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 覺醒 第006章 戰爭與和平(終章)

沒有人料到,軸心國與盟軍兩大陣營圍繞直布羅陀要塞的這一仗,一打就是4個月,持續時間和雙方的傷亡人數僅次于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攻防戰.戰役期間,德軍動用了包括"卡爾"臼炮,He-177重型轟炸機和v-1火箭等"秘密武器,"在戰事最激烈的階段,云集于直布羅陀海峽的德國,意大利和法國戰列艦就達到了10艘,盡管英美艦隊兩度試圖增援直布羅陀,無奈軸心國海空軍占據了巨大的優勢,要塞最終于1943年1月7日宣告失陷!

更沒有人料到,德意軍隊在聯手攻占了直布羅陀要塞,進而控制了整個地中海區域之後,于當年3月主動向盟軍遞出了橄欖枝.促成這一巨變的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盟軍對歐洲大陸尤其是德國本土進行的大規模戰略轟炸,盡管德國空軍的戰斗機部隊全力攔截,卻依然無力阻止盟軍的炸彈再三落到自己的首都柏林,加之盟軍在太平洋方向上的節節勝利,軸心國逐漸失去了徹底擊敗盟軍的希望;其二,便是1943年2月11日,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前往北非檢閱部隊,卻遭到抵抗者的刺殺.不可一世的法西斯黨魁身受重傷,雖被及時送往野戰醫院,可終究在遇刺的次日停止了呼吸.在國內不得人心的法西斯政權迅速瓦解,意大利國王隨後宣布委任民主黨派人士組閣.新的意大利政府于2月底宣布成立,新的內閣決意擯棄意大利先前的進攻戰略,並知會德國政府准備退出戰爭.

先期的會談在中立的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美國均派出重要代表參加.會談中,英美提出了締結停戰條約的三項前提,即廢約,撤軍,共管.所謂廢約,便是德意廢除三國同盟條約;撤軍,即撤出目前被德意軍隊占領的歐洲國家和部分非洲國家愛;共管,即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國際共管.

如此苛刻的條件,尤其是撤軍和公管兩條,德意代表在與本目政府交流後,均表示無法接受.德國和意大利先後發布聲明,他們認為如果英美繼續堅持上述三項前提,便是無誠意進行和談,雙方只能繼續這場無休止的戰爭.

最後,由于雙方均不願意作出讓步,第一次會(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xs.,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閱讀!)

c談宣告流產.為了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多的發言權,雙方厲兵秣馬,不約而同采取了進攻行動.1943年4月初,沉寂了16個月的德國非洲軍團,在陸軍上將隆美爾的指揮下盤踞在敘利亞的英美軍隊發起了攻擊.德軍不僅投入了全新的虎II重型坦克,還從歐洲調來了由空軍上將亞曆山大勒爾所指揮的德國第4航空隊.虎將雄兵,德軍只用了一個星期時間便突破了英美軍隊花費一年時間構築的防線,迫使英美聯軍倉惶向伊朗方向退卻.


與此同時,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會合的德意艦隊,抽調精銳組成了擁有8艘戰列艦,4艘航空母艦和大批巡洋艦,驅逐艦的遠征艦隊,其中受德國和意大利水兵操控的法國戰艦達到了22艘.這支艦隊在德國海軍元帥馮,分肯施泰因的指揮下,沿著西班牙和法國海岸線向英國海域挺進,部署在大西洋海域的英美艦隊不敢迎戰,在空軍襲擾無效的情況下,他們只得暫停大西洋航運線,所有盟軍船只和艦艇都躲進防守嚴密的港口之內.

盡管在陸上和海上無法抵擋軸心國軍隊的攻勢,英美軍隊卻繼續在空中給對方施加壓力.到1943年初時,美國已經將大量B-17型轟炸機運往英目,並組建了超過40支轟炸機部隊,英國的各飛機制造廠則全力以赴制造出大批蘭開斯特和哈利法克斯,用于組建更多的轟炸機中隊.鑒于最初晝間轟炸遭遇到德國空軍的猛烈阻擊而損失慘重,英美空軍改由夜間轟炸,以轟炸精度下降的代價減小了轟炸損失.在4月上旬的10天時間里,盟軍轟炸機部8次光臨德國本土,其中3次規模超過了1000架,在柏林,魯爾,漢堡等地投下了4萬多噸炸彈,給德國的戰爭機器造成相當大的破壞.

