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跨越光速

一聽到三倍獎金,唐星云這下也興奮地叫了起來:"雙倍休假!三倍獎金!".(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

這意味著事成之後,可以享受半年的閑暇時光,更重要的是能夠得到一萬五千帝國金馬克夠他給那一直住在狹小公租房的老母親買一套寬大的公寓了.

"太好了,三倍獎金!"不愛說話的損害管制協調軍士傑利·莫里斯下士也高興地叫道.

對于實行兵役制的帝國士兵來說,出勤和參戰是唯一能獲取物質財富的機會.不過軍士們十分高興,幾位軍官卻默默無語.

"好了,不要太高興了."馮·姜子鉞大聲提醒手下,"不用立功,只要完成任務,就給三倍獎金,這任務肯定不輕松."

身為軍官的他自然清楚上級忽悠下屬的伎倆.實際上,像他這種胸前掛著黃金凱撒勳章的軍官,連一次足額的獎金都沒能拿到,更別提三倍了.卡里奧斯上將的話簡直就是在給他們畫餅,而且搞不好他們都有命掙錢卻沒命花.

不過馮·姜子鉞也不能跟手下士兵說他最多一次只拿過八成獎金.

倒是在艦長的提醒下,大家平靜了下來.

"好,調轉航向,准備進入超光速飛行,目標太極行星!"馮·姜子鉞大聲下令.

艦長發出指令,領航官阿紮伊少尉就馬上啟動"齊格飛"號的姿態控制推進系統,使巡洋艦在各個噴氣推進器的協同下迅速轉向.對准太極行星的方向後,巡洋艦尾部的三部離子推進器和八個加力化學推進器全功率運轉起來.

金屬氫被從燃料艙中提取出來,在電離室中被激光迅速電離,變換成大量帶電的離子氣體,然後被強力的電磁加速系統從三個並排的巨大尾噴口噴射出去,以反作用力推進飛船前進.

與此同時,布置在離子噴口之間和兩側的八個氫氧推進器也全部噴出耀眼的光芒,以瞬間強大的推動力彌補離子推進器加速性能的不足.

"齊格飛"號尾部噴出道道絢麗的光芒,在茫茫太空中向最高的反作用推進速度二分之一倍光速沖刺.

大副迪特里希中尉立即拉響全艦警報,並進行廣播:"超光速飛行十分鍾准備!所有人員穿上太空戰斗服!就近固定身體!"

楔子狀的"齊格飛"號在太空中飛出一條漂亮的弧形航線,調轉了船頭直奔"太極"行星.

艦上的船員緊張地穿上各自的太空戰斗服.之所以之麼做,是因為超光速飛行過程中飛船所有不必要的電力系統,維生系統都要暫時關閉.而且一旦途中出現事故,造成的破壞力是極其強大的,穿上太空戰斗服可以利用其優異的防護性能和維生系統盡可能地減少對船員的傷害.

艦橋里的控制人員也全部鑽進各自座椅旁邊的太空戰斗服里,然後重新坐到控制台上,扣上安全杆,固定好各自身體.

五分鍾後,當船員穿好太空戰斗服後,並就近用安全帶把自己固定好後,便向艦橋傳遞一個准備完畢信號.但艦長馮·姜子鉞上尉仍然要求語音確認:"所有人員按編號報告准備情況!"

二十六名船員一一向艦長彙報後,馮·姜子鉞接著下令:"四分鍾准備,檢查所有准備情況!計算安全節點!"

大副迪特里希中尉立即調動所有船艙監控系統,由計算機進行掃瞄,找出不符合超光速飛行的船內擺設.超光速航行過程中絕不允許船內出現什麼亂飛的物品.飄浮亂飛物品雖然只會使飛船穩定性出現輕微的變化,卻能讓處于超光速"曲速泡"中的飛船產生致命的飛行事故.

同時領航官阿紮伊加少尉啟動航線計算程序,根據已知的星際物質分布,和超光速航行的安全要求計算出"齊格飛"在前往1.7光年之外太極行星路上,應該避開的危險區域和脫離超光速狀態進行重新定向加速的具體坐標.


超光速飛行已經實現了幾百年,但其技術與原理仍然沒有多大變化.

