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秋風落葉蕩英倫 第54章 血.火.風笛


長官,您步回指揮部矢吧!我繼續留在眾里觀察下工曰川英國人搞什麼花樣!"羅根向林德曼建議道.

面子很重要,但嶺須分清場合.林德曼沒有猶豫,點頭道:"那你自己乒卜心,雷克,你留在這里配合羅根將軍指揮部隊吧!"

于是,除了長相酷似阿湯哥的馮肯薩爾少校,跟來視察前線的陸軍參謀們,一個個飛快地跟著比離開了這危險的前線.

羅根心里也沒有多想,反正自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他沒少沖在戰斗第一線,如今官銜雖然升了好幾級,但那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並沒有丟掉.

在軍官們的指揮下,戰壕中的德軍官兵們已經紛紛進入了射擊位置.放眼望去,戴著短沿傘兵頭盔的空降兵與戴著大耳沿鋼盔的陸軍士兵們混雜在一起,不分彼此.

隨著敵軍步兵的身影出現在了那條小河流對岸,德軍陣地上的輕重機槍率先開火.好幾種不同的機槍齊齊發出嘶吼,就像是演奏團里林林總總的樂器配合,編制出了一曲飽滿豐厚的協奏曲.

暗紅色的子彈和白色的曳光彈在陣地前方構成了密不透風的火力網,許多穿著黃色卡其布軍服的身影還沒渡過小河就已經被擊到.緊接著,德軍陣地後方的步兵炮和迫擊炮也紛紛開火,大大小的炮彈呼嘯著從陣地上方飛過,在那原本綠油油,水汪汪的草地上轟起大塊的草皮,大團的泥漿還有血淋淋的肢體,,

即便是參加過多場殘酷戰斗的羅根,在面對這種單調而殘酷的殺戮時,終于也忍不住將目光從潛望鏡上挪開.深深的戰壕中,士兵們必須站在事先挖出的台階或者用空彈藥箱壘砌的台子上,才能用手中的木器向陣地前方開火,還有一些士兵扛著彈藥箱來來往往,從機槍戰位旁邊替換下空彈藥箱,而每一挺機槍旁邊都有一到兩名士兵負責供彈,他們從彈藥箱里取出成串的子軍碧使用金屬彈鏈,馬克沁和維克斯馬克使用的是布質彈帶,至于布朗式輕機槍,供彈手們就得快速往空彈匣里面裝填彈藥了!

"英國人難道不覺得這樣的進攻只是在白白耗費士兵的生命嗎?"羅根自己都覺得有些納悶了.

馮肯薩爾少校並沒有因為持續的殺戮而顯得于心不忍,他睿智地回答道:"這就是戰爭啊,長官!如果是我們向英軍陣地發起進攻.只要還有贏得勝利的希望,也會不斷地發起沖鋒!我想,舊舊年的時候雙方之所以會在凡爾登損失幾十萬兵力,就是出于這個道理吧!"

在歐戰曆史上,"凡爾登絞肉機"可以說是臭名昭著的,羅根曾參觀過那里的遺址,面積不大的一片要塞區,卻令凹萬法軍和媽萬德軍將士灑下熱血,近百萬人,即便排成密集隊列站在一起,也足以將整個凡爾登填滿,,

羅根正想說些什麼,指揮所里的電話響了,一直站在旁邊的中尉連長接起電話:"是,長官,我是保羅,什麼?預備隊?好的,明白了".


掛下電話,他對自己的副手喊道:"快,安卡,帶3排到南面陣地上去!"

"怎麼了?.羅根雖然是戰役的副總指揮官,但此時只是視察至此,並沒有嵌入到戰地指揮系統中,何況,他授命統集海空軍部隊,陸軍仍然直接歸由林德曼將軍指揮一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德國陸軍在整個國防軍體系中的重要位置.

中尉有問必答地說:"將軍,南面的3.陣地在英軍炮擊中被轟垮了一段,營部命令我們把預備隊增派過去".

"噢!"羅根朝南面看了一眼,只見一隊全副武裝的陸軍士兵沿著戰壕飛奔而去,卻看不到那處陣地的實際情況.

"沒關系的,將軍,我們在附近還有機動坦克,英國人別想這麼輕易地突破防線!"馮肯薩爾少校反過來安慰道. "呵!這我知道!"羅根轉會到潛望鏡那邊,這時候,英軍步兵已經越過了河流,但他們越是靠近德國陣地,遭到的阻擊越是強烈.不過在河流的對岸,英軍的機槍也上來了,機槍手們依托灌木,土丘或是彈坑與德軍對射,來自對岸的子彈咻咻地叫著,德軍戰壕中,醫護兵們也開始忙碌起來.

"呃,那些"是什麼部隊的?"羅根突然從視線中發現了一些並沒有戴托姆頭盔的軍人,他們穿著土黃色軍服,頭上卻包著偌大的粽子,遠遠的看不清膚色,但和一般的英國本土軍或二線民兵有著很明顯的區別.

