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部 第四章 頭痛的布林頓(上)


布林頓沉默了好一會兒,這才問道:"那麼,皮爾斯上將,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應對這件事?"

皮爾斯上將毫不思索地說道:"征兵,只有大量地征兵,才能保證我們有著足夠的防守兵力.大家都知道,現在同盟國擁有上千萬的陸軍,而且其戰斗力都相當的強悍.中國部隊就不用說了,中國人參戰已經三年多了,可是,至今沒有打過一場敗仗.在斯里蘭卡戰役中,一個師的中國部隊利用地勢,竟然擋住了幾十萬協約國部隊連著幾個月的進攻,可見其戰斗力是如何的強悍了.特別是中國陸軍極其注重與空軍和海軍的協同作戰,三軍之間的配合日漸默契,我們根本就不是對手.德國是個傳統的陸上大國,其士兵的韌性是我們美國部隊所無法比擬的.我們曾經與他們打過仗,你們都知道,我們干掉了多少德國部隊啊,可是,他們投降的有多少?在同樣兵力的情況下,我們,必敗無疑.除了南美各國外,其它國家部隊的戰斗力,並不比我們美國差多少.我們唯一的優勢只有地利人和,本土作戰,多少還是有點兒優勢的,可是,這點兒優勢,抵消不了同盟國在兵力上的巨大優勢.因此,我們只有征兵,征兵,再征兵.

我們美國實行的是雇傭軍制,我們只能用金錢和榮譽當誘餌,鼓動年青人參軍.這一點在和平時期倒是挺有用的,可是在特殊時期,卻有著先天的局限性.美國國民的性格你們也知道,在戰局不順利,取勝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想通過參軍養家糊口或者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會越來越少.黑人占我們國家人口的比例並不大,可是,在新招募地七百二十萬部隊中,黑人卻占了一半左右.這本身就說明了雇傭軍制度的不足.黑人受教育程度較低,素質不高,而且,一向散漫慣了,想讓他們老老實實地守軍紀,可能性不大,其戰斗力如何.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出來.中美洲各地出現了很多搶劫和**事件,與當地人的關系越來越緊張,說真的,我們陸軍有時候也無可奈何,為了保持戰斗力,只能聽之任之.現在世界上的幾個大國中,除了中國外.就我們美國實行雇傭兵制度了.中國的情況與我們不同,他們的人口基數太大了,而且,他們走地是精兵路線,根本就沒有必要動員那麼多兵力.而且,中國的殖民地多,特別是日本和朝鮮兩個民族,對參加雇傭兵極其熱衷.將其當成改變自己命運的最佳途徑,表面上他們只不過動員了六百萬部隊.可是實際上,如果算起朝鮮和日本兩個國家和地區十二個集團軍的話.總數也近千萬.但是我們美國就不行,我們的殖民地本來就不多,現在更是被奪了個精光,我們能使用的兵源只有自己的公民.因此,我建議重新審核一下我們國家地征兵制度,向德國等幾個大國看齊,實行強制征兵制.

還有一點,我覺得,白宮在軍費使用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一點我各個場合已經說了多次.今天我在這里重新表達一下我的意見.美國的軍費中.有四成投向空軍,三成投向海軍.龐大的陸軍,竟然只占有三成,這確實有點兒不合理.我們這一年來,之所以把大量資金投向空軍,是因為我們的空軍一窮二白,跟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們急需趕上.可是,如此龐大資金投入,所產生的效果大家都看到了.我們空軍地數量的確是挺多地,可是,飛機的性能與中國人差距仍然很大,在戰場上,空軍並沒有發揮他們應該發揮地作用.特別是在北部戰場上,大部分時候,我們根本就得不到空軍的有力支援,之所以能夠把陳劍元帥的大軍擋在大奴湖北岸,完完全全是陸軍的功勞.


海軍的情況也差不多,這一年來,海軍幾乎是屢戰屢敗,比空軍還要不堪,畢竟空軍本來就處于劣勢,而我們美國海軍的總噸位加起來,比中國兩大艦隊要大好幾倍.可是,結果你們也看到了,我們的海軍被中國海國死死地壓制著,只能呆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線一帶,很多時候還需要空軍的幫助.

