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人性的罪惡與善良



在我幾十年的人生曆程中,雖然不能說一帆風順,但是也算波瀾不驚。我一直以為所謂罪惡只會出現在電視劇中、法制節目中,而永遠不會降臨在我的左右。而《心理罪》讓我感受到身臨其境般的詭異旅程。毫無疑問,雷米是一個優秀的講述者,看似波瀾不驚,平淡冷靜的娓娓道來,卻讓我們在關注文字的同時,悄悄睜開了另一雙眼睛。是的,我們就在現場,我們目睹了罪惡,我們甚至聞到了空氣中淡淡的血腥味。不止一個讀者感慨看《心理罪》的過程好似觀賞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電影。他讓我們在合上這本書的同時才感到額頭上已經是冷汗涔涔。大概因為雷米所從事的特殊職業的原因,他對刑事偵查活動進行了近乎于教科書般准確無誤的描寫。這就使得本來就極具寫實性的《心理罪》宛如一篇結案報告一般令人震撼。

你可以詛咒雷米對暴力近乎癡迷般的追求,他對于超乎人類想象的殘忍似乎具有天生的抵禦能力,冷靜、客觀。然而這樣一個對所有令人發指的罪惡都習以為常的人,在他的小說里,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聖徒般悲天憫人的情懷。方木在凌晨的天台夜祭吸血鬼馬凱;劉建軍對著病房含混不清的"對不起";泳池邊方木近乎癲狂的拯救。通過一個外表冷漠,內心火熱的人物--方木,雷米讓我們在渾身冰冷的閱讀過程中感到了些許溫暖。他在冷靜剖析,甚至是殘忍揭露人類的基本情感之一--嫉妒的同時,也讓我們同時見證了另一種情感--友誼與良知的偉大力量。邰偉對方木戰友般的情誼;杜宇對室友矢志不渝的信任與支持;喬教授身陷烈火卻至死沉默。這讓我們在經曆了恐懼與震驚的閱讀後,仍然可以從容地面對未來。我們知道,即時面前是一片暗藏危機的濃霧,總會有方木、邰偉、喬教授站在我們身邊。他們吸著煙,表情疲憊,目光銳利,微笑著對你說:沒關系,有我在。

人性的罪惡與善良

2007-11-2118:25:42 來自:火翼

心理罪的評論

"與怪獸搏斗的人要謹防自己因此而變成怪獸。如果閣下長時間的盯著深淵,那麼,深淵也會同樣回望著閣下。"《畫像》的第一頁,就是尼采的這段話。,看了以後,覺得有種脊背發涼的感覺。之所以叫《畫像》,是因為主要講的是犯罪心理畫像者的故事。畫像的含義是多重的,是對犯罪人形象的重塑、對犯罪心理的重現、也是畫像者對自己內心的考驗。在第一部小說《第七個讀者》種,方木經曆了身邊朋友一個個的離去,甚至目睹了心愛的女孩在自己的面前被砍下頭顱,那在這一部故事里,他又將經曆什麼呢?

曾經,方木也是一個開朗、活潑、愛開玩笑的男孩,可是經曆了了太多的故事,他成了一個沉默寡言,在他人眼中十分怪異的人。也許,他是一個天才,但天才並不都是幸福的。邢至森說,方木有覺察犯罪的天賦;邰偉也說,方木有這樣的天賦,但這種天賦帶給方木的痛苦,是刻苦而難言的。

《畫像》中,有很多凶殺案,方木熟識的人,不熟識的人,一個接一個死去了,在方木沒有意識到這些死亡與自己的關聯之前,他可以冷靜的判斷,運用自己的天賦來找到凶手。這個時候,他心里是欣慰的吧。可是,這些無辜的死者,原來都直接間接的因他而死,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記得在第一部里,方木還不會吸煙。煙也許會讓人放松,可是我覺得,方木在後來不停的吸煙,只是追求短暫的逃避,在煙霧中把自己隱藏起來。

我還記得一個細節,方木經常嘔吐,這種嘔吐並不是因為生理上的反應,而是出于心理上的。鄧琳玥在體育場將要被人殺死時,也感到一種想嘔吐的恐懼,那麼方木,是否也在時刻的恐懼呢?恐懼朋友的離去;恐懼愛人的離去;恐懼隱藏在黑暗中凶手的獰笑。他如何能不怕那種被整個世界拋棄的孤獨感。他以為他不怕,其實他並沒有那麼堅強。孟凡哲對他的信任與感激,因孫普的介入而導致了悲慘的後果;杜宇對他那種溫暖心靈的友情,也因為張瑤的死而破裂;鄧琳玥因為害怕而離開他;邰偉,差點因為他而丟掉性命。再往前追溯,同寢的好友、剛剛建立友誼的王建、愛著的陳希,都離開他。寫到這里,不禁對方木感到心疼,他本可以做個普通的人,畢業、工作、結婚,做一切二十幾歲的人都會做的事,命運卻推動他走上另一條道路。如果在第一部里是痛苦找上了他,那麼在第二部里是他深陷痛苦不能自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