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秘寶之爭 七十八 云台奇景


五云峰自古以來,就少有人登臨,它雖不如蒼龍嶺那般壁立千仞,也不如其他四峰那樣高雄險峻,但山勢挺秀中,更顯奇險峻峭,尤其是三面絕壁,只有南面一條常人難以攀岩的險路,能夠通往峰頂.如此正應了"自古華山一條路"這句古話.

柳真子身輕如燕的帶頭引領江元峰三人朝峰上攀去,這老家伙施展起傳說中的輕功,比那些武者高明太多,仿佛一頭大鳥一般,起落之間竟能在半空中停留數秒之久.

但再看江元峰師徒二人的姿態,柳真子那絕世輕功就顯得落了下乘.只見江元峰拉著夏嵐,足尖輕點,便可如漂絮般隨風飛上陡崖峭岩.原來卻是他將飄羽術施在兩人身上,純以真元控制方向力度,使之好似可凌空虛渡的神仙境界一般.

只有張致和一人跟在後面追的比較吃力,這小子一來到這里,就撇開江元峰師徒兩個,去找一些龍門派的師兄弟切磋去了,直到當晚夜深才跑回來.聽柳真子說要把北峰劃為別府送給江元峰居住,就很感興趣的跟來見識一番.

漸漸接近峰頂,空氣中的云氣也開始增多了起來.

除了松風之聲,偶有鳥雀飛現之外,寂靜的讓人不想高聲言語,生怕破壞了這份甯靜.

來到五云峰頂云台之後,周圍云氣團團若絮,蓬蓬似海嫋嫋如煙.此處云氣,雖不如匡廬山的云海那般氣勢宏大,如大海潮浪,也不如黃山云海那般變幻輝煌,但卻獨有一種縹緲的意味.仿佛漫步云間,身邊都是嫋嫋云氣,也引人萌生置身仙境的遐想.

江元峰一行人飄飄如仙,好不逍遙.若說云台仿佛登仙之台,那其後面一處斷崖奇景,便稱之仙家秘境也不為過.三兩棵古松蜿蜒生長在峭岩間,如迎客一般伸出青翠的枝杈.周圍石壁,靈光閃爍,色如璧玉.千姿百態,宛若美玉天成.嚴冬臘月剛過.山下都有白雪厚積,但這秘境之中,竟無一絲冰雪,且古松峭岩之間,偶有奇花綻放.將這里妝點地春意盎然.

此處乃稱五云步,與傳說中黃山一處前輩仙人的仙府同名,就連景致竟也近似類同.那位修道前輩所開辟的石府就在前面,江元峰也不急于進洞,慢慢的細心賞析沿途景致,心情十分愉悅.

待到來到了盡頭.就見那洞口為山壁中開鑿,高不過一丈,寬余七尺,一刀一斧都規整且直,洞門上書"忘塵"兩個大字,外有藤蘿遮掩,很有一股隱世之意.

拂開青藤.江元峰走了進去.只見這里面是個數百坪的石室.大小共三間,山石瑩潤白潔.多年無人居住,仍是點塵不染.室中無什麼擺設,僅有一個不知名的草葉編織成的蒲團,曆經不知多少年了,卻還保持著一抹翠綠,觸之便有一股清心淨念之意,看來應該不是凡物.

"不錯!這里我很滿意!"江元峰對隨後走進來地柳真子道.


柳真子笑說:"滿意就好!這里除了二百年前,我派一位前輩長老曾經在此閉關三年外,就再沒有人進住過,而且前峰云台那里有著天然的陣勢,世俗的人即使登上峰頂,也會被云霧阻擋,發現不到這里."

"我現正在突破結丹期地關鍵時刻,正需要這麼一處靈氣充沛的安靜地方!"這里確實是好地方,如果不是江元峰還有自己辛苦打造地不次于一般洞天福地的青葉山莊,還有家人放心不下,他都想將洞府移到這里長年潛修了.

柳真子聽了有些吃驚,但隨即又說驚喜,沒想到自己招攬的這位客卿長老,又要從結丹初期突破到結丹期了,那可就是十大高手級別的境界了啊!雖然在經驗或者功力上可能比不得那些進入結丹期很多年的前輩,但他心里知道,龍門派出了一位新晉地結丹期長老,對修道界的影響會有多大!

于是道:"大典從初四開始之後,一直到十九結束,只有首末兩天才是必須出席的祭典,其他時間都留給前來觀禮的各派道友相互交流,所以道友可以盡管放心修煉.另外十五還有一場上元燈會,是給大家進行交易的坊市,比起那些小門派的交易市場要強地多了,也可以一看……"

柳真子將龍門大典的一些詳細情況介紹出來,江元峰了解之後,心中有數,決定第一天大典之後,就在此閉關沖擊化氣中期.

接下來兩天之內,各派前來觀禮的修士已經陸陸續續到齊.龍門派所在的山峪中也開始熱鬧了起來.

初四,正午時分就是首場祭典,與世俗道觀常常舉辦的三清大典和玉皇聖誕,王母壽辰等等慶典道場不同.這五十年一次的龍門大典乃是祭拜慶賀該派祖師重陽真人飛升聖誕,與長春真人邱祖師的降生聖誕,所以除全真一脈弟子之外,其他道派地修士並不參與祭拜.

