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孤墳血尸



“我小時候瞎看書上說的,呵呵!您別激動!”

“什麼書?!”

“哦,我也忘了名字了。”我心想什麼書能告訴你嗎?都讓你知道了,那我們還混個屁啊!

“哦,呵呵,沒什麼,我只是問問。好!你們這些學生我收了,這次路費我出,你們回去收拾一下,咱們後天出發!”陳教授看出了我的意思,也不好刨根問底了。沒想到就沖這個,他就爽快地接受了我們。

接下來的兩天,我拿著錢去還了一些債,都花完了,也還是欠著一些,索性去找胖子和向茹打點裝備。

我讓胖子把上次那把德國鬼子的刺刀帶上,這次去可不是在家附近玩玩的,不一定面臨什麼樣危險,盡量把能想到的全帶上,有備無患。

盜墓和考古是兩碼事,首先出發點就不一樣,但是其中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盜墓的行話叫倒斗,北方有的地方叫的更有意思,叫“刨坑”,雖然土,但卻很形象。有些盜墓的大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著炸藥一頓亂炸,能把墓口炸出來就炸出來,根本不會理會能不能把里面的玩意兒炸爛。

考古就截然不同了,那是相當有技術含量的活兒,什麼考古鏟、普探鏟、泥探鏟、破磚鏟、掏沙鏟、平鏟、撬鏟、灰樁鏟、炮眼鏟、刷鏟、取土樣鏟、考古手鏟、筒子鏟……考古探針、尖針頭、圓針頭、開槽平針頭、無槽平針頭、探針配重器等亂七八糟一大堆,小時候見父親那些考古學家朋友背這這些東西東奔西走就覺得累的慌。

但非要給這兩個行當排個先後,那麼盜墓肯定是考古的鼻祖了。古人先有的盜墓,本朝盜前朝的墓,後朝再盜本朝的墓,衍生到後來才有了為了保護和研究人類文明而出現的考古學。但考古和盜墓都已經成了兩門非常精深的學問,一個始終應用于民間,而另一個卻是為研究而生的。

盜墓者有的什麼都不信,只信錢,但真正的行家卻都是很有講究的。比如“三輕”、“兩重”、“一響”、“開棺就跑”、“陽前陰後”等等。

“三輕”就是進了墓穴腳步要輕;見了墓穴內的東西,就是行內稱的“明器”,手要輕;想要商量的時候,說話要輕。這些都是為了不驚醒墓穴里的某些東西而總結出來的一些講究,我卻認為是出于對死人的最後一點尊重,人家的東西都被你拿了,還尊重個屁啊!

“兩重”就是遇見詐尸一類異常的事情,下手要重;同伴之間因為分贓不均而起殺心,下手要重,萬不可讓對方活著出去。

“一響”就是放屁一定要響,這條大概是後人總結出來的,據說有些人,就因為詐尸的時候放了個很響的屁,居然就把尸體給整趴下了。深究起來,跟中國古代說的“拿雞狗之血和以汙穢之物潑其身以震之”應該是如出一轍。考慮到這條,我就讓胖子殺了兩只雞和一只狗,把它們的血兌些水,裝進瓶子里以防萬一。有個詞叫“狗血淋頭”,來曆大概出于道教這類的宗教,他們認為雞狗一類的血有天罡之氣,也就是正陽之氣,將它們的血淋到那妖魔的頭上,可以使它們束手就擒,後來被引申為將某人罵的一點脾氣都沒有了,無計可施的樣子。但有些東西說不准,邪門起來要你命。

小時候爺爺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說是他們莊上很早以前有個外號叫“張大膽”的小子,經常和人打賭去莊東頭的荒墳堆上坐著比膽量,誰都不敢去,就他敢,他還就指著自己這個膽量和人打賭弄兩錢花。一晚幾個閑漢又和他打賭,讓他去,天亮回來就給他二十文錢,他二話沒說就去了。可大家都想嚇唬一下他,看他以後還敢不敢,于是就偷偷在他身後跟了過去。只見他走到莊東頭,坐在了一個長滿了雜草的無名墳的墳頭上,這墳據爺爺說現在還在那里,不知道多少年了。

這小子坐了一會兒就睡著了,打起了呼嚕。可過了一會兒就聽墳里有個陰森的女子的聲音問道:“壓著我了,你翻個身!”見他沒反應,這聲音就繼續說道:“壓著我了,你翻個身!”

張大膽一下就醒了,連忙說道:“我這就走!”可只聽那陰森的聲音笑了兩聲說道:“既然來了就別走了,你進來睡,我出去坐著!”

“別別!”張大膽拔腿就想跑,可就像被什麼東西拉住了似地站不起來,忽地一下就陷進了墳里不見了!

緊接著從里面爬出了一個長發蓋臉的女人,坐在了墳包上,沖著在旁邊草叢里跟來嚇張大膽的幾個閑漢用那恐怖的聲音問道:“還看嗎?”然後用手撩開蓋在臉上的長發,露出一張青色的臉,瞪著兩個血眼珠子,沖著幾個閑漢一笑。嚇的他們魂都飛了,大叫著跑回了莊里,給誰說誰都不信,但日後都成了瘋子,見了人就笑著說:“還看嗎?還看嗎?”

再往後有些趕夜路的從那里路過,回來後都像變了個人似地,不敢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