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以及UFO真相之謎

一. 外星人和飛碟的探討- 地球于45.5億年前生成,經過此漫長歲月的孕育,至今所呈現的環境,最適合人類生命的成長,例如地球大小恰當、含有充分的水分、距離太陽適中和空氣的成分適當,這四項任何一項均不得缺少,由此可知地球在宇宙中是極為珍貴的一顆行星。人類在地球上的文明史,僅數千年而已,與宇宙150十億年的年齡比較,顯得極為短暫。 1960年俄國莫斯科大學天文學教授偉利安那甯諾曾說過,約有1億以上的星球住著有智慧理性的人。近年美國天文學者FrankDrake研究出「德雷克方程式」,估算本銀河系內,應有10萬到100萬個智慧文明的星球存在(注1)。其中有些行星的智慧人,文明史長于我們,科技超越我們。 在地球上每年發現飛碟的案件至少有百件,至今統計地球上發現飛碟的案例已超過數萬件。根據美國蓋洛普民意測驗統計,曾目擊幽浮的人占全美國人口9%(注2)。外星人和幽浮的經常出現,已是不爭的事實,聯合國也已正式聲明有飛碟的存在。 由于飛碟的出現,對人類的生命產生相當大的威脅,例如1948年1月7日美國空軍上尉曼德爾,受命追逐被大眾目擊的飛碟,不幸殉職(注3)。從1945年以來,已有100多架飛機、船艦和1000多人,在美國東南方海岸外的百慕達三角失蹤,沒有找到機艦的殘骸和罹難者的尸體(注4)。1958年英國連續有7輛卡車連同司機在公路上消失,沒有下落(注5)。諸如此類慘案,人類自有曆史記載以來,多得不勝枚舉。因此探究飛碟和外星人的來處,是人類非常重要的課題,可由我們最新科學理論和事實以及人類已有的史料去研究。 根據目擊外星人和飛碟的一些世界各地的人,繪制的形狀,經研究統計結果,外星人的形狀有八種:巨人、高個子、普通身長者、矮人、侏儒、全身披毛的矮人、綠色皮膚的人和全身長毛的巨人。 1970年在巴西聖保羅舉行中南美洲宇宙現象研究會議中,專家所發表的飛碟型態有13種:雞蛋型、球型、碟子型、圓圈型、雪茄型、茶杯型、飛拐型、土星型、半圓型、陀螺型、圓頂型、橢圓型和鐵餅型,再細分為132種類(注6)。 由如此多的外星人和飛碟種類,可知外星人不只是來自一個星球,而是來自許多不同的星球。這些飛碟中,被發現有超大型的太空母艦,來回于其星球和地球之間,因為降落地球後不易升空,所以到達地球上空時,放出小型飛碟,達成任務後,隨即返航。 但是依照各種天文觀測的數據顯示,在太陽系的行星和衛星,除了地球以外,其它星球均不可能有智能的生命存在。宇宙中若有外星人,其生存的環境需與地球相似,必須居住在恒星系中的行星。根據天文資料所得,我們太陽系最接近的恒星:半人馬座的比鄰星,與地球的距離有4.3光年,依照行星探測船「航海家號」的航行速度,需要8萬多年才能到達。 在航行速度不能達到光速的限制下,我們所知的宇宙中,其它恒星系的星球,不可能有外星人駕駛飛碟到達地球。在現在的宇宙時空架構上,和科學知識范疇內,無法解釋來去無蹤的飛碟,及提供一種強而有力的飛碟理論(注7),因此至今科學界總是否認外星人和飛碟的存在。這種避開涉及外星人和飛碟的駝鳥心態,可能會危及全人類的未來。 飛碟有一特殊的現象,可以在瞬間消失。大多數專家認為這種現象是穿入不同時空而消失的。這個不同時空,必定不是目前我們所認知存在的時空,即超出人們所知的四維時空。當今超越四維時空的宇宙科學理論有數種,如玻色子弦論有26維時空、超重力理論有11維時空、雙克氏理論有5維時空和最受世人矚目的近代物理學超弦理論(superstringtheory)有10維時空。 二. 超弦理論概說- 1974年美國Schwarz教授和法國物理學家Scherk提出弦論(stringtheory),指出基本粒子不是點,而是如弦狀物的一維曲線,稱之為弦(string),把一切物質當成九維空間里的弦。這種弦沒有厚度,長度視環境而定,且極微小,其典型值是蒲朗克長度(Plancklength),據說看起來像一條粗的橡皮筋。弦以各種不同的特定連續振蕩模式運動,表現各種基本粒子的性質,如輕子、誇克等粒子,目前已知的一切基本粒子就是這些弦的最低振動能態,也就是基態(groundstate)。 1984年Schwarz和英人Green發現以弦論的九維空間為基礎,引用超對稱性(Supersymmetry) 的特殊數學方法,能避免量子力學中一些異常現象(Anomaly),應用超對稱的弦論,就是超弦理論。1985年美國普林斯頓大Gross教授的研究小組更以超弦理論成功的導出大統一理論和電弱統一理論,有希望將重力統一起來,被看為兼賅萬有論(Theoryofeverything)的候選者,為近代尖端科學研究的焦點。