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帝國的遠征 第二十一節 分進合擊

6月22日九時四十分,新羅馬帝國軍中央艦隊"居魯士"艦隊與英仙星際聯邦國防軍第十三艦隊,在星際行星"易"朝向英仙旋臂約三天文單位的空間里正式展開決戰.(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ар.1⑥κXs.(1⑹κxS.СOM.文.學網)聯邦軍艦隊兵分三路,企圖從三個方向上圍攻對方.

在聯邦軍兩翼迂回的艦隊尚未到達戰場時,占有數量與火力優勢的"居魯士"艦隊在穆罕默德·艾哈賣提上將的指揮下,誘使亨甯·格斯勒上將指軍的聯邦軍十三艦隊正面進攻的戰列艦隊上當受騙,逐漸陷于被動.

無數交織的能量,導彈和電磁炮彈,混雜著反物質湮滅產生的空間波動,瘋狂席卷已經分成兩隊的聯邦軍戰列艦,將這些以一個個曾經震撼敵手的將領的名字命名的戰列艦無情地撕扯成碎片.

聯邦軍旗艦"楊威利"號早前處于錐形陣的頂端,受到對手密集火力的打擊,操作嚴重,但現在仍然戰斗在敵陣的正面,拼命用剩余的火力射擊對手.這艘以傳說中的不敗名將名字命名的戰艦已經陷入相當危險的境地,所以旗艦戰術指揮中心的亨甯·格斯勒上將已經穿上了太空戰斗服,以備不測.

斯勒將軍在總體實力占優時,仍然采取兵分三路的圍攻策略是否有效,仍然屬于未知.可是當前他親自指揮正面進攻的戰列艦隊已然陷于被動,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損失.所有的聯邦軍人都正急切地盼望兩翼迂回的艦隊及時出現.

對于帝國軍而言,勝利似乎只剩下時間的問題了.

穆罕默德·艾哈賣提將軍坐鎮旗艦"居魯士"大帝號上,泰然指揮艦隊向對手發起一輪又一輪殲滅性打擊.

九時五十分,聯邦軍原先由線形陣分開的兩個戰列艦陣完成了轉向,並由"八字陣"重新連接成新的線形陣.此時聯邦軍與帝國軍的位置已經顛倒過來.聯邦軍戰艦由原來而向"易"行星,變成背向"易"行星,帝國軍戰艦則由原來的背向"易"行星變為面向"易"行星.

但帝國軍始終占據著完全可以導致勝利的主動和戰斗節奏.當聯邦軍戰列艦完成轉向,再次組成一個堅強的線形陣時,帝國軍"居魯士"艦隊原先的兩個拋物面艦陣也開始彼此交錯,繼續分別滑向新形成的聯邦艦陣的兩端.形勢很明顯,聯邦軍被牽著鼻子走,接下來將再次被迫分開陣形,重新轉向,重蹈剛才與對手形成兩個相反的"八字陣"不利局面.

盡管存在敵人分兵從側翼發起圍殲的可能,可是無論是艾哈賣提將軍本人,還是在將近五天文單位依靠偵察船和通報艦觀察戰況的姜子鉞,都非常樂觀地認為聯邦國防軍戰列艦隊必死無疑.

九時五十五分,雙方白熱化的艦隊對射火力當中,一艘帝國軍無人偵察船突然出現在帝國軍後方約三十萬千米處,迅速發出一束激光束,射向"居魯士"艦隊旗艦"居魯士大帝"號.這艘飛船是來自部署在"易"星域朝向英仙旋臂一千天文單位處的帝國軍偵察警戒網.

一個驚人的情報立即被翻譯並傳達到戰術指揮中心:三點鍾方向,一千天文單位,聯邦軍戰艦,七百艘,阿庫別瑞速度四級!

司令官穆罕默德·艾哈賣提還沒來得及就新的情報對戰局的影響作出評估時,另一艘無人偵察船也出現在附近的空間,通報了一相似的情報:九點鍾方向,一千天文單位,聯邦軍戰艦和巡洋艦,七百艘,阿庫別瑞速度四級!

這就意味著,除卻偵察船彙集引力波探測器情報,進入和改出超光速以及傳遞翻譯情報的近十秒時間,再過將近一分三十秒,"居魯士"艦隊就將陷入聯邦軍的左右夾攻確切地說是三面包圍,因為正面對轟的敵軍戰列艦隊並未被打垮,仍然保持著強大的火力和堅強的意志.

