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華麗的前奏曲 第1009章 不學無術的後果


夜飲東坡醒複醉——也是這老頭做的?

趙興腳一軟,滾落浠水里.程濁程夏見到老師突然墜水,慌忙跳下水去營救.霍小乙也顧不上管船,騰地躍入水中,等到把趙興打撈上來,還聽到他像招了魔怔一樣自語:"天呢!沒臉見人了——我竟然拍著蘇東坡的肩膀,誇獎說'好詩啊好詩’."

是中國人能不知道蘇東坡是誰——中國政壇倒黴蛋.亞洲千年不朽的偶像.

一千年後,日本,韓國,越南史學家用無比謙恭的態度記述說:十一世紀下半葉,整個亞洲處于蘇東坡的時代.

這樣一個人,趙興居然拍著千年偶像的肩膀,誇獎對方的詩詞不錯……

這都什麼事?!

也許,這一刻也會被人記述,成為一個千年笑話.而趙興就是笑話里的主角.

岸上,兩個倭人已經麻利的提起竹簍,木屐踏出清脆的聲音,一溜小跑的追隨蘇東坡而去.

趙興半帶羞愧,半帶震驚的穿過黃州碼頭,隨著船向湖口而去.

進入湖口之後,江面豁然開朗,帆影點點,白鶴飛舞,完全是一副漁歌唱晚的景象.

這里就是大宋糧倉,這里出產的稻米,承擔著大宋50%以上的糧產量.

唐宋以後,由于過度墾殖,北方地區已出現荒漠化跡象,比如山東,公元前2700年,境內森林覆蓋率為46/.到北宋時,京東路有耕地近二十六萬頃,這意味著整個山東地區連山區亦開墾殆盡.許多地方已出現光山裸岩——沈括說:"今齊魯間松林盡矣,漸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

據測算,公元1700年山東森林覆蓋率僅為1.3/,為全國倒數第一.

與此同時,鄱陽湖地區的開發才方興未艾.

鄱陽湖古稱彭蠡湖.唐代其湖周已達二百余公里.至北宋時期,彭蠡湖迅速向東,向南括展,迫近鄱陽縣城,從而有了"鄱陽湖"之稱.元代鄱陽湖與唐宋時期的彭蠡湖相比,已擴展出一個"彌茫浩渺,與天無際"的鄱陽南湖.由鄱陽湖水系沖積而成的平原約二萬平方公里.

元祐年間都頡著《鄱陽七談》,"言濱湖蒲魚之利,膏腴七萬頃,柔桑蠶繭之盛";"言林麓木植之饒,水草蔬果之衍,魚鱉禽畜之富.湖區的洪州,江州,饒州,南康軍等都是產米重要地區,"其田宜秔徐,其賦粟輸于京師,為天下最".


宋代鄱陽湖區產糧基地的形成,主要是戰爭的授意,宋代與當時的越南進行了長期的戰爭,這場戰爭勝利後,戰利品就是"占城稻",這種一年三熟的稻谷進入中原後,極大的增加了糧食產量,使得宋代成為中國古代唯一不禁酒的朝代,而"占城稻"主要的種植區域,就是當時的彭蠡湖地區.

鄱陽湖的開發影響深遠,隨著該地成為天下糧倉,隨後開始的稻谷種植遍及整個南方,到了明代,則有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

宋代鄱陽湖是整個大宋最富足的區域,從湖面操舟人的道德水平上看,就可以看出他們衣食充足的滿足感,迎面過來的船只,不管熟悉不熟悉,都彼此唱喝一聲,歌詠悠長而富有意味,頗有點像現代的船工號子.

錯了,應該說現代的船工號子便起源于這時代的"漁舟問答".

趙興聽不懂漁民的方言哺語,但他很喜歡那種韻入,那悠悠的唱腔讓他想起一個著名的廣告——百年芝麻糊,老者滄桑的嗓門回蕩在巷陌中,穿越了無數的時光,也穿越了整個民族的曆史.

江舟順風而行,走的很快,船艙里十名學生忙著綁紮木弓.宋代是個崇文抑武的時代,這時,如果一個文人佩戴刀劍走入街市,會引發大恐慌,甚至能引起社會動蕩.在這種情況下,朝廷格外限制百姓身攜武器行走,尤其是遠程攻擊武器——弓箭,更在限制之列.

程家坳的山民身帶武器行走山林,已經成了習慣,這次長途跋涉,他們更是把家中最好的裝備配帶身上,然而由于要經過黃州檢查站,所以他們攜帶的弓箭都松開了弓弦,偽裝成木棍模樣,瞞過檢查站官吏的目光.現在進入廣闊的湖面,為了應付可能的盜賊,他們偷偷的給弓箭掛上了弦,把自己武裝起來.

這也是趙興的主意,他以前壓根不知道鄱陽湖的狀況,以為這里就像武俠小說所描述的那樣,曆朝曆代都是盜匪橫行的匪窩,所以才如此小心謹慎.可是到了湖區他才知道,這完全沒必要.

迎面一個漁翁駕著船與趙興的江舟擦肩而過,漁翁在舟上一邊沖來船點個頭,一邊整理著漁網,嘴里還唱著漁歌,那漁歌歌詞清晰,趙興聽懂了,那是一首詩:"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氣春.鳥飛千白點,日沒半紅輪.何必為遷客,無勞是病身.但來臨此望,少有不愁人."

這首詩是白居易《彭蠡湖晚歸》,可趙興渾身上下沒有幾根雅骨,他覺得那老漢唱歌的姿勢風雅無比,但卻不知道這不是漁翁的風雅,而是白居易的風雅.

"好詩呀好詩,如此佳作,一個鄉翁居然能隨口吟出,簡直不可思議!"趙興隨口感慨.

程夏作為族長之子,有資格站在趙興身後,他聽到趙興的感慨,也深有同感的說:"是呀,老師,我以前讀這首詩的時候,只是覺得文詞優美,今日處身其中,此情此景,只覺得自己仿佛神仙中人."

程夏以前讀過……趙興馬上把嘴閉上.

不學無術呀——他心里感慨.這首詩連十五歲的程夏都記得,他居然不知道是誰寫的,太丟人了.看來,今後還要"慎言慎行"啊.

江舟快速的與那個老翁的漁船交錯而過,艙里的孩子們拿著綁紮好的弓箭走上船艙,開始試弓,甲板上一片嘣蹦的弓弦聲,篙師霍小乙見到滿船的孩子如此無所顧忌,明目張膽的在甲板上尋找飛鳥與魚進行射擊,不禁轉了個舵,把船駛入江心,以躲避盤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