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風起云湧 第一百四十章 求救三清


【第一百四十章求救三清】

鯤鵬畢竟是鯤鵬,從混沌初開活到如今,絕對不是什麼善茬,心性,思維,謀略絕非等閑之輩.

有一種人想到便做,鯤鵬便是屬于這一行列中的人,此時正在茫茫空間中飛速穿梭著,猶如一條泥鰍.這就好比一個人一旦走過一條路,哪怕是很陌生的,但是走過一遍也會熟悉很多,所以,此時的鯤鵬不再像來時一樣狼狽不堪.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通天教主的碧游宮便在鯤鵬眼前出現,鯤鵬為什麼先來碧游龔而不是先去玉虛宮或者原始那里,只因為他想借通天手中的混元劍而已.【這部小說里通天擁有混元劍和誅仙劍,均為鴻鈞所賜,至于為什麼,這是情節的發展需要,以後另有詳解.】

原本這混元劍是混沌孕育的,只是為什麼沒有變成混沌至寶卻是因為此寶孕育的時日太短了,當年在混沌之時,盤古因為開天任務不能延期而這把劍又才在混沌中孕育沒多久,所以就導致這劍的成長胎死于此.

還有一個其實最主要的還是沒有鴻蒙紫氣加注于劍中,那開天三寶之所以能用來鎮壓氣運除了開天有功德外就是因為其原身盤古斧身具一道大道之基──鴻蒙紫氣才能具有強大的鎮壓氣運之功.

這大道之基通天雖有但怎麼可能把其加注于混元劍,不說其珍貴但說現在這里可不是鴻蒙世界,誰知道注入後有沒成長成混沌至寶的可能.

不過此劍雖然不入混沌至寶,也不入先天,(不入先天是因為起材質比任何先天之物都好)但也是了不得的兵器,就如同神話的此劍的特點天下最鋒最硬之物.這劍雖然還沒成長成混沌至寶,但畢竟其也不差,這劍只要功力高深之人用到極處屠聖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鯤鵬請求搬救兵的同時也打算把這把劍借來,多少能夠加些勝算,鯤鵬有足夠的自信通天一定會把混元劍借給自己.

轉瞬,碧游宮大門呈現在鯤鵬眼前,湊巧的是鯤鵬感應到三清居然出奇的齊聚在這里,當下飛速而去,心道:"這三清據雜一起,也到省了我一些功夫."

"鯤鵬道友,鴻蒙紫氣的進展如何了?"老君神目端莊的說道,一看就是神棍一個.

鯤鵬心里不斷的詆毀著幾條老狐狸然而面上卻泛起了燦爛的笑容,"遇到麻煩了,特來向幾位搬救兵求救來了."

"哦?我們三人正在談論道法,鯤鵬道友不放先將事情放一放,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滄秒大道,如何?"通天也是一副神棍在嘴臉沖著鯤鵬含笑說道.

那神情像一個淫蕩的婊子見到了肯花錢嫖娼的猥瑣男一樣.


和三清幾人寒暄了幾句,大家就提出了一起談論道法,鯤鵬也不好當場拒絕,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

三清資質不凡,而且又得到鴻鈞賜予的大道之基,成聖多年,自然比鯤鵬高深的得多.談論起道法來的時候,鯤鵬自然是受益匪淺,對道法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更讓鯤鵬摸到了一點理解鴻蒙紫氣的門路.

或許是元始與通天是天生有些對沖,他們在道法上有不同的領悟,元始比較傾向立正統,定規則,分層次尊卑,理順天下萬物.通天卻對殺伐果斷,以氣義分聚有所偏愛,對層次尊卑反倒不是非常在意,已經有"有教無類"的思想傾向.

太上老君認為立正統無錯,但不可過于苛刻,氣義不可少,但不得因此禍亂蒼生,頗有幾分中庸之風.所以,在談論道法之時,通天和元始總會有一些爭論,而太上老君卻是在中間調和.

元始與通天都服太上老君,所以爭鋒都控制在非常好的范圍內.即使這樣,鯤鵬還是察覺道一絲苗頭,太上老君對通天完全開放的"有教無類",並不是很喜歡.或許是因為鯤鵬置身事外,顯得有些看戲的姿態,讓三清覺得應該把他也拉下水.

終于在元始與通天在一次爭論的時候,終于扯到了他的身上,只聽太上老君笑著:"不知鯤鵬道友以為元始之道與通天之道,熟勝熟劣?"

雖然很不想被拖進這談渾水,但是老子開口了自己還能不說嗎,那不是駁了他面子,見元始與通天都把目光放在自己,鯤鵬想了想,覺得自己說一些屁話,反而會讓人討厭,覺得自己虛偽,不如說一些能開導人的話來得實在,就回答道:"每一個修士,都有自己心中的道,有自己的堅持,鯤鵬卻以為,無論是何修士所追求的道,只要不是為禍蒼生,都是值得尊重.萬般道法,我等難以盡數窺得,也不能因為自己的道,就否認其他人的道.若是天下中修能不以偏蓋全,求同存異,攜手共進,卻是我修道之人大幸."

這話說的有夠人面獸心的,三清心里一陣嘔吐.

"求同存異?"

三清聽到這個詞後,佯裝雙眼一亮,隨即沉默了,然後就地閉目,竟然入定了,這一切只不過擺擺場面罷了,造下勢而已.

鯤鵬見此,不禁感慨:這也太厲害,太誇張了.鯤鵬知道自己說的有多矯情令人作嘔,可是三清居然•••••••••••••••••••••••••••••••••••【為何我知道那麼多現代成語典故一些經書道典的一點入定悟道的感覺都沒.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仍"?】

鯤鵬明知道自己的資質比三清差太多,可真的在一邊體驗這種差距,還是免不了有些嫉妒.沒錯,就是嫉妒.盡管鯤鵬很不想把這個詞用在自己身上,但他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侯,的確是在嫉妒,這種感覺很清楚,很明白,根本就騙不了自己.

因為如果沒有嫉妒,又何來郁悶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