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華麗的前奏曲-第二部 優雅的貪官生涯 第2189章 章老大人發情了


井亮采與秦丹不覺沉迷在趙興的疑問中:是呀,國與國,百姓為什麼會有這麼巨大的差別?

都說是天朝上國,聖人教化----可怎麼我天朝子民一沐浴聖人教化,便無論怎麼鞭打,驅使,懲罰,殺戮……也不能增加他們保衛自己家園的積極性!

這中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分贓!"趙興用手指敲著桌面,輕描淡寫的說:"剛才我們是在分贓.朝廷憐惜我們環慶路百姓的苦難,給我們撥了茶藥錢,還給我們免稅賦,給補貼,朝廷的恩義,我們這些地方官一一宣教給那些百姓了,百姓非常感激朝廷----這才是共和,這才是百姓的政府.但是,秦大人,井大人,即便是這樣,百姓卻依然不願為保衛家園血戰到底,依然需要強制征兵,需要臉上刺字.

說到那場戰爭,秦大人,你的封樁錢我們還沒有動一個銅板,不是嗎?所以,剛剛結束的那場戰爭----說不好聽點,朝廷並沒有投資一個銅板.

當時的情況是西夏人堵到我們家門口上了.任何一個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絕不會願意被人堵到家門口,揮舞拳頭與刀劍咆哮.但是,我們的百姓為什麼不願出來,為自己家門口被堵而戰斗,只希望躲在厚厚的石牆後面,等待夏人自己搶夠了,自己撤退.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當時我在,我不願意被人堵住家門謾罵,所以我挑唆懷威堡百姓的情緒,煽動了在懷威堡做客的羅信朱保忠二將;所以我們跳了起來,狠狠揍了堵門惡人.順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們去把那惡人家門也堵了一次.為什麼同樣的百姓,戰斗意識卻完全不同了呢?

將士們跑那麼遠的路去西夏,總不能白跑吧?堵西夏人一次門.他們流了汗流了血,也不能白流.這餓了要吃,渴了要喝的,常理而已.所以我們順手在西夏境內取了點東西,以填飽自己地肚子,解決自己的饑渴……當然,也順便解決了將士們的貧窮問題.

那麼,我們順便取了誰的東西?當然是打上我們家門地惡人,敵國之百姓也!他們的財產是從哪里來的,不都是是從我大宋百姓那里搶來的嘛.我們只是物歸原主而已.咱巍巍皇宋,總不至于因我得罪敵國狠了而處罰我吧?總不至于要求我的將士在西夏境內不吃不喝,餓死,渴死,凍死才快樂吧?

如今.將士們回家了,那些繳獲物,自然該是他們的戰利品!當之無愧的獵獲物.這是將士沙場拼命,流血流汗該得的酬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打仗不為戰利品,將士們有什麼動力打上西夏.反堵他地門?

兩位大人別急.說起來朝廷方面也不是一無所得:我們搶回來那些奴隸,替主人掙了錢,主人還不是要為這筆收入向官府交稅.而根據天聖令,那些奴隸三年後也是向官府納稅的皇宋百姓.所以官府也相當于增加了納稅丁口,不算吃虧啊!更況且,朝廷不還占了那麼一大塊地麼,我們搶奪地那塊西夏土地,今後就是我大宋的土地,凡在那片地面上生活的百姓.不照樣要向朝廷交稅?

想當年,太祖設立封樁錢,不就是想以財帛購買契丹人的性命嗎?太祖嘗言:我以二十四絹購一契丹人首.契丹精兵不過十萬人,止費二百萬絹,則敵盡矣.如今,封樁錢逐漸枯竭,而契丹依舊強大.又崛起了一個西夏.我環慶取敵人之財.賞勇士之猛----誰說這不是祖宗之法?

所以我左算又算,將戰利品分給參戰將士.對朝廷都是項大收益.第一:可以讓朝廷減少戰爭費用,使百姓樂意戰斗.今後朝廷不需要撥太多的錢,給我們武器就行了,剩下地事讓將士們完成.只要每戰繳獲盡歸將士,如此一來,保管將士聽到殺敵,立馬嗷嗷叫著沖上去.

第二:西夏人搶了我大宋這麼多年,每每朝廷下詔切責,梁乙逋總是裝瘋賣傻,胡亂推脫.如今夏人也嘗到了他們加之于環慶百姓身上的一切,朝廷官員不正好出一口惡氣嗎!譬如,以後西夏人來問我們攻城掠地的事---當初他們怎麼對大宋官員說的,如今我們就怎麼對西夏官員說.這,不用我教吧!