因為超弦理論模式尚有缺點,例如目前實驗不能達到所需的超高能量、沒有發現超對稱性的數據、粒子加速器所需的能量必須在前所未有的17次方大范圍中探索、不能解釋宇宙常數(CosmologicalConstant)何以為零、難以從數千種真空高能量降為低能量的方法,選擇正確的一種和沒有人真正知曉如何將10維時空完善的緊致化為4維。 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後一項,決定時空維度的幾何學模式,將是預知超弦理論之鑰。目前最大的難題也就是在此點,無法解釋其立論基礎的所在─由9維空間和1維時間所構成的10維時空宇宙架構(注8)。由于10維時空的宇宙,不能被一般人所接受,為遷就我們生活其中的四維時空,科學家正尋找將10維時空完美的緊致化(compactify)之途徑,以成為我們所熟悉的4維時空架構,和吾人無從看見極微小的6維空間,但是至今仍無法完美達成。 超弦理論是建立在宇宙十維時空架構的基礎上,宇宙誕生的初始條件就有不少假設,又于十維時空的緊致化,並無正確的邊際條件可規范,僅由超對稱理論的多種對稱自失途徑來推演,甚難達到吾人所要求的四維時空。 享譽國際的宇宙論權威A.Linde教授,曾再三強調,為何緊致化的結果是四維,而非五維或其它維度時空?(注9)宇宙自大霹靂誕生以來,十維時空不一定非要降至四維不可,其它任何維度也可能同樣存在。就超弦理論而言,十維時空的宇宙不需非降至四維不可,其它六維空間也應可同等存在。若根據超對稱性理論,九維空間的方程式是整體對稱的,對每一維空間而言均具有對稱性(注10),即其數學結構是等權的,不一定會于宇宙發生相變時,成為區域對稱狀態。所以除時間一維不變外,理論上其余九維空間應仍以等權存在,即宇宙至今仍然維持完整的十維時空架構。 超弦理論中的E8E8超對稱架構,包含大統一理論和電弱統一理論的對稱性,特別引起科學家的重視。每一個E8代表著單獨的對稱群,其中一個E8描述的是一般物質,另一個E8描述的是影子物質(shadowmatter)。這種影子物質除重力外,無其它交互作用力存在(注11),即無法以電磁波探測得到,這正是所謂黑暗物質(Darkmatter)的特性。 超弦理論已進入實驗測試的階段,歐洲粒子物理中心研究(CERN)為目前正在運轉中全世界最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器LEP(largeelectron-positroncollider),其第二期研究計劃,在探討構成宇宙的最基本粒子,尋找輕子和誇克的內部構造,已于1991年3月底宣稱發現超對稱的第一個征象(注12),進一步的研究正在進行中,以發現有否超弦理論所預測的超對稱粒子。 三. 三重宇宙的推證- 「宇宙」二字的解釋:上下四方曰宇,即一個六面體的空間,坐標表示為三維立體空間;古往今來曰宙,即光陰的往來,可用時間一維表示。時間可由特殊相對論相當完美的體系說明,而時間和空間可由一般相對論合起來討論,合稱四維時空。超弦理論所根據的十維時空,超越相對論的四維時空有六維空間。假使我們以立足生活于其間的三維空間為一重宇宙的空間,九維空間就有三重宇宙的空間,而時間不會各自分段,仍以同一時間作為事件前後的同一計量標准,因此大宇宙的十維時空架構可以看為三重三維空間和共享的一維時間,即三宇一宙的時空,合稱為三重宇宙的時空架構。 這種大膽假設,仍需得到證明,因為物理理論必須以宇宙的現象來證實。這三重宇宙的時空架構,可由太陽微中子(Neutrino)失蹤的事實得到證明。 太陽的能量約有百分之二以微中子輻射出來。在美國南達科他金礦穴坑下,以大型液槽接收到從太陽輻射出的微中子,每個月約有一打。這個數目僅是理論值的三分之一而已,其余三分之二的太陽微中子不知去向,這個問題成為粒子天文領域上的一個大秘密,已困擾了科學家二十余年。微中子屬輕子族的費米子(Fermion) ,其理論上的性質是:靜止質量為0,電荷為0,自旋為1/2。 1987年1月,超新星1987A大爆炸時,美國設于地下的重力波檢測器,于10秒內接收到從超新星輻射來的20個電子微中子。由這珍貴的數據,可得知微中子幾乎無質量,並且以接近光速飛行,與理論值光速相符(注13)。 量子力學場論中,有一種作為重力場交換媒介的粒子:重力子(graviton),是一種被預測而未證實的玻色子(boson)。凡是有質量就有重力的作用,也就有重力子在其間傳遞重力,根據物理理論,重力在宇宙中是無所不在的,就是超弦理論的九維空間也受到重力作用;換言之,重力子為傳遞重力,必須貫穿任何空間,不會受到任何阻礙。 