對于埃文-貝爾的影響是巨大的。

當初埃文-貝爾完成了“神秘肌膚”的改編工作之後“荒野生存”就在心頭浮現,埃文-貝爾渴望著將這本小說搬上大屏幕,渴望著將自己內心對于自由的渴望完全釋放出來,這與獎項無關、與奧斯卡與頒獎季無關,只是埃文-貝爾對于這本小說的喜愛,這種對于作品最純粹的堅持,讓埃文-貝爾找上了小說的作者喬恩-克拉考爾,而後又找到了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的家人。其實“荒野生存”出版之後,有不少電影公司都躍躍欲試,但是麥坎德斯一家沒有能夠走出痛失親人的陰影,所以拒絕了所有的請求,更不要說多年以後才“姍姍來遲”的埃文-貝爾了。不過即使被拒絕了,埃文-貝爾還是孜孜不倦地與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的家人保持著聯絡。

昨天告別了希德-甘尼斯之後,泰迪-貝爾就給埃文-貝爾帶來了這個喜訊,說麥坎德斯一家已經完全擺脫了悲傷,准備同意拍攝這部電影。不過,這個喜訊還是有個折扣的,埃文-貝爾將面臨一個強勁的對手:西恩-潘。麥坎德斯一家必須從埃文-貝爾和西恩-潘兩個人之間做出選擇!

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埃文-貝爾二話不說就從洛杉磯飛往了漢普頓,甚至不惜冒著錯過前往里約熱內盧航班的可能。泰迪-貝爾對于弟弟的感受是再了解不過了“荒野生存”這本書他也看過兩遍,他很清楚地知道,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那種拋棄下一切去流浪的勇氣,讓弟弟欽佩不已。所以,伊登-哈德遜和凱瑟琳-貝爾留在了洛杉磯,和大部隊還是按照計劃飛往里約熱內盧,而貝爾兩兄弟則先前往漢普頓,萬一錯過了航班,兩兄弟就等結果出來之後,從紐約飛過去巴西。


西恩-潘絕對是一個十分強勁的競爭對手,當然不是指他在影壇里的名聲更加響亮之類的,如果要比較這些東西,埃文-貝爾和西恩-潘可以說是不分軒輊,某種程度上來說,埃文-貝爾還比西恩-潘占據優勢:畢竟在導演的位置上,埃文-貝爾可是受到了頗多肯定“戀戀筆記本”、“神秘肌膚”、“陽光小美女”任何一部作品都是讓人交口稱贊的,而西恩-潘目前導演的三部作品,一部比一部災難,評論界認為他根本沒有任何導演的天賦“他的天賦都已經消耗在演技上了”這是專業人士們唯一的看法。所以,如果以影壇里的專業或者名氣、聲望之類的做標准,西恩-潘是不占據任何優勢的。

西恩-潘之所以能夠成為麥坎德斯一家的二個選擇之一,是因為他的真誠。從1996年“荒野生存”這部小說出版之後,當時還沒有“改邪歸正”依舊是好萊塢著名壞小子的西恩-潘就已經表達出了對小說的濃厚興趣。不過當初有一大批電影公司都表示出了改編的意向,所有人都被還沉浸在親人離世悲痛之中的麥坎德斯一家拒絕了。

在那之後,西恩-潘並沒有放棄,他斷斷續續地還是和麥坎德斯一家人保持了聯系,堅定地等待著他們的同意。正是這份直率和執著,打動了麥坎德斯一家人。

而埃文-貝爾能夠成為兩個選擇候補之一,原因則更複雜一些。埃文-貝爾重生之後,其實對于撰寫劇本這件事早年有嘗試過,可惜因為經驗不足以失敗告終,當初那個殘破不堪的“國王的演講”劇本還在他的抽屜里呢。之後埃文-貝爾就沒有再想起劇本的事了,一直到2002年,米歇爾-海瑟薇將“神秘肌膚”的改編工作交到了埃文-貝爾的手里。埃文-貝爾與麥坎德斯一家的接觸是2003年開始的,嚴格說來,現在也就三年不到的時間。比起西恩-潘近十年的交情,自是不能相比較的。

但是埃文-貝爾對于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的認同感,卻又是西恩-潘所無法比擬的。埃文-貝爾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的想法,他的思想、舉動、觀念,讓麥坎德斯一家想起了年輕時的克里斯托付-麥坎德斯。當年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離開家的時候,是二十二歲,和埃文-貝爾的年紀十分接近。克里斯托弗-麥坎德斯的姐姐卡瑞娜感觸最深,因為她保管著弟弟的日記和信件,她總是能夠從埃文-貝爾的言行舉止之中,看到弟弟的身影。

所以,當麥坎德斯一家做好了小說改編成為電影的准備時,事實上,第一個浮現在腦海里的就是埃文-貝爾。

不過,西恩-潘和埃文-貝爾競爭這一個改編權,鹿死誰手還是說不准。



8BOok。C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