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0章 三駕馬車時代的德國空軍


1940年7月30日凌晨5點,在位于法國,比利時以及荷蘭的40余座機場上,千機轟鳴,萬眾期待..在不到20分鍾時間里,718架梅塞施密特-109和梅塞施密特-110型戰斗機組成十余個龐大的飛行編隊飛過英吉利海峽,與此同時,德軍設立在沿海的10座雷達干擾站功率全開,對英國緊急建立起來的雷達預警體系進行強力干擾.

5點35分,升空迎戰的英國戰斗機率先在多弗爾角上空與來襲的德國戰斗機交火.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籌備和近兩周來互有傷亡的試探**手,波瀾壯闊的不列顛空中終于正式拉開序幕.

當雙方飛行員為了國家存亡,民族興衰還有軍人榮譽而殘酷搏殺的時候,後方的指揮官們也抱著大致相同的心態運籌帷幄著.英國方面,愛德華.比爾上將(道丁是戰斗機部隊指揮官)和他的防空指揮部堅持留在倫敦,那里也是整個英國防空體系的控制中樞,而這個關系到英國本土安危的體系包括900多架戰斗機和4000余門高射炮,由于相當一部分炮兵連缺乏足夠武器或是剛剛才得到從美國急運而來的美制高炮,戰斗力還遠達不到理想水平,因而真正能夠用來抵禦德國空軍的便是西線戰役中千方百計留存下來的56個戰斗機中隊,其中性能優秀的"颶風"和"噴火"戰斗機約占三分之二!

德國方面,由于赫爾曼.戈林在震驚德國的"路邊炸彈事件"中被炸成重傷,至今仍昏迷不醒,一周半之前同時晉升元帥的凱塞林,米爾希和施佩爾成為德國空軍最高指揮層的"三駕馬車"——根據元首安排的分工,凱塞林負責作戰指揮,米爾希依然負責空軍生產和後勤保障,施佩爾負責空軍全部的工程建設.

凱塞林是個做起事來毫不含糊的人,他臨危受命,立即將空軍的作戰司令部從充滿浪漫氣息的巴黎搬到了距離海峽更近的里爾,而其麾下集結了1200余架戰斗機和1300余架轟炸機的龐大機群,就作戰飛機的數量而言,他們遠遠超過了對岸的英國空軍!

在"三駕馬車"的帶領下,強大的德國空軍讓人對戰爭前景充滿希望.不過,只要赫爾曼.戈林一天沒有咽氣,這位新晉的帝國元帥空軍總司令的位置仍是不可撼動的,小胡子甚至當眾交待,凱塞林只是暫代其空軍指揮職權,一旦戈林恢複意識,大家依然是各歸其位,各行其職.

當然,甯可戈林一直昏睡下去的人數量遠遠超過期望他醒來的人,羅根就是其中最為堅定的一個——在這位視角獨特的空軍少校看來,若不是法國人未能抓准引爆的時機,若不是他們放置的炸藥分量不足,若不是特制的梅賽德斯防彈車過于堅固,赫爾曼.戈林這個名字相信已經成為曆史了.

所幸的是,龐大的戰爭機器一旦運轉起來,就不會因為某一個人而停止,尤其當某人在小胡子耳邊添油加醋一番,說是英國人挑唆法國地下抵抗組織實施了這次駭人聽聞的路邊炸彈事件,元首更咬牙切齒地決定照計劃實施"海獅計劃".


海獅計劃的第一個階段,就是由德國空軍奪取英吉利海峽和英格蘭地區的制空權,為接下來的跨海登陸行動掃清屏障.

6時,鮮紅的朝陽出現在地平線上,由822架戰斗機和轟炸機組成的龐大機群如蝗蟲般飛越海峽,這時候經過了之前與德國戰斗機群的鏖戰,大部分英國戰斗機正返回機場補充彈藥燃料,由于雷達受到了德軍的強力干擾,位于後方的英軍防空指揮部沒能及時將這一情況反饋到各前沿基地,直到德國轟炸機群出現在英國上空,空襲警報聲才重新響徹耳際.

根據在波蘭和法國戰場上積累的經驗,德國空軍的轟炸機飛行員們輕車熟路地撲向了英軍在東南部和南部的各處機場,在頭一個小時的轟炸中,德國空軍機群共投彈900余噸.當然,此次作戰要比西線戰役時多出一個目標,那就是英軍的雷達站.值得一提的是,由沃爾夫岡.馮.里希特霍芬將軍指揮的170架斯圖卡分成12個空中突擊群攻擊了前期空中偵察定位的9座英軍雷達站——"尖刀行動"附帶的重要戰略價值就是摸清了英國雷達站的構造,其核心部位不是位于外部的天線而是處于隱蔽位置的設備室.在斯圖卡的精確轟炸下,英軍雷達站當即有2座遭到徹底摧毀,5座遭到重創,剩下2座數小時內亦無法恢複正常運轉.

第一波轟炸中,攻擊英國前沿機場的德國轟炸機群同樣收獲頗豐,大批H-111和J-88集中轟炸了英格蘭東南部和南部的7座主要機場,炸毀地面飛機14架,炸壞跑道設施多處,但由于英軍防空火力亦集中在這些機場周圍,德軍損失了轟炸機31架,在返航途中又遭到英軍戰斗機的追擊,再折損17架!

真正體現凱塞林過人之處——尤其是在作戰指揮才能遠勝過"一戰王牌"赫爾曼.戈林的,是接下來飛越英吉利海峽的第三批作戰飛機:清一色的156架Bf-109出人意料地撲向了重新返回戰場的英國戰斗機群,這十個戰斗機中隊均為目前德國空軍經驗最老道,戰績最突出的團隊,囊括了JG2聯隊的第1大隊,JG77的第2大隊這樣的西線王牌飛行部隊(鼎鼎大名的JG52連隊在不列顛戰役之前倒是戰績平平).盡管數量上並不占優勢,但空戰老鳥們以逸待勞,而且沒有己方轟炸機的拖累,便如同饑餓的野狼一般沖向自己的獵物.在耗時37分鍾的戰斗中,這批德國飛行員將在西班牙內戰中總結出來的雙機和四機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竟以損失22架的代價擊落了39架英國戰斗機,其中一多半是英國空軍引以為豪的"噴火"!

當英德兩國龐大的戰斗機群在英吉利海峽北側展開激烈對決的時候,"路邊炸彈事件"的始作俑者,"邪惡"的帝國空軍少校羅根正在位于巴伐利亞小城拉普漢姆的梅塞施密特工廠觀看"華沙南"一號樣機的首次試飛.

在巨大的轟鳴聲中,容克斯-90運輸機的四台發動機已經處于高速運轉狀態,只見機身緩緩前移,通過粗長的鋼纜曳動裝載了4噸貨物的"華沙南一號",然而沉重的滑翔機似乎過于眷戀自己的大地母親,隨著速度不斷攀升,牽引機已經飛離地面,但它絲毫沒有離開地面的跡象.當前來觀看的空軍將領與梅塞施密特公司高層人員幾乎不敢再看的時候,只聽得一陣"上帝保佑"的歡呼,笨重的大鳥竟然晃晃悠悠地離開了地面.

這一刻,羅根眼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有了赫爾曼.戈林的昏迷,有了"華沙南"的騰空,自己的計劃已經獲得了最寶貴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