應用重力交互作用和規范理論,推測重力子的性質是:靜止質量為0,電荷為0,速度為光速,自旋為2。由于重力作用非常微小,在10公分的范圍內,約為電磁作用的10倍,因此重力子的能量極小(注14)。由Planck量子理論可推知重力波振動的頻率極高,以致目前世界各國的重力波檢測器,仍然無法達到能接收的頻率范圍。 目前全世界各地約有10幾個重力波檢測實驗室,包括美國史丹福大學、馬里蘭大學、路易斯安那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意大利羅馬大學、中國廣州大學以及日本、西德、英國與等,但是迄今尚無正式紀錄可以確定發現重力波。 微中子能量亦甚小,因之頻率亦甚高,故其一大特點在于穿透力特強,可以貫穿固態鉛3500光年的厚度。根據微中子和重力子的性質相互比較,可以發現兩者除了自旋外,其余性質相同。又在超對稱的特性上,玻色子和費米子兩者原是同類的。重力子自旋為2是玻色子;微中子自旋為1/2是費米子,兩者應屬同類。由此可知重力子和微中子的性質幾乎全部相似。由重力子可以貫穿宇宙每個空間的性質,可知微中子同樣可以貫穿宇宙每個空間。因此從太陽輻射出來的微中子,可以平均散發于全部三重宇宙,而輻射到我們這一重宇宙的微中子,當然僅有三分之一而已。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揭開太陽微中子失蹤的大秘密,而且可以作為大宇宙是三重宇宙十維時空架構的左證。 四. 黑暗物質在天文物理學的解說與探測- 20多年來,在天文物理學上仍沒有進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黑暗物質(DarkMatter)。在1930年代,一位天文學家FritzZwicky觀測銀河系後,發現有一些特殊而被隱藏的質量,以萬有引力保持銀河系的快速旋轉。 一直到70年代,發現旋渦星系(galaxy)的重力牽引高速旋轉的星球,保持快速運行而不至脫離。這星系的質量可由理論推算,當星球在旋渦星系的邊緣以高速環繞著旋轉時,這個星系的總質量可由此星球的質量和旋轉速率估算出來。但由某種型態的星球及星系的絕對亮度與質量之間有一定的關系,依據星體的絕對亮度調查星體的質量,再乘測量的數量,即能推算出宇宙中看得見的物質之質量。即實際以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系的全部星球,所估算的星系質量比前者估算的總質量少很多。故發現星系似乎均隱藏著大量看不見的質量(MissingMass)(注15)。 以銀河系為例,由維系銀河系運行所需的引力,計算銀河系的質量,與由觀測到的恒星數,計算銀河系的全體物質總質量比較,相差十倍以上。又根據觀測氘(D)、氦-3(He)、氦-4(He)及其它元素與豐存量所得,指出以質子和中子型態存在的物質,其密度小于由星系團動力學所導出總物質的百分之十。 由銀河系推測到其它星系,甚至星系團及超星系團中,也有大量黑暗物質存在。有多種觀測數據估算,宇宙有多于總質量的90%,為不能用電磁波觀測到的物質,這些物質即為黑暗物質(注16)。故宇宙間最普遍的東西,就是黑暗物質。 黑暗物質可能以非重子(nonbargon)或熱黑暗物質(hotdarkmatter)和重子(bargon)或冷黑暗物質(colddarkmatter)二種方式存在。非重子或熱黑暗物質方式中,如光子和微中子以光速或近于光速在移動,實際上不見有靜止質量,也找不到有質量的證據。 假想中磁單極被認為不可能存在,若是宇宙中有大量磁單極,則銀河的電場早就被撕裂了(注17)。另一假想中的軸子(axion),為解釋強交互作用力,能維持原子核不散開而提出的一種假想粒子,尚未得到實驗證實。 另有宇宙弦(cosmicstring)僅為宇宙中假設存在的物質形態之一,為宇宙生成後留在沒有發生相變區域內的一股密集能量,因弦中的環狀弦會放出重力波而消失,所以不可能留至今成為黑暗物質(注18)。重子或冷黑暗物質方式中,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可當成已知質量的物質系統;岩石星塵在星際間比例極低,可以忽略;近年來發現的木星型行星(稱為棕矮星),因質量不大,例如木星在太陽系所占的物質比例極小。現在探測黑暗物質的熱門目標,是以弱交重粒子(weaklyinteractingmassiveparticles)為對象,包括超誇克(Squark)、超輕子(Slepton)、超電子(Selectron)、和光超子(Photino)等。