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上)

用亞洲人的觀點來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國際社會內的一場內戰.KM潘尼卡

1914年秋,正當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屠殺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評論道:"燈光正在整個歐洲熄滅."他的評論的確很有道理,而且其正確的程度比他當時所能預見的還大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戰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個歐洲變成廢墟.它毀滅了數世紀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倫,羅曼諾夫和奧斯曼等王朝.代之而起的是格雷伯爵這樣的貴族政治論者所朦朦朧朧意識到的新的領袖,新的制度和新的意識形態.1918年的歐洲不同于1914年的歐洲,就象1815年的歐洲不同于1789年的歐洲一樣.

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標志著曾在19世紀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歐洲的結束.到大戰末時,歐洲的控制已明顯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戰.這些挑戰在世界大多數地區被設法成功地阻止了.但這種緩解只持續了20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成了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這一削弱過程,使歐洲各地的帝國處于大混亂之中.

不但從歐洲曆史的角度看,而且從世界曆史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作為一個曆史轉折點而惹人注目.本章目的是分析這一重大事件的根源,過程和全球性的影響.

一,戰爭的根源

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賽和約》包括一項條款,明確指出這場戰爭是"由德國及其同盟國的侵略"引起的.這一"戰爭罪行"的條款不僅僅具有學術價值,因為它還被協約國用來證明它們向戰敗的同盟國提出支付賠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結果,它激起了一場熱烈,持久的爭論;這場爭論不僅導致了數以千計的文章和著作的發表,還導致了一批批文件的出版,總計達6萬多份.到20世紀30年代中葉時,這場論戰才平息下來,出現了較少地關心"戰爭罪行",更多地注意引起戰爭的曆史條件和曆史性力量的較有學術價值的研究.如今,大多數曆史學家已能分清曾在數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蘭茲斐迪南大公被刺後的緊張的數星期中開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個:經濟上的競爭,殖民地的爭奪,相沖突的聯盟體系和勢不兩立的民族主義願望.

經濟上的競爭歐洲大多數強國都卷入了關稅戰和對外國市場的競爭.例如:1888-1889年意大利和法國之間,1879-1894年俄國和德國之間,19061910年奧地利和塞爾維亞之間,均爆發了關稅戰.由于19世紀後期德國工業化的速度異常迅速,英國和德國之間開始了最為激烈的經濟競爭.1870年,英國的工業產量占世界工業總產量的31.8%,而德國僅占13.2%.到1914年時,主要由于美國的產量從占世界總產量的23.3/猛增到35.8/,英國工業產量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14%.不過,德國的產量卻得到了充分的增長,以致它的比例略有上升,為14.3%,大于英國所占的比例.

德國工業總產量的激增意味著在海外市場它同英國的競爭十分激烈.英國雖然能在其殖民地保持經濟上的優勢,但在拉丁美洲,中東和遠東卻徹底輸給了好斗的德國商人.要確切說明這一經濟競爭的政治影響是不可能的,不過,它顯然使兩國關系變得緊張起來.它還通過刺激海軍軍備競賽而進一步促成了國際緊張局勢.這兩個國家都竭力叫囂,必須建立起海軍力量,以保護商船航線和商船運輸.

殖民地的爭奪由于歐洲列強竭力尋求新的殖民地,以確保剩余資本和剩余產品有海外市場,經濟上的競爭還激起了對殖民地的爭奪.由于德國人直到1871年國家統一之後才參與殖民地爭奪,所以,他們特別積極,要求建立一個與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相稱的帝國.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標對准了葡萄牙,荷蘭和比利時這樣一些小國的富裕的殖民地,並堅決認為德國還必須擁有"顯要的地位".但是,德國人發現,他們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地區都受到了英國遼闊的殖民地的阻擋;他們痛罵英國人是"占著毛坑不拉屎的"的自私鬼.

然而,殖民地競爭決不只限于英國和德國.19世紀後期,幾乎所有的強國都卷入了這場對絕對統治權的爭奪,因此,它們在一個又一個地區再三發生沖突:英國和德國在東非和西南非,英國和法國在追羅和尼羅河流域,英國和俄國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國和法國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繼發生了沖突.

聯盟體系這些殖民地競爭轉而又促成了互相沖突的聯盟體系的形成;這些聯盟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戰爭的到來.1914年8月,當戰爭爆發時,一位德國官員絕望地評論道:"這一切都來自這種該死的聯盟體系,它們是現代的禍根."

這一判斷決不是沒有根據的.聯盟體系始于1879年德國宰相奧托馮俾斯麥與奧匈帝國締結兩國同盟條約之時.這是一個防禦性的盟約,旨在保護德國免受法國人的攻擊.保護奧匈帝國免受俄國人的攻擊,因為法國人想收複1871年失去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而俄國人則在巴爾干半島同奧匈帝國接連不斷地發生沖突.1882年,兩國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變成了三國同盟.它的目的還是防禦:保護意大利免受法國的攻擊,因為意,法兩國在突尼斯發生了尖銳的沖突.當時,三國同盟無論就其宗旨或盟約條款來說,都決不是侵略性的.德國和奧匈帝國都是易滿足的國家,它們主要感興趣的是維護歐洲大陸的現狀.

但是,從另一方的立場來看,三國同盟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法國和俄國看來,它是一個控制歐洲,使法,俄孤立並易受攻擊的勢不可擋的集團.此外,法國和俄國在好幾個地區的殖民地問題上都與英國有大的爭論.俾斯麥在締結兩國同盟時就十分清楚法,俄建立友好關系的危險,但是,他能施展狡猾的外交手腕阻止它的實現.然而,1890年,俾斯麥辭去宰相職務之後,他的繼承者們不能繼續他那巧妙的外交花招.結果,1894年法俄同盟締約成立;它的兩個目的是反對三國同盟和抵制英國對殖民地的爭奪.法俄同盟因1904年英法協約和1907年英俄協約的簽訂而成為三國協約.實質上,這兩個協約是事實上的殖民地協約.例如,英,法同意承認各自在尼羅河流域和摩洛哥的利益;英,俄也商定將波斯劃分為兩大勢力范圍.

