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美食之爭 第七章 蟹膏紅如血 上

※欣里是廣州郊外的一個小山,山卜長滿了綠樹.南方的堪"小樹林大多都依然蒼翠欲滴,更不用說現在還沒有到冬天,所以整個小山,包括周圍的地方所有的樹林都依然綠意盈然,讓人看著就舒服.

小山的山腳下的那一處樹林更是高大無比,顯然是有人故意而為之.而在那些高大的綠樹中間,隱見屋簷飛出,而且不在少數.這里肯定居住著人家.

房屋靠止.而建,是四五幢的小樓,而在這些小樓的面前則是一汪方圓五六百米的的水塘.小樓與水塘之間是一塊長三百米寬約五百米左右的空地,空地上除了正前方靠近水塘的地方留出了一處空的之外,也都種滿了各種的果樹.現在正值秋天,這些大大小小的果樹上都掛滿了果子,常見的石榴,黃皮果等等更是把樹枝都壓了下來.

"哈哈哈!這里真的是一個好地方啊,唐老你真的是有福氣嘍."一把爽朗的聲音響了過來.

"呵,不是我吹牛.這個地方還真的不錯.我這兩年都住在這里,說得上是心曠體胖啊."

這把聲音里透出一絲的淡薄甯靜,很顯然這個被人叫做唐老的人一定是一個德高望得的人物,而且養氣功夫已經到了相當的程度.

水塘之前有一株大樹.樹蓋如傘,籠罩著數十平方大的地方,而在這巨大的樹傘之下此時正擺著一張古色古香的紅木大桌,紅木大桌之上是一套茶具,而圍著大桌坐著有五個人,這六個.人雖然神態各異,但是無一不都是銀發如雪,顯然都是有了一把年紀的人了.

當中主位坐著的正是剛才被稱之為唐老的唐萬千,一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瘦小老頭,坐在那里似乎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但是那雙眼睛如古井一般,讓看到這雙眼睛的人都不由得沉了下去,可見這個小老頭絕對不是簡單的人物.

這也就難怪他會成為這一眾人之中的領頭人物了.

其實,唐萬千在廣州的飲食界那是地位超然,在這個行業里所有人見到他都只能是低頭叫聲唐老,僅此就可以看得出來他的地位有多麼地

.

而剛才和唐萬說話的人叫做李心田,比唐真千還老上一歲,但是在唐萬千的面前也只能雖恭敬地叫聲唐老,很多時候這個地位是與年齡無關的.

其他的三個人分別是萬寶,席強和季明,他們也都是廣州飲食界的老大級人物.

他們這五個人今天聚在這里當然也不是簡單地喝喝茶聊聊天那樣簡單,他們今天來這里可是有任務的,那就是擔當一次美食比試的評審.

"呵,對了,這一次程華這小子怎麼和那個叫趙海生的年輕人碰上了,還來一個美食比試來著 .萬寶笑著說.

"那個趙海生也是我們廣東人,聽說是天溪縣海潭鎮的,那個鎮子靠海,出海鮮,在這個趙海生的折騰之下把店開到了廣州來,和程華這些人就有了生意上的沖突,應該是因為這個程華就想著和對方來一個比試,看著誰賣的東西最好吧."

在這五個人之中;季明是年紀最小的,地位也是最低的.所以這個時候也只有他來說這個話了.

"這個比較有意思啊.小.席強一邊給大家分茶,一邊笑著說.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這美食一道,可是一個優雅的事情,沒有必要爭個頭破血流,我們就算是做生意也要做得有風度嘛.通過這樣的比試來決出一個勝負.最終不管誰輸誰贏,都算得上是一個佳話啊.小.

李心田卻對些很是贊同.

唐萬千也點頭說:"心田說得是對的,我們這個美食嘛可真的是一件雅事,所以程華和這個趙海生能過這樣的方式來決出一個高下,還是相當不錯的."

"是的,唐老你說得對."

