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4 脫胎換骨



今天第四更,求推薦,

埃文-貝爾剛才在演奏大提琴的時候,選擇了“g弦之歌”,而不是直接演奏瑞安-泰德創作的“道歉”,將用大提琴做主樂器的編曲直接呈現出來。最主要還是因為,瑞安-泰德本身就是一名天才,他需要的只是一點點靈感火花,然後就可以自己完成脫胎換骨的蛻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埃文-貝爾選擇“g弦之歌”主要就是想要展現出大提琴作為主樂器是令人驚歎的音色和大氣。在大提琴曲之中,巴赫創作的“g弦之歌(又叫做g弦上的詠歎調)”堪稱經典之作,作為巴赫的“第三號管弦樂組曲”的第二樂章主題而聞名于世。

在一次宮廷舞會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腳,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斷裂了。正當大家都准備看巴赫出糗之時,巴赫,他卻僅僅只用了一根g弦,即興演奏了一首“詠歎調”,樂章悠長而莊重,充滿了詩意,最後在靜似祈禱般的氣氛中收尾,震驚全場。這就是今天大家所傳頌的“g弦之歌”。

這首“g弦之歌”婉轉悠揚,大氣詩意,對于古典樂有興趣的人總是屢屢驚歎巴赫的驚世才華,這首曲子將大提琴的優點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出來,從容、優雅、流暢、抒情、古典、大氣、激昂。

果然,埃文-貝爾選擇演奏了“g弦之歌”,對于瑞安-泰德的觸動是巨大的,這讓他的意識又再一次發生了改變:大提琴不僅可以作為配樂,在中低音部分發揮所長,還能夠作為主樂器將旋律細膩的情感完整表達出來——不只是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鍾琴這些只有在交響樂團可以看到的樂器,在搖滾樂隊里一樣可以發揮出屬于自己的特色。

瑞安-泰德忽然就想起了埃文-貝爾創作的“舊愛已死(your.ex-lover.is.dead)”這首歌。“舊愛已死”的主樂器就是大提琴,而且前奏里還加入了圓號、鋼琴等古典樂器,將整首歌古典、優雅的翩然氣質發揮到了極致。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時。那種十八世紀宮廷宴會的場面栩栩如生。

瑞安-泰德直接就在地面坐了下來,拿出自己的水筆開始在剛才的樂譜上寫寫畫畫的。埃文-貝爾知道,瑞安-泰德是在進行重新編曲,然後對四名隊友的職責進行重新安排。

共和時代這支樂隊和憂郁心境、林肯公園都不太一樣。甚至和魔力紅樂隊也不太一樣,憂郁心境當初埃文-貝爾是最後進去的,所以樂隊一直都沒有確認出一個領導者;林肯公園則是查斯特-貝甯頓和麥克-信田主要負責樂隊音樂,但是其他成員也都會參與討論;魔力紅樂隊最核心的成員就是亞當-李維,但是其他四名成員都是一起打拼多年的兄弟,肝膽相照。


而共和樂隊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這是一只以瑞安-泰德為中心建立起來的樂隊。雖然瑞安-泰德在共和時代的位置,和亞當-李維在魔力紅樂隊的感覺有點像,但共和時代卻更鮮明一些,樂隊的風格、定位、走向全部都是以瑞安-泰德的風格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簡單來說,共和時代的其他四名成員都是受到了瑞安-泰德的影響才聚集到一起的。

所以,瑞安-泰德有了靈感之後,就自己一個人開始鑽研了起來,其他四個人則是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瑞安-泰德的編曲。

不過幸運的是,共和時代的其他四名成員都十分喜歡這種相處的模式,整個樂隊的合作非常愉快。這也讓樂隊的成績越來越好。如果相同的情況放在憂郁心境,不說以埃文-貝爾為核心打造樂隊了,就說以吉倫-哈斯為中心打造樂隊,雅各布-提波、喬-布羅斯就過不去這一關。今年的格萊美結束之後,埃文-貝爾就看到憂郁心境隊內鬧不和的新聞,這是過去半年之內的第二次了。也不知道他們還能夠堅持多久。

布蘭特-科特茲看了一下其他三位隊友都乖巧地站在旁邊,一言不發。布蘭特-科特茲並沒有經曆過玫瑰碗演唱會的盛況,他對于埃文-貝爾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也就沒有那麼清晰,更何況今天的埃文-貝爾完全就是一個街頭小子,一點巨星模樣都沒有。所以布蘭特-科特茲就壯著膽子主動挑起了話題,“埃文,你大提琴學了幾年?基本功很紮實!”