至于為什麼是五十年舉辦一次,其實是每年都有祭典,但只是間隔五十年一次,才會廣邀各派觀禮,據說是立派千年以來傳下地規矩.

第一場大典,江元峰必須得到場,不過他雖是客卿長老,但並未受全真道,所以只在觀禮台最上首為他設一客座,以便全程觀禮.

江元峰對大殿法台上的祭典絲毫不感興趣,便開始觀察前來觀禮地各路修士.八大道派除了武當派因為份屬全真一脈,所以在參拜之列,其余幾派都是由一位長老帶領門下數位年輕弟子前來見見世面.畢竟龍門大典也算是修道界幾大盛事之一.從三山論道開始,三清法會,龍虎玄壇,之後便屬龍門大典,可見其影響之大.

那六大派的長老.都有結丹初期的修為,弟子們也都在築基中期以上.相比之下,那些中小門派及世家散修則邁入結丹境界的寥寥無幾,修為高的也多是築基後期地先天境界,可見現今修道界的整體實力已經下滑如斯.

武當派倒是陣容強烈,他們的掌教坎離真人雖然沒有跟他師弟張承乾一樣,被排入十大結丹期高手中.但其一身修為卻是真真正正進入了結丹期的境界,其余還有隨同的三名結丹初期長老,以及諸多精英弟子.實力與全真正宗的龍門派相比,也不相上下.

全真派講求三教合一.入籍便如和尚出家,苦修齋戒,限制頗多.有時候限制太多,反而會使你的心境受阻,這也是為什麼全真派除重陽祖師外.再無一人傳說修至飛升.


修道雖然要清心寡欲,秉承向道之心,但似全真派這種一味壓制欲望地做法,並不見得就是修行捷徑.其實,曆史上的修道祖師,大多都是潛居深山的修行者或與閉門在家地修行者.且提倡"大隱居塵","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山",認為只有在紅塵之中持修,做到在塵出塵,在世出世,在家出家.在俗離俗.才是真正的大隱真修.

道法自然,至大至簡.天地萬物都有其自己地道,一個修士能夠做到在紅塵之中煉心不動,才是真正的"不動心",以此修為,才能得到真正曠劫不壞的"金丹".

反而現在那些綸巾青衣又素食的出家道士,往往都是因為要逃避世俗中的紛擾,才決定入籍出家.那種道士已經演變成為一種職業,就如當今地大多數僧人一般,不能與真正的修士相提並論.

修道的關鍵在于一個"悟"字,沒有悟性,即便給你再高深的修煉法訣,修為到達一定程度之後也會難有寸進.境界的提升,道法的修煉,靈符,法陣,煉丹,制器,這一切都需要悟性才能進行.

即便是佛教當年由天竺傳入中土,初時也被貶為妖教,後來都被華夏人將修道那一套照搬過來,形成了所謂地禪宗.最終淪為了一種唯心主義信仰,從而丟失了修行的主旨.

這也是為什麼華夏寺廟萬千,在修道界卻沒有他們的一席之地的原因.反而沒有那麼多宗教俗禮膜拜,一心講求修持的西域密宗等教派,至今還仍然在當地修行界處于統治地位.

要想發展,就得變革!即便是現今的龍門派,也開始摒棄一些古傳的繁冗規矩.而全真武當一派地創派祖師通微顯化真人張三豐,幾百年前早就看透了這一點,認為"古今僅正邪兩教,所謂儒,釋,道三教僅為創始人之不同,實則"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又稱"一陰一陽之謂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一陰一陽一性一命而已矣!"

所以武當派門下不但戒律清簡,除殺,淫等大戒仍需持守外,其他大多隨性而為,更收有眾多俗家弟子,不忌婚姻嫁娶.這樣才是此數百年來武當發展迅速,由一武修為主地新晉道派,發展為八大道派之一,並且與它的同宗全真龍門派實力並列地最主要原因.

反觀全真北派正宗已由當年的華夏北方第一大道派,衰落至只余龍門派這一大分支.修道界數百年前就有"北全真,南正一"之說,前者主張清修避世,嚴守戒律,不食葷腥,不許婚嫁.後者主張行走世間斬妖祛魔,煉丹祈福,所以正一道可以嫁娶,民間又稱其為方士.

不過,正一派在數百年前,就已經摒棄了古傳修行之法.所以不論現在的正一派還是全真派,都是地仙一脈.不似江元峰繼承的乃是上清派道法,實是修煉的玄門正宗天仙法門,恐怕除了三仙宗之外,就再沒有同他一般堅持天仙正法的修士了!

待到目光掃到世家坐席那邊,看到了齊家叔侄,江元峰點了點頭,示意大典結束之後再相見.卻不曾想,當他的神念隱蔽的掃過那方觀禮台下面的座位時,卻在幾個不起眼的修士身外,發現了幾股輕靈晦澀的細微氣息,其中一股竟然與自己的氣息分外契合.這一發現令他的心中不由一驚,隨即釋然一笑.

開始精彩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