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薦:尋找外星人-最後的迷題(8)

第八章美洲文明中的法輪式十字架與蛇龍 莎披:之前曾經說過,由于科學家忽視了旋轉的引力對物體的景響,因此地球許多將要發生的災難都沒有充分被學者所估計。 其實由于“石磨運動”(外星文明將引力不斷圍繞焦點旋轉的這種運動稱為石磨運動,詳情請參閱上一章)的影響,地球的性質正在不斷變換,而此種變換相當有規律,可以這樣描述:[參閱圖8-1] 圖8-1:地球發生災難的性質可在一個圓中標示出來。 高國新:我知道這個圖的含義。這個圖的意思是,地球上所發生的事情,例如氣候﹑災難等,都大致會在下一個周期內重新發生,在B點發生的事情,大致上會在下一個周期內的A點發生,但是由于事物是發展的,因此周期只能相似而不能相同。這兩個不同的周期可以用兩個圓來表示。 莎披:是的,其實這原理和“混沌”科學有所關聯,上圖和下圖的意義是一樣的。[參閱圖8-2] 圖8-2:維爾特拉的以捕食其他魚為生的魚和作為食物的 魚關系的方程式相圖,封閉的圈表示周期運動。 附:“混沌”科學中所有的對于動力系統的理解都是通過這種幾何學方法進行的。比如,意大利數學家推托·維爾特拉(1860一1940)為地中海的以捕食其他魚為生的魚和食物魚的數量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模型。他試圖用這個模型對生物學家烏姆伯托·德·安考納好奇的觀察作出解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捕魚量下降時。捕獲物中以捕其他魚為生的魚的比例更大。維爾特拉發現了這種現象的原因:數量的變化是具有波動周期的,如果數量平均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對以捕其他魚為生的魚有利。 上圖是表示這個發現的幾何圖形:維爾特拉方程式相圖。解式曲線是封閉的圍,這些圈的中心是一個點。這個點代表了恒穩定解式,以捕其他魚為生的魚和食物魚的數量比例絕對平衡。封閉的圈代表了周期解式。周期性從本質上講是兩部分魚的數量的延遲反映的結果。設想一下,如果食物的魚的數量多,那麼,以捕其他魚為生的魚的數量就會少。如果以捕食其他魚為生的魚的數量上升,那麼食物就會大量減少。由于以捕其他魚為生的魚的生殖率比較低,因此,這種魚的數量總是低于能繼續生存的食物魚數量。捕食其他魚的魚的數量在下降,但是,除非其數量下降到非常低的程度,否則,食物魚的數量就不可能大幅度增長。一旦以捕其他魚為主的魚的數量遠遠不足,那麼,有更強生殖能力的食物魚的數量就會呈爆炸式地增長。新的周期又開始了。 高國新:這原理有點像地球的氣候變化周期。地球較大尺度的氣候變遷,是以2億年至3億年為周期,就是曆史上大冰期和間冰期反複交替而出現的氣候變遷*。這種氣候的變遷總會重複發生。 注:這種氣候變遷是由地球的黃赤交角自然大波動(10°——23.5°)所造成的。由于地球的“身子”或“斜”或“正”,各地接受的太陽輻射熱也隨之發生變化,從而引起氣候變遷。 另一個是以平均約10萬年為尺度的冰期與間冰期反複交替出現的氣候變遷。這主要是由地球軌道三要素自然的小波動引起的。地球的黃赤交角除了有長周期的大波動以外,還有以4.1萬年為周期的小波動;地球繞太陽運轉軌道的偏心率也有以10萬年為周期的變化;由自轉軸在地球中的位置等因素的變化所引起的歲差有2.1萬年為周期的變化,這三種變化綜合起來使得地球的氣候產生平均約10萬年為周期的冷暖波動,從而出現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 可以說,以上4種得到公認的氣候變遷周期,都主要是由天文因素或地球軌道要素變化所決定的。 另外,有科學家發現氣候還有以3200萬年為周期的波動。