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大發展 第五十六章 燒窯

"哈,我回來了!"

周晴一直在盯著這個窯.不知道什麼時候孫大鐵已經抱著兩大堆泥巴回來了,倒是讓他的大嗓門嚇了一大跳.

"哥,這個泥巴是用來干什麼的?"周晴還來不及問,孫婷倒是搶先問了.

"用來裹著這雞的,一會給你弄好吃的."孫大鐵在外面是人見人怕的混子,但是對于自己的這個妹妹那可是疼得不得了.

"叫化雞?"周晴倒是聽說過這種做法.

趙海生點了點頭但是又搖了搖頭,說:"基本上是一樣的做法,但是我們這里有一點不太一樣."

"哦?不一樣在什麼地方?"周晴看了一下孫大鐵手里的那兩大坨泥巴,發現也不過就是泥巴罷了,哪來什麼不一樣的.

"哈!不一樣的不是這泥巴,而是做法."趙海生順著周晴的視線看過去,發現她盯著的是孫大鐵手里的泥巴,馬上就知道她想的是什麼了.

"那不一樣的是什麼?"

"當然就是做法了,你一會看著就知道了,我保證與在別的地方吃到的叫化雞是不一樣的."趙海生打著包票說.

"好吧,那我就等著看了."

對此周晴是有點無奈,她對于這些鄉下的東西確實是不熟悉,所以如果趙海生不願意先揭開這個迷底,她是不可能猜得出來的.

所以就只能是乖乖地被趙海生"欺負"了.

這個時候小六子也回來了,他的身後是一大堆的柴草,正被他用幾根木頭臨時紮起來的架子拖著走回來.

"小心點.不要這麼快跑過來,要不窯塌了我可得找你算帳."一看小六子正大步地向這邊沖過來,孫大鐵連忙大叫道.

小六子一聽,馬上就停下了腳步,然後才慢慢地拖著一大堆的柴草走了過來.

"好家伙,弄了這麼大的一個窯,手藝不錯啊!"小六子一看到這個大窯馬上就說.與周晴這個城市的小姑娘不一樣,他一看到這個大窯就知道里面的"技術含量",所以才連聲贊歎道說.

這個村子里有本事砌出這樣大的一個窯的人,不會超過兩個手.

"哈!老大的手藝什麼時候差過了?"潮磊一聽,馬上就接著拍起了馬屁來!

"得了,趕緊吧,這天色也差不多了,再不抓緊一點,一會肚子就要餓扁了!"趙海生笑著說.

聽到趙海生的話,大家的手里也就更加地麻利起來.

看了一下小六子拖回來的柴草,趙海生點了點頭.別看這都是柴草,燒這種窯的與平時在家里煮飯用的就絕不一樣.

因為這種窯是用泥砌成的,可不太牢固,與那用泥槳打成的灶不一樣,所以這燒的柴草就有了區別.

一般來說家里的灶只有是能塞得進去,就能燒得掉,只不過是好燒不好燒罷了.

但是這個窯就不是了,一般來說都是選比較小的樹枝,或者是樹葉,稻草之類,當然最好的就是手指在的小樹枝.因為樹葉和稻草這種東西一是不耐燒,又多灰.不一會就會堆滿窯里,這個時候扒灰就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了.

而且樹葉和稻草的熱量也不夠,同樣要燒好一個窯如果用的稻草那可能是一座小山一般,而樹樹的話,那體積上就要小得多了.

如果樹枝過大,也是很麻煩的事情,因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捅到窯,這樣窯可能就會塌掉.

小六子拖回來的柴草當中以小樹枝為主,又有少量的稻草樹葉,這是最合適的了.

稻草樹葉可以用來生火,火生起來之後就可以以小樹枝為主要的燃料,這樣最好不過了.


"不錯不錯,一看就知道是農村娃!"趙海生笑著點評說.

"那是,我是生于海沙村死于海沙村,死後還是海沙村的鬼!"小六子裝模作樣地說.

"得了,快去燒窯!"趙海生在他的腦門上輕敲了一記笑著說.

"沒問題,這可是我的拿手好戲."小六子也當仁不讓地說.

他在窯前坐了下來,先是抽出一把稻草塞進去,點著,但是卻沒有急著把樹枝加上去,而是先是用稻草燒了十來分鍾之後.才慢慢地把樹枝加進去,才一會,這樹枝就燒了起來,而且越來越旺.

"小六子,你這火生得好啊,一會就燒了起來了,不過為什麼你開始的時候沒有在稻草燒著之後就加樹枝進去呢?而是燒了好一會之後才加樹枝進去?"孫婷雖然也是在村子里長大的,但是對這種事情還是有點迷糊.

在她的記憶之中,家里總是一點著稻草就會把樹枝木柴架上去的.

看著周晴也一臉不解的樣子,小六子這一下得意了,笑著說:"這可是我的獨門秘方,不過今天看在趙老大的份上我就告訴你們吧."

看到小六子這一幅得意洋洋的樣子,趙海生的心里也不由得一陣發笑.

