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紙牌演變初探

明末盛行的馬吊牌,紙牌是如何發展,演變而來的呢?值得撲克收藏者去探尋實際上馬吊牌,紙牌等娛樂游戲,又都與我國曆史上最古老的娛樂游戲——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是"血緣"關系現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戲娛,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派生,演變而來的

古博戲始于何時,准確年代很難說清據《史記》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在殷紂王之前我國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2個棋子,箸是一種長形的竹制品,相當于今天打麻將牌時所用的骰子

據《顏氏家訓·雜藝》所載,可知博戲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經》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其方法是:兩人相對坐,棋盤為2道,兩頭當中為水把長方形的黑白各六個棋子放在棋盤上又用魚兩枚,置于水中比賽雙方輪流擲瓊(即骰子),根據擲采的大小,借以決定棋子前進的步數棋子到達終點,將棋子豎起來,成為驍棋(或稱梟棋)成為驍的棋,便可入水"牽魚"獲籌獲六籌為勝未成驍的棋,就稱為散棋驍棋可以攻擊對方的棋子,也可以放棄行走的機會而不動,散棋卻不可

漢魏以後,博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博戲中的棋子脫離瓊而獨立行棋,向象棋方向發展,成為一種游戲而博戲的瓊變為五木,即五個木制的骰子,也獨立成為一種博戲用具,稱為樗蒲以擲點分勝負相傳這又為曹植所造的骰子當時用玉制成,後改用骨制變五木為兩骰,立方體,其六面刻點,點數從一到六所以當時又叫"雙六"

博戲到了唐代,骰子成為一種獨立的博具並且由兩個骰子變為六個骰子據《西墅記》所載,唐明皇與楊貴妃擲骰子戲娛,唐明皇的戰況不佳,只有讓六個骰子中的兩個骰子同時出現"四"才能轉敗為勝于是唐明皇一面舉骰投擲,一面連呼"重四"骰子停定,正好重四唐明皇大悅,命令高力士將骰子的四點塗為紅色,因此直到今天,骰子的幺,四兩面為紅色,其余四面都是黑色

自唐代後,用六個骰子合成各種名目以決勝負的戲娛方法,在當時稱為骰子格在骰子格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最完善的戲娛用具是宋徽宗宣和年間產生的骨牌(又叫宣和牌,即現在一些地區仍流行的牌九,牛牌,天九牌)骨牌用象牙或象骨制成,變骰子的立方體為長方體,變骰子的六面鏤點為一面鏤點骨牌有2種花色每色都是由兩個骰子的點數組合而成,因此骨牌中最大為2點,最小為二點每色有兩張或一張,共32張


唐代中期,與骰子格同時,又有種叫"葉子戲"的游戲出現關于葉子戲的由來,說法不一唐《同冒公主傳》說,"韋氏諸宗,好為葉子戲"這是最早的有關葉子戲的文字記載此外還有幾種說法:系葉子青所作;系婦人葉子所作;系唐賀州刺史與藝妓葉茂蓮船上戲骰子格這些說法似乎都牽強附會其實,當時所稱的"葉子戲",並非一種成形的游戲只不過是玩骰子格時記錄輸贏數值的紙片這可從歐陽修《歸田錄》中得到證明: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其後有葉子,如今之手折,凡文字有備檢查者以葉子寫之骰子格本備檢用,故亦以葉子寫之,因以為名爾

文中所談的葉子,就是紙片,但這種並非游戲,只是記錄數值的紙片,我們卻可以把它看成是紙牌的鼻祖

漢魏以後的博戲,往往以金銀等財物相賭,而所用金銀,大多皆為錠或塊,小勝小負,零星剪割,殊感不便,于是便制造了馬(也叫馬子)馬子一般用犀角,象牙或竹片制成,條狀,長短不等兩面都畫上彩色標記記明本馬所代表的金銀重量比賽時,輸贏先用馬子支取,比賽全部結束後,再以所得馬子來兌換金銀至唐代時,使用紙片代替犀角,象牙,竹片等,記明金銀重量,十百千萬,各以花色記其一至九之數,類似今天的鈔票,紙錢與今天麻將牌中的籌碼功能大致相同古時籌與馬略有區別:籌只表示勝負的次數,不表示勝負數值的大小;馬則算明數值後世則不分籌,馬,統稱籌碼