早在二十世紀末,一位叫米格爾·阿庫別瑞(MiguelAlcubierre)的墨西哥物理學家就提出利用空間扭曲(Spacewarp)實現超光速,並形成一個理論上的阿庫別瑞引擎(AlcubierreDrive,也稱"曲速引擎"Warpdrive).

阿庫別瑞提出了波動方式展延空間,導致航行器前方的空間收縮而後方的空間擴張,前後所連成的軸向即為船想要航行的方向.船在這個區間內乘著波動前進,這區間稱為"曲速泡",是一段平坦時空.飛船在曲速泡內並不真的在移動,而是由曲速泡帶著船走.這是一種遵守廣義相對論的超光速理論.

這種波動方式就是通過縮短空間來達成超光速就像汽車已經無法再加速(光速不可超越),但可以把路程壓縮(壓縮空間)來達到減少時間的目的(超光速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星際航行的時間)當然,這種比方並不具備現實性.

它並非推動飛船真地跨越了光速,只是使其在兩個目的地之間耗費的時間等于超光速所需要的時間.

但是當時科學家們並不知道怎麼引發出這樣的波動,或是一旦引發了,船要怎麼離開它.

直到二十四世紀,隨之量子理論進一步完善,暗物質和暗能量研究的突破,反物質粒子大規模生產的實現,核聚變反應堆技術的成熟,超導技術大規模應用,阿庫別瑞引擎技術的研發……這無數尖端科學與技術的成功,使困擾著阿庫別瑞引擎的一系列問題,在隨後的一個世紀里從理論上和技術應用被逐個擊破.

阿庫別瑞引擎從理論走上了圖紙,飛進了太空.

二十四世紀初,由于人類對太陽系空間的開發已經形成極大的規模,加上航天技術與超導材料的廣泛運用,科學家成功地在太陽系木星附近的太空中搭建了一個超大規模的太空粒子對撞機.進行了一次劃時代的反物質湮滅實驗"木星之光"實驗.

對撞機成功地一次性制造出質量達一克的反氫.在被冷卻後這一克反氫在電磁加速系統中被加速到高亞光速,最後被射出.同時另一套電磁加速系統把一克氫也以相同的高亞光速射出.

正反兩種氫射流最後交叉相遇,產生驚人的湮滅.

按照之前的理論計算,正反兩種物質湮滅將會把質量百分百地轉換為能量,屆時湮滅產生的能量將等同于兩萬噸的TNT炸藥同時爆炸釋放的能量.

但正反氫在太空中產生的湮滅,卻沒有出現預計中百分百釋放能量和大規模的發光與輻射,相反湮滅過程中的發光與輻射很小.

而且出現了一個人類科學史上最為轟動性的現象:絕大部分湮滅產生的光線與輻射都以比光速更高的速度沿著氫和反氫射流的前進的方向逃逸光和輻射自身實現了超光速!

對意外的發現興奮不已的科學家們很快又有了更意外的發現,正反氫湮滅的所在空間引力和磁場出現了短暫的變化,甚至同時通過湮滅所在局域的外來光線在也在兩束射流的前進方向上產生扭曲表明空間也發生了波動,扭曲.

"木星之光"實驗結果的"意外"非常多,並不止于空間扭曲.對湮滅後所在空間的物質,暗物質與能量,暗能量研究,還幫助人們進一步理清了暗物質,暗能量與物質,反物質之間的關系,進而使宇宙大爆炸理論得到進一步完善,同時也更加充實了人類的宇宙觀,最終有力地催生了"超光速"的實現.

宇宙中並不存在絕對的"真空",這種觀點在當時已經被普遍接受.主流科學觀點均認同宇宙中充滿了暗物質和暗能量,人類和所有可見,可直接探測的物質都是存在于不可見,無法直接探測到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當中.

物質與反物質湮滅時並沒有百分百轉化為可直接探測的能量,無論是核裂變,核聚變,還是正反物質湮滅,其過程更多的是將物質,反物質轉化為不可直接探測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宇宙中暗物質和暗能量占了大部分.

不過仍有科學家並不認同這種觀點雖然"木星之光"實驗以來許多實驗都證實了其"正確性".

