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顛覆三觀



“最有意思的騙局?那就要算出口轉內銷了,怎麼做的?從國內制造完仿品,放到國外舊貨攤上,最好是八國聯軍那幾國,中國現在土豪多,一看嘿,我得為(da)國(lao)爭(yi)光(bi)啊!

外國人嘛多半實(sha)誠(bi),不曉得我中華文物的價值,所以我們國內的土豪,就立馬就掏錢買了,豈不知上了內外勾結的圈套。”陳鋒笑著道。

“還能這麼做?看來投入的本錢不小啊!”張鳳林驚歎的道。

“這算什麼?移植火漆印才可惡,一般人都不知道,進口的文物過海關時,都要經過專家鑒定,證明是真貨,然後扣一個火漆印。

你看《鑒寶》節目上,那些蘇富比拍賣會,買回來的藏品底下,不都扣著這麼一個印章嘛?有些搞收藏的迷信這個火漆印,一看東西上帶火漆印,就信以為真了。

其實呀這火漆印——放心是真的,只不過是從低價的文物上,剝下來扣在高價的贗品上,再重新融合而已,說起來這偷龍轉鳳的做法,和瓷器換底兒是一個路數。”陳鋒苦笑著道。

看他的樣子,可能也吃過這樣的虧,所以,十分懂得察言觀色的張鳳林,也就不繼續追問了。

而莫邪的想法就更多了,因為他知道,他那批海撈瓷上面,就有著火漆印。

在洗白那批海撈瓷的時候,莫邪不得不從海關過一遍,所以那些海撈瓷精品,自然就有了火漆印。

現在這位陳先生這麼說,看來也不是沒有絲毫准備的,最起碼他知道莫邪那批海撈瓷是進過關的。

“要說最狠的,還是某大師批量制作的真假貨,那才叫坑人哩!不知道你們聽說過冀寶齋博物館嗎?”詢問了一下,陳鋒又開始繪聲繪色的說起了這家博物館。

這個時候,莫邪的臉色變得十分怪異,這家冀寶齋博物館和張家密庫很相似啊,看來這陳家父子也害怕上當,所以現在提前預防一下,也就是說,如果張家密庫跟冀寶齋博物館差不多,就不要拿出來丟人現眼了。

冀寶齋博物館是私人博物館,而現在一些的民間私立博物館,不真的東西多,比如冀寶齋博物館曝出的只是冰山一角,而且是很奇葩的一家私人博物館。

話說,冀寶齋博物館的“驚人”藏品,其中有“雍正年制”的金陵十二釵大缸、顛覆中國瓷器史的唐五彩人物紋筒瓶、分公母的青花釉里紅描金12生肖等。

這里的部分藏品,足以毀掉觀者的三觀和大腦。

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博物館,2012年7月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區,是冀@州市在“九州之首”文化建設中,重點打造的標志性文化設施,也是衡@水市“十館一中心一劇院”重點項目之一。

冀寶齋博物館創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歸屬于河@北省冀@州市二鋪@村集體所有,占地60畝,主館共分四層,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主體建築面積14000平方。

館內設12個主題展廳,展出藏品2218件,其中8個瓷器展廳,2個書畫展廳,1個青銅器、金銀器展廳,1個唐三彩、玉器展廳。


展品的時間跨度由遠古至明清,館藏近四萬件,是衡@水市乃至全省最大規模的民間博物館。

冀寶齋的館主也是當了近50年村官的村支書,他自稱是個農民收藏家,博物館內的藏品能讓故宮羞愧得無地自容。

堯舜時期的彩瓷、商代的青花、直徑1.7米的釉里紅元代大盤,能顛覆中國瓷器發展史。

他們號稱所有展出的東西都是真品——經他鑒定的真品。

對于藏品的來源,他們稱始自興建靈秀山莊挖土方時,從地下丈余深處挖出了許多陶瓷殘片,有些古董販子聞風而至,常出沒于施工現場。

這件事引起了村官的注意,他讓村民將挖出的東西留下,由村里統一收購。

隨後,方圓百里的群眾,帶著各式各樣的瓷器蜂擁而至,他們一般都是照收不誤,沒多久,壇壇罐罐就一大堆,裝滿了好幾間辦公室。

所以,只要是到過那里參觀的人,都會被館中“藏品所震撼”,陳鋒就是被那份好奇吸引,于近日參觀了這家博物館。

結果是,他就被館中一件又一件的神品驚到了,以至于大呼“顛覆三觀”。

這家以瓷器為主的博物館,一大特點就是“久”,久到讓人有種穿越感。

⑻bοoк.CΟm

比如,主流觀點認為青花瓷器濫觴于唐代,但這里不僅有“隋青花”、“魏青花”,還有款識“炎帝制造”的“青花人物紋罐”。

此外,曆史悠久的還有“五彩”,因為該館就有一件款識“黃帝年造”的“五彩描金人物紋大罐”。

如果說某類瓷器的創制年代,有可能往前推的話,那麼“大晉建武宮廷禦賜”的斗彩“三英戰趙云葵口盤”、“大清雍正年制”的粉彩“金陵十二釵”,就讓人覺得曆史知識儲備不足了。