唐萬千的話自然是的到了一致的贊同.

程華領著趙海生走到五個人的面前,給趙海生介紹起面前的人來.看著唐萬千等人,趙海生的心里不由得生出了一陣感慨,他並不是不認識這個人,相當在那一世他和這五個人都見過面,不過與現在不一樣的是當時這幾個人在自己的面前那可都是只有站著的份,想不到現在卻是顛倒過來了.


不過,趙海生也當然不可能會擺個架子出來說前世你們這些人在我的面前都得恭敬地叫我一聲葉先生,則是恭敬地彎下腰去,一一給這五個人打起招呼來.

趙海生長得雖然說不上英俊,但是卻很能給人好感,再加上他的態度確實也好,所以和這些人的第一次見面到是給眾人留下了很好的印來

因為這些人雖然在飲食界有著高高在上的地位,但是畢竟沒有做這一行的生意,所以與程華和趙海生也就沒有了直接的利益的沖突.因此就能公正地對待趙海生這個外來的"強龍"的挑戰的事情了.

唐萬千對于趙海生的第一印象也相當地不錯,他笑著對趙海生說:"呵,我了解了一下你的情況,不錯,說得上是後生可畏啊!"

趙海生馬上恭敬地說:"唐老,這都是我們鎮子上的人一起努力的結果,我不敢一個人居功

唐萬千笑著說:"領頭羊的見識往往

說著,唐萬千又對程華說:"程華啊,你這件事情做得不錯,這樣的方式很好.比生意場上你使一個絆子,我下一個陰招好."

程華平時都是懶洋洋的.但是在唐萬十的面前自然不敢如此,他也恭敬地說:"唐老你經常跟我們說做人要站得正,立得穩,我會記在心上的了."

"嗯,不錯.那你們就去准備吧,我們幾個老家伙就在這里等豐吃了."

唐萬千輕輕地揮了一下手說.

看著程華和趙海生退下去的背影,唐萬千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是並沒有就此說什麼,而是轉過身去和另外幾個人輕聲的聊了起來,當然,他們這些人聚在一起聊的也都是些美食上的樂事,都是見過識廣之人.所以這氣氛自然也就活潑起來.

不過,這個時候的程華和趙海生就沒有這樣輕松了,因為他們現在都在認真地准備著菜,而他們第一道所比的就是蟹膏,當然,趙海生用的是冬蟹,而程華用的就是大閘蟹了.

灶頭是早就已經准備好的,趙海生和程華是一人一個,相去也不遠,不過絕對不會是相互打擾就走了.

灶頭處一應的工具都齊全,顯然是行家准備的,足夠趙海生和程華大展身手.

"把集拿出來0

今天跟著趙海生來這里的是潮磊和小六子,他們兩個人是來這里給他打下手的.

也許是因為這一次的比試關系到自己的店能不能在產州立足,平時一直都嘻嘻哈啥的小六子也嚴肅起來,自從到了這里之後,就沒有見他的臉上出現過笑容.一幅如臨大敵的樣子.

看到小六子這樣子,趙海生也有點好笑,不過他的心里其實也有一點緊張,畢竟這可是一件大事.

不過當小六子把箱子拿過來放在他的面前打開之後的那一股冷氣沖上來的時候,趙海生的心就頓時平靜下來了.

因為今天比試.而趙海生從海潭鎮帶來的冬蟹是冰凍的,所以在這場比試之前他就已經把這些冬蟹都蟹凍了,而解凍之後的冬蟹還依然放在箱子之中.保持著一個比常溫稍低的溫度,所以小六子打開箱子的時候才會沖出一股冷氣來.

箱子里整整齊齊地碼著十個冬蟹,由于海潭鎮離廣州有十多個小時的車程,而且也不太可能一運上來就馬上比試,所以只能是用冰凍的方法,這當然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到冬蟹的味道,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趙海生在處理這些冬蟹的冰凍和蟹冰的過程之中都已經用足了手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減輕因為冰凍而影響到冬蟹的味道,當然,會有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了.