這些由超對稱理論與所預言的超對稱粒子,可能有質子十倍或以上的質量,或輕如軸子,和普通物質非常相似,然而迄今仍無發現。 五. 黑暗物質在三重宇宙的定位- 占宇宙總質量90%以上的黑暗物質,20年來,科學家以各種方法,例如宇宙天文觀測、地下礦坑粒子接收設備接收和粒子對撞器探索等。目前世界上有許多黑暗物質的檢測計劃正在進行,較著名的有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和美國伊立諾州費米實驗室的粒子對撞器,日本岐阜縣神岡礦山地下實驗裝置。正在准備進行的有美國德州52哩超導體超級粒子對撞器,完成後將成為全世界最大能量的粒子對撞器,嘗試由試驗結果證明黑暗物質存在的理論,但是迄今仍然一無所獲。 近年研究結論,宇宙的組成以冷黑暗物質被大多數學者所接受,認為黑暗物質是質子和中子之類的重子所形成的。質子和中子的慢速移動,經萬有引力而聚集而構成一般的物質,到某一密度便產生核熔合反應而發光,即成為可見星球(注19)。又因為由宇宙背景輻射的溫度值,可以算得每立方公分約有四百個光子存在,根據此數值可以算出重子數量,和可見物質的重子數量,大致相同,故不應有黑暗物質存在。 但是黑暗物質的性質,僅有重力能影響我們看得到的星球,不能以電磁波觀測到,此現象和超弦理論的十維時空三重宇宙之間所呈現的現象相符,因此根據三重宇宙的架構,黑暗物質的重子存在另一重我們觀測不到的宇宙,則不受其數量與本宇宙光子數量比值的限制,及不受限于重子會發生核熔合而發光被我們觀測到的顧忌。由此可知在另一重宇宙的黑暗物質,極可能與我們這一重宇宙由重子所構成的物質相同。 因此宇宙中最普遍存在的黑暗物質,可能不在我們生活其中的宇宙,而存在于另一重宇宙。 若是大宇宙以這種十維時空的架構存在,則可以解釋一些天文物理學上的難題,舉例如下: 一、天鵝座X-1光星,其內部與一般正常的星球相似,在觀測其運動時,發現有一顆看不見,約8倍太陽質量的伴星,環繞著它旋轉。這顆伴星絕非中子星或白矮星的質量,又在光學認證及一些其它疑點,被認為這顆伴星不是黑洞(注20)。若這顆伴星存在于另一重宇宙中,僅以重力影響X-1星的運行,則可說明這顆伴星是黑暗物質。 二、1972年L. Bray發表觀測哈雷彗星接近太陽比預定的日期,不是早到就是延後4天;經計算機仿真太陽系的數值模式計算結果,發現有一顆約土星3倍的太陽系第10顆X行星。 三、1981年V.Flandern提出研究報告,X行星有3倍地球質量,而且有一高傾斜度的軌道,可以說明干擾海王星的運行。 四、1987年美國天文學家JohnAnderson依據19世紀海王星和天王星運行偏離軌道的天文觀測紀錄,發表「X行星學說」,推測太陽系內,有第十顆X行星存在。其質量約為地球的五倍,公轉周期為700到1000年;其軌道與黃道面之間夾角很大,甚至可能與黃道面垂直,而呈狹長的橢圓形。 1973年和1974年先鋒10號和11號太空探測船接近海王星和冥王星時,並未發現足以影響海王星、天王星或哈雷彗星運行的未知天體。並經哈伯太空望遠鏡于太空中觀測,也沒有發現太陽系的X行星存在(注21)。倘若X行星存在另一重宇宙中,其重力可以影響海王星、天王星或哈雷彗星的運行,當然可以解釋上述現象。因此X行星可能是存在太陽系內,另一重宇宙的黑暗物質。 六. 地球內部黑暗物質的探討- 在地球探索黑暗物質的一個方法,是應用地球科學分析地球內部的構造、組成、密度和壓力,求出黑暗物質存在的證據。本人近年已完成一篇學術性論文「地球新模式的重建和內部黑暗物質的發現」,已于1993年12月在北京的兩岸學術研討會中發表,被評選為優秀論文。其要點如下:地球內部構造的三大部份中,地殼和地函二部份,已用許多地球科學的方法,測定其化學組成和密度分布,已達到相當正確的成果,但是在較深的地核部份,仍有許多問題存在。 為探討地球內部的構造,依據目前最常被引用的地球模式,1981年Dziewonski和Anderson所提的PREM地球模式(PreliminaryReferenceEarthModel),在地函和地核的交界面(CMB;core-mantleboundary),由地函的岩石礦物密度5.566g/cm,跳升為地核熔岩的9.903g/cm,其間密度有77.92%的跳升。 根據物理化學的數據,一般固態的物質在大氣壓下,熔化為液態時,密度大約降低10%,然而地球在CMB面,由固態地函轉化為液態地核時,違反常態,非但密度不降,反而大幅跳升77.92%。