馮肯薩,一過去瞧了瞧."嘶一一一應該是殖民軍,非洲或是印度風比?二可,,這里是英國本土!他們似乎從未出現在英國本土!"

"印度阿三?"羅根不由得摸了摸了巴,在自己的那個時空里,阿三在電子技術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武器國產化方面搞出了不少糗事,還有高尖端的火箭,走路不穩就學著跑,除了宇宙第一強國,嘴皮子最硬的大概非他們莫屬了!

少校仔細觀察了好一會人,"嗯,從膚色上看,應該是黃種人!可能是印度錫克族軍隊,據說他們能征善戰,而且長期效忠大英帝國"將軍,有殖民地就是比沒有好,您看,本土危機的時候,他們還能從世界各地的聯邦國家和殖民地抽調大批軍隊!"

羅根沒有接著這名年輕軍官的話往下說,而是琢磨著英國人怎麼會在這個時候把印度殖民軍調來,按說意大利已經在非洲展開了攻勢,英國在非洲的駐軍本來就不多,面對聲勢浩大的意大利遠征軍,從東南亞抽調的殖民軍應該就近派往東非和北非才對.這麼說來,英國人難道是打算放棄非洲而全力保衛本土?

"將軍,將軍!您看,南面那面旗幟,那是加拿大部隊!"


"哦?聯邦國家的軍隊也都來齊了?"羅根湊到潛望鏡前看了看,可惜得很,這位剛剛獲得晉升的空軍少將對于旗幟可沒什麼研究.對于加拿大,他所認識的就只是楓葉旗,戰場上那面紅底金徽的戰旗,看起來倒有點像西班牙國旗. "這說明英國人仍然決意保衛本土,不是麼?"酷似"阿湯哥"的馮肯薩爾少校皺著他的眉頭說.

"那未必!"羅根突然靈光一閃,"如果不列顛既有英國本土軍又有殖民軍,當大撤退來臨之時,他們會先撤退哪些?"

馮肯薩爾少校愣了愣,"當然是本土軍!您是說"英國人打算撤退了?"

羅根搖搖頭,"那可能只是他們最後的打算,現在不列顛之戰還未分出勝負,他們放手一搏也是合乎情理的!不過,,我個人很好奇,大英帝國數百年來從世界各地搜刮的驚人財富,還有多少是沒來得及轉運走的!"

"不計其數!"馮肯薩爾少校說,"加的夫國家博物館和加的夫大教堂就有不少,可惜我們沒來得及搶運一些就被英國人自己的艦炮轟成廢墟了!"

對于那兩座小型"寶庫"羅根也有小小的遺憾:若是北上的英國艦隊晚到一天,他應該能抽調一些士兵去把里面珍貴的文物搬運走一些吧!

德軍陣地上的機槍仍在孜故不倦地嘶吼著,不論是英國本土軍,聯邦國家軍隊還是殖民軍,在子彈面前真正做到了人人平等.盡管英軍的步兵炮打得很准也很狠,但投入進攻的部隊仍沒能從德軍陣地上撕開突破口,經過了將近一個小時的膠著戰斗,在德軍沒有投入機動坦克力量的情況下,英軍主動撤退了.

視線回到陣地前方,草地已經不是之前那片綠油油,水汪汪的草地,它已經變成了一塊坑坑窪注的爛泥塘,好幾百具穿著卡其布軍服的尸體以各種各樣的姿勢留在了河流兩岸,鮮血混雜著泥水呈現出一種令人惡心的醬紫色,軍帽,水壺還有槍械滿地都是,一些傷員還在無助地掙紮,抽插和呻吟著.

羅根帶著馮肯薩爾少校緩慢行走在德軍戰壕中,激烈的戰斗同樣給德軍官兵們造成了一些傷亡,一部分掩體遭到了英軍炮火的直擊,破碎的鋼盔,沾血的布條還有一些模糊的碎肉看著就觸目驚心,耳邊沉重的喘息與痛苦的哀嚎更是讓人心情沉重.

在一處有炮隊鏡的掩體中,羅根駐足向外觀望,身穿白色"馬褂"臂纏紅十字布套的英軍救護兵們也出現在了戰場上,他們用擔架抬走了那些身負重傷的傷員們,肩扛人背地將一些輕傷員撤下去.德軍陣地上,經曆了苦戰的官兵們只是默默地注視著這個悲涼的場面.站在人道主義的角度,射殺救護人員和傷兵是不被允許的;站在戰略角度,多一個傷兵,敵人就必須多花人力和物資去照顧.

耳邊,突然傳來了一陣悠揚的風笛聲.

聽著這個聲音,羅根突然想起了《勇敢的心》,電影中令人印象頗為深刻的便是那風一般悠揚且帶著濃郁憂傷氣息的蘇格蘭風笛.激戰過後,它聽起來更加飄渺和幽怨,就像是戰死者的靈魂在哀傷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