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縹緲的星塵 第二十二節 悲劇序曲

人類曆史紀元跨入公無2919年,隨著大批戰俘被雙方釋放和雙方軍隊都做出內斂的行動,英仙旋臂世界總算又恢複了和平局面.(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

在這個和平時期,英仙星際聯邦順利地交接了政權,華裔公民,參議院監督委員會前主席宋庭榮,在五月份正式接替了理查德?米爾豪斯,出任聯邦第七十二屆總統.

宋庭榮是年五十三歲,是聯邦曆史上第三十八位華人總統.但支撐他贏得大選的卻並非人數眾多的廣大普通華人階層,甚至大多數華人中產階級都不喜歡他.相反,幫助他入主總統府的主要還是人數上並不多的華人精英階級,還有眾多勢力強大的軍工和工商大企業.

但無論他代表著哪些階級出任總統,宋庭榮短期之內並沒能改變米爾豪斯遺留下來的政策.

聯邦國防軍在去年年底第二次"易"星域會戰中元氣大傷,至今仍然未能恢複.而在此役中基本上算是坐山觀虎斗的帝國軍卻沒有什麼損失,因此,聯邦軍星際艦隊的力量一下子從優勢地位跌落到了落後的地步.而且星際行星"易"也因此落到帝國軍手中,被其牢牢把握.

加之聯邦安全委員會探明,新羅馬帝國方面已經在對"易"行星采取一種全新的系統性探測計劃.所以宋庭榮和他的執政團隊得出一致意見,認為當務之急就是奪回星際行星"易".

已經連續第四任擔任聯邦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戴雨農,向新總統和他的新內閣成員,彙報新近從帝國方面獲得的情報.

"根據歸國回來的羅博中校的報告,他在'海格力斯’號被擊毀後墜落'易’行星地面後,身受重傷,被送到了一個充滿了生機的地方.而我們的情報人員,則獲知了帝國方面三位科學家,烏爾夫?伯恩斯坦,陳維茵和米婭?弗羅貝爾,在給元老院提交的報告當中,說到'易’行星的'奇異物質’層里存在一個神奇的,具有大量生命的適合人類居住的世界,他們還認為這個世界不太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在伯恩斯坦的建議下,帝國方面已經展開了一個新的探測計劃.從我們派往'易’星域的無人偵察船獲得的情報分析,他們對星際行星'易’采取了新的探測方式.不再直接登陸行星表面,而是部署了一系列的衛星,似乎准備控制'易’行星的神秘力量進行溝通."

"在他們的科學家看來,整個'易’行星是由一種具有高度智慧和強大力量的生物控制著的.從過去我軍遭遇到'易’行星一系列的打擊來看,這種推測是解釋得通的.因此,帝國方面已經轉變了對'易’行星的策略,元老院已經不再將他們對'易’行星的動作視為科考行動,而是上升到戰略和外交層面上."

戴雨農最後的話,卻引來了新任國防部長萊昂納多?希金斯上將的嘲笑.他以一種十分輕蔑的口吻反問道:"上升到戰略和外交層面上?難不成他們想與'易’星的怪物建立外交關系,達成聯盟,反過來對付我們?"

"這種可能性並不能被排除."戴雨農嚴肅地說,"在第二次'易’星域會戰之後,我就已經責令旗下戰略情報局,組建一個代號為'齊隆’的小組,專門研究'易’行星表現出來的各種行為以及背後可能存在的心理和思維.新近的研究結論表明,'易’行星在過去表現出來的行為完全具有一個文明社會的特征."

"戴公能否說得更詳細一些?"總統宋庭榮問道.


戴雨農點點頭,用蒼老的腔調繼續說道:"當我們人類——雖然是新羅馬帝國的科學家,發現並首次登陸'易’行星時,它並沒有作出任何的反應.可是當我們與帝國軍進行了武力爭奪後,這顆行星就開始做出完全出乎我們意料的反應.它讓我們的科考隊和國防軍十三艦隊失蹤.後來發生的戰斗已經證明,十三艦隊被俘虜,完全淪為它的工具."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第一支科考隊在登陸後,計劃用金屬氫炸彈在行星表面進行大規模爆破,意圖突破那層'奇異物質’.'齊隆’小組認為,這個行為讓'易’行星感到嚴重的威脅,所以采取了行動,將科考隊和起護衛作用的十三艦隊俘虜."

"第二次'易’星域會戰之後,星際行星'易’的行為心理就表現得更為明顯和突出了.我們的第二支科考隊登陸後,遭遇行星上的生物.遺憾的是,我們的軍隊總喜歡先敵開火,從而引發了'易’星生物的圍攻,並進而導至星際戰艦直接轟擊行星表面.這些危險的動作最終引發了'易’行星的瘋狂報複,它利用俘虜的十三艦隊把我們的艦隊主力引誘到它的射程內,然後從容地將我們的艦隊毀滅."

