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戰長安 第五十章 謀定而動

安城,周圍八條河流環繞,因而號稱八水繞長安.T7方六鎮大亂,最終導致了一百五十年的元魏王朝土崩瓦解,關中的一位妖王丑奴兒乘勢而起,自立為王,各地鄉黨紛紛結壁自保,一時遍地烽煙.

當時一息尚存的元魏王朝無力征討,只得從因為六鎮大亂而逃回中原避難的六鎮鎮民中募集壯勇,由爾朱天光為帥,西征平亂.那六鎮鎮民原是守衛元魏北疆的壯勇,百年來一直面對著北面的妖族如蠕蠕,高車,鐵勒等,故而風俗悍勇,豪傑輩出,加之南下避亂之後,得不到朝廷的撫恤,又迭遭鮮于修禮,葛榮等亂事,生活苦不堪言.因而朝廷征募令一下,壯士紛紛棄家從征,蹈死不顧,兩千甲士以武川豪傑賀拔岳為首,將家眷留在晉陽安置,慨然踏上了關中平亂之路.

就是這區區兩千人,就是這一去,就奠定了如今天下三分的格局.

如今大周最重要的八柱國家,包括宇文氏在內,其開創者都是當時西征軍的成員.

自西征軍入關到現在,不過區區四十年時間,大周草創之際,自上而下都保持著來自六鎮鎮民的純樸和簡約,因而長安城除了芟夷草木,重修了城牆之外,並未大興土木,連宮室也只有區區的數十間而已.

城中最高的建築,當數朱雀大街中的鼓樓,鳥瞰全城,一覽無遺.此刻在鼓樓上,獨孤伽羅披著一件羽衣,手扶欄杆遙望東方,神情肅穆的完全不象一個還不滿十四歲的少女.

"長孫,東方異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長孫晟一身戎裝,身背弓矢,那是隨時准備與人交戰的裝束.他守在獨孤伽羅身後,沉聲道:"有兩個多時辰了,據咱們的遠探回報,走出四十里還不見端倪,響聲的來源更在東方,大約是黎山方向."

"黎山……"伽羅輕輕地念著這個名字,那不就是宇文他們所要去的地方嗎?當然,還有那個少年……"會出什麼事嗎?"

"長孫,卜之吉凶如何?"

長孫晟也是術數的高手,當東方異變之後,早已起了一課,垂手應道:"是坤卦初六,系辭曰: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來由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臣弑其君.其所來由者漸矣!"啪地一聲.鼓樓地木欄杆碎屑紛飛.獨孤伽羅竟生生掰了一塊下來!"宇文護這奸賊.仗著受命太祖.跋扈專權.先後二弑主君.直把這大周天下當作是他一人地了!由辨之不早辨.不早辨啊!"

殺父之仇.痛之切骨.獨孤伽羅之所以早熟.之所以塞上三年風霜之苦.都是拜宇文護所賜.如今聽到宇文護弑君地卦辭.怎不激憤!

長孫晟隨獨孤伽羅日久.知道她平日沉穩干練.唯獨宇文護是她心頭劇痛.一旦觸及便再難平複.日子過地越久.這份仇恨卻變得越來越鮮明.尤其是到了現在.幾年苦心孤詣地籌劃.眼看就要得報大仇地時候.縱使是冰做地心.霜凝地神.也難以平靜吧!


候了片刻.等到獨孤伽羅地情緒稍稍平複了些.長孫晟方道:"由卦辭上看來.宇文護圖謀弑君亂國.此事確定無疑.只是其陰謀會不會成就.一時難以推算.其中好似變數頗多.單以卦辭而論.既然大家謀之在先.辨之甚早.當會無事."

"謀之在先?那可不一定呐!"獨孤伽羅長長籲氣:"宇文護自從掌權之後.就沒打算再將自己地權位讓出來.前兩位大家都是他從小看到大地兄弟.殺起來又何嘗手軟過?我看呐.打從當今大家登位地那一刻開始.他就在等著弑君地時候了.只是當今天王柔順有術.又深藏不露.不來干涉他總攬六府大權地地位.才能延到今天罷了."

"是."長孫正要再說.樓梯上蹬蹬亂響.高颍三步並作兩步跑上樓來.急道:"東方塵頭大起.有大軍前來!斥候初探.不下五千之眾.後面還不知有多少!"

五千之眾!大周四面受敵,韋孝寬重兵在東方抵禦北齊,北面是賀蘭祥與宇文貴,達奚武征討妖戎,南面則是蜀國公尉遲迥坐鎮巴蜀新降之地,國中的精兵都集中在霸府的掌控下,整個長安城的戍兵加上千牛衛,也不過三千兵馬而已.五千之眾,足以威脅到長安的危亡——尤其,當長安的城門還無法拒絕這些兵馬進入的時候,因為領兵的十有**,便是當今霸府的都督宇文護!

難道說,他已經加害于天王宇文,這是要來接管長安的朝廷了嗎?

面對獨孤伽羅探詢的眼光,高颍搖頭道:"固然有此可能,不過大家從小就與衛王彼此調換來,便是太祖和宇文護從小看著他們長大,也難分辨兩人之間的區別.只

護沒有識穿大家的真面目,諒來也不致對衛王痛下殺TT他的目標,始終都是大家本身."