馬冰等人也到了,不過他們是沒有資格和唐老等人坐在一起的,不過他們現在就在趙海生和程華這兩個人之間轉來轉去,看他們兩個煮東

.


不過,他們也知道有很多人在煮東西的時候是不能讓別人在一旁看的,不過現在趙海生和程華都還沒有正式開始,所以他們看一下也沒有什麼問題.

此時看到小六子把箱子打開,馬冰等人就湊了過來,看到箱子里的蟹,他們都不由得心里一歎.

這冬蟹看著不在,但是那個厚度卻是驚人得很,就算是一般人都看得出來這個蟹肯定是份量十足,更不用說他們這些人了.

對于馬冰等人的表情,趙海生是看見了,不過了這個時候並沒有說什麼.而是一手一只地飛快地拿起冬蟹放到一邊早就已經倒滿了水的盆

.

盆子里的水是海水,是趙海生特意用車從海鹽鎮運上來的,除了這個盆子里的之外.旁邊擺著的一個大的塑料桶里的也全都是海水.

其實冬蟹早就已經洗乾淨了,而且趙海生把蟹放到盆子里也不是為了洗蟹,而是為了把蟹身里的最後的那一點低于常溫的溫度給降下來.

經過冰凍之後的冬蟹在解凍的時候一定要完全解凍,如果不能是完全解冰,那麼煮的時候就會出現受熱不均勻的情況,小則會影響味道,大則有可能有的地方熟了,而有的地方卻還沒有熟.如果出現這種煮東西都沒有煮熟的情況,那對于一個廚師來說就真的是鬧大笑話了.

趙海生當然不會犯這種錯誤,他把冬蟹放到海才里,吾泡了十來分鍾,然後撈起來在手里翻來覆去地掂量了好一會.然後才輕輕地點了點頭.

作為一各出色的美食家,手上的感覺當然是要非常好,剛才趙海生這一掂量看似乎平常,但是名堂卻是很多的.

當然,他不是在稱重,而是在感覺這蟹是不是完全解凍了.如果這蟹沒有完全解冰.在趙海生的手里這麼一會蟹的內部的"凍"肯定會透了出來,相反如果是完全解凍了,那蟹身非但不會凍還會稍稍地發

.

趙海生之所以翻來覆去地掂量了好一會,原因就在于此了.

十只冬蟹都給趙海生從海水盆子里撈了出來.放一個竹籃子里,這蟹一放下去.蟹身上的水就開始往下流.

這也是一個很講究的步驟,剛才這蟹放到水里泡,自然而然地就會帶有很多的水份,而且冰凍的過代地詩讓蟹吸收水份的過程,如果一只蟹的蟹身有討多的和冉,州千煮蟹來說也是很不利的.

所以當把冬蟹完全解凍之後,趙海生並沒有馬上就急著煮,而是放到了籃子里先讓水流出來再說.

"潮磊,把那個大鋁鍋搬上來."趙海生對潮磊說.

"好的."

這個就是潮磊和小六子他們兩個在廣州找了好多地方才找到的大鋁鍋了.

馬冰等人一看到了趙海生就要開始煮蟹了,都自覺地轉身想離

.

"馬老板,你們可以留下來看一下,我不會介意的."趙少海生笑著對馬冰他們說.

"這個"不太好吧."馬冰等人的停下了腳步,但是卻已經轉過身來對趙海生說.


趙海生知道他們擔心的是什麼,那就是怕自己會認為他們在偷師,這在行規里是一項大忌,不過趙海生對此卻不太在乎.不管是廚藝又或者是武功都好,如果只是站在旁邊看人們怎麼樣煮就能學到精髓,那這個世界上就會遍地都是大師了.