幾乎在同一時間,兩艘聯邦國防軍的無人通報艦也出現在聯邦戰列艦陣形附近,傳遞了援軍即將抵達的准確時間.

剛才還充滿自信地以為自己能夠將對手各個擊破的艾哈賣提上將,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之前的自大和驕傲,形勢的驟然逆轉,讓他不得不面對艱難的決擇.

現在,擺在帝國軍面前,必須在馬上撤退和繼續戰斗中,做出選擇.

最明智的做法便立即後撤,在兩翼敵軍抵達之前迅速脫離戰斗,避開敵人的圍殲,待機再戰.但是敵人援軍甫一出現,便放棄正面占有優勢的戰斗,對艾哈賣提這種新羅馬帝國的老軍人而言,無異于奇恥大辱.不選擇撤退,可是繼續按照目前的節奏和兵力對比情況,在短短的一分鍾時間里,"居魯士"艦隊無論如何也無法殲滅正面之敵,並且做好應對敵軍增援的准備工作的.

向來以勇猛和果斷著稱的穆罕默德·艾哈賣提將軍陷入了遲疑.盡管內心的思想斗爭只是持續了數秒鍾,卻令他自己和周圍的軍官,都感到無長漫長.畢竟,在這個超光速時代里,一般的戰艦以阿庫別瑞速度四級進行航行,速度便可等效于每秒鍾飛越十個天文單位的五千倍光速!

"停止變陣,收縮陣形!"艾哈賣提將軍終于發出命令,"停止螺旋航行,全速前進,穿透敵陣!"艾哈賣提說完,也在感應立體成像上劃出示意圖,向手下作出圖例分析.

他希望以二分之一的最高反作用推進速度穿透敵陣.這樣一來,既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甚至可以沖散其陣形,又可以飛到敵陣後方,迅速脫離戰斗.如果成功,屆時又可以根據兩翼敵軍具體形勢做出新的對策.

這是一個折中的選擇,但也是個風險極大的選擇.停止螺旋航行,使戰艦得以用最短的時間沖過敵陣,但也意味著被命中的可能性大增.無須動用主動雷達,只需憑借被動的引力波探測系統,聯邦軍便可精確定位直線反作用航行的帝國軍戰艦.所以在接近對手陣形的過程中,傷忙很可能會大幅度增加.而且在穿透對手陣形的過程中,很容易被對手纏住,形成血腥恐怖的大規模撞擊戰和接舷戰,那麼在敵人總體優勢面前,帝國軍的形勢將變得極為不利.

隨著命令的下達,帝國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馬上停止向對手兩端的橫向陣形運動,也停止了單艦無規律變化的螺旋橫向運動,同時啟動所有推進器,開始相互靠近,並一邊射擊,一邊加速沖向正面的聯邦軍線形戰列艦陣.


聯邦國防軍上將亨甯·格斯勒一開始的表現完全算不上優秀,無論是錐形陣還是線形陣,都不能奪取戰斗的主動權,反倒中了對方的小伎倆,令己方的戰列艦陣陷入苦戰當中.但是敵人的突然異動,還是讓他看出了端倪,敵軍必然察覺到了他分進合擊的進攻策略,正准備利用剩余的時間沖垮己方的陣形.

于是,亨甯·格斯勒將軍趕緊下令:"全速後退,保持與敵人的距離!加強火力,一定拖住敵人!"

聯邦軍戰列艦迅速啟動反方向的推進系統,開始後退,同時猛烈射擊.

戰場上很快就呈現出奇特的場面.新羅馬與英仙聯邦的艦隊,形成兩個正面相對的線形陣,相互射擊的同時,一個加速前進,一個加速後退.

雙方的戰艦都沐浴在對方發射出的能量光芒當中.飛舞的導彈,揮動的激光,直行的粒子,織造出一張充滿能量與死亡的火力網,不斷地將陷入其中的戰艦擊穿,炸出陣陣奇異的閃光,將它們損毀為失控的只憑著貫性運動的太空垃圾.

由于絕大多數戰艦的主要反作用推進器是不能轉向前方的,所以戰艦向後運動的功率不足,致使聯邦國防軍以正面對敵進行後退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對手全速的直線前進.

面對越來越近的帝國軍"居魯士"艦隊,亨甯·格斯勒將軍倍感壓力.

十幾萬千米的距離對于許多普通人而言是非常漫長的距離,可對于這些馳騁星海的軍人來說,幾乎連滄海一粟都夠不上.以當前兩軍的相對速度,不消十秒,"居魯士"艦隊便可沖入十三艦隊的戰列艦陣,緊接著越過他們.