他們發現,在過去2億年——3億年內,每隔3200萬年便出現一次“寒冷期”。當然,這種“寒冷期”是非冰期中的寒冷期,與我們現在所處的大冰期相比,仍然是相當暖和的。徐欽菏認為,這是由地球的黃赤交角的“中波動”引起的。 除了上述5種尺度的氣候變遷,還有10000年、1000年、100年、10年和3年一4年等多種時間尺度的氣候變遷。可氣候學家們對這些尺度的氣候變遷了解得還非常少。 莎披:所以說,任何規律都有尺度之分。氣候有2億至3億年為一周期的變化,同時亦有以幾年為一個周期的變化,同樣,“石磨運動”對地球的影響亦以1億年左右為一個大周期,大概是地球附近的行星排列成兩次十字架形狀所需要的時間,同時亦有以6000年左右,亦即是一個“歲差移動”周期的4份1周期的影響。 高國新:其實我想知道“石磨運動”對地球的確切的影響是什麼,會不會就是地震。 莎披:其實“石磨運動”對地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例如以此次將要發生的地球災難為例,導致災難發生的罪魁禍首是地球地殼所發生的急劇移動,接著就會發生連鎖式災難,首先是全球大地震,接著發生連鎖式災難,兩極冰山的消溶,氣候大變化等等。 高國新:的確很可怕,其實我從一本書中亦讀過地球曾發生了一些科學家不能解析的地質變動,原來原因是由于天體的“石磨運動”所造成的*。 附:(摘自《上帝的指紋》) 一般學者認為,南極洲的冰層,以它目前的面積和形態,至少已經存在了好幾百萬年。最近的一些證據顯示,穆德後地和鄰近的地區曾經度過一段漫長的“無冰”時期,直到約莫6000年前才完全被冰層覆蓋。 證據一 《發現科學世界》雜志,1993年2月號,第17頁:大約在2.6億年的二疊紀時代。南極大陸上,只有在溫帶氣候才能夠生長的落葉植物枝時茂盛。這是古代植物學家,從橫貫南極的阿奇納山(Achemar)高度為7000英尺的地點發現的化石樹干中得到的結論。他們發現化石的地點在緯度84度22分,而不是離南極只有500英里的地方。 “這項發現令人特別感興趣的是,不管是活生生的,或是化石形態的,這是在南緯80或85度地帶上,至目前為止惟一發現的森林蹤跡。”研究這些化石的俄亥俄州立大學古代植物學家伊堤斯·泰勒(YdithTaylor)表示:“我們古代植物學家遇到這種狀況,首先要做的便是與現代的記錄相比較。目前在這個緯度上完全沒有森林。我們曾在熱帶地方看到過原屬溫帶的森林。但是在夏日24小時陽光,冬日則24小時黑夜的地方,即使是溫帶,也無法培育出森林來。” 證據二 地質學家發現始新世(大約6000萬年前)以前,南極大陸沒有任何一處有冰河存在的證據。但跡象顯示,在寒武紀(5.5億年前)時,南極大陸完全。或幾乎完全被溫暖的海洋所包圍,因為在南極海洋線上,我們在由礁石組合而成、厚實的石灰岩中,找到了很多在寒武紀時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經過了幾千幾萬年,這些海中的形成物出現于海面以後,溫暖的氣候也為南極大陸帶來豐富的植物。謝克頓爵士(SirEmestShackleton)在離南極點200英里處找到的煤層,便是最佳證明。隨後,1935年在伯德探險隊活動期間,地質學家在南緯86度58分偉伯山峰(mountweaver)的斜面上,更發現了大量的化石,包括了葉、莖、干的遺跡。發現化石的點與南極點的距離大致相同,只不過高于海平面2英里。1952年,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杜阿第(Lymankdoughgrty)博士完成了這些化石的研究,確是曾經有兩種針葉林曾存在于當地。一種稱為GlosDpteris,曾經遍布于其他南半球大陸(非洲、南美、澳大利亞),另外一種則為巨型的針葉林……” 證據三 伯德海軍上將,曾經將偉伯山峰上的發現,以及它的重要性書寫如下:“從南極點不到200英里,“世界最難的山峰上,我們發現了一個確切的證據,證明南極過去曾經曆過溫暖,甚至亞熱帶的氣候。” 