海軍和空軍想要趕上中國,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而現在時間不在我們美國人這一邊,同盟國地進攻馬上就要開始了.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設陸軍上.陸軍是一個投入少見效快地軍種,在接下來保衛美國的戰斗中,陸軍仍然是主力中地主力.因此我建議,把海軍和空軍的軍費各減去一些,讓陸軍的軍費總額達到五成以上."

海軍司令員韋德上將和空軍司令員彼得上將幾乎同時喊了出來:"不行,我們軍費都不夠用,不能再減了."


鮑爾上將拍了拍桌子,大吼一聲:"你們兩個給我閉嘴,聽皮爾斯把話說完."

皮爾斯感激地朝著鮑爾上將點了點頭,這才繼續說道:"現在,軍費不足對陸軍的建設已經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你們也知道,現在陸戰形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起來越大.這一點,中國走在了世界各國的前頭,其它國家雖然奮起直追,可是,效果並不是很大.此次協約國戰敗,英法俄意等幾個傳統強國投降的投降,滅亡的滅亡,最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根本就沒有對付中國坦克和飛機的有效手段.在布爾格之戰中,坦克第一次在西歐戰場上出現,結果呢,把現任法國總統薩科齊的近百萬部隊打得苦不堪言.在進攻里爾和布洛涅的戰斗中,英國部隊雖然在兵員上占有一定的優勢,而且士兵的素質相當不差,特別是身處防守位置,按理說應該可以擋得住中國人的進攻.可是結果出乎的人意料之外,中國的裝甲部隊只用了兩天就突破了英國人的防線,而且,看樣子,他們還沒有盡全力.由此可見,機械化部隊在戰斗中所起的作用有多大了.同盟國部隊一旦登陸成功,中國的裝甲部隊肯定會大逞威風,對此,我們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對付裝甲部隊,最好的辦法並不是什麼所謂的反坦克炮,畢竟反坦克炮只能處于防守位置,根本比不上坦克那樣可以高速在戰場上來回沖殺.對付坦克最好的武器是坦克,這一點,我們經過多次演習已經得出了結論.按理說,撤出歐洲,給我們空出了近一年的時間,一年內,我們應該得想出辦法來.可是,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在這方面下太大的精力,大部分的精力和資源都被空軍和海軍占走了,我們陸軍的進展並不是很大.我們原先有不少坦克組裝廠,其中有一半左右在東部和西部的沿海城市.自從遭受中國海軍艦載機的攻擊後,我們費了好大的勁兒,把這些廠轉移到底特律,克利夫蘭,明尼隊波利斯,奧馬哈,堪薩斯城等中部北部城市,以躲避中國海軍的攻擊.這大半年來,我們的工廠倒是沒有再受到損失,產量也相當不錯,到現在為止,我們美國坦克的總數量是兩萬兩千輛,裝甲車也有一萬輛出頭.可是,這些坦克跟中國人的坦克比起來,差別實在是太大了.我們的坦克,不論速度,行程,火力等,都明顯地處于下風,別說中國人的犀牛二型坦克了,就連犀牛一型坦克,我們也打不過.經過測試,一輛犀牛一型坦克的作戰性能相當于我們的兩輛坦克,而一輛犀牛二型的更多,起碼可以抵我們五輛坦克.而這一比例,還是在雙方士兵素質相當的基礎上得出來的.中國裝甲部隊這一段時間來一直在歐洲以及世界各地撕殺,其戰斗經驗之豐富,戰斗素質之高,遠非我們那些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坦克兵所能相比的,也就是說,這樣的比例是相當樂觀的估算,實戰中,比例應該比這大一倍左右.我們陸軍一直提出要白宮方面多投入資金研制新型坦克,新型裝甲車,可是,因為軍費被空軍和海軍占用,我們得到的相當少,經費嚴重不足,根本無法大規模進行研制.

火炮方面,重炮還好說,畢竟我們在這一方面有著比中國人還要雄厚一些的基礎.高射炮的情況有點兒不妙.五角大樓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海軍防空武器的研究中,可是,對陸軍卻不聞不問,陸軍至今還沒有得到如海軍般火力強勁的速射型高射炮.從與東北方面軍的這幾年的對抗來看,一般高射炮在對付起俯沖的轟炸機時效果並不好,我們急需速射型的高射炮,希望白宮方面能夠滿足我們陸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