要拖住對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敵軍艦隊沖近的時候,發起慘烈的撞擊戰術,並且釋放陸戰隊進行接舷戰,是一種已經被曆史證明較為可靠的方法.但此法會使有序的艦隊炮戰轉變成艦與艦甚至人與艦之間的大混戰,必定大大抬高勝利的成本,搞不好在兩倍于敵軍的絕對優勢下只能取得慘勝.

格斯勒將軍同樣猶豫了漫長的數秒鍾.當"居魯士"艦隊沖近到五萬千米左右時,他終于作出了決定:"全體轉向!一百八十度!"

這同樣是一個折中的命令,也是一個頗具風險的決定.

格斯勒不打算與敵人混戰,而是准備于在敵人穿透己方艦陣時完成轉向.屆時便可以正面最大的火力優勢對著敵人最薄弱的後部予以沉重的打擊,完成一輪精彩絕倫的"爆菊"表演!但是在沒有重力與空氣阻力的太空中,體長身重的戰列艦完成一百八十度的轉向,最快也要耗費將近一秒鍾.這一秒鍾里,敵艦完全可以完成沖入,越過,離去這一系列穿透戰陣的環節,然後逃出三十萬千米的有效距斗距離.

命令傳達完畢,官兵們開始輸入指令時,"居魯士"艦隊沖進了聯邦國防軍十三艦隊的戰列艦陣當中.

兩個龐大的密集艦群快速的"彙合"激起了強烈的引力波突變,引誘了兩軍戰艦防撞系統響起急促的警報盡管這些戰艦的相互距離都有上百千米,可是已經屬于平時星際航行被禁止的"危險距離".

為了防止誤傷,雙方所有定向能武器已經停止了射擊,只有具備敵我識別和尋導能力的導彈仍被不斷射出彈倉.對方戰艦推進器和導彈發出的尾焰在己方的實時監視影像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光點.

沖入敵陣的帝國軍艦都遠遠沒能達到二分之一光速的極速,僅有十幾萬千米的距離完全不夠它們提升到全速.但對手的轉向動作,讓它們仍舊可以從容穿透敵陣.

當聯邦國防軍戰列艦紛紛完成轉向時,帝國軍艦隊已經越過它們十幾萬千米.

"開火!"亨甯·格斯勒焦急地大叫.

成千上萬的定向能量立即被激發,劃破虛空,趕上正遠去的帝國軍艦群,迸發出無數的閃光.

聯邦軍的這一輪打擊著實讓穆罕默德·艾哈賣提感到緊張.許多戰艦被擊中的部位都是推進器,極易喪失動力.好在對手的轉向的時機把握得太遲,只來得及發起一輪攻擊,便眼睜睜地看著帝國軍迅速飛出三十萬千米的有效戰斗距離.

"全體加速,追擊敵人!不要讓他們跑了!"通信系統里,格斯勒高聲尖叫.

隨著兩翼援軍的即將到來,形勢已經完全扭轉過來.剛才完全占據主動和優勢的敵人已經淪為被動,現在必須盡可能地拖住他們,爭取全殲對手.


一直在兩個多天文單位之外當看客的姜子鉞,不僅通過偵察船和通報艦看到了"居魯士"艦隊穿透聯邦軍艦列的精彩一幕,也獲知了敵軍援兵即將抵達的消息.三路敵軍加起來的戰艦數量將兵己方的兩倍,加上帝國軍本身還有後勤艦只和科考隊的拖累,形勢可謂急轉直下.

巡洋艦隊旗艦"齊格飛"號上,著急的姜子鉞果斷地下達命令:"命令所有後勤艦只馬上離開,向返航第二個集合點撤退."

"可是,長官,艾哈賣提將軍沒有下達命令."大副約瑟夫·迪特里希上尉提醒道.

"請執行命令,約瑟夫.後勤艦隊越早離開越安全."姜子鉞堅定地說.

以現在的情形看,艾哈賣提將軍在越過對方的戰陣後,並不打算立即退出戰場.因為他的艦隊陣形仍然保持著高密度的艦間,沒有散開來.如此一來便不可能迅速進入超光速脫離對手.從艾哈賣提下令穿透敵軍陣形的行為看,他不是那種輕言撤退的人.

這時,帝國軍"居魯士"艦隊正以密集的線形陣和將近二分一光速飛向"易"行星,而其後面超過三十萬千米的聯邦軍戰列艦隊也開始加速追趕.艾哈賣提早已經准備好了,待敵人兩翼的援軍趕到後,視情而定,或左轉或右轉,盡可能繞到對手側翼艦隊的後方,以絕對優勢的火力再將其各個擊破.

