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39節:都是加班惹的禍

No.36

都是加班惹的禍

激烈的競爭,不僅僅是對于個體而言,就是在幾個單位之間,各個行業內部,以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今天的職業人,之所以感覺到社會的擠壓,很大程度上,是所在的某個或者某幾個團體,將具體壓力轉化到了自己的頭上.

我們時常不得不犧牲掉正常的休息時間及雙休日,甚至"黃金周"長假.不用說,長時期這樣下去,矛盾自然就會產生,等到化解不了的時候,職員很有可能面臨的情況是:身體罷工,消極怠工,要求加薪,辭職走人等.

加班的原因各式各樣,人們可以找的借口也很多,但卻往往于事無補.尤其是當加班與自己的生存狀況密切相關時,一個"不"字更是沒有辦法說出口.面對這種情況,不像林莉這樣來點"阿Q精神",大概就只有怨憤不已,最後和工作說拜拜了.

"算了,我決定放棄後面的幾天假期,提前上班了",這天上午,一臉倦容的林莉走進公司銷假後,又一頭埋進工作里了,"可憐我當初就是看上這家公司有休假福利,沒想到的是,就算休了假,工作也沒放過我."

林莉,26歲,單身.自去年來到這家外企工作後,長期處于疲于奔命的狀態,"雖說工作這麼緊張,可因為我是單身,加上父母都在外地,寄情于事業也是理所當然了".可是,"女強人"也有渴望休息的時候.趁著"五一"長假,林莉提出了休年假的要求,假期共有15天,獲批的林莉歡呼雀躍:"終于解放了!"

4月29日,休假首日,林莉還得做些銜接工作,不停地給打來電話的同事和客戶說"我正在休假,如果有事的話,您可以聯系×××".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幾天,她還是不斷接到上司的電話:"林莉啊,實在不好意思,麻煩你回公司一趟處理點兒事情……"無奈之下,林莉只好"複命",甚至有時還得加班加點,"命太苦了,我休假呀,居然還要加班."

如此反複了幾日後,林莉對上司說要到上海旅游幾日,其實她有自己的"小算盤":我在武漢,你找我加班好像理所當然,出了這個地兒,你總沒理由了吧?上司欣然應允,林莉長舒一口氣:總算能理直氣壯休假了,不過她為上司的一句"保持聯絡通暢"的話耿耿于懷.

果然,此話很快得到了應驗,"林莉,你在上海吧?剛好那邊有個客戶最近想跟我們有業務合作,你順便去拜訪一下,摸摸情況……"接到上司的"指令",林莉恨得咬牙切齒:"走出了武漢,沒想到也逃不出工作的'魔掌'."其間,仍有同事跟她聯系工作相關事宜,這一路旅行,林莉完全沒有舒坦過,她一聽到手機鈴聲響起就異常反感.

"我分身乏術,索性不休息了吧."林莉踏上回武漢的火車,她一路思考著:"敢情小女子我就有這等能耐,上司離了我都不行,一些同事也是,大小事務都得找我溝通?"林莉打趣地對自己說:"此番想法不過是演繹'阿Q精神'而已,要不然,真是要對這次糟糕的度假經曆欲哭無淚了."

也許這還是比較平和的情況,有的人因為長期加班,不僅身體吃不消,發生上班族常見的疾病,如頸椎病,腰肌勞損,視網膜脫落等,嚴重的還會在精神上受到傷害,由此引發的家庭不和,同事間關系不融洽,甚至職員因為加班的事和管理者吵得面紅耳赤,彼此相見如仇人似的,也不乏其人.長期加班,的確禍害無窮.

有的時候,實在是被手頭的工作逼著通宵達旦的人,被人稱為工作狂,無論這些人是自己主動,還是被上面的"頭頭"刀懸頭頂,實際上都是近乎一種病症.換作任何人,能夠好好休息,何必要自討苦吃,沒日沒夜地在文山會海中消磨掉自己的生命呢?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加班"就意味著時間,精力的不對等支配.

在有些單位,員工的工作時間不知不覺就超出八個小時,有的時候甚至達到十五六個小時,這時我們就要注意了,或許我們正在接近加班危害爆發的邊緣,或者是身體,或者是精神會發出警報.我們首先要找出造成時間,精力不對等分配的原因,是工作方法上的問題,還是任務本身安排不合理?如果是前者,毫無疑問,我們需要調整自身,尋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向經驗豐富的人請教.如果是後者,無論這種不合理是因為臨時變動造成的,還是長期以來就不科學,我們都應該積極尋求改變,身體長期超負荷運行,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