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大軍閥的狐步舞 第3251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


趙興慢悠悠的笑了,他怎麼跟這位埃德溫閣下說,說埃德薩伯國那位鮑德溫大爺的事,是他從電影《天國王朝》中的獲得消息嘛?當初他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不小心研究了一下電影中那位"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的事情,知道了"麻風國王"祖先的發家史,一不留神在報紙中詳盡的報道了這段故事……

也就是說,報紙中那位"烏有先生"就是趙興,他才是報紙幕後真正的捉刀人,但事實的真相太離譜了,這種事情說出來也沒人會信,趙興只好打馬虎眼:"閣下,我的船隊早已經闖入印度洋----你們也知道,我有一條自己的秘密航線,可以直通非洲,我當然能夠獲得非洲的消息……好了,關于這件事我不想討論.讓我們說一說你們的打算吧.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動身?"

廣州這群白人商人,最終是在曆史中失蹤的,他們響應宗教號召,返回國內參加聖戰,但大宋這方面記錄了他們的離開,其後,任何國家都沒有記錄他們的抵達.他們無聲無息消息在半路中,結果使得阿拉伯商人趁虛而入,填補了他們在廣州的空缺.

生在這一時代的趙興猜測,這些人最終葬身在阿拉伯海盜手里,目前,他竭力想挽留住這批人,是想留下東西方交流的種子,可惜,目前看來他的努力沒能戰勝宗教狂熱.

"大人,你前面要求我們等待一年,可現在一年多了,我們依然沒有動身,既然你的海軍已經闖入了印度洋.我希望在下一個季風刮起來的時候,你能夠允許我們離開……順便說一聲",埃德溫揚了揚手中的報紙:"感謝你給我們帶來了家鄉的消息."

趙興搖著頭,苦笑著說:"可你們怎麼離開呢?即使你們踏上非洲大陸.你們也不可能穿越那片戰火燃燒的陸地,除非我地艦隊進入紅海,將你們護送到紅海近處.可你們也知道,紅海海峽狹窄,沒有對海岸上堡壘的強大威懾力,我的艦隊根本不敢深入."

"你有大炮",埃德溫平靜的回答:"崇敬地趙興,我們不是聾子,我們早已經發現你的武器.在占婆國也有我們的商人,我們目睹了你的軍隊攻城,聽說那種火炮只用了五炮就轟塌了占婆國的土城牆.大人,這種武器能夠沖過紅海的封鎖,轟塌沿岸的所有堡壘,我們對這個武器比你有信心……"

趙興苦著臉說:"你沒聽說過螞蟻多了能咬死大象嗎----沒錯,我是擁有一種武器.它是雷神的武器.但這種武器才裝備軍隊.我的士兵還需要一段時間熟悉,而且,這種武器並不是像你們想象地那樣無堅不摧.

除此之外,我的艦隊是用新水手組成的,海戰,對我們這個新海軍,甚至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都是一個需要研究的新科目.以往的曆史上,我們雖然有過幾次海戰,比如我唐朝水師攻打高句麗的海戰.但他們無一例外,沒給後人留下半星點資料.

新的水軍,新地水手,新的艦船,新的武器……我樣樣都需要時間,埃德溫閣下,也許我當初冒失了一點,說的限期過于急切,但我懇請你們再相信我一次----兩年,這場戰爭兩年之內不可能有結果,而兩年之後,我可以用大炮轟開紅海的大門.把你們直接送到紅海東岸.讓你們重新溝通東西商路.

榮譽的埃德溫,耶路撒冷在那兒.它不會跑,我認為十字軍兩年時間攻不下耶路撒冷城,但我可以給你們一個許諾,允許你們組建一支小規模的雇傭軍---就以五百人為限吧,等訓練好了這支軍隊,相信圍城之戰,你們也能為基督貢獻一份力量."

埃德溫直起身子,詫異地問:"大人,您的意思是說,我可以在廣東召請當地人,訓練一支武裝護衛隊----我可以確認一下嗎?您能夠允許我擁有火槍嗎?"

"絕對不行!"趙興嚴肅的板起臉:"不僅火槍,連火炮也不准你們擁有.我想這也是國際慣例,每一個國家都不會允許別人持有自己最厲害地武器."

埃德溫鞠個躬,繼續問:"那麼,我可以期待您的火槍火炮大隊護送我上岸嗎?"

趙興咧著嘴笑了:"人們常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可我喜歡說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所有的問題歸結起來都是一個問題,錢的問題."

埃德溫順勢回答:"那麼,如果讓大人的火槍火炮隊助戰,我需要花費多少錢?"

