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九鼎的傳說(二)



“哦,肖老弟說的很對,可是這九個鼎倒底哪里去了你知道嗎?”法慧肯定了肖忉的回答,又接著問道。

“這,晚輩不知。”這個問題連司馬遷都都答不出來,肖忉怎麼可能會知道?

“一般來說九鼎的下落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宋之社王’,在秦滅周以前,九鼎已經不見;另一種是秦滅周後,取得九鼎,然後九鼎又忽然失蹤的說法;這兩種說法都是出自司馬遷的史記。還有一種是班固的《漢書》中,說九鼎在周平王的時期,已經落入了洇水之中,而秦始皇稱帝,曾經派人打撈,可是卻一無所獲。至此,九鼎在中國的曆史上徹底的消失了。”

“可是,大師,這些鼎不是幾千年前就已經消失了?那和現在有什麼關系?”

“我剛剛說的只是曆史上的記載。可是你可知道九鼎的最後一次出現是在什麼時候?”

“請大師明示。”這老和尚真羅嗦啊。

“在我法術界,曆代有一個傳說。就是在元末之明,朱元璋曾經偶然在江撈出九鼎,朱元璋因此而成就帝業。可是在他稱帝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想必你也知道。”

“哦,是修了禹王鎮的禹王亭。”

“是的,但是不完全對。朱元璋是同時修了禹王鎮、翻修大禹陵、還有九龍山禹王廟。而在朱元璋稱帝之後,九鼎竟然下落不明。而之後,幾位知道九鼎底細的官員也被朱元璋以慶功為名,一把火燒個乾淨,只有劉伯溫因為懂得道術,逃過一劫,但是也從此退隱山林。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火燒慶功樓’,而在這之後,竟然沒有人知道九鼎的下落了。”

火燒慶功樓是因為那些臣子知道九鼎的底細嗎?

“那麼又和現在有什麼關系呢?”肖忉仍然在問。


法慧又笑了笑:“可是還有一個人在人世啊。那就是劉伯溫。劉伯溫最後歸隱山林,你可知他歸隱于何處?”

“大師請講。”明知道肖忉不知道還要一個勁的問他,真不知道這個法慧大師怎麼回事。

“劉伯溫歸引之處正是茅山。”

“啊?茅山?大師的意思是說現在的茅山派的祖師就有劉伯溫了?”肖忉感覺難以置信。

“正是。劉伯溫當時隱性埋名,在茅山做了一個道士,也將一身法術傳給了後人。而後人在整理他仙後的遺物時發現只言片字,只有‘九鼎’‘禹王’‘臣劉基拜上’等字樣,可以想象是在劉伯溫死前想給明太祖朱元璋寫一封信,信的內容應該和‘禹王’,和‘九鼎’有關,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許是對朱元璋的所作所為一直耿耿于懷吧,最終他沒有把信給發出去,而是選擇了焚毀。連同他一生記錄下的一些別的東西都一起燒掉了。哪知卻沒有燒個乾淨,有這幾個字落入了後人的手里,從此便有謠言開始,說朱元璋的九鼎應該和禹王有關。而與禹王有關的地點,最著名的便只有這三處,九龍山,禹王陵,還有禹王陵了。”

“那大師就是說懷疑九鼎的下落很可能和這三個地方在關了?”肖忉又問。

“這倒不是老納懷疑,而是從來法術界都有這種傳聞。相傳清軍入關,聽聞傳言九鼎有可能尚在,便找九鼎,卻一無所獲,後來多爾袞從一個南明降將那里聽說九鼎可能就被南明小王朝藏在揚州,卻是在攻占揚州之後下令部隊在揚州展開了全城的搜查,引起了百姓的不滿,後來執行命令的將領下令屠城,結果搜了整整十天,也沒有九鼎的下落。又有人傳說被南明把九鼎沉入長江之中。總之九鼎最終沒能落入清人的手中。可是直到日軍侵華,風波又起。便是因為日軍不知從何處得來消息,說九鼎可能和茅山有關,于是發動兵力血洗茅山。而同樣沒有收獲。只是在建國後,這種傳聞又不知道從何而起,說九鼎可能會和茅山,和禹陵、九龍山,包括禹鎮的禹王象有莫大的關系,更有人傳說可能在九鼎之一就藏在禹陵的禹穴之中。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似乎一切都風平浪靜,九龍山、禹陵和茅山都平安無事,可是現在我卻突然懷疑有人在想通過禹鎮下手,試圖找出九鼎的下落,而禹王頭象只是他們的著手點而矣。因為還有一種留傳不太廣泛的說法,說是在這三處的某一處禹王頭象中可能會有關于九鼎下落的藏寶圖。須知,不論是茅山、九龍山、還是禹陵,都可以說是法術界的聖地,一般人要想在這里動手腳可是極難的。而禹鎮的禹王象,雖然也是文物保護單位,可以說卻事實上一直是保護不得力,不然也不會使禹王頭象流失了。”