"至于大軍前來,或許是與東方的異動有關.這一場異動不下于地震,長安遙隔上百里都清晰可辨,身在現場的霸府想必更為震動,調動大軍應變也是情理之中.為今之計,還是依照大家臨走時的安排,准備迎接便是."

一盞茶之後,長安東門十里之外,五百千牛衛手持儀仗,前後鼓吹,預備迎接霸府宇文護和衛王宇文直歸來.迎迓的隊伍中,為首的是齊王宇文憲,現官居地官小塚宰,為宇文異母兄弟,在宇文泰諸子中排行第五,現存諸子中排行僅在宇文之下.

煙塵之中,數千鐵騎滾滾而至,旗門下閃出兩騎,馬匹都是龍種遺留,人更是精神百倍,正是宇文護與宇文直聯袂歸來.

宇文憲第一眼就看見了宇文直手上的那柄短棒,金光閃閃寶氣瑩然,叫人想不注意到也難,可是,這真的就是傳說中的那件奇寶,與宇文氏的命運息息相關的"大權"嗎?如果是的話,那宇文直這次去,得手也真是快了些,前後兩天不到而已……

心里嘀咕,他仍舊是下了馬,徒步上前,垂手在道左相候.齊王憲為人寬厚,平日素有人望,對宇文護更是敬重有加,持禮甚恭,是以宇文護與他也是關系密切,此時一見他來,心里頓時大定,向宇文直招呼一聲,二人一同下馬,上前與宇文憲以家禮相見.

望著宇文直手上的短棒,又看看宇文護的臉色,宇文憲略帶遲疑道:"塚宰,斗羅突,你們適才遣來使騎,可並未提到有否尋獲'大權’,因而大家尚不便出迎,若是鬧了笑話,恐怕不好下台,只得由小弟先來迎接塚宰……"

宇文護把手一伸,托著宇文直的手臂遞到齊王憲的面前,一派憂心忡忡:"毗賀突,你看!斗羅突孤身入險取寶,只得了這根棒兒,還不曉得是不是當年太祖未能得手的'大權’,卻先把自己的一只手給搭上了.這樣子,我怎麼好說這就是'大權’?"


宇文憲看了也是一驚,問過宇文直並無痛楚,只是手與這件棒兒合為一處,分拆不開而已.他稍稍放心,便向宇文護道:"塚宰所慮甚是,倒和大家暗合了.如此,我便命人去報于大家定奪,咱們兄弟慢慢行去,想必到了長安城外時,大家的消息也該到了."

宇文護正要他如此,哪有不允之理?

宇文憲喚過身後一人,說了幾句,那人點頭上馬,疾奔而去.金一正跟在宇文直身後不遠處,運起神鷹變的目力,數十里內能辨纖毫,自然望見那人面目,卻不是高颍是誰?

方才,宇文護先將數萬大軍的大半遣回霸府,只率著五六千霸府精兵前往長安,美其名曰護送衛王和寶物歸朝.這一路上數千甲騎前呼後擁,將周圍遮得嚴嚴實實,金一他們非但不能擅自行動,就連外面的消息都看不到,想來是霸府軍中的術士給遮蔽了耳目.

到了長安近郊,縱使宇文護再如何跋扈,也不好在這里擺出行軍打仗的架勢來,何況他目下自有盤算,不想驚動了宇文的警覺,索性作出點姿態來,命諸軍解除嚴備,金一這才得以窺知外間的動靜.

他目光一路目送著高颍向長安城飛奔,直到他進了城門,才要收回視線,陡然覺得視野中有一樣東西格外牽動,忙凝神一望,那鼓樓之上憑欄眺望的,不正是獨孤伽羅?

辭別長安,若以世間的尺度來算,前後不過兩天而已.然而陣中無日月,自成一番天地,金一竟覺得猶如隔世一般,再見佳人,能不惘然?

獨孤伽羅眼望著高颍馳入城來,經過鼓樓之際,向上做了個一切如常進行的手勢.她正覺得有些安心,忽然覺得遠方好似有什麼東西牽引著她的注意力.

"是有人在看我?是誰?"或許是獨特的警覺,也或許是身為少女的天生直覺,獨孤伽羅雖然望不到對方,卻依然能察覺到那眼神中所蘊含的關切和喜悅.

她咬著下唇,心里甜絲絲的,又有些心慌.為什麼隔著這麼遠,他的眼神還是可以關注到自己身上?

長孫晟站在她身後,並未見到獨孤伽羅的表情,只看到了高颍的手勢,喜道:"七小姐,看獨孤先生的訊號,咱們可以准備發動了.待我派人去遞個消息給大家那里,好和他們通個氣,彼此呼應一下."

收回了心神,獨孤伽羅輕輕搖了搖頭:"不必了,在這里招呼了就是."言罷,在長孫不解的眼神中,獨孤家最小的七小姐,素手伸出了鼓樓欄杆.

手上,是一條黃色的紗巾.第五十章完(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快捷鍵:←) 上一頁 返回目錄(快捷鍵:回車)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