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二章 趣談

"嗬,是大學生回來啦!"聽到從樓梯傳來的歡笑聲,老王頭打開大門笑著叫道.二層和三層的拐角處,小飛飛正拉著彭定遠的右手一蹦一跳地上著樓梯.

"爺爺."看到爺爺出門來接自已,小飛飛松開彭定遠的手緊跑幾步撲到老王頭身上.

"乖."拍拍小孫子的頭,老王頭親熱地笑道.

"王大爺,今天您孫子可是又露大臉啦."彭定遠走上樓來報起喜來.

"呃,怎麼回事兒?快點說說."一見今天又有故事可聽,老王頭好奇地追問道.

"呵呵,王大爺,我們可是坐了半個小時的公交車呀,這大熱的天兒,您就這樣讓我們在樓道里呆著呀?"彭定遠嘻皮笑臉地笑道.

"你這個臭小子,事兒還挺多的.快進來吧,你大媽早就給你們熬好了綠豆湯,放在冰箱里已經冰了快半個小時,現在來喝正是時候."老王頭笑罵道:這一個月來彭定遠天天都要接送小飛飛,他在心里早就把這個的熱心年輕人當做了一家人.

"嘻嘻,合理要求嘛,等一會您聽了我帶回來的消息您肯定會覺得值."彭定遠得意地笑道,幾個人說說笑笑,一起回到了房間.

客廳里,聽到樓道動靜的王大媽早就已經把一鍋綠豆湯和幾個大碗放在桌上,淡綠色的液體盛在白色的瓷碗里,在這炎炎夏日中,不要說是喝下去,僅看在眼里就能叫人感到一陣清涼.

"小彭,快喝點綠豆湯解解暑吧,多少糖自已放."把盛白砂糖的罐子打開,王大媽熱情地招呼道.

"謝謝大媽,我現在正渴著呢."彭定遠也不客氣,端起碗來就喝了起來.

"慢點,別嗆著了,鍋里還有很多,沒人跟你搶."看到彭定遠牛飲一般的喝法,王大媽連忙提醒著.

"呵呵,沒辦法,誰讓大媽您做的湯好喝呢."滿意地放下湯碗,彭定遠一邊擦著嘴一邊誇獎道.

"呵,你這個孩子呀,就是嘴巴甜,會哄人.好啦,你慢慢的喝,我去做飯,今天別走了,就在這邊吃吧."人上了年紀就象小孩子一樣喜歡被人哄著,王大媽也是如此,聽完彭定遠奉承話心里比喝了蜜都甜.

"好,那就麻煩您啦."彭定遠笑著謝道.

"呵,有什可麻煩的,不就是加雙筷子多個碗嗎."王大媽笑呵呵地進了廚房.


"飛飛,少放點,摞那麼多小心以後會得糖尿病."那邊,老王頭正教育著小孫子,而後者正在向碗里加第三勺白砂糖.

"爺爺,您別騙我,定遠哥哥跟我說過,吃糖不會得糖尿病,只會得蛀牙,對不對,定遠哥哥?"有幾個小孩子會不喜歡吃甜東西,老王頭的努力顯然已經失敗.

"嘿,你這個臭小子,教什麼不好,非得教他這些."甯不過小孩子,老王頭把矛頭轉向了彭定遠.

"嘻嘻,我也沒辦法呀,事實就是如此,您總不能讓我睜著眼說瞎話吧?"彭定遠笑著反駁道.

"切,少嘻皮笑臉的.好了,綠豆湯你也喝了,空調你也吹上了,現在可以說出什麼事了吧?"沒好氣的瞪了年輕學生一眼,老王頭催促道.

"呵,當然可以啦.事情是這樣,李老師今天在課堂上給我們出了一道死活題,一開始叫了好幾個學員上去,但卻是誰都沒解開,後來他就進行講解,說這道題是忘憂清樂道場的獨門秘籍中的一道,難度之大,連職業棋手也要思考再三才能找到答案,正解是黑先白死,誰成想在他說的正熱鬧的時候小飛飛突然舉起手來要發問,李老師讓他站起來說話,您猜他說的是什麼?"彭定遠賣起了關子.

"說的什麼?"看了一眼正捧著湯碗喝得正起勁的小孫子,老王頭好奇地問道.

"哈,他說'李老師,你講錯了,這道題是黑先劫’."彭定遠模仿著當時課堂上的情景繪聲繪色地表演著.

"什麼?他真會這麼說了?當著那麼多學生的面?"老王頭吃驚地叫道:他並不是一個對圍棋一竅不通的人,非常清楚李飛揚在解題之前所說那幾句話的分量,職業棋手也要思考再三才能找到答案的死活題難度如何可想而知,而自已的小孫子竟然一開口就說老師錯了!

"當然知道了.哈,當時李老師的表情那才叫一個精彩呢,一會紅,一會綠,看小飛飛的眼神就好象是在看外星人一樣,偏偏小飛飛又是一本正經的在那里站著,兩下一對比,哈哈,把全班的人都給逗樂了."回想起當時的場面,彭定遠現在還是忍俊不禁.

"這個小孩子,怎麼這樣不懂事兒."雖然沒有在現場,但從彭定遠的形容里老王頭也能想象得出李飛揚的尷尬,心里面一個勁兒怪小孩子不懂事,什麼話都敢說.

"呵,這事兒也不能怪小飛飛,只是李老師一開始的大話說的太多,又是秘籍,又是職業級的試題,又說有多少高手作過這道題,所以被小飛飛這樣一說才會覺得面子上有點過不去.再說了,小飛飛說的又沒錯,接照他的解法,那道題就是劫活,李老師也沒找出防守那一招的辦法.所以,感覺面子被損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到了最後,還不是得誇獎小飛飛聰明."彭定遠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幸好人家李老師脾氣好,要不然還不得氣出個好歹的.還有,他人小不懂事兒,你當時怎麼也不拉他一下兒?"老王頭埋怨道.

"我也得想呀,他舉手的時候我又不知道他要說什麼,等說出來之手再攔那也早晚了.不過您放心,李老師很喜歡小飛飛的,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生氣.對了,今天臨走的時候他還特意讓我問您關于小飛飛繼續學棋的事兒呢."彭定遠笑著勸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