馬吊的出現:到明代天啟年間,本來作為游戲的附屬品籌碼,經過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新的戲娛用具,即馬吊牌馬吊牌是一種紙制的牌,全副牌有40張,分為十萬貫,萬貫,索子,文錢4種花色其中,萬貫,索子兩色是從一至九各一張;十萬貫是從20萬貫到90萬貫,乃至百萬貫,千萬貫,萬萬貫各一張;文錢是從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沒文(又叫空湯)各一張十萬貫,萬貫的牌面上畫有《水滸》好漢的人像,萬萬貫自然派給了宋江,意即非大盜不能大富索子,文錢的牌面上畫索,錢圖形

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張牌,剩余八張放在桌子中間四人輪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擊小打馬吊牌有莊家,閑家之分莊無定主,可輪流坐因而三個閑家合力攻擊莊家,使之下莊

馬吊牌名稱的由來,曆來說法不一但根據此牌是從馬子演變而來,牌面上所畫又都與錢有關:文錢是錢,一貫是一千文錢,索是穿錢的繩子,即錢串;而且古時一千文錢也叫一吊錢,從中似乎可以看到"馬"與"吊"的影子若如此認識,馬吊牌的名稱的涵義便不言自明,翻譯過來,大概是"關于錢的牌"

在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也叫默和牌)的戲娛用具紙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紙制成的牌長二寸許,寬不到一寸紙牌開始共有0張,分為文錢,索子,萬貫三種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兩張,另有幺頭三色(即麻將牌中的中,發,白)各兩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張連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對牌者為勝贏牌的稱謂叫"和"(音胡)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其後,人們感到紙牌的張數太少,玩起來不能盡興,于是把兩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來玩,從此紙牌就變成20張在玩法上,除了三張連在一起的牌可以成為一副以外,三張相同的牌也可以成為一副也就是說,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還可以吃,碰這時牌的組合就有了"坎"(同門三張數字相連),"碰"(三張相同),"開杠"(四張相同)此時的紙牌又叫"碰和牌"

《紅樓夢》第四十七回《呆霸王**遭苦打,冷郎君懼禍走他鄉》中,賈母,薛姨媽,王熙鳳等斗的就是碰和牌書中寫道:鴛鴦見賈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張二餅,便遞了暗號與鳳姐兒鳳姐正該發牌,便故意躇躊了半晌,笑道:"我這一張牌是在薛姨媽手里扣著呢,我若不發這一張牌,再頂不下來的"……二餅就是二文,文字門在馬吊中已繪成圓餅狀(見明潘之恒《葉子譜》),這里正是一個發出頂牌的例子與此同時,骨牌中也出現了一種"碰和",將2種牌色每種五張合成一副並且有了開杠,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詐胡受罰等規定骨牌的這些打法和術語也由紙牌接受,繼承下來

大約到了清末,紙牌增加了東,南,西,北四色風牌(每色四張)那時人們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八仙桌的名稱是從就餐時可以坐八個人得來的用于打牌時總是面向一方,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兩個人逐漸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來玩的習俗,四人各坐一方人們還從四方得到了啟發,在紙牌中增加了東,南,西,北風

至于三元牌中,發,白的增加,可能是人們對升官發財的向往中就是中舉(中解元,中會元,中狀元,稱為中三元),發即發財,中了舉,做了官,自然也就發財了白板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

後來人們發現在玩紙牌時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沒有人做成牌,感到掃興為彌補這個缺憾,于是又增加了聽用最初的聽用只增加兩張,逐漸發展增加為更多的張,直到發展為有繪圖的3張之多的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