第三:我聽說這次戰事把遼人也驚動了,這意味著:今後我大宋要獨抗西夏,契丹兩國,想必如此一來封樁錢缺口更加嚴重,朝廷現在需要的正是:用最少的錢激勵將士們最大限度的奮勇殺敵.這恰好是我此次戰事中所做的,但我為人一向低調,你們轉告大臣們,也不用太誇我了,讓我繼續在環慶干滿任期就行.

況且,取敵國之財,助我三軍士氣,古已有之.兵法云:因糧就敵正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建議兩位大人:我這里做了不說,你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咱把這事悄悄忽略了,不行嗎?要不然,你我今後必然會罵名千載----那群腐儒,可是心疼我們的敵人啊.我對敵人狠點,他們能罵我上千年."


趙興搬出了太祖,搬出了孫子兵法,證明他行為地合法合理性.他說的那些道理雖然違背聖人教誨,但處處符合環慶的實際情況.井亮采默然已對,秦丹思考片刻,抓住趙興的話茬,確認一句:"朝廷正需要用最少的錢應付遼與西夏----離人的意思是贊成朝廷減少對環慶撥款?"

"當然!我等食君之祿,自然要替君分憂.西夏人年年搶劫成功,遼人現在看著眼饞了,所以,我們今後必然要應付兩方面的敵人,當此國難時刻.一個銅板要扮成兩半花,朝廷理該削減各方面開支.

我環慶路百姓在去年最疾苦地時候,幸賴朝廷撥下救濟,這才喘過一口氣來.如今我們緩過氣來.朝廷有難,我們能不替朝廷分憂呢----請大人放心,我立刻派快馬去京兆,與范大人商量,估計老大人這會兒正在氣頭上,等氣消了,他怎麼會不肯為朝廷分憂呢?"

范純粹確實是憋了一口氣,朝廷有錢給敵人.敵人拿著這筆錢年年來打劫陝西,而大臣撥錢地理由居然是"為了維護朝廷臉面".所以歲賜不能斷絕.

朝廷臉面----人家打上門來,你還故意做媚臉,頻頻對方塞拜年紅包,此種行為是"有臉"還是"沒臉".

基于此,范純粹才對朝廷消減軍費的做法寸步不讓.但等到趙興地信送來.他看了信上地解釋後,也回過神來,老先生脾氣消了,不好意思過來見秦丹了,他給了趙興一封信,信里說了大實話:"歲賜六十萬貫,銅錢那些東西已經花了一半,茶葉絲綢瓷器還堆在庫房里,你需要.盡管拿去.

朝廷的封樁錢是分給陝西四路的,但今年出戰的是環慶路,而明年章地深壘計劃要推動,築城的地點也選在環慶路.所以這筆軍費環慶路可以取走一半,剩下的,分給其他三路."

范純粹那里一松口,趙興立刻喚來秦丹.簽收了秦丹的封樁錢.趙興簽收完畢.井亮采與秦丹長出了一口氣.因為這也意味著:陝西四路今後的軍費可以消減一半了.

兩位押錢官興奮地招呼趙興:"趙大人,我們的任務交接了.今晚我們正好去明月樓聚聚,聽說陝西這里風物不錯,美食比比皆是,我等數日來坐臥不安,無暇游覽,今日正好讓趙大人……"

趙興連獲得巨款後,也變得神采飛揚,他哈哈一笑,答:"瞧兩位大人說的,兩位大人到了我的地頭,怎麼能讓你們請客……但可惜,我正好招集了洛川參戰人員,准備論功行賞.這樣吧,兩位大人且先去,拿我地名帖在明月樓定個位子,我辦完事就去……哈哈,咱有錢了……"

趙興說罷,狂笑著轉入後堂,留下兩位大人面面相覷.

後堂內,洛川參戰人員都在,趙興興高采烈的嚷嚷:"有錢了,州府手頭有了一筆大錢.今年地政府采購不用愁了,這次,所有的戰利品州府包圓.諸位,別為分配戰馬,奴隸……那幾個小錢爭論了,我們拿到的可是一大筆錢."

稍停,趙興繼續補充:"本次參戰繳獲的戰馬三分之一由官府采購,剩余的戰馬容許在馬市出售,我相信,官府買走三分之一,剩下地那點戰馬更加容易脫手."

萬俟詠在一旁翻開賬簿補充:"本次繳獲戰馬三萬兩千余匹,牛七千余頭,其中訓練好的馬駒約一萬三千匹.這也是個大數目,官府一次吃不下,只好分三批采購,每匹戰馬----均價八百貫."

這個價格人人滿意.

大家都無異議,靜心等待萬俟詠繼續說下去.萬俟詠又翻過一頁,補充說:"這次出戰,還繳獲一批馬肉,羊肉,羊皮,牛皮,我們已經把能找到的所有羊都屠殺了,帶不回來的扔在草原上,但帶回來的肉還有六萬斤.這些全部上交官府.官府決定讓環慶路百姓同慶這場大勝:今年正旦,每戶發十斤肉,一斤酒,同時張榜表揚參戰勇士.就發那些搶來的肉,讓環慶百姓也嘗嘗勝利的滋味.

