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八章

卷宗送了出去,徐大虎一案算是塵埃初定,青門縣衙的事情也是結了,只等著上面的行文了.只楊煥卻未空閑下來,原來這新知縣不畏□為民除害的名聲早已如一夜春風吹遍了青門縣的大街小巷,不過幾日光景,蜘蛛樓調笑左右二美的傳聞已是迅速退卻,便是有人提及,也成了楊知縣少年風流的一樁佳話而已.從前這民眾對縣府衙門唯恐避之不及,如今鬧到公堂之上打官司辯理的人卻是絡繹不絕.

楊煥起初還興致勃勃的,只那來告狀的人,不是東家砍了西家的一從竹,便是西家順了東家的下蛋雞,再不濟就是集市上缺斤短兩爭吵起來要大人給個公道.正有些心煩意亂,突見那牢頭匆匆趕了過來,湊到他耳邊壓低了聲音道:"大人,方才聽那獄卒來報,說徐大虎快不行了……"

原來前幾日過堂,那徐大虎被拎進拎出的,一樁惡事被指,脊杖五下,再一樁,臀杖十下.如此幾天熬下來,便是鐵打的也受不住,丟在那臭牢房里又無人問津,徐家婆娘過來要探監,因新知縣是發過狠話的,誰人也不准靠近,故雖有那銀錢開路,獄卒亦是不敢放了進去.

徐大虎急怒攻心,傷處潰爛,熬了幾日,出的氣多,進的氣少,到現在連哼哼聲也是停了下來.那牢頭見狀不妙,雖則有些看出這知縣大人似是要下狠手的樣子,只他明里沒說,自己心中仍是有些吃不准,怕死在里面自己要擔責,這才急忙到了堂前報知.

楊煥聽得那徐大虎快不行了,丟下公堂上正吵得面紅耳赤的幾個告狀人,站了起來便要去看個究竟.捏著鼻子進出了一趟牢房,便朝後衙去找許適容了,剛說了一句,便聽門房來報,說是有客來訪.

"去去,不見不見!"

楊煥那話剛起了個頭便被攪擾,有些不快起來.

那門房看了眼他臉色,小心翼翼道:"大人,來客自稱徐家徐三爺派來的管家,說是特來拜會大人的."

楊煥想了下,才將這"徐三爺"想明白了,記起木縣尉曾提起過,徐進嶸排行三,外人便都以"徐三爺"稱之,如今雖有官銜,只這稱呼卻是襲舊.歪了下頭,不耐煩道:"說了不見便是不見!小爺我坐堂了一日,誰還耐煩見這什麼管家!"

門房唯唯諾諾正要退下,許適容已是叫住了道:"這就把人讓到後堂,說楊大人立時便到."

"人都要沒了,還見這徐家的人做甚?小爺我最不耐煩應付這些老油子了."

楊煥待那門房去了,這才有些不滿地看著許適容道.

"他既說是拜會,你見下又有何妨?聽聽他說什麼,何必要撕破了臉給自己多樹個敵人?"

楊煥聽她這樣說,嘴里嘟囔了一句,終是朝著後堂去了.

"楊大人雖年少,只聲名遠播.我家大人遠在通州府亦是有所耳聞.得知大人到了本縣為官,本是要自己過來親自拜會下的,只俗務纏身,故而才命小人前來,還望大人勿怪."


楊煥剛進後堂,便見一個身形稍胖的中年男子站了起來,對著自己作揖,口中如此說道,便大喇喇揮了下手,自己坐在了椅中翹起了腳.

那管家亦是徐姓,本是徐進嶸的一個遠房親戚,因他為人精明能干,便提拔起來做了管事,一直跟在徐進嶸身邊.前幾日那許久未曾見面的堂侄媳婦盧氏突地備了厚禮趕到了通州府,聲淚俱下地便叫救命,待問清楚了事由,徐進嶸便沒說話了.他年歲不到四旬,卻已是做到了如今這樣的場面,淮揚兩路的人哪個不賣他幾分面子.這固是憑了自己本事,只從前狠辣的事自也沒少做,這幾年卻漸漸有往官面上靠攏的意思.只自家留在青門縣的一干親戚卻是不大上道,尤以這隔房的徐大虎為甚.他從前也是有所耳聞,雖心中不喜,只自己如今也不大往那青門縣去,便也聽之任之了.

