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 第三十章 戰場上的仁慈(下)


個懷特准將的口才的確了得,當軍人可惜了,他要是話,說不定都可以竟選總統了:"將軍閣下,我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替你考慮的.想一想,如果你仍然把我們留在這邊,你起碼得分出兩個團的兵力來看守,畢竟我們有三萬五千人,一不小心就可能鬧出大亂子.如果你把我們放回去,這兩個團的兵力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卓志軍微微一笑:"可是,如果你們回去後再拿起武器,艾威爾那邊就一下子增加了兩個師的兵力,我們只不過是騰出了兩個團而已,而且騰出的是兩個日本團,意義不大,算起來,我們是吃大虧了."

"這一點請將軍放心,如果我們被放回去,我以軍人的名譽保證,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我們這三萬五千人的部隊絕不會重新拿起武器."

"懷特准將的意思是,我們無法撐到二十四小時?"卓志軍死死地盯著懷特,輕輕地問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請將軍閣下不要誤會."懷特准將一邊說沒有,一邊卻露出了冷笑,擺明了告訴卓志軍,他就是這個意思.

"好,就憑你這句話,我就下令把你們放回去,我倒要看看,你們美國人到底有沒有能力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把我們這個陣地拿下."卓志軍摘下了帽子,使勁地揮了揮,一付豁出去的樣子,心里卻暗暗好笑,媽的.二十四小時,再過五六個小時,我們地援兵就要來了,到時候,誰撐不到二十四小時還不一定呢.

抬起手來看了看表,卓志軍說道:"這樣吧,我先叫一輛摩托車把你送回去,與你們的司令員艾威爾上將聯系一下.這里離你們最前沿的陣地四公里.你們俘虜中有不少傷員.估計要走完四公里得兩個小時時間.現在是九月九號早上七點十三分.我方暫時停火兩個小時,到九點十三分的時候再開打.不過,請你告訴艾威爾上將,如果這兩個小時之內他們發動攻擊的話,我方將毫不猶豫地反擊,才不管俘虜們有沒有跑光."

懷特准將的眼睛閃著精光,看了卓志軍好一會兒.這才輕輕地說道:"將軍閣下,你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能夠在這種場合與你相見,是我懷特地榮幸.我希望戰後我們能夠成為一個好朋友."說完,轉過身來,用英語朝著仍然排在戰壕前面地俘虜們大聲說了幾句,整個俘虜群都動了起來.時不時地發出一陣歡呼聲.有不少人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任誰都沒有想到,在戰斗進行到如此程度的時候.中國方面竟然會放棄這個手中最大的籌碼.有不少人挺直了腰杆子,朝卓志軍行了一個端端正正的軍禮,卓志軍的這一行為,已經贏得了美國士兵的真正尊敬.

坐上了卓志軍調來地摩托車後,懷特准將朝卓志軍行了一個軍禮後,大聲問道:"將軍閣下,你的仁慈將傳遍整個世界.不過,我想問一下,跟我們美國大軍打了好幾天,而且創造出如此輝煌戰績的指揮官到底是誰?"


卓志軍微微一笑:"我,中華共和國東北方面軍第十二軍軍長卓志軍中將,這是我的副手森口次朗大將,我的參謀長蔡興少將正在指揮部里面."

懷特准將點了點頭:"卓中將,戰後你如果有機會到美國,我們一定會以最隆重的儀式歡迎你.至于這個森口次朗大將,我們也會記住你的.不但我會記住你,幾天前被日本人屠殺的兩千多個俘虜,以及今天被槍殺地約五百多個俘虜,他們也會時時刻刻記住你地."

森口次朗把身體往卓志軍旁邊挪了挪,腰杆子少見地挺了一下,兩眼朝天,好象在告訴懷特准將,有中國人在這,你們美國人能把我怎麼樣.

懷特准將用仇恨的目光再次死死地盯了森口次朗一下後,這才轉過臉來,朝著卓志軍再敬了一個禮後,坐著摩托車以最快的速度朝山下跑去.在他地後面,三萬多俘虜已經開始排好隊,慢慢地朝山下走去.由于三萬多俘虜中,傷員占了三成以上,每個傷員都得有兩個人攙扶著下山,所以,整支部隊的速度並不是很快.不過也沒有關系了,反正就幾公里的路程,他們走得再慢,兩個小時的時間,也足夠他們跑到山下去了.已經處于進攻位置的美國士兵也暫時放下了武器,爬到半山腰來幫忙,加快了俘虜們下山的速度.

看著懷特少將遠去的身影,卓志軍笑了笑,轉過身來,拍了拍森口次朗的肩膀,贊道:"森口將軍,你這一次干得不錯."

原本以為一頓責罵是逃不過了,沒想到還會受到卓志軍的如此親密的表揚,森口次朗那張滿是皺紋的臉一下子樂開了花,連忙彎下腰不停地說道:"那里,那里,全靠卓將軍提攜,全靠卓將軍栽培."

卓志軍微微一笑:"森口將軍,你心里一定想問,我剛才責罵過你了,為什麼現在要表揚你呢?告訴你吧,剛才罵你是做給美國人看的,這一次的表揚倒是出自真心.你的舉動,雖然有損我們共和軍的榮譽,不過起碼你為我們爭取到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講,你也應該受到表揚.我會上報方面軍,對你進行獎賞.不過,你得記住,以後凡是有中國人在場的情況下,禁止你再用這種見不得人的辦法.你們日本人一向不看重人格國格,可是在我們中國人的眼里,國家的榮譽,軍隊的榮譽高于一切,我們決不允許這種有損共和軍榮譽的事情再次發生."

森口次朗恍然大悟道:"那是,那是,卓將軍的教誨,我森口牢記在心.我向卓將軍保證,以後只有中國軍隊不在場的情況下,我們才會發揚這種大和民族最優秀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