趙興摸著下巴,若有所思的回答:"咱得確立一個標准,每一槍每一炮的花費標准……讓我計算一下:把我大宋士兵運送到那麼遠地地方,需要花費多少錢----這個費用要按來回計算;還有,我地火藥運送過去要花多少錢……相信我的火藥在你們那里找不到補充,所以我必須同時派遣兩支強大地艦隊過去,一支守在紅海海峽入口,防止別人封閉海峽,而另一支則要深入海峽內部.


糟糕的是,無論哪支艦隊遇到艱苦的戰斗,一旦他們的火藥消耗到一半,他們就必須盡快返回,因為在那附近他們找不到補給,萬一打空了炮彈,他們只能靠牙齒進行戰斗了.

這事危險性太大,必須一個合理的價格才能讓我行動,而我想,這個價格你們付不起.但我可以同意你們賒賬,不過,你們必須有抵押品,以及向我們承諾付款方式.

你明天來吧,或者十天後來,我的軍士官會核算一個價格,我們當然不能到了戰場上,才每開一炮向你們收費,所以必須預先測算出一個火炮基數,這可是件麻煩事……"

埃德溫鞠了躬.輕聲回答:"大人,只要能讓我們趕得上聖城之戰,我們願意把全部的財產拋棄.您看著辦吧,隨你怎麼開價.我們照付."

趙興搖搖頭,嚴肅的盯了埃德溫半晌,慢慢的回答:"你看中的是主的榮耀,但我希望東西方貿易能夠長久下去----閣下,我地國家也處在戰爭當中,你知道,為了應付戰爭,我們不得不加快協餉,而一旦東西方貿易萎縮.會讓我們打不起那場戰爭.正因為如此,我才滿足你們,希望把能你們這些寶貴的航海人員安全護送到聖城,而後讓你們活著重返大宋.

我看中的是貿易,如果你們承諾事後一定返回,那麼我可以提前將你們送入耶路撒冷----我相信這事不難做到,只要舍得犧牲.我會強行攻入紅海海峽.而在你們來說,只要你們承諾返回大宋,繼續貿易,哪怕我送你們去的船全軍覆沒也不怕,因為你們參加那場戰爭很花時間,等戰爭結束了,我會再度發展出另一艘快船.然而.你我都承擔不起這樣一個損失----我擔心船上地武器一旦落入阿拉伯人的手里,你們的命運將更加難料.所以,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我們的艦隊不能強勢把握住局勢,即使我把你們送入耶路撒冷,對于你們來說,也不見得是一場好事,更有可能是一場災難.有了大炮做武器,即使你們躲在厚厚的城牆之下,阿拉伯人也能毀滅你們.

所以我建議,你我都耐心點,你給我兩年時間訓練水手.訓練火炮手;我給你兩年時間.訓練一支雇傭軍,等兩年時間到了.我們一起動身,相信我們趕的急參加聖城之戰.

戰爭是件很漫長的事情,阿拉伯國有六十萬大軍,西塞爾柱國雖然國都陷落,但他們依然有十數萬的軍隊.我們華夏人跟塞爾柱人打過交道,知道這伙游牧人有全民皆兵地習慣.這是一個戰爭沼澤,它將是一個血肉磨盤,無論填進去多少生命,都不會停止碾動.所以這場戰爭會打很久,我預測會是幾個世紀.

先生們,幾個世紀的戰爭,我們用幾年的時間准備,難道還覺得緩慢嗎?"

"幾個世紀?大人,你真這麼認為嗎?"埃德溫難以置信的問.

"突厥人,當初為了把他們趕出西域,我們用了三百年的時間.但他們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你再讓他們往哪里遷移?據我所知,非洲大陸國家林立,對面的歐洲也是一樣;阿拉伯依然很強大……所以十字軍毀滅了塞爾柱所建立的一個國家.但這不是終點,走投無路地塞爾柱人會拼死反抗.

即使攻下了耶路撒冷,你們也不算結束這場戰爭.因為耶路撒冷那兒土地干旱貧瘠,不可能養活一支龐大的軍隊,而這座小城市恰好處于周圍的阿拉伯國家的包圍當中,想保住勝利果實,將是一件漫長的苦差事,你不認為如此嗎?"

埃德溫默默想了一會,俯身鞠了個躬:"大人,你是我所遇到的眼界最開闊的人,我難以想象你身在遙遠地遠東,竟然能夠預測到非洲大陸的戰局.我承認你說的對,看來,我們是過于急切了.按你說地,如果我們能夠溝通東西方商路,使孤立無援的聖城能夠成為東西方貨物的中轉站,也許巨量金錢的流動,會讓它堅持下來,挺過難關."

趙興笑了一下,輕輕的說:"我只擔心腐化,萬一巨量的金錢造成*人生的腐化,那麼,結局仍然不可改變."

"不管怎麼說,我們努力了,是吧?"埃德溫微笑著鞠躬告辭.