證據四 “蘇聯科學家報告,在南極大陸的葛拉姆(Grahamlind),發現了第三紀(可能為曉新世或始新世)的熱帶植物……另外英國地質學家,也在南極發現了與2000萬年前生長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同樣的森林化石。顯示在現在所知最早的始新世(6000萬年前)冰河期以後,南極大陸並非一直被冰雪覆蓋,而曾數次回暖。” 證據五 “1990年12月25日,兩位地質學家麥克凱維和哈烏,在離南極點400公里、海拔1830米的地方作業時,發現了200至300萬年前的落葉樹森林的化石。” 證據六 1986年所發現的化石化樹木及植物,至少證明南極大陸的一部分,在250萬年前,並沒有遭到冰雪覆蓋。後來又發現一些證物,顯示一直到10萬年前,南極大陸還有一部分沒有被冰雪覆蓋。 證據七 伯德南極探險隊在羅斯海的海底采集到的堆積物顯示,“曾經有大河,攜帶細沙的堆積物”從這附近出海,而一直到公元前4000年前,南極的這一部分,河川的水仍保持著流動的狀態。根據伊利諾大學的杰克·修斯(JackHough)博士所述:“根據N—5中心(CoreN—5)所做的記錄顯示,從現在往前推,6000年前的這一段時間,海底堆積物呈冰塊,但6000到1500年前,堆積物呈細沙狀,不過例外的是在12000年前左右,曾有一度堆積物的沙粒很粗,呈現細礫狀。可見,除了12000年前,冰山隨河川流下以外,這個地區原來並不存在冰。” 證據八 費納烏斯世界地圖,非常正確地描繪出沒有冰的羅斯海的狀態。而且,南極大陸沿岸地方的一些高山,從海岸流出的大河,也都有詳細的位置圖。但現在該地,除了厚達l英里的冰河以外,什麼都看不見。[參閱圖8-3] 圖8-3:費納烏斯繪制的地圖,顯示南極大陸還未被冰封的海岸﹑山脈和河川 18世紀法國地理學家菲立比.布雅舍僑早在南極大陸被正式“發現”之前,就已經根據古地圖繪制了一幅南極地圖。這幅地圖,正確地描繪了冰雪覆蓋下的南極大陸的地形。這是偶然,還是失落文明的地圖制作者,在描繪地圖時,南極大陸尚未為冰所覆蓋?[參閱圖8-4] 圖8-4:布雅舍繪制的地圖,顯示南極大陸被冰層覆蓋之前的樣貌 所有孩童在學校念地理時都會發現,正確的北(北極),與羅盤針上所指的正北是不同的。羅盤針上所指的北方,為現在的北加拿大位置,離北極約有11度的偏差。不過根據最新考古磁氣學的研究,地球的磁鐵極性,在過去8000萬年中,倒轉了170度。 為什麼磁性會倒轉170度? 地質學家藍孔最近在劍橋大學教書之余,在(科學美國)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認為: 地球的磁場與地球的自轉有某種程度的關系。而這一點帶領我們認識一項有關自轉的驚人發現……(無可避免的結論是)地球的自轉軸曾經過改變。或用另外一種說法,地球這個行星一面旋轉,一面正在改變其地理上的兩換位置。 藍孔假設兩極曾經曆180度的大反轉,也就是說,地球整整地翻了一個筋斗。而類似的考古磁場測定,則認為地殼曾在地理上的兩極上滑過。不論是哪一個,這些變動對文明與全球生命的影響,都是無法想象的恐怖。 當然,藍孔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許磁場反轉並非因為自轉軸,而是因為其他大變動而起的。 不過,他也可能是對的。 根據《自然》和《新科學》等雜志的報導,上一個地球磁場反轉,發生在大約12400年前——也就是在公元前l1000年到公元前10000年之間。 這1000年,正好是安第斯山的帝華納科文明傳說被摧毀的時期,也是一般相信基沙台地上巨大的天文建築的配制及設計完成,以及獅身人面像被大量雨水侵蝕的時期。