還有,向朝廷報功的名單問題……諸位回去後,趕快報上來各家的參戰人員,我家大人說了,論功行賞,只要報上來地名單,安撫司都認賬."


這是明明白白的容許大家往功勞薄里夾帶私人.

這是趙興能給予他們的最大安慰.

在這場對西夏戰爭中,朝廷一直對地方官員的戰績不過分獎賞,譬如今年環慶路取得重大成功,但所有的官員並沒有給予額外的封賞.而朝廷奉行這種策略,是基于大宋的官場規則---大宋地官場規則是:抵禦入侵是官員地本職工作,做地好叫忠于職守,做不好則撤職查辦.

正因為如此.趙興這次並未因戰功而獲得表彰,范純粹,章等人也沒有獲得什麼獎賞.此外,被貶謫到河東地范鍔報功,還受到朝廷的訓斥.朝廷答複說:捕盜乃地方官員本職,范鍔以此要求朝廷"磨堪",是忘了官員職責----再貶!

文官無賞,武將只論首功.如此一來,趙興只好另尋辦法.比如采用這種張榜公布"勇士名單"的手段,讓那些無法獲得朝廷封賞地將士們,在民間獲得一聲喝彩,以表彰他們抗敵的勇氣……

悲哀的是.僅僅這點微薄的努力,已超出參戰人員的預期.

原本.將士們對上交部分戰利品還有點不情願,現在大家都唯恐自己上繳的少了,功勞被分薄.周俊明剛聽完萬俟詠的宣告,立刻跳了起來,大聲說:"我環慶路不下十萬戶百姓.六萬斤肉哪夠分.如今冬天快到了,我家牧場還有些過不了冬的淘汰羊,一並獻給官府,讓環慶路百姓都吃上我家地勝利肉."

勝利肉----這個說法也引起了朱保忠的同感,他也跟著跳起來,揮著拳頭說:"偏你家有牧場,我家沒有?某也獻上所有地淘汰羊……招討大人,你一定說清楚,這是我朱保忠的勝利羊.我朱保忠可是個宋人呀,純純正正的宋人.打西夏人,我朱保忠也算一條好漢,騙開賀蘭原,有我朱保忠大功."

趙興憋住笑,看了一眼萬俟詠,萬俟詠視而不見.繼續翻他的賬簿念俘虜的處置方法……

自從在懷威堡碰面後.朱保忠得知羅信將兒子改名為周俊明地舉動得到趙興的默許,他也立刻將一個宋人小妾扶為正室.還把小妾生的兒子立為嫡子.

這厮沒文化,聽說漢族四大姓里有個崔,立刻將自己兒子取名為崔清.並四處宣揚他家兒子是清河崔氏血裔.

這清河崔氏是誰都能冒任的嗎,看到他兒子那一頭卷發,知道的人都在反問,偏這厮不覺悟,逢人便瞪著他那褐色的眼珠,反複叮嚀:"俺是純正的宋人,至少俺兒子是,他是清河崔氏."朱保忠喜歡一邊說一邊揚著拳頭加強語氣,聽他說話的人看在他那只蒜臼大小的拳頭上,只好憋著笑哼哼兩聲表示贊同,當然,這也許是在表示不置可否.

這次,朱保忠地發言沒有獲得任何質疑.只見他挽起了袖子,露出那只汗毛濃重的粗胳膊,瞪著牛眼睛聽萬俟詠念誦:"本次總共擄獲男女老少一萬三千人,其中壯丁四千,招討大人的意思是將老弱分出兩成來,呈報給朝廷----總要給朝廷一些面子,是吧.

至于青壯……嘖嘖,缺口很大啊,十幾家礦場總共需要八千奴工,這點人不夠分配的.不過,這樣一來倒是賣了個好價錢,每個壯丁六貫,在陝西這里可以買一畝好田.這價錢即使到揚州那里,也能買一畝旱田.

咳咳,閑話不多說了,我們的分配方案是這樣的……"

萬俟詠隨後一一講解戰利品的分配方案.


俘虜當中技術工人稀缺,雖然他們地價格是普通人三倍以上,但遺憾地是這些人大都讓趙興挑走,剩余的數量也太少.

周俊明聽完這個數據,咂巴著嘴,說:"才有壯丁四千---太少!看來西夏地男丁也快死絕了,再耗上幾年,西夏人還能撐得下去嗎."