數日後,在萬眾期盼中,第二期《海事新聞報》終于出爐了.


這份《海事新聞報》的封面是一張大地圖,地圖上標注著幾個黑點.除此之外,整個版面上沒有一個字.

納悶的讀者繼續翻開報紙地第二版,發現報紙對這份圖紙地解釋.原來,趙興標注的是分布在南海地宋商城.這些宋商城包括勃泥國的宋商城,包括真臘,蒲甘,三佛齊的宋商城,另外還包括交趾宋商城,占婆國宋商城,還有獅子城(新加坡).甚至還包括非洲基里麥尤斯村,印度的朱羅王國(果阿地區),阿拉伯地阿曼港宋商村.

在第二版,趙興解釋了這些宋商城的來曆,及其城內有勢力的宋商家族後.隨即在第三版宣布了一條政令:凡宋商聚集的地方,允許建立自治港,自治貿易領,以及共和國.

是地,共和國,趙興在這里第一次提到共和國的稱呼.按他的解釋就是大宋朝廷與當地商人共治天下.大宋商人按照《藍田鄉約》所規定的鄉老執政的方法,自己選出每個自治港,自治貿易領,共和國的頭領,而廣南東路沿海置制司派遣總督,代表大宋朝庭承認他們對當地的管轄權.

這名朝廷派遣的總督不干涉地方政務,他只是一個類似現代"領事"的閑職,主要在當地"存在",以體現朝廷地統治權.除此之外,總督還要負責與當地土王進行外交事宜.

對于這一總督,趙興解釋為他是體現宋朝庭存在的.因為地處海外,為了讓當地總督有足夠的權威,趙興規定這名總督官品等同于知州,每一任期五年,五年一次輪換,不許連任.

在隨後的文章中,趙興明確宣布:

"大宋的疆界不在于土地.而在于人民,宋人到哪里落地生根,那里就是華夏之域."

"南海所有宋人,都受大宋天朝的保護,都受我地保護!"

"在我大炮射程之內,宋人皆受宋國法律庇護,凡受審時必須由我宋官主判.膽敢以他國私刑處置宋人者,就是挑戰我大宋威嚴!我不憚用大炮與他講理!"

"誰欺辱宋商,就是向我宣戰!犯我宋商者如犯我華夏!殺我族長者如殺我父兄!害我族幼者如傷我手足!"

為了體現宋商的身份.趙興接下來廢除海貿許可證制度,卻重新建立一個大宋"國民證"制度,規定凡是遠赴海外地宋商,都可以到廣州市舶司辦理國民證.這本國民證采用了大宋最崇尚的顏色----紅色.它用薄薄的越南紅木做封皮,里面的內容則套用了現代的出國護照款式,有出境記錄,入境記錄,等等.

趙興宣布,凡海外宋商抵達外蕃時,可以向當地總督府申請落地登記.當然.大宋是個自由的國度,商人也可以不進行登記.但若商人遭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者遭到了生命威脅,可以向當地總督府申請保護----"我的大炮就是干這事地",趙興在第三版上咬牙切齒的宣布.

這個決定一出,立刻在兩廣地帶掀起軒然大波,大宋的海商紛紛向市舶司申領國民證.隨著《海事新聞報》向周圍擴散,連泉州,明州,密州地海商也來廣南申領國民證.

開玩笑,有了這份證件,從此在南海,只許我宋商欺負別人,不許別人欺負我宋商,這簡直是護身符嘛.為此,大宋各地的商人掀起了一股南下熱,不管是否經營海貿,他們也要跑到廣東南路另一份國民證----反正趙興只要申請就給發放,全不管你是否有意願經營海貿.

這份國民證都有啥用,按照廣南地方法令,它保護持證人的版權,發明權,專利權,還保護持證人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此外,還保證持證人的信仰自由權.萬一持證人在外國犯了事,有這份證件,則意味著外國無權審判你,只能由駐外自治港,自治貿易領,共和國官府進行審判.而按照趙興的說法,即使這些海外官府機構判決了,身為宋商你還有一份上訴權,可以當堂要求回到家鄉,向家鄉官府上訴.

只要受審著者提出這份上訴要求,按照趙興的說法,當地總督府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將犯事宋商押上船,遞解回國.


這個背書簡直是肆無忌憚的偏袒,但大宋商人喜歡.隨著這份報紙傳播開來,大宋商人見面地問候語已經變成了:"今天你辦證了嗎?"若他們當中不辦一份國民證,彼此見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這份報紙傳入宮中,宮里正在緊張籌備獻俘太廟地儀式,趙煦終于見到他期盼的報紙,立刻坐不住了,他揮舞著報紙來到政事堂找章.興奮地大喊:"這是開疆拓土,瞧瞧,趙離人眨眼之間替朕增加了海外七個領地,這怎麼不算是開疆拓土……如此一來.朕的功績也算是追的上先皇神宗陛下."

