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誠心誠意



今天第四更,求推薦,

不知道“名利場”是從哪里得到的內線消息,但顯然他們比“國家詢問報”這樣的八卦小報真實性要高出了一大截。麗莎-坎甯此時就坐在埃文-貝爾的正對面,商談著關于奧斯卡主持人的事宜。

其實奧斯卡頒獎典禮嚴格來說,是轉播電視台負責張羅的。1953年奧斯卡首次進行電視轉播,當時是與nbc電視台合作,直到1960年被abc電視台奪走。1970年,nbc電視台再次奪回轉播權,但1976年abc電視台重新獲得轉播權,這一次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abc電視台與學院已經有長達二十二年的良好合作關系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近年來奧斯卡收視率下滑的波動很明顯,但abc電視台的廣告收益還是在七千萬以上,三十秒的廣告平均價格依舊高達一百四十萬美元,雖然遠遠比不上超級碗,但依舊不可小覷。

整個頒獎典禮的安排,都是abc電視台在籌劃,不過學院也有提供意見的權利。但總體來說,學院負責專業的部分,而電視台則負責娛樂的部分,分工合作一起完成每年一次的頒獎典禮。

埃文-貝爾接到麗莎-坎甯的電話時就一直在想,年初“x因素”和“美國之聲”版權拉鋸戰的時候,abc電視台之所以沒有出手,但卻又傳遞了善意,是不是因為他們當時就已經開始謀劃這件事了。雖然這樣想起來有些牽強,畢竟那時候才是三月份,但仔細想想也是有道理的,畢竟當時第八十屆奧斯卡剛剛結束,abc電視台依舊手握轉播權,腦袋里對于明年的典禮安排自然是有所盤算的。

不過,就埃文-貝爾所知,負責人肯定不是麗莎-坎甯。畢竟麗莎-坎甯也不是在各個部門都可以客串的,麗莎-坎甯會上門的原因和nbc電視台派出馬克-博內特是一個道理:既然已經有熟悉的人脈關系,直接使用顯然可以拉近不少距離感。

就好像此時,麗莎-坎甯其實是在和埃文-貝爾聊今年暑假“美國偶像”和“x因素”海選大打出手的事,“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看到‘美國偶像’如此狼狽。”

埃文-貝爾卻是撇了撇嘴,並不是很在意的模樣,“這是必然的。不過真正的勝負還是要看收視率,不是嗎?”


夏天里。“美國偶像”和“x因素”率先展開海選。“美國之聲”的播出時間本來就比較遲,要等到明年四月份,所以海選就稍微遲一些,而且“美國之聲”的賽制是與眾不同的,海選部分不打算制作播出,經過海選之後能夠走到真正評委面前的,就是具備一定實力沖擊決賽的選手了。“美國之聲”並不打算通過海選的眾生百態來吸引觀眾,一切以實力說話。這也是“美國之聲”沒有和兩位競爭對手直接打擂台的原因。但整個賽事有太多相似之處的“美國偶像”和“x因素”就沒有如此好運了。

往年“美國偶像”一家獨大的時候,海選現場沒有上萬人都算是不常見的事了。但是這一次“美國偶像”和“x因素”的還算一前一後,期間還有部分重疊,這就使得不少參賽選手分流。根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偶像”海選的場次平均參賽人數已經下降到了八千人,雖然這個人數依舊十分出色,但已經退回到第三季、第四季時的狀態,這個退步足以讓福克斯電視台心驚膽跳了。而“x因素”場均海選人數則是五千人。算不上出色,但也十分不俗,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不過埃文-貝爾對此卻沒有太多關心,因為海選其實看的就是一個熱鬧,一千人參加海選和一萬人參加海選,最終編輯出一個小時的節目對于電視台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所以。就是那句話,結果還是要等明年年初的播出,看收視率的比拼。

“但至少福克斯已經敲響了警鍾。”麗莎-坎甯微笑著說到,“現在各個電視台對收視率的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沒有人能夠免俗,誰知道這一個播放季最終勝出的會是誰呢?”電視台的收視率競爭是按照播放季來算的,也就是當年的九月份到次年的五月份。以此為一個輪迴,“怎麼樣,有沒有興趣過來幫我們電視台增加一點籌碼,站在柯達劇院的舞台上,享受一把掌控奧斯卡全場的感覺?”