但他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與敵人的戰斗上,卻忽視了姜子鉞保護的後勤艦隊.在姜子鉞看來,敵人一旦確立總體實力的優勢,就完全可以將這種優勢轉化為戰場主動權,選擇性攻擊由他這支力量弱小的巡洋艦隊護航的後勤艦群.所以讓後勤艦隊盡早撤離,遠離戰場才是上善之策.

"我們要全部跟進嗎?"領航官本傑明·阿爾弗雷克中尉急忙問.

"不用,集合點有足夠的巡洋艦可以保護他們.我們全部留下來,艾哈賣提將軍很可能需要我們的支援."

強的大的中央艦隊"居魯士"分艦隊竟然需要由兩百多艘巡洋艦組成的小小的邊境艦隊特遣艦隊支援,中央艦隊的人聽到後也許都會嗤之以鼻,但是姜子鉞的手下卻認為是這完全可能的事.之前大敗占盡優勢的聯邦國防軍追蹤艦隊,已經證明了他們的長官馮·姜子鉞,是一名擅長擊敗優勢敵人的天才指揮官.

姜子鉞緊接著接通與"易"行星表面上的科考隊通話,發出警告和命令:"伯恩斯坦教授,敵人的援軍就快到了,我們和'居魯士’艦隊完全處于劣勢.我希望你們放棄地面設備,馬上回到科考船上."

"可是……"烏爾夫·伯恩斯坦顯得有些為難,"少校,我們的人都正散在許多地方回收設備,用空天飛機把他們接送回來也需要一個小時以上."

"姜少校,情況真的那麼緊急嗎?"陳維茵問.

無論是陳維茵,還是烏爾夫·伯恩斯坦,身為科學工作者的他們,對于戰爭形勢的認識遠遠跟不上軍人的節奏.

"我們很可能要暫時放棄這顆行星.你們必須馬上撤退,而且如果丟了你們,我們都要受到懲處."通信系統的立體成像上,姜子鉞的神情顯得相當嚴峻.

"好吧,子鉞.我們馬上離開."這一次,陳維茵終于顯得通情達理."放心吧,子鉞,我會很安全的.請不用提心."

說完,她朝姜子鉞微微一笑.盡管穿著厚重的動力裝甲,可是通信系統的視頻里,她那美麗的笑顏仍然清晰可見.

也許這笑容舒緩了姜子鉞內心焦急的情緒,他用平靜的口氣說:"好的.我們太空中見."

結束通話後,姜子鉞立即下令派出更多的空天飛機,前去接應"易"行星地面上的科考隊成員.這一次,他決心不會讓自己心愛的女人滯留敵人的包圍圈中.

然後,姜子鉞又派出通報艦,准備向直屬上司艾哈賣提將軍提出投入戰斗的要求.

聯邦國防軍援軍如期出現,剛好在帝國軍"居魯士"艦隊左前和右前約一千萬千米處改出超光速.這樣一來,聯邦國防軍十三艦隊便對"居魯士"艦隊形成了三面夾攻之勢.

其實,形成這種三面圍攻的態勢,並非聯邦國防軍上將亨甯·格斯勒精密計算的結果.如果帝國軍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打下去,而不是穿透聯邦軍艦陣,那麼聯邦軍的兩路援軍此時出現的位置就會是在己方戰列艦編隊的兩個側後,而不是現在位于敵軍的兩個側前.


當此之時,戰場的形勢是:在"易"行星前方約六萬千米處是姜子鉞指揮的由兩百多艘巡洋艦組成的帝國軍巡洋艦編隊,近兩天文單位處是兩個相距將兩千萬千米的聯邦軍戰列艦和巡洋艦混合編隊,它們在收縮陣形的同時,高速飛向正朝"易"行星飛來的"居魯士"艦隊,由亨甯·格斯斯靳指揮的聯邦軍十三艦隊戰列艦隊則緊跟在"居魯士"艦隊後面,始終保持五十多萬千米的距離.

借由不斷進行短促的超光速航行的偵察船,雙方指揮官的旗艦戰術指揮中心里,都清晰地呈現出戰場的態勢.聯邦軍三股艦隊均以線形陣奔向同樣線形編隊的"居魯士"艦隊.如果一直保持這種運動狀態,約一分半鍾之後,兩翼的聯邦國防軍艦隊便可截住帝國軍.

