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第七章(2)



我愣了片刻,矮身一福,道:"奴婢見過皇後娘娘,娘娘吉祥。"

她似是從沉思中醒轉一般,轉過身,臉上有些許的恍惚,過了一會,才恢複了她原有的端莊恬靜。

我神色從容,她靜靜地打量了我一會兒,淡淡笑道:"曉文,坐下吧。"

立著的菊香飛快地瞟了我一眼,我瞥了菊香一眼,她慌忙掩門離去。

我不知皇後有何意圖,心中暗暗猜測。既然園子里有了傳聞,她這次應該不會是為我說親了。

見我站著不動,她輕歎道:"姑娘還在為上次給你說親之事生氣。"我心中一動,知道她不會為此事專門來這里,遂靜等她的下文。

她起身,拉我坐在她身邊,道:"曉文姑娘,你可知道皇上兩天未上早朝?"

我心下微驚,胤禛自繼位以來,便"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獵,日理政事,終年不息。據後世研究雍正的人統計,他每日平均批閱奏折約十件,均是親筆朱批,從不假手于人。我眼中有些泛酸,霎時明白她為何前來,也明白了弘時話中含義,內心雖翻江倒海,面上卻仍是微微笑著。

她眸中溫柔忽逝,泛出欲置人于死地的冷冽光芒,冷冷地道:"本宮不希望以後有類似事情發生。"

我雙手緊握,他竟兩天未早朝……那句"得而複失"又響在耳際。這些日子所有的委屈和不滿在這一刻得到釋放。原來並不是我一個人在等,在熬,自己身邊一直有他,只是我沒發覺,不知道而已。又或者是因為我太過專注于自己的想法,太注重自己的心理感受,已沒有精力想其他的事。

霎時,我心中暖融融的,嘴角不自覺逸出一絲笑。

一回神,卻見皇後仍靜靜看著我,我忙收斂了笑容,道:"再也不會發生皇上不上朝的事,請皇後放心。"

聞言,她眼中凜冽漸減,臉上又是柔和一片,又成了雍容優雅母儀天下的端莊皇後。

她的眼光始終不離我的臉,此時,眼睛更是一眨不眨地凝視著我,看了一會,她輕歎口氣:"難怪……太像了。"

我知道她話中含義,淺淺笑著不做聲。

她微笑道:"姑娘似是對任何人都不恐懼。"她並不是要我回答,我依舊不做聲,她續道,"既然皇上對你這麼上心,就好好侍候著,不要顧忌太多,也不要在意什麼閑言碎語,有了難事盡管來找我。"

她所說的閑言碎語,應當是我像若曦的傳聞,我又豈會在意這些?但她這麼說,確實也是真心為我。我雖不情願,但仍站起來,朝她謙恭地行了一禮。

她的確是無可挑剔的皇後。我心中有些難受,既然已到了這地步,以後能做到如她一樣,無視胤禛寵幸別的女子嗎?

想到這里,我的身子不由得輕顫了一下。她似是看穿了我的內心,淒然笑道:"曉文,不要要求他太多,他是皇上,注定會有三宮六院。思量越多,痛楚也就越多。她……她若不是太在意,又豈會既難為了自己,又傷了皇上。"

我心中難受,為自己,也為皇後。她內心太過清明,她能做到,但我真能不想、不聞、不問嗎?

她默默看了我一會兒,道:"你很喜歡皇上,這我就放心了。"我一愣,她拍拍我的手,道,"包容一些,看開一些,自己就不會難過。皇上看似薄情,那是別人不知,其實皇上是太過專情。"

說完,她輕歎一聲,起身離去。

經此一事,我猶如吃了定心丸,心緒也平穩下來。

胤禛忙碌時,我寫字看書,打理我們內院的住處;他閑暇時,我泡壺茶水,兩人一起品茗談笑,日子過得忙碌而愜意。

如今的日子仍過得如以前一樣,他還一直稱我"曉文",仿佛若曦的一切與我無關。我有時雖疑惑,但轉念一想,名字只是人的稱呼而已,叫什麼也不打緊,只要他心中清楚即可。

雖然常常在心中暗暗這麼提醒自己,但我心中仍不時地泛酸難受,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又無法張口詢問。每當此時,我總是哀怨地盯著胤禛,他總是眸含深情輕輕搖頭。

這日我不應值,就坐在院中樹下默默啜飲茶水,腦中驀地想起那日的事。皇後把胤禛看得太透,說他太專情,絲毫沒有誇張。猛地,我腦中有個想法,難道他仍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