“可是那畢竟是七幾年的事情,當時尚是動亂時期。而現在事隔三十年,若是有人想通過禹王亭下手的話,這時間會不會太長了一點呢?”肖忉仍然布滿了疑惑。

“這其中的內情老納的確是不知。不過最近這幾個地方頻頻有異常情況出現,這似乎也太過巧合了,再加上禹王鎮的禹頭象突然出現在香港被被神秘人物買走,不能不讓人生疑。所以,老納害怕的是有心存不軌之徒想在得到禹王頭象之後對于九鼎的用心會死灰複燃。”

“大師,您的意思我是明白了,可是我能幫上什麼忙嗎?我終究只是一個小警察,而且也剛學習法術,可以說基本上還都一竅不通。”

“哈哈,肖老弟,你以為我是病急亂投醫嗎?還是說我老糊塗了?你是不是在想,那麼多前輩一起聚集在這里都拿這件事情沒有一點的辦法,而你又能如何?可是這樣麼?”

肖忉被法慧看穿了心思,也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


“相傳得九鼎者得天下,不過這種說法的真實性還沒有得到驗證,但是至少有一點,九鼎是我華夏聖物,禹王心血之所在。單憑這一點,任何炎黃子孫都不能讓屑小之輩把它給取走。肖老弟認為我這話可還在理?”

“大師說的極是。晚輩只要發現任何人在打九鼎的一絲一點的主意,弟子一定盡全力保護九鼎。可是大師,您也說了,對于九鼎和這三個地方的種種,都只不過是傳言,道聽途說而矣。如果真的有九鼎的消息,國家自然早就已經派人來找尋了,對于這種國寶中的國寶,國家自然會不遺余力的來找,哪里還用的著我們操心?更何況我們就算是要發現了九鼎的下落,難道就不應該上交給國家嗎?”

“肖老弟啊,這種消息國家自然是知道。可是你也應該明白,國家有些時候出面反倒是不如民間出力的作用大一些。如果牽扯到國家,很多操作起來是比較困難的,這些你也應該明白吧?”

法慧看著肖忉,肖忉一怔。法慧的意思是說他就是國家的代理?替國家來找尋鼎的?這樣說來,那麼九鼎和三個地方的關系,倒是確有其事了?不過法慧在政協的確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或許代表國家或者是地方政府,也說不定。

看著肖忉不相信的相子,法慧知道自己不拿出點什麼東西是沒辦法讓肖忉來幫自己了。他說道:“肖老弟,本來有些事情我也不便明說的。不過相信以肖老弟的機警,不交底的話,肖老弟可能仍會心存疑慮的。那好,我們就轉回剛才我們說過的別的問題,我對肖老弟講過,在會稽山上組成的經許多前輩改造而成的一個龐大的‘促陰陣’,先前我對肖老弟說因為涉及會稽山、我爐峰寺以及禹陵的一些特殊情況,不便向肖老弟透露詳情。現在我可以明白的告訴你肖老弟,這是因為九鼎之一的揚州鼎確在禹洞之內。”

什麼?九鼎之一居然就在這里?

“而前輩們所立‘促陰陣’,其實正是為了壓制住鼎的產生的純陽之氣。”

肖忉暗想這法子可能並不高明,連李響上山都能看出這個陣法有些古怪,那麼那些一心想得到九鼎的人會連這點道行都沒有了?

“哈哈,我連我爐峰寺的老底都給肖老弟交了,怎麼樣?肖老弟可得答應老納一旦發現九鼎的下落,可得保證其安全,千萬不可以讓九鼎落入不良之人手中。”

“大師放心。晚輩自然會盡力而為。只要發現有九鼎的消息,自然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師,並上報給國家文物部門。如果有其它人想得到九鼎的話,肖忉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法慧知道肖忉還不是完全相信自己,可是肖忉能做出這樣的保證,法慧已經很放心了。其實如不果不是迫不得矣,他也根本不可能把這些事情合盤交給肖忉的。可是在見到肖忉第一眼的時候,法慧就知道這個年輕人恐怕不簡單,只是他會不會象自己想的一樣,誤入魔道呢?還是象佛經上所講的,由魔道,而入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