"居魯士大帝"號上,穆罕默德·艾哈賣提將軍盯著顯示戰場態勢的巨大立體成像一言不發.原本大好的形勢已經演變成身陷重圍的死地.

"居魯士"艦隊現在還有充足的時間散開隊形,進入超光速.在兩翼敵人進入三十萬千米有效戰斗距離,完成合圍之前,全身而退.但這卻是艾哈賣提將軍最不情願的選擇,擺在他面前的,還有拼死一搏的機會.思量再三,艾哈賣提將軍終于下令:"保持陣形,保持速度,右轉攻擊右翼敵軍!"

手下的參謀人員都明白,將軍要趁敵人還完成合圍前擊潰右翼的敵軍,但是敵軍的戰列艦編隊也一直保持著二分之一的光速緊咬在後面五十多萬千米處,這樣做是相當危險的."居魯士"艦隊必須始終保持著最高的半倍光速直線前進,才能不被後面的聯邦戰列艦編隊趕上.

如此一來,即使面對數量僅有己方一半的右翼敵軍,也難以迅速而又效地將其打垮,反倒因為沒有進入螺旋狀態而容易遭到其精確打擊,甚至被敵人纏住.一旦無法快速擊潰正面之敵,屆時就容易陷入對手腹背夾擊的危險境地.

有人大膽地提出意見:"司令官,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

"如果無法擊潰右翼的敵軍艦隊,我們就穿透它們,然後散開陣形,進入超光速,脫離戰斗."艾哈賣提平靜地說道,看來他已經做好了撤退的准備.只是在退出戰斗之前,他還要抓住一切機會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擊潰一方敵人.

這時,一艘通報艦改出超光速狀態,傳來了姜子鉞的報告.姜子鉞先行撤走後勤艦隊的做法雖然是在沒有獲得他這個長官的命令下擅自行動,但艾哈賣提並沒有做出不快的反應.相反,對方的明智行為讓他感到高興.

"姜少校能夠認清形勢,我很高興."艾哈賣提寬慰地說,能有一個緊跟形勢采取有效行動的手下,令他又放心又高興.後勤艦隊的安全,足以令他全心全意地對付敵人.

"長官,姜少校希望您能夠同意他的巡洋艦隊投入戰斗."參謀人員補充報告.

"就他那點力量,只能給敵人打牙祭."艾哈賣提輕蔑地說,"回複他,讓他保護科考隊撤退,不用操心我們的戰斗."

在穆罕默德·艾哈賣提將軍眼里,不管之前如何英明神武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這場雙方都動員了上千艘戰列艦的戰役里,姜子鉞和他那支巡洋艦隊始終不過是個跑龍套的角色,根本影響不了戰局.

另一個被認為,同樣也自認為是龍套角色的聯邦國防軍少校羅博指揮著他的"致遠"號巡洋艦,跟隨其他戰列艦和巡洋艦出現在帝國軍"居魯士"艦隊的左翼."致遠"號同其他巡洋艦一起被配置在線形陣接近"易"行星的一端.聯邦艦隊的將軍並不把這些只有幾百米長,火力和防護都遠不及戰列艦的巡洋艦當回事,把它們放置在陣形外端,主要是起警戒作用.

從戰斗發起到現在,無論是帝國軍還是聯邦國防軍,始終是各自的將軍和戰列艦在主導著戰爭進程.像羅博和他的巡洋艦,基本上只配跟著艦隊機械地執行命令.在成數以千計的戰列艦隊決斗中,既無法左右勝利,也打不名堂.

所以,羅博只能無趣地坐在艦長指揮席上,像在平時演習一樣,聽從來自艦隊指揮官的指示和命令.直到通信士官向他報告:"偵測到敵軍與星際行星表面的無線電通信."

"很好!"這意外的發現令羅博為之精神一振,急切地詢問道:"能破譯出具體的內容嗎?"

"還不行,長官.不過信號十六分鍾之前發出的,現在才傳到我們這里.從特征上分析,屬于民用頻道."

"民用頻道?"羅博滿腹狐疑地猜測道,"這麼說,星際行星上面已經有新羅馬帝國的科學家!他們的科考隊和我們的科考隊一樣,都是使用民用通信頻道的."

"應該是吧."手下通信士官回應道,"最近並沒有收到有關新羅馬科考隊改換無線電通信頻率的情報,我想他們也一直按照國際無線電聯盟的標准使用通信設備,以免被我們誤認為軍隊而受到攻擊."

聽了手下的分析,羅博先是一陣沉默,然後興奮地說:"我們立功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