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幕後燭影 (求推薦收藏)

第四十章 幕後燭影 (求推薦收藏)



文試並不全是猜燈謎,到了十五層以上,就是考究對聯功夫了.這幾層出的對聯,方云前世就對過.根本沒有什麼難度.執起筆,方云幾乎是不加思考的將這些對聯的下聯寫出.不過,到最後一個對聯卻出了偏差.

"龍馬負圖,伏羨畫卦,乾坤定!"

看到這個上聯,方云怔了怔,這副對聯,他完全沒有印象.

"公子,這副上聯,是朝廷資政閣,一品光祿大夫榮大人出的.目前上京城的士子,還沒有人能對出來.公子如果能對出來,那就能進入最後一關了."

負責這一關的,是一名翰林的儒生.一身儒衣,四十多歲,臉皮白淨,頷下留著三縷胡須,流露出很高的修養,學識.

方云沉默了.伏羨是傳中,遠古三皇中的天皇.傳中,遠古時代,人人壽命極長,個個能肩山挑岳,飛天遁地.誰也不服誰.後來三皇治世,以強大的武力和仁慈的治世手段,統一天下.在傳中,伏羲為三皇之首,武力最強.他的隨身武器,就是龍馬圖.傳中,伏羲就是以龍馬圖壓服天下,定立乾坤的.

當然這些都只是傳,遠古時代距離現在,隔得太久.很多事,都是虛無飄渺,以訛傳訛.

儒家一直把伏羲視為文祖之一,現在大周朝廷的蘭台秘苑,就是依據伏羲傳下來的八卦圖建立的.用以觀察星辰天象,推斷國祚江山,命運文理.

"這個題目,在我印象中是沒有的.現在只能靠自已了."

方云這段時間醉心武道,文事已經很久沒碰了.但他畢竟有一世的學識放在那里.冥思苦想一陣,方云終于提筆寫下了自已給的下聯.

"虎蛇蹬畫,女媧相琴,天地成!"

這個對聯,卻是方云根據自已前世看過的一個野史寫出來的.傳聞中,遠古時代無數強者大戰,引發天地浩劫.天空崩裂,大地塌陷.這直接導致了遠古時代的終結.

眼看天殘地缺,生靈塗灰,伏羲的妹妹,女媧娘娘以無上琴音安撫天地萬物.最終令天空彌合,大地聚攏.這才有了上古時代的延續.而在做完這些後,女媧也隕落了.

當然,這些依然是傳.當不得真.不過,在此時此刻,用在此處是最好不過了.

"不錯,不錯!龍馬伏圖,伏羲畫卦,乾坤定;虎蛇磴畫,女媧相琴,天地成!好對子!好對子啊!"

這位翰林儒生吟唱了一遍,眼中顯露出神采來.

"好對子,好對子!這一關,你過了.想必榮大人看到你的下聯,應該會非常高興.我先給他送過去."

他此時顯得急不可耐,似乎恨不得馬上動身.

"大人去吧."方云道.

目送儒生離開後,方云進入了下一關.只見門檻上,寫著兩個字"詩詞".方云心中若有所悟.這場文試的前幾關猜謎,考的是思維敏捷程度,中間考對聯,則考的是聰慧和粗淺的作詩能力.到了這一關,就是直接考究文學修養了.

"今年的文試,和我印象中的已經變了許多.至少資政閣光祿大夫榮大人的對聯,不應該出現在今年的文試上的.希望下一關,不要太過叨難."

方云對于域外星辰鐵是志在必得,不過文試第一,可並不好拿.至少方云已經隱隱感覺到下一關不太好過了.深吸了一口氣,方云走了進去.

房間很暗,中央有一張木桌,木桌上豎著一只燈籠,用燈罩罩著.木桌的前方,有一面幕布,幕布後一片通亮,黑色的幔布上隱隱映照出一個高瘦的人影.那人靜靜端坐,投射的陰影,散發出一股浩大,方正的味道.


"方云?"淡淡的聲音,透露出一柄執掌生死權柄的威嚴,氣度.

"是.學生見過大人."方云低頭行了一禮.這人投影散發出的氣度,話的威嚴,都在隱射一個事實,這位主考官位高權重,來頭很大.

"這個房間,你是第一個來的.很好!"幕布上的人影,微微的點頭,表示贊賞.

"這位主考官,不知是朝中的哪位大人."

方云沉默不語,心里微微有些緊張.前世的時侯,他醉心儒家學問,極其仰慕朝堂上,那些胸有萬壑,經天緯地,學究古今的大儒.幕布前的黑影,就給他一種大儒的感覺.

"木桌上有筆,墨,硯,你揭去桌上的燈罩吧,這最後一關的題目,燈罩里."

"學生領命."