那盧氏跪在地上哭訴道:"我在那知縣面前求情,叫看在叔叔的面上,下手好歹要輕些.哪知不說倒好,提了叔叔名字,那狗官反倒更是口出惡言,說自己爹是京里的太尉,叔叔便是十個也抵不過的.這還算好聽的,那難聽的,侄媳婦都不敢學了說,怕叔叔聽了惱怒……"

徐進嶸冷哼了一聲道:"既是不敢學,那就休提."

盧氏見他眼中似有寒光掃過自己,心中一顫,急忙拿了帕子擦抹著擠出的眼淚,磕頭道:"叔叔既不愛聽,侄媳婦也就不提了.只求叔叔這回無論如何要救我家官人一命,再晚一日,只怕命就要斷送在那狗官手上了.我家官人死了倒清靜,只徐家從此在青門縣只怕就要被人輕看……"

徐進嶸不喜那徐大虎,本是不大想插手此事.只想到那新上任的青門知縣竟是絲毫不顧及自己的面子,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便燒到了自己頭上,心中亦是有些不快.有心想叫他難看,只又想到他京中的太尉府後台,自己太過強硬亦是不妥.打發了盧氏,想了下,便叫那徐管家備了禮,先用自己的名義趕去青門縣,名為拜訪,實則探個虛實.他那飛騎尉官職雖是從六品,比青門縣令高了半級,只是個武散職位,不比縣令是個實職,所以也算平位,如此上門拜訪,倒也不算丟了自己身份.

徐管家見楊煥出來了,自是滿口好話,暗地里卻在留心察他神色.以他起先所想,這楊知縣既是下手如此狠辣,想必也應是個人物.見他如此年輕,先便是有些意外,又見他神色輕飄,連坐相都全無,心中更是驚訝,只面上也沒露出來.

楊煥見他只顧打著哈哈,半日沒說到正題,便有些不耐煩起來.

徐管家本就是伶俐的人,楊知縣神色不耐,自然是落入他眼中,遂笑容滿面道:"楊大人年少得志,到我青門縣做這父母官,實是本縣福澤.我家大人命我轉上一點薄禮,算是恭賀大人到任,還望大人勿要嫌棄."說著咳嗽一聲,站在外面的一個隨從聽見,便捧了只沉重的匣子進來,放在桌上打開.

楊煥瞟了一眼,見匣子里裝的竟是黃澄澄的金幣,隨手抓了一把,幣面上鑄了政和通寶四字.此時金銀並非流通貨幣,官府所鑄金銀幣數量有限,這樣一匣子的金幣,便是從前太尉府里只怕也是難拿得出手.

徐管家見楊煥把弄金幣,心便先放下了一半,笑道:"我家大人聽說他本家的一個侄兒徐大虎,平日為人甚是被人微詞,此時又纏了個官司.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該當如何,自然是按了律法.只上面最後行文未下之前,還望大人……"

他話沒說完,楊煥已是一拍額頭,驚訝道:"那徐大虎竟是你家大人的侄兒?他恁大的一人,怎的連說話都咬舌頭?前幾日過堂,只說自家堂叔厲害,卻是絲毫未提大人名字.我初來乍到,又怎知是你家大人?實是看不過眼去,這才稍微教訓了幾下."

徐管家心知他是胡扯,只見他態度大變,一時倒有些摸不准他心思,小心道:"那大人的意思?"