空間之所以產生波動,扭曲正是因為物質與反物質在湮滅當中急劇轉化為暗物質和暗能量,使湮滅所在區域的暗物質和暗能量迅速增加,從而導致空間波動,扭曲.打個並不准確但卻形象的比方,就像往一片平靜的水面滴入一滴水滴能激起水面波動,扭曲.

空間的波動,扭曲原因使許多科學家相信正是暗物質和暗能量構成了空間,而這個空間完全可以依靠像"木星之光"實驗那樣的手段來進行"壓縮".


"木星之光"實驗的意外發現使阿庫別瑞引擎設想中的"曲速泡"成為現實.既然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讓自身的速度超過了光速,那麼人類可以通過壓縮空間也就是"曲速泡"的形式來減少跨星際航行的時間,而壓縮空間其實就是擠壓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于是科學家終于發明了"阿庫別瑞牽引"形式由一台反物質噴射引擎產生湮滅來對空間進行"定向爆破",壓縮飛行器前方的空間,產生"曲速泡",帶動飛船超越光速.隨著湮滅的規模不同,產生的曲速泡波動速度也不同,因而飛船超越光速的倍數也就不同.

"全部准備就緒!"大副迪特里希中尉報告.

"好,打開艦首裝甲防護罩!"馮·姜子鉞大聲命令.

領航官阿紮伊少尉迅速輸入指令.巡洋艦扁平的艦首中間的裝甲板沉穩地向後縮進艦體,露出了阿庫別瑞引擎的兩個並排噴射口.

"最後一分鍾准備."馮·姜子鉞盯著控制台上的數字時鍾大叫.

飛船不必要的電力被切斷,連艦內的維生系統的空氣循環也停止了,所有武器和預警系統也都停止工作.艦內陷入與太空一樣的黑暗,只有艦橋里艦長,大副,領航員和損管四個控制台上亮著各種顯示圖像和指示按鈕,同時一幅巨大的三維立體成像被投射到艦橋的空間里.

這幅立體成像以圖表,函數,數字,模擬圖像的方式顯示核聚變反應堆,阿庫別瑞引擎,飛行姿態,空間變化,光速倍率,節點坐標等等一系列的數據.

立體成像最下方八條能量條很快滿格,表示巡洋艦上八座核聚變反應堆已經達到最大輸出功率,正全力向艦首的阿庫別瑞引擎供應電能.

立體成像中央一個很大的紅色環形圖表上,正在一格接一格地亮起來.顯示阿庫別瑞引擎正在逐步完成啟動前一項接一項的檢查和測試.

阿庫別瑞引擎是個巨大的家伙,占了三百米長,六十米寬,二十米高的艦體的近三分之二.它其實是一大一小兩部超導電磁加速器組成,每個加速系統前端是直徑將近半米的噴射口.

小的加速器是不產生反物質的,只是將末端一個被稱為"氫庫"的模塊里的金屬氫,按照超光速的倍率與曲速泡的規模在計算機的控制下,以相應的質量抽取到電磁加速系統的真空管道中,再由強大的電磁場加速到接近光速,最後以射流的方式噴射出來.

大的那一部體積是小的三倍,由多個系統組成:

後部一套系統產生反氫在真空和強磁場中用超短脈沖的高能激光束轟擊氣態的放射性金屬,使之分解出大量的反質子,反中子和反電子,然後由磁場隔離送入減速系統,在真空管道中由電磁場減速並聚合成反氫原子,大量積聚後最終被強力的電磁場壓縮成金屬反氫;

金屬反氫同樣按每次超光速飛行的需要被制造,然後還是在電磁場的驅動和控制下進入新的真空加速管道,最後與另一部加速器里的金屬氫射流以同樣質量,同樣速度在小夾角方向上同時射出.

完成這個過程的時間非常短,當電力供應達到足夠的功率時,即可擊發,一秒鍾便可射出氫和反氫粒子射流.但之前的准備過程卻往往要花費不少時間.

實際上,阿庫別瑞引擎在整個人類世界里還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阿庫別瑞大炮".由它發射出的氫與反氫粒子射流完全可以用來毀滅對手,星際戰艦之間的決戰往往就是依靠這種大炮的對轟來決出勝負.