這段時間小六子在廣州上面主持海鮮連鎖店,整個人的氣質也發生了一點變化,越來越象是一個大老板了,但是一回到這海沙村,對著這些一起長大的熟悉的伙伴,他就又原形畢露起來.

這不,一逮到機會就玄耀起來.

"這種窯和咱們家里的那種灶可不一樣.家里的灶打得好,有煙囪,比較容易著火.可是你們看這窯,可沒有煙囪吧.而且還四面透著氣呢,所以在燒的時候就要先把這窯燒熱了,里面熱了之後再慢慢地加進去樹枝,這樣樹枝就容易燒起來了.如果是一開始就加進去樹枝也不是說就點不著,但是沒有這麼容易就是了."

一旁聽著的趙海生也點了點頭,因為小六子說得基本上是對的,其實道理說白了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在野外生火,不要急著馬上就把大塊的木柴放進去.先是用容易著紅的草之類燒一會,然後才慢慢地把小樹枝,大塊的木柴放進去,這樣火才容易生起來.

其實只要是有生活經驗的人差不多都知道這樣干,雖然他們不可能不太清楚這里面的道理.

窯里的火越燒越旺,此時晚風吹來,由于順風,所以這風一吹,窯里的火就更加地旺了起來.

"小六子,加點柴,火有點低."孫大鐵朝著窯里望了幾眼,說.

"行."小六子應著,手里又拿起幾根樹枝加了進去.

"這是什麼意思?說火的溫度不夠?"周晴小聲地問趙海生.

"不是,意思就是說這火燒得不夠高,燒不到這窯的的最上面的泥土.如果燒不上去,那上面的泥土受熱就不夠,一會就不好用了."趙海生一邊低聲地解釋,手上的動作也不慢.

他正在揉著孫大鐵帶回來的泥巴呢.

周晴的注意力很快地就轉移到了趙海生手里的泥巴上,只是看了一會,她就忍不住問:"這個就是用來做叫化雞的?"

一邊用力地揉著泥巴,趙海生點了點頭,說:"沒錯."

"不是直接糊上去就行了麼?還揉它干什麼?"周晴記憶之中的叫化雞就是直接把泥巴糊到雞身上的.

但是現在倒是看到趙海生在小心地揉搓著這一大團的泥巴,不由得奇怪地問.

"嘿,你想吃到真正好吃的叫化雞就得用力仔細地揉搓泥巴."趙海生說.

"這個又是什麼道理?"這個時候潮磊也湊了過來問.

他之前也是弄過叫公化雞的.他一般都是弄來濕來的泥巴糊上去就算了,這個時候聽到趙海生說如果想吃到好吃的叫化雞就要揉這些泥巴,心里的好奇心絕對不會比周晴要小.

"這些泥巴挖來之後,里面的水份,空氣都不均勻,而這種泥巴如果是糊到了雞身上,烤出來的雞由于受熱不均勻,那味道自然就不一樣.而揉這些泥巴就是為了把那些空氣擠出來,同時呢,這水份也會均勻地滲到泥巴里,這樣的一塊泥巴才是好泥巴!"


趙海生一邊認真地說著,一邊繼續用力地揉著.

"這一樣的一塊泥巴才是好泥巴".周晴和潮磊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是想不到一塊泥巴也讓趙海生說出一朵花來.

搓了幾分鍾之後,趙海生停了下來,就在眾人以為他已經搓出一塊"好泥巴"的時候,他卻從口袋里摸出一個小瓶子,往泥巴里酒著白色的粒狀物.

潮磊伸出手去,捏了一粒起來看了半天才說:"老大,這是鹽?"

趙海生點頭說:"沒錯,正是鹽."

"為什麼要把這鹽加到泥巴里?"孫婷看著那在趙海生的手里不斷地變換著形狀的泥巴,眨著大眼睛問.

她之前也看到過自己的哥哥或者是別人弄這種叫化雞,但是從來也沒有聽說過有人往這泥巴里加鹽的.

"你們做的叫化雞是不是沒有味道?"趙海生問.

"是啊!"

"這就是我往泥巴里加鹽的原因了.這泥巴是咸的,在烤的時候那為鹽份就會往雞肉里面滲,這樣的雞肉會帶有一點點的鹽吵,保證一會你們吃到了會大聲叫好的."趙海生得意地說.

這種叫化雞其實用不著太多的調味料,一點的鹽味就已經足夠了.但是這鹽怎麼樣加就是一個技巧了,有些人喜歡把鹽或者是其它的調料填到雞的肚子里,而有些人喜歡在外面抹,但是趙海生就喜歡把這鹽往泥巴里加,他覺得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叫化雞的味道發揮出來.

十來分鍾之後,當趙海生已經滿頭大汗的時候,手里的泥巴也讓他揉得上百回了,他才停了下來.

"這塊泥巴才是真正的好泥巴!"周晴有點打取地說.

"確實,這塊泥巴才是真正的好泥巴!"趙海生認真地說.

看到趙海生一幅認真的表情,周晴反而鬧了一個大紅臉!

"哈哈哈哈哈!"

趙海生看到周晴的反應,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周晴這個氣啊,不手一伸,就往趙海生的的腰間掐了過去.

