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古今烈女傳



有人不完全統計,說當年建造故宮的時候,大概用了8000多萬快磚。

所以,不要以為皇宮之中哪都有金磚,這種看上去光潤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澀的方磚,在故宮可不是哪里都有的。

事實上,故宮也僅僅在三大大會議室,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地板鋪上了“金磚”,集中在東、中、西三條路線上。

這些大方磚上尚有明永樂、正德,清乾隆等年號,和〝蘇@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樣。

如果當年八國聯軍中,有真正懂中國文化的人,相信這些比金子還值錢的磚,就不太可能留在中國的土地上了。

所以在看到那座用金磚壘起來的古墓之時,莫邪不由自主的想起那首《首都的金山上》,知道了這首歌是怎麼來的,也知道了那座“金山”在哪兒!

本來想要取了車就走,現在肯定是不能走了,所以莫邪也就順水推舟的留下了吃了晚飯,順便住一晚。

“全都賣了,肯定不行,如果用來金磚鋪地,又太過膈應人。”看著那座古墓,莫邪有點發愁,這些金磚到底該怎麼處理?

修建這座古墓,怎麼也要幾千塊磚,這麼多,該怎麼處理?

等到夜深人靜,莫邪走出了院子,來到了胡同中間的一個角落。

這邊堆積了不少垃圾,看著像是門板什麼的,也不知道是誰家裝修房子換下的,不用了也沒有處理,就堆積在了這里。

如果是在外面街上,也許早就被城管弄走了,但是在這里,卻不知道堆積了多少年,這就是老胡同的弊端。

鑽進了一面門板之後,莫邪立即看到了牆壁上的暗門。

當然,也不能說是暗門,這個肯定是誰都看得見的,但是防空洞多年不用,這處入口就被封住了,也不知道那些小子,是怎麼找到的。

這邊的入口被那些熊孩子挖開了,此時只是用磚頭遮掩了一下,莫邪一下就推開了。

一些零碎的磚頭,掉入了通道之中,發出沉悶的聲響。

拿出頭燈待在頭上,莫邪鑽進了通道。

進入通道,就是一處向下的樓梯,這里莫邪早就掃描清楚了,知道下面是四通八達的通道。

既然那些小子已經進去過了,莫邪也就不怕里面沒有氧氣。

穿過一條長長的通道,又來到一處地方,這邊還有一個暗門,能夠通向更下面。

也不知道那些小子在地道之中混了多長時間,反正他們摸的門清,要不然也不可能發現這處隱秘的小門。

兜兜轉轉,莫邪不停地向下走,直到深入地下四五十米,莫邪才停下腳步。

這條通道是死胡同,里面沒有修整,到處是碎石,而那座陵墓就在這條通道的盡頭。

很快就找到了那面用金磚壘起來的墓牆,莫邪看著上面的痕跡,皺了皺眉。

這面墓牆被破壞的很嚴重,到處坑坑窪窪,有些地方甚至還出現了一個大洞。

隨手一摸,莫邪抹掉不少灰塵,這個時候,一塊方方正正的磚塊,出現在燈光照射之下。


這塊磚要比先前得到的那塊大得多,幾乎寬了一倍,這應該是最大型號的金磚,從此也可以證明,這些金磚,應該是永樂修建首都的時候燒制的。

果然,金磚上面的銘文顯示是永樂八年,那個時候的首都,已經修建完成了吧?所以這些沒用到的金磚,才會來到了這里?

不過,想到金磚的成本,這樣的事情,應該不容易發生才對,但是,這里就是埋藏了這麼多金磚。

看著被破壞的這面墓牆,這條通道也應該是當年挖掘的人防工程,不過,挖掘到這里,遇到了這面墓牆,因為不好挖,或者是其他原因,就停工了,所以一牆之隔的墓室,才沒有被人發現。

通過這面殘破的墓牆,莫邪發現外面應該還有金剛牆,而金剛牆應該更難破壞。

但是,他們剛剛拆除了金剛牆,卻又遇到了金磚牆,這些金磚壘起來的墓牆,嚴絲合縫,一點縫隙都沒有,所以更不容易挖掘。

等到他們好不容易打開了一處缺口,卻停工了,所以,那群熊孩子才能在這里撿到一塊金磚。

一邊拆著墓牆,一邊收集金磚,莫邪也大體推斷出這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如果當年挖掘人防工程的人,也許稍微堅持一下,就會發現一座墓室。

當然,如果那些人真的發現了墓室,此時就沒莫邪什麼事了,而這里的金磚,也會消失無蹤,不是被收藏起來,而是被破壞。

當年萬曆的骨頭,都被人扒出來喂狗了,就不要說這些磚頭了,所以說,這座古墓是幸運的,莫邪也是幸運的。

這里剩下的金磚,各種規格的都有,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個頭比較大,所以,那些熊孩子才選擇了最小的一塊金磚。