⒏boOk.СOm
這是今天麗莎-坎甯第二次提起主持人的事情了,第一次埃文-貝爾笑了笑,沒有說話,麗莎-坎甯就聊了一些其他話題,繞了幾圈之後,這才再次回到了主題上。

這一次,埃文-貝爾依舊是笑了笑,沒有在第一時間回答,不過麗莎-坎甯也沒有接話的打算,她就面帶微笑地看著埃文-貝爾,一副十分有耐心的模樣。好一會,埃文-貝爾才說到,“你知道的,我對于劇本是很挑剔的,不會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對象。”

頒獎典禮也是有劇本的,第七十八屆和第八十屆奧斯卡的主持人喬-斯圖爾特就是被劇本束縛了手腳,沒有能夠發揮出脫口秀的才能,這才導致了主持失敗;同樣,今年年初奧斯卡舉辦時因為編劇罷工的問題,劇本也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埃文-貝爾的個性一直都是鋒芒畢露的,當初去“周六夜現場”時就是如此,他會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節目編劇認真探討,不過“周六夜現場”就是會配合嘉賓來編寫劇本,所以合作還算愉快;而當初主持托尼獎的時候,也是有編劇的,但是托尼獎又比較特別,它是以大量的戲劇串聯起來的,編劇的作用沒有那麼明顯,考驗的是主持人臨場發揮能力和整個串聯能力,十年百老彙的紮實功底和出色的口才,讓埃文-貝爾完成了任務,並且贏得了至今為止唯一一座艾美獎獎杯。

所以,埃文-貝爾這才會專門提出這件事來,不管奧斯卡的導演是誰,也不管編劇是誰,埃文-貝爾勢必會對劇本有很多的自我堅持,這就會導致合作過程出現很多問題,而在專業方面埃文-貝爾卻不是一個喜歡妥協的人。


記得上一輩子的第八十三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詹姆斯-弗蘭科和安妮-海瑟薇成為了奧斯卡曆史上最年輕的主持搭檔,但是他們的主持卻是一場災難,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對于劇本的溝通問題。兩個年輕人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們對劇本有不少創意,可惜都被制作人和導演拒絕了,詹姆斯-弗蘭科更是在頒獎典禮之後毫不客氣地指責了制作人,他們拒絕采納主持人的意見。

其中最烏龍的一幕就是,安妮-海瑟薇和詹姆斯-弗蘭科反串,原本詹姆斯-弗蘭科是打算模仿雪兒在“滑稽戲”中的模樣,但該片歌曲未入圍,只能在制作人和導演的要求下,裝扮成瑪麗蓮-夢露登上,還得故意在台上出糗!這讓整個頒獎典禮就亂成了一鍋粥。

如果以埃文-貝爾的個性,估計會和編劇、制作人、導演吵做一團,也許埃文-貝爾不會撂擔子,因為他有工作的責任心,但說不定他就在舞台上直播時刻直接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那麼這就是一場災難了。

“埃文,相信我,我們知道你的性格。”麗莎-坎甯臉上的笑容多了一分無奈,其實她也知道,如果讓埃文-貝爾擔任主持人,這也勢必要冒很大風險的,而目前abc電視台屬意的導演正是比爾-康頓,另外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即使沒有“追夢女郎”和“香水”的恩怨情仇,這兩個個性強硬的人碰撞在一起,也是讓人吃不消的。“但我們還是希望你能夠擔任主持人一職。”

埃文-貝爾挑了挑眉,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麗莎-坎甯知道,這是願聞其詳的信號,“你是一個出色的主持人,這一點我們已經通過不少場合證實了,你的機智和口才,能夠為整個頒獎典禮帶來許多驚喜。”麗莎-坎甯不是在說客套話,而是十分認真地看著埃文-貝爾,闡述自己的想法,“而且我們認為以你的年輕,不僅可以吸引年輕收視群體,而且對于專業人士來說也是有吸引力的。”她同樣也沒有掩飾abc電視台對收視率的渴望,“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覺得觀眾似乎還沒有真正領略到你作為主持人的風采,難道你不想挑戰看看?”

不得不說,麗莎-坎甯的確是有三板斧的,她的最後一句話說中了埃文-貝爾的想法。當初會挑戰托尼獎主持人的位置,其實就是因為埃文-貝爾想要嘗試看看;這一次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主持人又是另外一種挑戰,而挑戰對于埃文-貝爾來說,就是致命的吸引力。

埃文-貝爾作為歌手作為演員作為心理學者作為建築設計師,其實一直都是廣為人知的,但是作為主持人,“周六夜現場”收視率倒是十分出色,可是那是“夜”現場,周六深夜十一點半的收視群體可十分有限,至于托尼獎根本就沒有直播。所以,麗莎-坎甯最後一句話才是真正的殺手锏。

今天的一萬二,



⑧ьOΟК.cο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