方云揭去燈罩,只見木桌上,豎著一個白紙糊的八角燈籠.這燈籠分八面,朝著方云的一面,全是空白的.就在方云揭去燈罩的一刻,這只燈籠底座發出一陣機括聲,接著,白紙八角燈就在方云眼中緩緩轉動起來.

方云聚精會神的盯著八角燈籠.

第一面空白,第二面空白……第四面還是空白……

第五面,八角燈籠上終于顯出了字跡,一行細瘦體的古篆字,如水流一般,出現在第五面的燈紙上.

"象棋終日樂悠悠."

看到這一行細瘦的字體,饒是方云心性堅定,這會兒也不禁動搖了一下.他想過一關的題目可能會很難,但沒想到第一行詩句就是這樣.這一行,甚至算不上詩,連村野陌民恐怕都能做得出來.

"這……"

方云看了一眼幕布後的那道身影,那人一動不動,似乎化成了木雕般,毫無聲息.

"咯──咯──"

機括轉動,八角燈籠上出現了第二行字體:

"苦被嚴親一旦丟."

這一行字,依然毫無變化,依舊沒有新意.心里預期和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讓方云幾乎懷疑,自已是不是進錯了房間.

"一首詩有八句,對應八角燈籠的八個面.已經有四個面是空白的了,剩下的四個面應該都有詩句.暫且看完再."

方云深吸一口氣,強打精神.

第三行詩句終于出現:

"兵卒墮河不可救."

這句詩一出現,整個詩的意境立刻一轉,一股濤濤殺意破紙而出,震懾心魂.

方云腦海里,猛然嗡的一下,轟鳴起來.恍惚間,雙耳聽到了一片淒厲的掙紮喊叫聲,眼前似乎看到了千軍萬馬擁擠墮河,被洪水沖走的場面.


咯──咯──

機括依然在運作,八角燈籠緩緩轉動,第四行詩出現了:

"將士溺水一齊休."

這七個的細瘦體古篆一出,整首詩的殺伐氣息,頓時增強了百倍千倍,字里行間,顯露出"天地熔爐蒼生住,萬物無輪回苦"的意境,浩浩蕩蕩的肅殺氣息,洶湧澎湃,勢不可擋!

這個時侯,機括聲終于停止.但方云卻依舊盯著白紙八角燈,他的心神沉浸在這股殺伐氣息中,腦海里則不斷的浮現著這四句詩.

方云的眉頭皺了起來.

這四句詩,可不簡單!──這是方云的第一感覺.

大周文武分治,武不問文事,文不問武事.不過,這一千多年來,五荒戰事不斷,儒家早已不再是置之事外的態度了.而武將們對儒家也開始頗有微辭.

文武自古相輕.儒家瞧不起兵家,兵家也瞧不起儒家!這是天大的道理,幾千年都不會變!

白紙燈籠上的這句詩,正代表著近些年來,在朝廷里開始抬頭的,文武之間的一種摩擦.

這最後一關的考題,表面看,是考究學生的詩詞功夫,但更深一層次,是讓文試中脫穎而出的,最優秀的士子擺明自已的立場,態度.

上京城的士子,基本都是即學文又學武.這最後一關,分明就讓這些文武雙全的士子,在儒家和兵家之間,做出自已的選擇.

"元宵節,每次結束後.當天文試的題目就會被流傳出去.這道題目,若是正常的做下去,儒家,兵家必然要得罪一個.無論哪一個,對于家里來,都是禍不是福.我必須得好好思量才行!"

方云心里沉重,知道這次獎勵的域外星辰鐵,開始變得燙手了.

"方云,你有一柱香的時間,將這首詩的頸聯和尾聯寫出."

幕布後,那道威嚴的人影開口道.聲音一落,便有一名太監從幕布後轉出,將一柱剛剛點燃的檀香插在香爐里.

聽到這聲音,方云心中一動,突然想起一件事來.

傳中,當朝太傅年輕時,曾經耽于游樂.他最喜歡就是下象棋.時間一長,學問功課也不做了,終于招來了其母的怒火.將他最愛的象棋丟入淥水河中.太傅眼睜睜的看著棋子沉入河底,心如刀絞.不由放聲大哭.回到家里,一連數天癡癡的坐著,像了魂一樣.落在其母眼中又是生氣又是生疼,于是含著淚對兒子:

"好男兒應該胸懷大志,怎麼能讓幾顆棋子貽誤終身."

看到母親落淚,太傅終于幡然醒悟,從此不再下棋,專心致志讀書.這才有了後來的位封三公,桃李滿天下.

這件事,太傅曾在某個場合,偶然提及.知道的人不多.方云在某種特殊的況下,得知了這個故事.當時也沒有在意.此時,看到這四句詩,這個故事立即浮現腦海.

"莫非,這位主考官是當朝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