這個地方是所有男人的弱點,趙海生也不列外,他只得皺起了眉頭,不過雖然肉體上痛,但是這精神上還是挺爽的.

這可是男女之間關系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才能享受的"貴賓級待遇", 趙海生也是第一次享受到呢.

正所謂痛並快樂著.

趙海生拿出潮磊剛才帶來的一個塑料袋子,里面是兩只早就殺好的雞.

"咦,這雞還帶著毛呢."周晴一看到趙海生拿出雞來,就馬上驚訝地問.

此時趙海生可不敢再"取笑"周晴了,連忙解釋說:"當然得有毛了.我們總不能直接把泥巴糊到雞上吧."

"可是,我看別的叫化雞,都是把毛去掉了,然後包著一層錫紙還是什麼的."周晴疑惑地問.

趙海生點頭說:"這樣當然也行啊,不過我們不用這種辦法,用泥巴糊到帶著毛的雞上去,一會你就知道我們的這種辦法更好!"

……

趙海生把泥巴小心地糊到了連著毛的雞上,看著兩個"泥疙瘩", 趙海生得意地笑了,這兩個泥疙瘩一會絕對是誘人的美味.


閑下來之後,趙海生走到窯邊,站在小六子的身後看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還行,燒得不錯!"

這樣大的窯要砌當然不簡單,但是要想燒好同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窯大了,受熱不均勻也就成了一個問題,但是到目前來看,趙海生發現小六子燒得還真不錯.

窯的里面的一層已經隱隱地透出紅意來,更為難得的是,這個大窯的百分之八十的土塊都透出了這股紅意,這就意味著受熱是相當的均勻.

"得扒些灰出來了吧?"小六子說看了年窯里,說.

趙海生也仔細地瞧了一會,說:"得,不過得小心一點."

"沒事,我經驗豐富著呢."小六子一邊說一邊折了一根比較長的直的樹枝,然後小心地伸進窯里,往外面扒著灰.

有時候會在這窯的後面留一個"後門",方便扒灰,不過一般來主砌這樣大的窯是不會開一個"後門"的,一個是因為這開了後門對受力影響比較大,很容易不均勻,另外一個就是這樣大的窯這前面燒火用的門也足夠大,扒起灰來也就很容易,所以後門就沒有必要了.

看著扒出來的一小堆灰,周晴不由得搖了搖頭,她還真想不到才一會就燒出了這麼多的灰來.看來這個窯也是一個吃柴草的的主,剛才小六子拖回來的柴草已經燒了一小半去了.

剩下來的都還不知道夠不夠呢.

周晴剛想著這個念頭,孫大鐵就說了:"海生,你看這些柴草夠了沒有?"

趙海生看了幾眼剩下來的柴草,想了一下,說:"我看可能不太夠,要不再去弄點來."

孫大鐵也點頭說:"我也是這樣想的,我再去弄一點來吧."

說著,孫大鐵就轉身往村子里走去,看樣子是回自己的家里拿了.一般來說,這種燒窯的柴草都是就地取材,但是剛才小六子已經在周圍"掠奪"過一回了,看來附近也剩不了多少了,所以他才想著回家里去拿一點.

不過這也是看在周晴的面子上,村子里的人對待外來的客人在這些小事情上是明顯的不一樣的.

如果光是趙海生他們,孫大鐵是不會回家去搬柴草的,而是花多一點時間在周圍看看能不能找到.

把窯里的一部分灰扒出來之後,小六子又繼續往里面回樹枝,火又一下子旺了起來.

"為什麼不把里面的灰都扒出來?"周晴奇怪地問.

剛才小六子在扒灰的時候,她就盯著窯里在看,發現里面還有大半的灰沒有扒出來,但是小六子卻停了下來.

"不能全都扒出來,其實如果不是必要這些灰我們都是不扒出來的,因為這些灰可以保持溫度.但是如果太多了,就要扒出來一些,要不就會塞滿了窯,新的樹枝如果加進來,可能就會把這窯捅塌了."趙海生這些人在農村長大,對這些事情那可都是了如指掌,不過周晴很顯然就是一個門外漢了.

所以周晴看起來就象是一個好奇寶寶一樣地不斷發問.

"真的是想不到這樣的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窯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在里面,這些可都不是在書本上能學得到的呢."周晴不由得感歎著說.

趙海生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再說了,這書本上可不會說這種事情,呵,這種知識啊,那可都是代代相傳,不過呢如果不是生活在農村里的孩子要想知道或者是學會這種東西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周晴同意地點頭說:"確實是啊."

她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城市里長大的她雖然從來不缺少什麼布娃娃之類的玩具,但是對于這種農村里常見的玩樂她就一無所知了.

太陽已經慢慢地沉下去,而天邊的云彩更加地通紅了,就象是這窯里的火燒一般,更是顯得壯觀無比.

周晴和趙海生等人坐在這窯邊,一邊看著小六子往窯里送著柴草,一邊小聲地說著一些閑雜鎖事,不時發出一陣輕松的笑聲,再加上緩緩吹過來的晚風,讓人不由得平靜下去.

這樣的日子,甯靜得就象是一汪清泉一樣,讓人留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