看得到的煮法對于廚藝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對于火候的把握,對于味道的調理,這些都需要千萬次的嘗試才能學得會的,而且煮菜每一次的食材都不一樣,因為煮多長時間,放多少調料也都不一樣,這些在旁邊看過就能學會?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趙海生就只能是在額頭上寫一個服字了.

于是,趙海生笑搖了搖頭,說:"我不講究這些東西的,你們可以在一旁看看."

馬冰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好奇心驅使,他們就算知道這不合規矩,但是在趙海生的同意之下也都留了下來.他們真的是太想看看趙海生是怎麼樣炮制這十個冬蟹的了.

當潮磊把大鋁鍋放在灶頭上的時候,伍靖的心里不由得一陣嘀咕,在他看來這十只冬蟹都還不能填滿這個大鋁鍋的鍋底,所以用這樣大的鍋很顯然是浪費的.

不過,他的這句話是不會說出口的,趙海生讓他們在一旁看已經是相當的"外恩"了.如果自己開口去問這個問題,那就顯得自己太不懂得行規了.

不過,當伍靖看看馬冰等人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眼里也都是疑惑的神色,很顯然他們對于趙海生用這樣大的鋁鍋也是很不解的.

不過,這個時候趙海生已經顧不上他們了小他先是把花生油到進去鍋里.然後就從塑料桶里打水倒進鍋里,然後雙手拎著鍋耳,左右地搖晃起來,直到油和水混在一起把整個鍋底都"鋪"起來的時候才停了下來.

把鋁鍋重新放到了灶上,趙海生開始從籃子里把已經不再滴水的冬蟹都放進鍋里,不過趙海生在排這些冬蟹的時候卻不是放在鍋的正中央,而是沿著鍋底的最外沿擺了起來.

如果馬冰等人看得到鍋里的情形的話,他們也許更加驚訝,但是他們現在站得稍遠一點.所以也就不可能看得到這鍋里的擺法了.

潮磊和小六子就一直站在趙海生的身邊,所以對此倒是看得清清楚先

小六子小聲的問:"老大,為什麼不放在鍋的中間.那里不是受熱更快麼?"

趙海生也笑著低聲說:"如果是放在鍋的正中央,那放得了多少個?其它的放在哪里?"

小六子一愣.皺起了眉頭,過了好一會才恍然大悟說:"因為在鍋的中央只能放一只,其它的就只能放在旁邊,這樣一來可能就會受熱不均勻?也就是說當中間的一只蟹熟的時候其它的蟹可能還沒有熟?"

趙海生笑著點了點頭,說:"沒錯,正是這個原因.海鮮海鮮,講究的就是一個鮮字,這個鮮字不僅僅是說這海鮮是新鮮的,還得說這煮的時候也得把握好最好的火候,網熟的時候才是最鮮的,如果煮的時間久了,那就算是這海鮮未煮之前是新鮮的,在煮之後也可能是不新鮮的."

停了一下,趙海生才繼續說:"如果我們在中間放一只蟹小那這只蟹熟的時候其它的蟹就還沒有熟,當其它的蟹熟的時候這中間的一只蟹已經過熟了,這就不鮮了."

"所以我們選鍋的時候用的就是平底鍋,而沿著這鍋底的最外沿擺這些蟹,再控制好鍋底的火的話,那就會保證這些蟹都受熱均勻了.

般磊也接口說.

"沒錯,你們也許沒有注意到,我讓鐵叔給我們挑這些蟹的時候都是按照一定的重量來挑的,也就是說這些蟹的個頭都差不多大.而且重量也都相去不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些蟹在同一鍋煮的時候都擁有最新鮮的味道."

"老大,你也太講究了一點吧.小六子低聲笑著說.

趙海生抬起頭來.往一邊看去,十幾米之外的另外一個灶頭處,程華也正在忙碌著.不過與趙海生不一樣的是他並沒有親自動手,而是給別人打下手,而那另外的一個人恐怕就是程華請回來的高手了.

"一戰定生死.不講究不行啊."趙海生心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