這個密度跳升,主要是由已知地球質量和轉動慣量的觀測值,扣除已有相當可靠數據的地殼和地函部份,所剩余大量的質量和轉動慣量,唯有采取高密度的地核,以配合地球質量的觀測值,並在CMB面大幅跳升外核部份的密度,以配合地球轉動慣量的觀測值。這種地球模式是由推測所得,而所有觀測方法均不能提出直接數據,以資證明密度跳升的現象,故地球內部構造模式,在CMB面以下需要詳加探討。 依據PREM地球模式,分析地球內部構造、密度、組成和壓力,由其不合理處,根據幾位地球科學家異于一般理論的意見,認為地球的外核化學組成和深部地函相似,在CMB面的密度應呈連續性,和近年發現地球內部固態地函和液態地核之間的CMB面,呈現大于10公里的起伏,故據此重新修訂可能的地球模式。 根據本文分析結果,地球的外核化學組成和深部地函相似,且密度分布呈連續性,下部地函和外核之間的成分,僅是固態岩石和液態熔岩的物態變化而已。在外核黏滯性低的過渡區,其組成熔岩的各種氧化物和較活潑的金屬元素,產生氧化還原化學反應,重力分離和熔岩西流等作用,使外核富有氧化鐵成分的熔岩部份被還原為金屬鐵,與少量鎳镕成合金,挾帶許多金屬氧化物一起沉入內核凝結為固態。其在外核過渡區氧化還原時所產生的化學反應熱和在內核面與外核面凝結時所釋放的凝固熱,成為地球內部物質從外核的過渡區到地殼之間一貫性大型對流囊(convectioncell)的動力源。 根據這種地球內部的分析,在地核部份嘗試幾種不同密度分布曲線的地球模式,計算每一種地球的質量和轉動慣量,與其實際地球的觀測值比較,有相當大的不符值,此值即為黑暗物質之質量和轉動慣量。引用黑暗物質和超弦理論的特性,計算黑暗物質的質量和轉動慣量,按密度與深度成正比的方式,用試差法計算黑暗物質的半徑和密度分布,使其質量和轉動慣量符合上述不符值,並以黑暗物質與地球的重力作用,計算地球各層深度的壓力,作為撿討。結果得到適宜的地球新模式:地球本身質量為5121.82x10g,約為實際地球觀測質量5974.20x10g的85.73%,平均密度只有4.7284g/cm,地心密度9.49821g/cm,地心壓力2.8053megabar。其余14.27%地球的消失質量(missingmass),由計算所得結果于地球內部可能有一黑暗物質的行星存在,其半徑約為3700.375公里,平均密度有4.123g/cm,質量為852.38x10g,約為火星的1.33倍。這個地球內部黑暗物質的行星,若以三宇一宙的宇宙時空架構,自然可以容納地球內部的另一重宇宙中。 根據超弦理論的E8E8的超對稱性,在另一重宇宙的黑暗行星,我們無法以電磁波望遠鏡觀測得到,而其重力會影響地球的運行軌跡。由于地球繞行太陽公轉的軌道,並無異常的偏離跡象,因此可以推測黑暗行星和地球的兩個重心,自遠古至今,已互相吸引而重迭在一起。又由月球以固定的一面朝著地球繞行的現象,可以推測地球內部的黑暗行星,與地球可能同步自轉。雖然地球上電磁波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暗行星的存在,但是其重力會影響地球的運行軌跡,可以由極軸的錢德勒擺動(ChandlerWobble)察覺出來。 地球自轉軸的變動,除歲差(Precession)和章動(Nutation)外,還有擺動(Wobble)現象。這種地球的自轉軸在世人所設定的南北極軸附近,緩緩打轉的極移。1891年美國人錢德勒(S.Chandler)分析擺動周期,發現有2種:其中一種的周期為12個月,顯然是由氣候變化所激發的季節性擺動,稱為年擺動(annualwobble);另一種的周期為14個月,稱為錢德勒擺動,困擾地球物理學家已曆百年,至今原因仍未明。若以地球的內部黑暗行星與地球同步自轉,而二者轉軸的方向,不可能完全重合,故二者轉軸必有交角,就如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轉軸的交角,產生歲差與章動現象一樣,致使地軸發生錢德勒擺動,如此解說將可解開錢德勒擺動的百年疑團,亦為黑暗行星存在的左證。 地球內部黑暗行星存在的事實,曆史上有許多有關記載,以往認為無稽之談,今以三重宇宙的時空架構,對地球內部世界存在的曆史記載,勢將引起世人的重新評估。茲將曆史上一些地球內部世界存在的記載,列舉如下:(一).1908年美國作家威立喬治.艾默生出版一本《冒煙的神》,敘述一位挪威人歐拉福.傑森,曾由北極進入地球內部的空間,那里有一個比我們的太陽小一點的太陽,住著身高呎以上,壽命從400歲到800歲的巨人,利用某種輻射線可以把思想傳送到對方。他們使用大地的電磁能操縱及駕駛飛碟。傑森住兩年後,返回人間。 (二).美國洛杉磯一位尼菲.