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六章 反思

"教育?怎麼教育?"小飛飛不解地問道:連高興宇這樣的高手和他對弈都難言勝算,那還有誰有本事讓陳海鵬用'被教育’來形容去年晚報杯上的情況?

"對于棋手來說,被教育當然是在棋盤上了,你還以為是哪里?"陳海鵬反問道.

棋手展現自已的方式靠的是手中的棋子而不是一張巧嘴,因此,能被棋手所認同的也只會是別人手中的棋子而不是空口白話.

"嘿嘿,那你的意思是不是說輸棋了?對了,你說你是八勝二負,那輸的兩盤都是誰呢?"小飛飛不好意思地笑道.

"第一盤是上海的李江濤,業余七段,曾經四次拿過黃河杯賽的冠軍,兩次銀建杯冠軍,是中國業余四大天王之一,名氣和高社長不相上下."棋手對于自已輸掉的棋往往比贏的棋印象更深刻,越是高手越是如此.

"噢,原來這麼厲害呀?!那你輸給他也很正常了."小飛飛點了點頭說道.

當今中國業余棋界的四大天王指的是北京的高興宇,上海的李江濤,浙江的馬國福,南京的朱成玉,這四個人不僅實力高強,而且多年爭戰于業余一線棋戰,近五年國內業余大賽的冠軍幾乎都被這幾個人所包攬.

陳海鵬既然和高興宇在平時的訓練對局中勝負大體相當,那麼敗在李江濤手中也就沒什麼了不起的了.

"是的.雖然和他的棋我也不是沒有一點機會,但總體而言,他的實力還是比我要強上那麼一點,輸給他雖然有些遺憾,但還不足以令我感到震驚."回想著那一局的龍爭虎斗,陳海鵬輕聲答道.

"那你的意思是說宋玉柱贏你的那一盤?他真有那麼厲害嗎?"小飛飛年紀雖小但人卻不笨,去年的晚報杯上所輸的兩盤棋既然和李江濤的這一局只是遺憾而非教訓,那另一盤的對手自然就是唯一的可能了.

"呵,怎麼說呢,厲害自然是非常厲害的,否則他也不可能以北京晚報代表隊成員的身份正式參加晚報杯的比賽.不過那都是後話.事實上,在正式比賽之前我只是聽說過他的名字,十五歲的業余六段雖然不多,但那次比賽中業余七段我也贏了好幾位,所以,我一直是把他當做一名普通的對手,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那盤棋是我執黑先行,當時我是錯小目,而他第三手棋直接小飛掛角,雙方走成現在不常見到的秀策流開局.對于這種古老的開局我和他都很熟悉,大家走得都比較中規中矩,棋局非常平穩地結束了布局階段.

再經過六十多手的交鋒,我本以為這盤棋將形成細棋格局,黑棋會帶著微弱的優勢進入官子戰.

官子是我的強項,我之所以能在總成績上和高社長旗鼓相當,所依靠的就是官子階段一目目的爭奪,因此,在經過認真的形勢判斷之後,我堅信這盤棋我能以一目半到兩目半的微小差距獲勝.

這是最後一輪比賽,假如我能拿下這一盤棋,則會以九勝一負的成績和李江濤總分排在第一,雖然由于之前我輸給過他只能列為第二名,雖然這個第二名只是在理論上的,而且不會被大會所承認,但在心情上卻是完全不同.


然而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我以為棋盤上不會再有大規模戰斗的時候,白棋突然發力,對我三路的一個拆二在三路碰入強攻.

這一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根本沒有想到他在並無成算的情況下居然敢強行分斷我堅固的三路拆二進行挑戰.

面對對方的強硬挑戰我只有奮起反擊,轉瞬間,原本平淡的棋局突然掀起了腥風血雨,黑白雙方在棋盤的左邊展開了刺刀見紅的生死搏斗,誰也不想退縮,誰也不能退縮.

互攻,對殺,緊氣,打劫,激烈戰斗的結果,因為只差一個劫材,黑棋大龍頓死,二十多顆棋子,就那樣一枚枚地被對方拿起,再放在棋盤的邊上,黑壓壓的一片,直到現在,那些棋子所形成的圖案還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而揮之難去.

棋局結束之後再轉回頭去看那一招似乎有些無理的三路碰入,我這才發現,那實際上並非無理,而是戰斗嗅覺極為敏銳的一招:早了,周圍條件不成熟,晚了,機會將被錯過.

在那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已的天賦即便不是百年一遇,也是五十年難得一見,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的自信,才使得我甯願放棄進入重點中學的機會而選擇在馬蓮道附近上學,才使得我每天甯肯寫不完學校留下的作業也要保證每天至少四個小時的研究時間.

因為,我知道我一定能夠成為出類拔萃的大國手,象吳清源,象陳祖德,象聶衛平,象馬曉春,成為一個能夠用自已的名字命名一個時代的大國手.

但我實在沒有想到,一個學棋時間和我相仿,年紀最多大我兩歲的少年居然在我最引以為豪的棋感上給我上了一課.

那天之後我才意識到,我所謂的超人天賦不過是一個笑話.

那天之後我才明白,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手還需要走的路有多遠.

僅僅一個城區,相距不過數里之遙就有這樣一位強勁的對手,那麼全市呢?全國呢?還有多少象宋玉柱這樣的棋手是我不知道的?

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現在再想起那天之前的壯志凌云,大概也只有用這兩句成語來形容才恰當吧."

再歎一口氣,陳海鵬自嘲般地嘴角微微向上咧了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