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0節:第4章  成功的秘密(7)

"此外,我必須為所有與我有關聯的人忠心付出,從身邊的妻子到為我擦鞋的鞋童,從親密無間的兄弟到勢不兩立的仇敵。也許,人們總是讓你微笑,但我所付出的微笑其實被賦予了交換的目的。當我四處游蕩,像"柴郡的貓"一樣諂媚微笑時,就會得到別人同樣的回應。我們真誠地付出就會得到別人真誠的回報。

"如果有人反對這種觀點,認為它是自私的、不可取的,那麼我會告訴他,無論出于何種目的想把人們從某些事情中解脫出來,都會不可避免地夾雜一些自私的想法。我們被灌輸的所謂的無私,其實是相比得到的回報來說付出更多。

"現在,我為什麼對這個法則深信不疑?它又是怎樣使你相信的?因為我目睹過它的作用,它無所不在。你要做的就是大膽的嘗試,不斷把它付諸實踐,屆時,它會為你證明它的真實。不是因為我這樣說所以它就是真實的,也不是因為其他人這樣說,它存在的本身就是真理。神學家把它稱作'因果報應',人道主義者稱它為'奉獻精神',商人把它看成常識原則,而耶穌把它叫做愛。無論我們是否了解,是信服還是藐視,它都會自然地運行,沒有人可以打破這個規律!拿塞勒的耶穌,與你所了解的他的宗教思想無關,與他神聖與否也毫無聯系,拿塞勒的耶穌是至今為止最偉大的商人,因為他說:'給予而後收獲——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里。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而事實正是如此。不是因為耶穌說過,而是應為它是真理,無論我們是否像信奉上帝一樣認同它,它都一樣存在。沒有人會鄭重其事地說自己不信奉真理。

"付出就要贏得回報,這是永恒的真理,自古以來很少有人能突破它。然而,如果有人能夠超越它的限制,付出而不求回報,那麼他一定會得到得更多。

"我究竟應付出什麼呢?毫無疑問,你能付出的必須是你所擁有的。如果你相信這個觀點,就應該把它付諸實踐,明智而靈活地應用它,讓它在你的生活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在你看來要用多久才能成為一個組織的核心,受人尊敬並獲得合理的報酬?這個身份比任何你所擁有的明確具體的信息都更有價值。把你所擁有的一切都與其他人分享,這就是最好的方式。當你靈感突現,有了新奇的想法時,不要放在心里自私地只為自己所用,請與大家分享。把你認為最美好的東西奉獻出來,它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自身價值,同時,也會把最好的東西帶給你。我相信,如果一個人遵守這個法則,即使不懂得商業上的秘密,也會一步一步慢慢盈利。他根本不需要擔心自己的事業,因為他在依照基本法則工作。因為法則是永遠不會錯的——這是分辨法則是否合理的最簡單的方法。如果一個法則在一段時間內有價值,那它的價值必然是永恒的。

"首先,用尋找真理的眼睛環顧你的周圍,接著把事情放在真理的天平上認真衡量。當你用盡所有衡量方式時,就會發現有一張空白的支票放在眼前,等待著你去填上想要的數字。同時,在你的面前將會出現一條新的祈願之路,這條路會把你帶到理想的目的地。"

成功的三個必要素質

事實上,今天、明天或是下個月的某個時間,在美國的每一個商貿公司或生產基地都會有個非常重要的管理者靠在椅背上,專心致志地研究手中的一份名單,或許你的名字就出現在上面。每一個職位都意味著一個責任,他反複權衡,問自己這個早已不再新鮮的問題——"我要到哪才能找到真正合適的人?"不同的面孔,話語,經曆,形形色色的人留下的印象在他的腦海中飛速閃過。對于求職者,他考慮的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呢?誰是候選人中最主動,最勇于承擔責任的,誰就會成為最終得到工作的人。商業像社會生活一樣,想成為一個成功者,首要的條件就是自信——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擁有的力量。考慮到了這些,第二點就顯得相對容易了——勇敢地創新,開發新事物。很多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只有少數人有信心和勇氣把想法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