"而到了帝國軍巡洋艦隊和第五艦隊趕回到行星附近時,帝國軍指揮官狡猾地誘騙我第五艦隊朝'易’行星開火,成功地施行了'借刀殺人’的毒計.從以上的行為分析,'易’行星本身具有的強大的能力是用于防衛其自身安全的.這種能力何時施放,顯然是由一個與我們人類思維類似的系統控制著的.在剛剛被發現時,人類幾乎沒有展現出任何層級的威脅,'易’行星也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但是隨著我們的深入,威脅越來越明顯,它終于被迫做出了反擊."

"'齊隆’小組推測,主宰'易’行星的力量,開始並不希望被人類探知,選擇不做出任何反應.可是隨著我們對它的行動變得十分危險,它就判別我們故意對它產生威脅,為了自身安全,它就選擇了反擊.也許正是基于相同的認識,帝國方面才把'易’行星看作是一個具有政治思維的文明,把對它的政策上升到戰略和外交層面上."

戴雨農停了下來,環視了眾人的表情.

老奸巨滑的宋庭榮鎮定自若,希金斯卻一臉不屑,財政部長拜恩?查普曼正襟危坐……

她繼續說:"一個擁有奇特生物圈的流浪行星,也許只對于科學家才具有重大意義.可是一旦這顆星球,擁有了超越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並且存在被人類利用的可能性,那麼,除了科學意義,恐怕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它也具有重大的政治和軍事意義."

"戴公說得對."宋庭榮贊賞地點點頭,"一旦新羅馬帝國成功地與主宰'易’行星的力量建立溝通,並且達成合作協議,那麼,我們聯邦必定會陷入被動的局面.唯今之計,我們只有傾力打破帝國的部署,奪回星際行星'易’,才能確保聯邦的繁榮安定."

但是幕僚中立即有人提出異議,財政部長拜恩?查普曼鼓起勇氣,說道:"閣下,前任政府連年的高額赤字加上去年的失敗,當前的財政狀況已經相當嚴峻.若再與帝國軍暴發類似第一次'易’星域會戰規模的戰爭,將會不堪重負."

"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動阻止新羅馬帝國與'易’行星建立溝通,等到他們成功地利用了'易’行星技術,那我們就將完全喪失競爭優勢."戴雨農提醒道.

在她眼里,星際行星"易"的在聯邦與帝國的對峙中,已經顯現出極為重大的戰略意義.這顆原本有些不起眼,表面幽暗的流浪行星,具有真正意義上"刀槍不入"的"神奇物質",擁有奇特的地下生物圈,還有威力強大的能夠噴射高能粒子束的生物.這一切如果能夠被聯邦或者帝國一方善加利用的話,就一定能在競爭中占據有利的科技優勢.而這種優勢必然會對對方形成壓倒性的力量.


"最理想的狀況是,我們能重奪對'易’星域的控制權.最差也要擾亂帝國對'易’行星的探測."戴雨農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想,動用三到四支艦隊突襲守衛'易’星域的帝國軍艦隊,一定可達成目標."希金斯上將顯得信心十足.

"上將,如果動用三到四支艦隊奔襲一千五百多光年,你有足夠的把握始終保持隱蔽嗎?"戴雨農口氣中充滿了懷疑.

這時,宋庭榮卻揮揮手,說:"看來,這也是目前所能采取的唯一有效辦法了."

"可是,閣下……"

宋庭榮打斷了查普曼,說:"這一仗不可避免."然後他轉向國防部長希金斯上將,問道:"將軍可有具體的計劃?"

希金斯回答道:"目前守衛'易’星域的是帝國軍中央艦隊'拿破侖’分艦隊,他們在三月份替下了'查理曼’分艦隊.但他們實力更為強大,所以卑職以為出動兩支艦隊,直接前往'易’星域,以優勢兵力給'拿破侖’艦隊造成壓力.從而迫使中央艦隊從伊謝爾倫抽調更多的兵力前去支援.我們再出動兩支艦隊攻擊伊謝爾倫行星造成佯攻,讓他們首尾無法相顧.我們主攻方向是在'易’星域,在中央艦隊回防之後,我們立即投入剩余力量奪取'易’星域."

這個計劃明顯就是"阿爾戈號遠征"的翻版.戴雨農立即報以不屑的微笑.

希金斯補充道:"具體的行動步驟我將明後兩天與參聯會擬定呈報閣下."

"好吧,初步先這麼決定了."宋庭榮說完長長地籲了一口氣.

他已經下定決心,用一戰來為自己榮登總統寶座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