同時,這更是埃及“太古開始的農業實驗”突然之間失敗的時期,以及,大量的哺乳類動物在全球各地突然絕滅的時期。另外,在這個時期中,海面突然上升,颶風一般的暴風刮起,雷雨交加、火山爆發。 證據九 百里大學理學部教授藝夫·洛卡(YvesRocard)說:“現代地震儀的精密度越來越高,地球所有振動的‘雜音’,甚至在沒有地震波的情況下都可探測得知。因此地震儀可能收錄下一些人工的振動,如4公里以外的電車跑動。風在地面賦予的壓力變化,或大都市10公里以外發生的事情等,也會記錄下大氣的動態。有的時候,從地震儀上,我們甚至可以發現遠方暴風雨的影響;然而,在這些以外,我們一直還可以觀測到一種來自地球的,好像火花打閃的聲音一般,微弱但明顯,找不到原因的嗓音;持續地……” 證據十 “北極從1900到1960年之間,沿著西經45度子午線,往格陵蘭的位置,移動了10英尺……以每年移動2.5英寸的速度。不過,從1900到1968年之間,北極移動了20英尺,也就是說,1960到1968年間,北極移動了10英尺,每年移動的速度高達4英寸……如果這個觀測是正確的話(參與觀測的都是一流而值得信賴的學者),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地殼不但在變動,而且正在加速變動之中……” 因此一些學者如哈普古德提出了“大陸漂移”理論,指出地球的整個外殼曾經“有時可能移換”,如同一只橘子的表皮,松脫後就會整個的移動。 但是,正統地質學家到現在還不肯接納哈普古德的理論,盡管他們一直無法提出有力的反證。哈氏的觀點引起太多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有哪一種地質機制,能對地表的岩石圈產生如此強勁的沖擊,以致引發規模如此龐大的地殼移置? 讓我們聽聽愛因斯坦如何解答這個問題: 在南、北極地區,冰雪不斷累積,分布並不均勻。地球的運轉使這一堆堆分布不均勻的冰雪產生變化,從而引發出離心動力,傳送到地球僵硬的表層。以這種方式產生出來的離心動力,能量會日漸增強;當它達到某一個程度時,就會使地殼松脫,開始移動…… 令人驚異的是,幾張古地圖似乎蘊含一些間接證據,支持哈普古德提出的理論:地殼突然南移之後,南極洲部分地區才開始形成冰層。更重要的是,由于這些地圖只有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才有可能繪制成,我們不得不對人類文明的曆史重新加以考量。根據一般學者的看法,公元前4000年之前根本不可能有文明存在。 簡單地說,對人類文明的起源,學術界的共識是: ●文明最初發源于中東地區肥沃的新月形地帶。 ●文明發源于公元前4000年之後,在最早的真正文明(兩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出現時達到一個頂點,時為公元前3000年左右。隨後出現的文明,崛起在印度河流域和中國。 ●大約1500年後,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的南北美洲,獨立地發展出一個文明。 ●在舊世界,自從公元前3000年以來(在新世界,自從公元前大約1500年以來),文明穩定“演進”,變得愈來愈複雜、精致和豐富。 ●因此,相對于今天的人類文明,所有古代文明(以及它們的各種成就)只能算是原始的玩意兒(中東古代天文家對上天的敬畏,違反科學的精神,而埃及的金字塔只不過是“原始工程師”的作品)。” 古老地圖所蘊含的據證,卻跟以上所有論點發生抵觸。因此不少學者想念這些原始地圖在1萬或1.2萬年之前被一個神秘的文明所繪制成的,而大陸就曾發生過漂移。他們相信地球的南極大陸至少一部分曾在4000至6000年前從南大平洋附近滑動到現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