章還沒回答,蔡卞手里也拿著一份報紙,他拱手說:"陛下,怕不是開疆拓土,海外飛地治理頗難,趙離人這是好大喜功,他一個指射之地還任命海外地指射官員……陛下應該下詔,委婉責備一番."

章不喜歡聽這話,他要討好小皇帝.便攆著胡須,得意的回答:"不管怎麼說,此誠是外古未有過的創舉,大宋的疆界不在于土地,而在于人民,宋人到哪里落地生根,那里就是華夏之域----這話說地好.趙離人一舉將海外七座城市納入我大宋管轄之內,這七座城市要有杭州一半的稅收,我大宋相當于增加了三個半杭州.

海外領地無需多麼操心,聽到了嗎,自治.這意味著我朝廷無需過多注意,只需時不時的派炮艦去一趟,展現一下我朝廷的存在.威懾當地土人,這已經夠了----白白坐收三個半杭州的稅收,需要做的只是登記一下進出的宋商.肥差呀!"

章無意之中說了一句大實話,蔡卞知道他說的是趙興所設立的總督官銜.官品相當于知州,那就是五品官,最差也是個從六品,這個官員已經靠上了高級官員地門檻,而他的任務並不繁重,無非是待在海外,體現大宋官府的存在,沒事幫人記記名字.偶爾向當地土人宣示一下天朝的威嚴.

海貿是個暴富的職業.待在海外,天高皇帝遠的.雖然不怎麼管事,但也相當于一個土皇帝,當五年土皇帝,回到中原,那就屬于朝廷高級官員,要想繼續在仕途努力,可以向更高品級前進.即使無心仕途,也可以按照大宋朝廷的規定,恩蔭一名孩子,自己做個足谷翁---這可是替子孫置辦下地家業.

蔡卞眨了眨眼,若有所思的說:"嶺南原本就是指射之地,海外那不更是指射之地嗎.趙離人一向護短,這可是他的後院,我怕他不會讓別人插手的."

章笑了笑,接著說:"你不知道趙離人的脾氣,但我知道,只要朝廷不讓他太難看,他會選擇退讓的.他自詡為規則的守護者而不是破壞者,所以朝廷只要按規矩來,他會乖乖聽話地.可這厮也是個善鑽空子的人,是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家伙.朝廷但凡留一點縫隙,他會把那細縫掏出了大洞來,讓大船都能通過.

嗯,只要有點建設海外領地這麼大地事,朝廷要是不插手監管,豈不全成了趙離人的功勞……陛下,我家小兒子剛剛通過科舉,正在等待差遣.臣以為海外苦寒,該讓孩子出去鍛煉一下.此外,趙離人的手段絕妙,臣打算讓孩子去跟他學幾招,以便為陛下創立萬世基業."

蔡卞這是聽懂了,小皇帝因為與章有了點猜忌,而自己又年紀大了,眼瞅著趙興在南方做的風生水起,那厮還年輕,將來必然成為國家的重臣,章這是預先托子,以保證自己身後的富貴.蔡卞聽了,心一動,也向陛下拱手建議:"臣的哥哥蔡元長(蔡京)閑居杭州,他跟趙離人有一段交情,不如讓他南下廣東……"

小皇帝對這兩個人的話都不愛聽,他面紅耳赤的揮舞著報紙,大聲說:"朕需要地不是南海官員地任免----南海各國既然歸順大宋,都可以允許我大宋在他們的地盤上設立官府,為什麼他們不來朝貢.章卿,你跟趙離人說說,今年是來不及了,讓趙離人勒令南海土王在明年正旦齊來朝廷朝貢,朕要重現萬國來朝地天朝神光."

章苦笑一下,他搖頭說:"陛下,臣要發這份詔書,恐怕趙離人會封還詔書,那厮才不會做這樣的事,我就知道他不會這麼做,因為太花錢了."

趙煦沒有聽進去這話,他沉吟的說:"朕該親筆寫一封書信,勸慰一下趙卿,對了,開疆拓土也是一場大功,趙卿既然在廣東立下如此大功,他今後還要統管南海,朝廷是不是議一下,給他一個檢校太尉的頭銜,以便讓他隨機動兵."

章眼珠一轉,搖頭否決:"陛下,趙離人已經升到三品,如此一來,若他明年讓南洋土王來朝廷朝覲,該怎麼封賞?"

小皇帝一聽,這道理講得過去,他點點頭,回答:"既然如此,就告訴他,一旦他實現朕的欲望,重現外國來朝,朕當封他為檢校太尉,此生必不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