楊煥捏了把金幣,笑嘻嘻道:"離州府里公文下發還有些時日,我這縣衙窮,也沒像樣的牢房給徐大虎住.你家大人名震一方,今日既是派你上門來說話了,我也不是不識好歹的,這就叫他家里人等天黑抬了回去.等州府公文判決下來,到時該怎樣便怎樣."

徐管家萬沒料到這楊煥竟如此行事,饒他見多識廣,一時也是有些反應不過來:"這……"


楊煥一拍桌子道:"這我做主,我要給你家大人面子,旁人誰管得著!"

徐管家擦了把汗,急忙點頭稱是.楊煥這才笑眯眯地端起了茶盞,意思是送客了.徐管家見此行目的達到了,便也起身告辭.

楊煥端了匣子,又朝許適容屋里去,嘩啦一聲把那滿盒子的金幣倒在她梳妝台上,得意洋洋地說了一遍方才的事.

許適容越聽,眉頭越是皺,待他說完,冷冷道:"楊大人果然是上道.做知縣沒兩天,就知道斂財了."

楊煥一扭脖子道:"方才我說不見,是你叫我去見的,還說樹敵不好,我這去見了,你又說我!"

"我只叫你見人,何時叫你收人錢財了?"許適容怒道,"還讓人抬回家去,你打的到底什麼主意?"

楊煥被罵,倒也不惱,順手撿起方才掉地上的一枚金幣,拇指一彈,那金幣便滴溜溜在桌上旋轉起來:"小爺我主意多得是,隨便說幾個給你聽聽."說著已是湊到了她耳邊,低聲嘀咕了起來,只他一邊說,鼻子里便似聞到了股若有似無的淡淡芳香,頓時色心又起,待說完了,忍不住便順手摸了把她臉.

許適容聽完他話,連被輕薄也是忘了惱火,只望著他,感覺有些啼笑皆非.

楊煥見自己偷襲得手,又見她嗔目結舌地說不出話來,心下得意,笑嘻嘻道:"他家送來的錢,為何不收?放著又不咬你手,日後說不定還有用呢."說著撚了方才那枚金幣,一邊在手上拋丟著玩,一邊去了.

許適容知他素來便有些不著調,此時這樣安排,雖則荒唐,總比那徐大虎死在縣衙牢房里的好,明面上也不致得罪了那徐進嶸.只轉身看見那一堆的金幣,無奈又歎了口氣.

卻說天黑下來,那心焦如焚的盧氏早帶了家奴一道過來,用個躺椅悄悄將自家丈夫抬出了縣衙大牢,被個衙役領著從縣衙後面的小巷子里過,說是大人吩咐了,不能叫人瞧見.

盧氏見自家丈夫幾日不見,便似換了個人,全身竟是沒一處好地,扶著那躺椅上的徐大虎,一邊抹淚,一邊在心中把楊知縣的祖宗十八代都咒了個遍.徐大虎本是快斷氣的人了,見著自己有救了,一下竟似又回了魂,那氣兒又通暢了些,連呻吟聲都響了起來.誰知走到巷子中間,前面抬躺椅的那家奴突地哎喲了一聲跌個狗啃泥,徐大虎自然也是從那躺椅上滾了下來,重重摔到了地上,原本回來的七竅刹時又被摔跑了三四個,連呻吟聲都沒了,盧氏連聲大罵.

前面那衙役聽見動靜,回了頭故作驚訝道:"哪個如此缺德,巷子路面上竟是堆了竹竿,黑燈瞎火的也不怕人跌跤!叫楊大人查了出來,沒他好果子吃!"

盧氏心中把楊家的祖宗又問候了一遍,只面上也不敢多說,只把氣撒在那跌跤的家奴身上,一頓臭罵,這才七手八腳地把那徐大虎又搬回了躺椅.遮遮掩掩好容易到了家中,請了郎中上了傷藥,剛有些見好,哪知半夜里卻是突得腹瀉不止.可憐這徐大虎,本就只剩半條命了,哪里還經得住這般狂泄,熬到天明,那湯藥還沒灌進嘴里,便是兩眼一翻,一動不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