朱保忠傻大膽,他的思路跟別人不一樣,周俊明這句感慨倒引起他的別樣感觸:"如此說來,這生意也快做不成了,招討大人在任上還有兩年,我們再搶上兩年,估計西夏那頭也沒什麼可搶的了.我琢磨著,是不是移居到河東去,那里靠近遼國,還能再搶幾年……啊,離清河也近."

周俊明也想著移居的事情,因為在陝西這片,無論他再努力,在眾人眼里他還是個藩人,只有遷移到外地,頭上再罩上一層官府的色彩,才能讓別人真的認為他是個宋人.所以他對朱保忠的話沒有反駁,還煽風點火的附和說:"恐怕我這代不行了,阿父准備給我再娶一位宋人,等她生下孩子.讓孩子去參加科舉,若能為官,便隨他挑選任所安置,那樣,我家便徹底變化了."

朱保忠聽了這話有點沮喪:"俺可不如你爹聰明,我聽說你爹從小請宋人老師給你教授四書五經,我那小子錯過了教導的好時期,如今只喜歡摔跤射箭.活脫脫一位草原人.真讓我恨啊."

萬俟詠還在那里念名單:"成年婦女作坊里也要,如今鎧甲作坊缺一些懂編織地婦女.所以我們的俘虜大多數有著落,除了一些孩子,這孩子最沒用……"

趙興插嘴:"孩子我全包了,不過,把他們養大太費錢.我就出一點象征性的錢.兩位,剛才在談孩子的教育問題麼?朱保忠,你很不錯,作戰很勇敢,我准許你挑選兩位孩子,與三到五位隨侍家僮進入我地家學,我幫你把他們教育成*人.周俊明,你的封賞朝廷也下來了,封為文官第三十七階----迪功郎."

文官啊----周俊明歡喜的跳了起來.趙興接著又說:"懷威堡身處前線.全堡強人不過一百多口.所以我就不要求你們了,朱堡主,周迪功,你們兩位需要給我一點回報----我需要一百名死士,執行我的下一個計劃.這個計劃必須在初雪之前實施,所以你們的人手必須緊快到位.不過,這不是必死無疑的任務,只要訓練時注意按我說的方法做.也不會有什麼大危險."

分贓大會後.眨眼到了這年十月.西夏方面,由于國相梁乙逋屢遭失敗.梁太後為了證明:在戰爭方面女人的才能遠遠超過男人,她便親自帶兵迎戰正在洛川口築壘地章----圍攻十日,不下.無奈還軍至洪德寨.

這次,梁太後對上的是一代名將章與超級貪官趙興地聯手.

貪官趙興修建的定邊城,是采用巨石與鋼筋水泥澆鑄,西夏的旋風炮打在牆上不過一個白點,而趙興繳獲了西夏旋風炮後,經過分解得到了它的運行原理,發現這是一種扭力投石機,原型誕生于四千年前的希臘----他記得,不久以後蒙古人會把它叫做"回回炮",使之成為南宋地噩夢.

趙興獲得回回炮原型機後,立即用彈性鋼板制作了更大型的扭力炮,在定邊城頭一口氣架起了百十個.這種大炮居高臨下,打的更遠,射速更快,並且它投出去的不止是石彈,還有大號炸彈與火油彈.

梁太後在定邊城下,遭遇名將章的鐵壁守衛.章用貪官趙興布置的防禦設施,狠狠給了梁太後一通手雷彈與烈火彈的洗禮,梁太後被這老頭打懵了,好不容易懵懵懂懂退到了洪德寨.然而,章這個老頭似乎發情了,他咬住嬌滴滴的西夏太後不依不饒,是夜,章在"深壘"之後接著發動了"淺攻",一路追擊到了洪德寨……

時代變了,宋軍不再只是挨打,已經開始反擊了.但身在戰場的梁太後依然沒這個覺悟,鑒于宋軍一向不敢出城交戰,她大大咧咧地在金德寨紮營----當即遭到了章的無情突襲,大敗.

其實,梁太後長的沒傳說中那麼勾魂奪魄,她也就是一個按西夏傳統一年洗一次澡的游牧女子.但章這個六十五歲的老頭好不容易堵上"西夏第一女娘"門口,不在意她洗不洗澡,非要抓住她親手折磨一番.當夜,西夏軍中大亂,梁太後聽到眾宋軍亂喊"活捉梁太後",她慌了,為了保住自己的貞潔----史載:太後棄帷帳,更衣而逃,夏兵死傷甚多.

梁太後女扮男裝跑了,夏軍的另一位男性統帥卻已經體會到時代地變化,梁乙逋開始老老實實地在歸德川口附近的西夏石門峽,沒煙峽築壘.一邊築壘一邊郁悶地對身邊的西夏將領說:"什麼時候輪到我西夏人瘋狂修城,而宋人卻四處深入我境劫掠,現如今,世道艱難啊.難道這就叫……那個趙狗官說啥來著----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