卡通醫師,曾報導他一位北極居民後裔的病人,以前住在挪威北極圈附近,曾和一位朋友駕駛漁船進入北極,到達一個科技文明高于我們的地中世界,發現那里氣候溫暖,到處都是比地球高大的動植物,並受到高大的居民,友善的招待。他們使用一種像是單軌車的電器作為交通工具。這位挪威人在那里住了1年。 (三). 1947年2月美國海軍准將里察.拜爾,駕駛飛機在北極飛行7小時,飛過1700哩到達另一個世界。那里有一片無冰的山岳,湖泊、河流、綠色植物和動物存在其間。拜爾說過,那個在空中的迷人大陸,無限神秘的土地,在北極內部是一個最大的未知中心,被稱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地理發現。 (四). 一位作家布瓦.李頓,根據美洲一些關于地中城市的玄秘數據,寫成《來臨的民族》一書,描述比我們文明進步的地中世界,以地道網遍布各地,並與地面連結,尤其在南美洲特多。居民是長壽的素食者,使用某種機器,以飛行代替走路。另有一位德國的移民,住在巴西聖卡他瑞那,根據從印地安人所得到的資料,寫了一本關于地中世界的書,描述那里有許多地道與地面相通,其中心有一個太陽,也是住著長壽的素食民族(注22)。 (五). 一位俄國人尼古拉斯,羅瑞治,身兼哲學和藝術的探險家,曾多次在遠東旅行,並曾到過西藏。他說西藏首府拉薩有地道通往文明和科學超越我們的地中世界- 阿格哈塔(Agharta)的首都香巴拉(Shamballah),一些佛教高僧曾到過這個地中世界(注23)。 (六).16世紀以前,南美洲的印加帝國有優越的文明。于1532年西班牙人入侵印加帝國時,其國1千1百多萬愛好和平的人民和富饒的財物,就從地面上消失,據說躲入地底的世界。1960年有一位住在巴西高安比爾的印加人後裔,去過這居住著許多印加人的地底世界(注24)。 (七). 194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位美軍謝意巴在緬甸山區叢林迷失,偶然進入地底一座建築超時代的大城市,稱為香巴拉地底王國。其國有高度的科學文明,以圓盤狀飛碟作為交通工具,人民安樂祥和。他居留二年而想家離開(注25)。 真實的地球內部為高溫的岩石和熔岩所充滿,是地球科學家研究的對象,不可能有適宜的空間和環境,供人類生存其間,這是相當明確的事實。以上這些人類經曆的史料,可以作為地球內部黑暗行星存在的相關資料。由此可得知地球內部、太陽系、銀河系以至整個宇宙,都有黑暗物質的存在。 七. 外星人和飛碟存在真相的解說- 我們倘若脫離現在科學知識范圍的窠臼,將超弦理論作為幾何學淵源的十維時空,視為大宇宙是三重宇宙架構,占大宇宙總質量逾9成的的黑暗物質,最可能存在于我們看不到的另外二重宇宙中,其物質比我們這一重宇宙多9倍以上。如此一來,另二重宇宙中有一些非常接近太陽系而看不到的黑暗星系,或一些散布在太陽系內而看不到的黑暗行星,例如太陽系內未發現的第十顆X行星,而我們只是無法用電磁波觀測出來。其中有一些接近地球的黑暗行星,居住著科技超越我們的外星人,他們能夠駕駛飛碟穿入我們的宇宙,到達地球的空間飛行。倘若依照這種解釋,飛碟的真相就可揭曉了。 太陽系發現的外星文明- 困擾人類達半個世紀的“UFO”究竟來自何處?有人認為就太陽系來說,他們很有可能來自月球、火星或金星。雖然至今尚未找到這些星球的智慧生命,但這種說法也並非毫無道理。人類從60年代開始對太陽系各大行星展開“逐星尋人”探查以來,也一直把上述三星作為探查重點。前蘇聯從1959年先行起步,先後向月球發射了20多個以“月球”號命名的編號探測器;向火星發射了17個探測器加上1艘探測飛船;向金星發射了18個探測器。美國從1961年始,向月球發射了7個“徘徊者”號探測器、5個“勘測者”探測器、10艘“雙子星座”號載人訓練飛船、17艘“阿波羅”號載人或不載人飛船,其中6次載人登月成功;向火星發射了12個探測器、2艘探測飛船;向金星發射了17個探測器。耗資何止千百億,其中僅建造“阿波羅”系列載人登月飛船就花掉美金240億元。而兩國官方公布的探測資料卻都甚為一般,除了說明地形地貌、有水無水、氣溫高低、大氣構成之類泛泛數據外,似已別無所有。就連聲勢顯赫的“阿波羅”6次載人登月,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是“觀賞了月球景色,留存了紀念標志,帶回了400公斤月土”。難道真的僅此而已嗎?當然不是。以後的事實證明,探測獲得的許多重大發現都秘而未宣,而是在事後由于保密疏漏、學者交流、媒體披露、或是兩國掣肘才有所透露的。