埃文-貝爾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這一輩子其實是沒有學過的,總不能說是上輩子學的吧。“其實我最擅長的樂器是大提琴和鋼琴,吉他反而沒有太多的造詣,至多只能算是‘了解’而已。不過你知道的,平時表演的時候,帶著大提琴上場並不是那麼方便,所以我幾乎沒有機會使用。”


⒏BОOк。cOm
“你可以嘗試在演唱會上表演一段啊,那肯定會很精彩的。”布蘭特-科特茲積極地建議到,他自己就希望能夠在舞台上表演大提琴,自然也希望埃文-貝爾能夠帶起這股風潮。

埃文-貝爾呵呵地笑了起來,“以後有機會的話,可以嘗試一下。”

說話之間,瑞安-泰德就興奮地站了起來,也不管埃文-貝爾還站在這里,就招呼著隊友聚集到了一起,“這是新的編曲……”

埃文-貝爾被夾雜在共和時代的包圍圈之中,認真地聽著瑞安-泰德對編曲的分配。埃文-貝爾並不算是科班出身,他在音樂方面的造詣並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所以很多時候都算不上正統。但是瑞安-泰德不同,他的父親就是音樂家,其後又是創作大賽出來的,接著在提姆巴蘭的公司也是接受正統音樂教育,所以他的音樂基本功十分紮實。埃文-貝爾聽著瑞安-泰德的講解,也是受益匪淺。

很快,瑞安-泰德就分配完畢了,這時才看到了站在他們中間的埃文-貝爾,他立刻迫不及待地說到,“埃文,我重新編曲了一下,你聽聽看。”


埃文-貝爾抿著嘴點著頭,走到了樂隊的正對面,然後開始搜口袋,嘴里說道,“好好表現,哪,如果表現好了,這就是你們的了。”埃文-貝爾從口袋里摸出一個五十美分,捏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認真地說到。

瑞安-泰德愣了愣,隨後也認真地回答到,“伙計們,看到了沒有,有獎賞,努力一點。”其他四名隊員也全部都呵呵地笑起來。

大提琴的琴弦在布蘭特-科特茲的琴弓之下再次開始了共鳴,不同于只有g弦的低沉,“道歉”的前奏婉轉優雅,帶著一種蒼茫之感,彷佛一個人站在懸崖邊上,狂風肆虐,整個人搖搖欲墜一般。這種絕望的氣息,在大提琴那精致的弦音之下開始彌漫開來。

瑞安-泰德的嗓音清澈之中帶著一點沙啞,搭配大提琴典雅的音色,就好像一匹上好的云錦,在眼前徐徐鋪陳開來,精美得讓人屏住呼吸。那種鋪天蓋地的憂傷和絕望,就好像漆黑的深淵,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將人一點一點吞噬。鮮紅的心髒深處,黑色的大麗花生根發芽,然後傲然地綻放,將所有的紅色都渲染成為黑色,然後完全侵占。

編曲的重要性,在此時此刻再次被凸顯了出來。簡單來說,當初埃文-貝爾在制作“只是一個夢(just.a.dream)”的時候,同樣一首曲子,他卻可以根據曲風、樂器來調整編曲,從而制作出嘻哈版、藍調版、抒情版、爵士版等各個不同風格的作品,這些版本都是截然不同的歌曲,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保持著被改編次數最多吉尼斯紀錄的歌曲就是披頭士的“昨天(yesterday)”,這首歌被改編過兩千多次,其中甚至包括了嚴肅音樂歌唱家、還有交響樂團,幾乎可以說,每個版本都有屬于自己的味道,卻把一首“昨天”變成了兩千多首不同的歌曲。這就是編曲的重要性了。

剛才瑞安-泰德怎麼都覺得不對勁的“道歉”,更換了編曲之後,頓時就成為了一首經典佳作,絕對高了不止一個檔次。當然,此時瑞安-泰德在細節上還是有所欠缺,比如小板的使用,比如電子鍵盤的效果還是不如鋼琴,這些細節再完善之後,這首歌就可以馬上進錄音室了,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瑞安-泰德此時也可以清晰地感覺到自己體內的興奮,就好像剛剛挖掘的油田,正在不斷的井噴。這種暢快淋漓地感覺,他終于找到了,他也終于明白了埃文-貝爾當初在玫瑰碗演唱會結束時所描述的那種不足感了,這就是他所追求的音樂,這就是共和時代應該有的音樂風格。瑞安-泰德盡情地徜徉在音樂旋律之中,這個用樂符堆砌的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美好得讓人流連忘返,他要牢牢記住這種感覺,然後在一首一首地雕琢自己的音樂,將之前在索尼貝塔斯曼唱片制作的那張專輯都拋在腦後,一切重新開始,就宛若十一工作室這個新起點一般,開始一段全新的音樂生涯。

此時此刻,海灘旁邊的街尾一角,雖然依舊是剛才那五個小伙子,但是傳出來的音樂卻宛若天籟,照耀了這個春光明媚的下午。

一萬二更新求月票,大家1221哈皮哇,呵呵。



⑧bОOК·cΟ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