當然,在當下沒有戰斗的情形下,它就是一部將人類牽引進超光速的發動機.

艦橋里的立體成像中央,環形圖表上的所有分格都亮起來.

"阿庫別瑞發動機准備就緒,艦長!"領航官奧馬爾·阿紮伊少尉大聲報告,"戰艦已經達到全速,二分之一光速!請求解除擊發保險."


"很好,阿紮伊."馮·姜子鉞上尉贊賞地說,然後打開艦長控制台上一個小蓋子,把里面八個小推杆開關全部掰下來.

立體成像上中央的圓環圖表立即由紅色變成綠色.

阿紮伊繼續大聲問道:"請求阿庫別瑞速度級別!"

馮·姜子鉞上尉瞄了立體成像上作為星際航行時間的帝國標准時間,毫不猶豫地下達指示:"阿庫別瑞速度四級."

阿庫別瑞速度即是超光速飛行的速度單位.實際上,它並非經典物理學里的速度單位.它的得出結果雖然符合位移除以時間的計算推導,但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這種速度存在,而是一種對壓縮空間使位移時間等效于相應倍數光速的位移時間的過程的描述.

阿庫別瑞速度最低一級為零級,也稱阿庫別瑞標准速度.這個速度其實沒有超過光速,只是二分之一光速,要到了阿庫別瑞速度零點二級才達到光速.之所以選定半倍光速為標准速度,是因為過去數個世紀里,人造推進器的速度上限始終沖不破每秒十五萬千米.

阿庫別瑞速度零級為零點五倍光速,一級為五倍光速,二級為五十倍光速,三級為五百倍光速……呈十倍遞增.理論上阿庫別瑞速度等級是不存在上限的,但越高的等級也就意味著需要越大的能量.實際的星際航行當中,人類的飛船還從沒有超過八級(五千萬倍光速).

那些無人駕駛,頻繁穿梭于宇宙各個角落為人們傳遞信息的通報艦就偶爾會飛到阿庫別瑞速度七點三級這個超乎想象的速度.

載人的飛船普遍只能飛到六級,只有一些像無人飛船那樣配備功率變態的非標准阿庫別瑞引擎的偵察船和科考船才敢帶著人類冒險沖上七級.

至于八級和九級以及更高的速度,現在看來似乎永遠只能是夢想或者傳說了.

過去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時代,有一個十分流傳的說法: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棍子和一個支撐點,我能撬起地球!

現在阿庫別瑞星際物理學時代,也有一個十分流傳的說法:給我一部足夠功率的阿庫別瑞引擎,我可以瞬間跨越整個宇宙.

因為按照理論計算,當阿庫別瑞速度達到無限大時,也就能壓縮整個宇宙的空間,飛行器便可瞬間從宇宙的這一頭飛到另一頭不過人類如果真地發展到那一天,也許就成了上帝了!整個宇宙的空間都被壓縮,很可能宇宙又回到大爆炸之前那個"點"了!

現在時帝國標准時間公元2918年4月7日5點7分,以阿庫別瑞四級速度趕往太極行星,足夠他們趕到行星上吃午餐的.

"阿庫別瑞速度四級,請求引擎擊發!"阿紮伊作最後確認.

"允許擊發!"

"擊發!"艦內通信里傳來了阿紮伊的高叫.

只見太空中高速穿行的"齊格飛"號前端閃出兩道亮光,以高亞光速飛向前方.轉瞬之間,兩道亮光便在巡洋艦前方約一千米處交彙.頓時強大的湮滅產生,同時前方的暗能量與暗物質遭到強大的擠壓,大量的光芒也就像被潑出的水一樣繼續湧向前方.

一個無法直接觀測的"曲速泡"就此產生.把它理解成一個泡並不太准確,因為飛船前面的空間被湮滅時產生的大量暗能量和暗物質而被快速壓縮,但飛船後面的空間則以同樣的速度擴張.

高速飛行的"齊格飛"號就像一名傲立在浪頭的沖浪健兒,被這空間的波動加速帶向宇宙深處.只見"齊格飛"號尾部噴射出炫目的光芒,沖進氫和反氫射流湮滅的光芒當中.隨著湮滅產生的光芒消失,"齊格飛"號也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