而正是這些秘而未宣、事後披露的重要發現,證實了外星文明確實存在。 月球背面發現飛碟基地和城市- 人類雖然已6次登上月球,而沒有發現什麼“月亮人”,但從美宇航局在登月前公布的科學家多年記錄的597起月球怪異現象,如突然發光、磁場變異、奇怪陰影、不明飛行物活動、幾何圖形的出現與消失等和宇航員登月後的親眼所見月球仍有許多撲朔迷離的現象沒有揭開。 1.發現月球金字塔。美國人于1966年11月20日發射的“月球軌道環行器”2號,在月球表面上發現了一些像金字塔的建築物,也有點像華盛頓紀念碑。它們的建築角度明顯運用了幾何學原理。排列方式與埃及三座大金字塔頂點的排列方式完全一樣。 2.月球曾經人工改造。從“阿波羅”宇航員拍攝的一些月面環形山的照片發現,環形山上分明留有人工改造過的痕跡。例如,在戈克萊紐環形山的內部,可以看出有一個直角,每個邊長為25公里,在地面及環壁上,還有明顯的整修痕跡。更為獨特的是另一座環形山,它們邊緣平滑,過于完整,環內呈幾何圖形,有仿佛是劃出來的平分線,在圓周的幾何中心部位,有牆壁及其投影。該山外側有一傾斜的坡面,其形狀有如完整的正方形,在正方形內有一個十字,把正方形等分成對稱的各部分。 3.月背發現飛碟基地和城市。1968年12月25日,當“阿波羅8號”飛船載著指令長弗拉克。鮑曼及兩名助手進入月球背面用肉眼探察時,曾發現飛碟降落而拍過照片。後因“保密”,長期沒有透露。直至八十年代,由于疏忽才公之于眾。照片是在月球背面離地表100千米處用望遠鏡頭拍攝的。從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一個巨大的飛碟正在向左下方的月面降落,飛碟的舷窗清晰可見(西方一些科學家聲稱,近幾年來飛碟從月球背面飛出有十多次)。在飛碟行將著陸的月面上,有酷似起重機般高高豎起的吊臂,吊臂下矗立著一排紡錘形物體,高度一致,等距排列,類似機場跑道兩旁的標志塔。有一座長約3公里、高約1500公尺的“橋”,有2處像旗子樣的東西和一處像人物塑像似的東西,有三根巨大的平行管道通向火山口,地面上還矗立著許多圓的或是方的形狀奇特的建築物。這一照片的公布,不僅證明月球背面確有飛碟起降基地,而且也證實月球背面建有城市。完全印證了瑞典科學雜志報導的蘇聯早在1964年發射的“月球”9號宇宙飛船就已在月球背面拍攝到“一個飛碟基地和由形狀奇特的高大建築物組成的城市”的真實可靠。一位名叫伊凡。桑托森的蘇聯科學家認為:“照片中一些類似機場跑道標志塔的建築物是引導宇宙飛船起降或將外星飛船引向月球內部的標志。”蘇雜志編輯維里斯博士說:“蘇聯政府之所以決定不發表這一驚人的發現,是為了不想把自己掌握的情報讓別國知道。” 4.月面發現新鮮人類赤腳印。據香港和透露: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首次著陸月球時,宇航員在月球的表面共發現了23個人類赤腳印,于是用照相機拍攝下來。在過去的27年中,美國當局對此一直保密。直至最近,在一批飛碟研究人員的要求下才公開了這一秘密。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康姆龐對美國新聞媒體說:“顯然,在月球上發現人類的赤腳印是令人吃驚的,說明有人在美國之前已登上月球,而且不穿宇航服”。康姆龐還說:“據登上月球的宇航員稱:這些腳印無可置疑是屬于人類的,而且留下的時間不久。”而常識告訴我們,地球人是不可能赤著腳登上月球的,也不可能不靠運載工具而自行飛月球,而美國“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宇航員始終穿著宇航服和登月靴,那麼留下這些腳印的只能是地球以外的“人”了。 5.月背發現美“二戰”失蹤轟炸機。1987年3月蘇聯人造衛星從月球背面發回的傳真照片顯示,有一架“二戰”時期的美制老式轟炸機,停放在月球的隕石坑邊,機身機翼都有明顯的美國空軍標志,有人推測可能是外星人擄到月球上去的。蘇美兩國科學家曾打算成立一個特別小組進行秘密調查,可是蘇聯衛星于1988年7月再次掃瞄該地時,飛機已神秘消失,暗中監控的美國專家承認該架飛機是7月22日從月面失蹤的。 綜上所述,疑點不少,月球如從未有過生命,金字塔是誰造的?赤腳印是誰留下的?山岩壁的人工改造又是誰干的?二戰的美國舊轟炸機又是怎樣來到月球的?月背的地面建築究竟是月球原居民留下的,還是外星飛碟客建造的?所有這些謎底都還有待人類進一步加以研究探索。 火星發現人面像、金字塔和城市- 火星上是否有生物,或曾出現過有智慧的高級生物?探查也有重要的新發現。 1.