雙方的行動各有收獲亦各有損失,但真正讓他們重新坐回到談判桌上來的,卻又是另外兩件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一,是日軍在太平洋海域發動了旨在壓制盟軍航空兵的"伊號作戰,"大批日軍戰機瘋狂的攻擊了瓜島沿岸的盟軍艦艇和港口設施,加上日本聯合艦隊主力的重新集結和調動,盟軍在太平洋方向上的壓力陡增;其二,便是高加索地區兩大主要油田的重新投產——根據蘇德之間簽署的停戰協議,德軍五年之內逐步歸還高加索地區,但這里的主要油田10年內必須無條件為德國供應石油,而隨著蘇軍撤退時破壞的油田陸續恢複生產,自戰爭爆發以來一直困擾德軍的油料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在各方形勢的推動下,軸心國和盟軍的第二次非正式協商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展開,自由法國的代表首次出現在談判桌上,而盟軍也將停戰談判的前提條件縮減為:德意廢除蘭國同盟條約,退出法國領土,歸還法國艦隊,有計劃的逐步撤出在歐洲國家的駐軍.

德意代表原則上接受了停戰談判的主要前提條件,于是,雙方共同宣布于一周之後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停戰談判.

期間,德國和意大利果斷宣布廢止德意日三國同盟協定,德國也公布了三年之內退還法國領土,歸還法國艦隊的計戈"方案.作為回應,英美停止了針對德國占領區和德國本土的大規模戰略轟炸,時隔3年零9個月,和平的陽光終于穿透了戰爭的陰云.


全世界關注的停戰談判,在一種向往和平的大氛圍中如期展開,盡管各方首腦均未親臨談判現場,但里斯本還是成為這個星球的焦點.失意的日本政府公開譴責德意單方面廢止三國同盟條約的"可恥"行徑,並暗示將對談判進行破壞,不過在接下來一周的時間里,談判出乎意料的順利.各國代表還是就停戰的大多數條件達成一致,最後的爭議集中在了目前被德意軍隊占領的歐洲國家上.盟軍以繼續由德意軍隊控制非洲殖民地和波蘭,蘇俄部分領土為條件,換取德意政府接受盟軍制定的5年撤軍計劃——按照這一方案,5年之內德意軍隊將陸續從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希臘和阿爾巴尼亞撤出占領軍,並不得干涉當地居民自行選舉產生政府機構的行動,盟軍同樣不得向上述國家派遣駐軍和干擾內政.

1943年5月5日,隨著德意與盟軍國家代表在《里斯本停戰條約》上簽字,燃燒了1400個日夜的歐洲戰火終于宣告熄滅.新的戰略格局下,盟軍國家僅以不列顛三島和冰島為立足點影響歐洲,除了中立國家之外,歐洲大陸的大部分領土都為德國和意大利所占領——任何的撤退行動都不可能是徹底的,除了對資源的搜刮之外,培植一個關系緊密的當地政權輕而易舉,更重要的是,除了在法國和法屬殖民地仍保留著一些沿海土地和港口之外,盟軍勢力幾乎被徹底逐出了地中海區域.在這樣的形勢下,德意統治者終于可以高傲的稱之為"我的海,"然後擁有如此野心的人卻在兩次過程不同,結果一致的刺殺事件中喪命,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命運的捉弄.

在非洲,那些曾經屬于英國和法國的廣袤殖民地,由于一位傳奇的德國將領而更換了旗幟.戰爭結束之後,埃爾溫隆美爾獲得德國政府頒布的德意志勳章,與他同獲此最高殊榮的是率領弱勢海軍取得驚人突破的海軍元帥海諾,馮分肯施泰因.盡管德國政府後來如約將俘獲的法國艦艇悉數歸還維希政府,但得到了政府支持的新Z計劃已經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打造出一支擁有H級戰列艦,O級戰列巡洋艦和S級航空母艦在內的現代化艦隊,使得德國海軍的總噸位超過了英國和日本,僅僅位列美國之後,設備的先進程度和實際戰斗能力更是冠絕全球.此外,德國人的科技精神使得他們在戰後仍研制出了v系列火箭,a系列噴氣式戰斗機和被譽為海底幽靈的U45系列超級潛艇,這些新式武器的投產使得德國軍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斗保持著對英美等過的強大壓力.

在太平洋,戰爭一直持續到1944年末方才結束.盡管從歐洲騰出手來的英美軍隊在一系列的海戰中取得勝利,從而逐漸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並以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對日本的戰爭基礎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但日本帝國軍隊的頑固仍然給盟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大戰的最後一年,德國人率先研制出了威力驚人的原子彈,美國人緊隨其後宣布擁有核武器,並在日本人頭上"小試牛刀"——兩周之後,戰爭宣告結束.

由于德國和意大利的存續,曆史的兩極對峙成了三足鼎立:英美一派,占有泛太平洋地區的豐富資源,經濟雄厚,工業強大;德意一派,占有半個歐洲和大量的非洲殖民地,科技先進,軍事槍聲;蘇聯自成一派,根據蘇德停戰條約陸續收回失地之後,面積仍然位居世界首位,廣袤的土地,寬厚的戰略縱深和寒冷的夭氣是他們立足于不敗之地的法寶.三強之間的明爭暗斗,合縱連橫,則又是另外一段曆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