當然,他們也肯定不是故意帶出去的,莫邪反而認為,他們肯定是害怕了,所以才會帶著一塊磚頭防身,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隨手就扔出來,真的當做了神器在使用。

⑻BοoK·Сом

這些磚頭不輕,但對于莫邪來說,卻是一點影響都沒有,一面牆幾百塊金磚,很快就被莫邪清理一空。

而這個時候,暴露出來了更多的金磚,從這里向前,上下左右全都是金磚鋪就的。

看到這種情況,莫邪直接笑了,這里的金磚,全都是一種兩尺見方的大磚。

這樣的方磚,在外界根本沒有任何流傳,因為從故宮初建時起,這種由特殊工藝制成的金磚,一直都是紫禁城的專用品。

在故宮的重要宮殿中都鋪設有這樣的磚,現在看到的太和殿金磚,是清康熙年間鋪設的,至今,它們依然光亮如新。

故宮太和殿內,共鋪設金磚4718塊金磚,而莫邪在這里地下,發現了多少塊?

只是把四面牆壁拆除,就得到了一千多塊,加上墓室穹頂和地面,全部加起來足有兩千多塊,這是半個太和殿的用量啊!

拆除了外面的墓牆,莫邪打量著墓室。

如果不是金磚壘起來的,這座墓室就太過寒顫了,因為它的規格太小,就只有一個主墓坑,其他什麼都沒有。

“只有棺材?連槨都沒有?”雖然沒有挖過古墓,但莫邪可沒有少研究古墓,所以對于古墓的制式規格,他還是懂點的。

看著黑漆漆的棺材,這就是一副普通的柳木棺材,這在古代十分普通,根本不像是王侯或者的大官使用的。

摸著光滑的棺材,抹掉了上面的塵土之後,這幅棺材居然還光滑如鏡。

“古代的大漆,就是好。”看著黝黑透亮的漆面,莫邪感歎道。


這種用大漆一層層刷出來的棺材,放置幾百年都不會腐爛,所以,不要以為現代人科技發達,在有些方面,還真是不如古人。

這里空氣干燥,加上大漆的防腐,所以這幅棺材保存的十分完好。

使勁搬動了一下,發現棺材還是比較重的,而且蓋子扣的很掩飾,一點縫隙都沒有。

掃描了幾遍,沒有發現一處釘子的痕跡,莫邪皺了皺眉,這是怎麼蓋住的?

仔細研究了一會,莫邪才發現,居然有推拉槽。

莫邪使勁一推上面的棺蓋,果然,棺蓋順勢向上劃去。

露出來縫隙,莫邪一掀,棺蓋就被掀到了一邊。

“呃?”看著棺材里的東西,莫邪驚訝的張大了嘴,本來還以為會看到棺中枯骨,沒想到居然是一些書。

莫邪沒有直接動手,而是使用超級生物探測器,掃描了一下里面的書本,這些都是古籍,萬一弄碎了就太可惜了。

“《白云稿》?《東山集》?《太平奏疏》、《丁丑封事》、《文毅集》、《春雨雜述》、《天潢玉牒》?《赴廣西別甥彭云路》、《游七星岩偶成》、《廬山歌》、《藤縣即事》、《竇家寨》、《桑》?這些是詩詞?”

看著這些書,莫邪根本沒有聽說過。

不過,看字跡,應該是同一個人的筆跡,這麼說,這些著作是屬于同一個人。

不管這個人是誰,能夠寫出這麼多文章、詩詞的人,都不應該是無名之輩。

“古今烈女傳?這個出名啊!”終于看到了一本比較熟悉的書。

莫邪立即搜索起這本書的資料,具有六百四十年曆史的古今烈女傳,出自誰手?

很快,莫邪就鎖定了一個人,解縉!

因為這本書是他負責考訂、編輯而成的,所以最早的古今烈女傳,只可能出自他之手。

而通過搜索其他古籍,莫邪也確定了這一點,那些詩詞,大多數是解縉的作品。

“解縉啊!”莫邪張大了嘴,他立即掃描下面的書籍,可是,很快他就失望了,里面並沒有他希望看到的那套書。

解縉是誰?這位大神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

因為才學高而好直言,被忌憚,屢遭貶黜,最終以“無人臣禮”下獄。

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解縉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

棺木之中藏書不少,但唯一沒有的,



就是跟《永樂大典》相關的書籍,為什麼提到《永樂大典》?



⒏BОoк·c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