發現巨型人面像。1983年8月,美國一個名為“使命---火星”的獨立機構向新聞界發表了一個轟動性聲明:“火星有過或存在著文明。”該機構的成員們說,在“海盜”號探測器從火星發回的信息顯示,火星上有一個酷似人臉的巨型鑿成物極像埃及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它仰望天空神秘微笑著。是古代火星人的巨型石雕遺跡,是火星上有過生命和文明的證明。但是宇航局科學家認為“是光和影的巧合”。該組織成員們還提出一個更為新鮮的論據,即在“人臉”不遠處聳立著三堵大牆,三牆依據40度、60度和80度角相接,其外形很像“金字塔”。火星上的干燥氣候和強風絕不會造出“人臉”和“金字塔”,它們只能出自高等生物之手。在此之後,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又找不同時間、不同角度拍下的有石像的火星照片,用計算機處理分辨。結果出人意料,原先被多數科學家認為是光學干擾形成的鼻孔和項鏈依然存在,而且還顯露了原來只露出眼珠的那只眼睛和半張開嘴中的牙齒。毫無疑問,石像的客觀性不容懷疑。與此同時,科學家還算出了火星上人面石像的大小,從頭發到下巴為1.5千米,寬1.3千米,比地球上的人面獅身石像要大上幾千倍。 2.發現金字塔和城市。1987年,前蘇聯科學家阿溫斯基在檢查火星照片時,曾在火星上的大石像周圍,發現11座金字塔式建築,4個大的,7年小的。美科學家對該照片重新進行計算機處理後,不僅保留了原來發現的11個金字塔,而且還分離出19座建築物和複雜的道路,以及一個直徑達1公里的圓形廣場,其規模如同一個大城市。證實“火星城市”之說確是事實。從照片上分析,這道路、建築物的曆史不會超一萬年。因為時間太長了,火星上的風沙塵埃會將其磨盡的。 人們早就猜測火星上有人居住。巨大城市的遺址表明,至少若干年前火星上存在高級智慧生物。至于這些高級智慧生物現在是否仍然存在于火星上,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金星發現2萬座城市- 金星是否存在生命,至今尚難以定論。而地球人遭遇金星人的案例卻一再出現。1952年11月20日,美國人亞當斯基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沙漠中進行科學探索時,看到飛碟飛來和隨之出現的一個頭披金色長發、身穿棕色連褲服、腳蹬紅色高幫皮鞋的標致陌生人。他主動與亞當斯用手勢交談,說明他“來自金星”......1954年6月,美國人李克蘭德聲稱,在洛杉磯市曾三次遇到二個白臉、黑發、大眼、大腳的陌生人,以英語自我介紹“來自金星”,並在8月31日晚調敲開了他家的門,邀他登上停在門外的圓形飛碟,同去金星一游,在金星上參觀了工廠、實驗室和住所後,送他返回了地球,云云。當然,這都是些無法核實的自述,只能姑妄聽之。從探測所獲數據分析,金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為97%,氧氣似乎早已耗盡,如按地球人的生存條件,生命無法生存。但生命存在的條件是多元的,地球上也有不靠氧氣而生存的生物,何況外星。 1989年,蘇聯科學家尼古拉。利云捷高博士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一個科學研究討論會上公開宣布了一個驚人消息:蘇聯派出的一艘無人太空飛船于1988年穿過金星大氣層時,拍下的一批照片表明:金星上大約有2萬個古代城市遺址。那些城市的布局好像一個向四面八方輻射的車輪,車輪中心是一個大都會,每根射線都通向一個城市,射線就是高速公路。從照片上看,一些城市已經毀壞,至少從地面上看,那里已經沒有生物在活動。但在遠古時代,金星上曾有過生命。有些學者甚至猜測,古代美洲的瑪雅人,其祖先就是來自金星。 在遠古時代,金星有孕育生命和智慧生命的優越條件,生命延續可能達十幾億年,後來由于金星人文明的發展,加劇了自然環境的破壞,隨著太陽溫度的升高又加劇了溫室效應,海洋和水都消失了。如今金星人可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建造地下獨立生物圈而潛居地下,美蘇金星探測器均曾發現金星存在著閃電和無線電靜電現象,這可能是地下金星人進行生產或開展科技活動所產生的。 手 機 用 戶 請 登 陸 隨 時 隨 地 看 小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