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第四章 血影·淚痕(8)



事情以高宗李治對于王皇後的印象徹底破裂而終結,從此之後,冷淡變成了厭憎,李治的心底,這個發妻再也沒有絲毫的位置。他雖然不能處罰她,但冷漠而凌厲的目光,卻令得王皇後的舅舅柳奭坐立不安,不得已在永徽五年六月自請罷相。喪失了外戚援助又被丈夫徹底遺棄的王皇後,此時已如生活在冰窟般奇寒徹骨。武昭儀的苦肉計終于達到了目的,親生女兒的死亡為她帶來了一個上位的機會。僅僅是機會。

一個卑微者想要走向高貴需要付出多少?商人的女兒,先帝的侍妾,隨便哪一樣,都是她無從彌補的致命的缺陷。然而她仍然成功了,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她這一生似乎都在創造奇跡,最後她自己也成為中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跡,以女子之身而在男權之上的中古社會中登基稱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而她所付出的代價,世間有幾個人付得起?"殺敵一萬,自損三千。"血肉相搏的戰場,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而鏟除敵手的第一刀,她是往自己身上刺下的。這一刀,也刺破了世間一切規則和定理。士庶的界限,倫理的約束,都在這樣不惜傷亡不計代價慘烈到近乎偏執的決心面前,灰飛煙滅。她終于突破了宿命的限定。

一直覺得,武則天一生中的真正轉折點,不是由感業寺二度入宮,而正是以安定公主之死為開端的皇後爭奪戰。如果沒有這次事件,以她的出身和背景,很可能一直和後位無緣,甚至入不了兩唐書的《後妃傳》。那麼她在曆史上的記載,很可能就是《高宗諸子傳》中短短的一句話:"武昭儀生弘、賢、顯、旦"。由于官方史書為尊者諱的傳統,我們可能根本不會知道她原來還做過太宗的才人,更不用提感業寺那段往事,那麼她傳奇的前半生也就永遠湮滅在蒼茫的時空中了。她其實並不是沒有選擇。長期受母儀天下需要賢惠不妒洗腦教育的王皇後,本身又沒有什麼手段和能力,並不見得會拿她怎麼樣。李治去世後,因為育有子嗣,依據大唐律令她大概也會隨著外放到某地做刺史的兒子到封地,如同她的表姐燕德妃一樣,以太妃的身份,度過平靜而寂寞的下半生。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依靠丈夫的寵愛,兒子的孝順,多少女人這樣度過了一生。而舍棄這樣的安甯,斷然出擊,將自己的奪嫡之謀暴露于人前,無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將已經擁有的一切投入到一場只能勝不能敗的豪賭中。只因忍功了得的皇後們或者可以容忍君王的心被別的女人占據,卻沒有人能容忍一個妄圖侵占奪取自己地位的人活下來。人彘的慘案不是因為戚妃的專寵,而是因為她的奪嫡了。同時,對後位的挑戰也就等于對擁護王皇後的元老集團的挑戰,生活將會變成一場接著一場永無休止的戰爭,從此之後,她將注定只能在刀尖上跳舞,休想再有一刻的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