除了年代久遠,該館藏品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大”:1.92米的漢代五彩瓷器、3米高的東漢五彩長頸瓶,還有直徑1.76米的“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古代瓷盤”。

真是沒有最大,只有更大,把近年一些價值上億的“矮矬子”“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還有一個特點是“奇”,要是你覺得一套穿著中山裝的元代“青花釉里紅描金十二生肖”不夠震撼,再來一套元代“五彩描金十二生肖”獸首?

如果嫌少,還有一套晉代的“五彩描金十二生肖”,周代的、商代的……

所以,很多人都驚歎,這個博物館到底有多愛這個主題啊?

就是看到了那麼多奇葩,陳鋒才會“笑倒在地”,當然,他的朋友會告訴他,就“當笑話也看不下去”。


“那就是個低仿假貨集中營!”最後陳鋒下了結論道。

“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奇葩?”張鳳林聽得是一臉驚訝。

陳鋒笑著道:“比這奇葩的還有!去過江浙一私立博物館,里面的越窯青瓷——有四五件秘色瓷、青銅劍、良渚玉一堆一堆的,說是某個人的藏品,後來想,這些東西,哪怕有十分之一是真的,價值驚人。”

莫邪此時是看出來了,這個陳鋒是害怕張家密庫也是個笑話,所以才會說起這些見聞。

莫邪笑著道:“其實想想,存在就是合理的,私立博物館就是想賺游客的門票,里面東西要盡可能多和驚人,擺點假東西也不犯法,極少游客計較東西的真假,到了現在,就成這樣了。”

陳鋒道“是啊,現在能吹的人太多了,比如前一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天才考古少年,這個文章在網絡上騙了不少人,但只要是行內人,一看就知道是水貨,為什麼呢?他違反了至少兩點常識。

第一,他說自己的身家價值過億,但是錢幣收藏的現狀,已經是沒辦法玩了,我有一個在做印刷的老板和我說,假如偽造人民幣不犯法,憑他們的技術,以假亂真的人民幣真不難。

還有偽造硬幣,新聞說4分錢一枚的成本,一造就是上百萬枚,這些都是犯法的,但是偽造古錢幣法律管不著,一個小作坊,一套模具,造什麼通寶重寶、袁大頭,日產上千太容易了,就算是五毛錢一枚流入市場,利潤超高。

所以,市場就成了現在這樣子,錢幣這個類目,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蠻火的,我們常在小雜志里看到錢幣收藏小廣告,但是曆史五千年,出過多少錢幣?

假的東西又太多,神仙也玩不了,所以到現在就沒幾個人玩了,他還說自家東西價值上億,賣給誰呢,誰來接手呢?

第二,他家的藏品,錢幣共有167800枚,古兵器戈、青銅劍3000多把,盔甲10多副,一看就屬于屯積型藏家,冀寶齋也是這種,江浙那位也是。

把收藏當成了收廢品一樣,來者不拒,經常有這種悲慘故事,有的老頭子老年愛好收藏,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錢買了古玩,到死才知沒一件是真的,還特別固執,專家點破了還說專家水平不行。

屯積型人格是一種強迫症,沒辦法,屯積型人格加上愛好古玩,那是沒得救了,好的藏家,是越藏越少,越藏越精,一百件民窯不如一官,一屋子的東西不如別人一件。

有一件,就想湊一對,有一對就想湊一套,尋尋覓覓,才是收藏,有的藏家是在收藏極為冷門和細的類目,那些追熱門類目,又想收得多,極可能就杯具了。”

“到地方了,我們張家的密庫是真是假,是不是杯具,進來看看就知道了!”走進了地下,張鳳林很直接的道。

莫邪也笑了:“先說好,展廳里的東西是非賣品!”

“展廳很大啊!”因為是為了展覽,所以走進地下通道,就進入了第一座展廳。

第一展廳以各種盤型瓷器為主,共展出各種瓷盤共一千多件(套),最大直徑147厘米,最小件直徑7厘米。



8Bσok。CО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