這樣,所有強國這時都已加入兩大敵對的聯盟體系,給國際關系帶來種種災難性的結果.每當發生重大爭端時,兩大集團的成員即使對爭端持懷疑態度,也不得不支持各自的直接參與爭端的盟國.否則,它們擔心自己的同盟會瓦解,使自己孤立而遭受危險.因而,每次爭端往往會擴大為重大的危機,而兩大聯盟的所有成員國不論願意與否都將卷入其中.例如,在1914年的危機中,奧匈帝國的外交大臣貝希托爾德伯爵聲稱:"……我們正在做一個大游戲;在這一游戲中有一些重大困難要克服,在這一游戲中我們可能會失敗.除非三國同盟的各盟國堅定地團結在一起."這一態度解釋了為什麼1914年以前的十年中危機日益頻繁,為什麼當集因成員國膽怯地,不由自主地相互支持時,這些危機反而變得越來越難以解決.

民族主義願望最後一個背景原因是歐洲諸從屬少數民族的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願望.這種願望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是難以對付的,那里的法國人仍不服從德國的統治.但在中歐和東歐,它卻是一場惡夢,由于對民族自決的要求日益增長,那里多民族的帝國正處于差不多被撕成碎片的危險之中.例如,在哈布斯堡帝國,居統治地位的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就受到了覺醒的意大利人,羅馬尼亞人以及包括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羅塞尼亞人,波蘭人,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在內的偉大的斯拉夫民眾的對抗.因而,不難理解,哈布斯堡官員作出了帝國要生存,就必須采取強硬措施的決定.這決定對好戰的塞爾維亞人尤其適服他們正吵吵鬧鬧地要束與多瑙河對岸獨立的塞爾維亞統一在一起.所以,在大公于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殺後,苛刻的條件便送到了貝爾格萊德.不過,塞爾維亞的背後是俄國,而俄國的背後是法國和英國.同樣,奧匈帝國有德國支持,理論上還有意大利支持,因而,民族自決與相互沖突的聯盟體系的結合使歐洲陷入大決戰之中.

二,薩拉熱窩

1914年6月28日,弗蘭茲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在新近吞並的波斯尼亞省首府薩拉熱窩遇刺.刺客是波斯尼亞的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學生,名叫加弗里洛普林西普.在事後的審判中,普林西普大膽地陳述了他的信念和動機."我毫不後悔,因為我堅信我消滅了一個給我們帶來災難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到了我們的人民每況愈下.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知道鄉村中所發生的一切…這一切都對我產生了影響,而且,我還知道他'大公’是德國人,是斯拉夫民族的敵人.……作為未來的君主,他會阻止我們聯合,實行某些顯然違背我們利益的改革."

普林西普行制決不是孤身一人.在他的背後是塞爾維亞秘密組織"不統一,毋甯死".即眾所周知的"黑手社".黑手社1911年成立于貝爾格萊德,其公開宣稱的目的是實現"民族理想:團結所有的塞爾維亞人."它的社章規定:"該組織甯願采取恐怖行動也不願進行理性宣傳,因此必須對非組織成員絕對保密."同這一秘密命令相一致,該組織吸收新成員是在一個陰暗的房間里面對一張小桌子進徐房間里只點一根蠟燭,那張小桌子上鋪著一塊黑布,上面放著一個十字架,一把匕首和一支左輪手槍.黑手社的社章刻有一幅骷髏圖,一把匕首,一顆炸彈和一瓶毒藥,並題有"不統一,毋甯死"口號.

這些放縱的言行反映出黑手社成員的狂熱與忠心;黑手社成員在波斯尼亞尤為活躍.塞爾維亞政府並不支持這一組織,它認為該組織的確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激進的,好戰的組織.但這並不妨礙黑手社組織成為一個進行有效的鼓動和恐怖活動的地下革命組織.一位當時駐維也納的塞爾維亞外交官證明:"在波斯尼亞,1913年是革命組織紛紛成立的一年.……人人都在叫嚷:'行動,行動,不要再空談了.’青年人不想別的,只想用炸彈,暗殺,炸藥來毀掉一切,消滅一切."

不幸的弗蘭茲斐迪南因同意正式訪問波斯尼亞首府而授這些塞爾維亞革命者以可乘之機.選定出訪的6月28日這一天是聖維多夫丹節,科索沃戰役的紀念日;1389年的這一天,土耳其人征服了中世紀的塞爾維亞帝國.這是一個不能原諒的缺乏遠見的決定,因為在這一天塞爾維亞人的民族感情必然受到刺激,尤其是由于黑手社當時的鼓動.當大公及其妻子在陽光燦爛的星期天早晨進行訪問時,至少有六位刺客身帶炸彈和左輪手槍等候在指定的路線上.就象命中注定的一樣,當隊伍在街的拐角處停下來時,普林西普正好站在那兒.他掏出左輪手槍,連開兩槍,一槍射向弗蘭茲斐迪南,一槍射向波斯尼亞總督波西奧萊克將軍.可是第二槍射偏,擊中了大公夫人.醫生還未來得及搶救,大公及其妻子就已死去.

這時,"該死的聯盟體系"開始采取無情的,致命的行動.首先,德國保證,不論奧匈帝國決定采取什麼行動它都給予全力支持.來自柏林的這張有名的"空白支票"並不表明德國人就需要戰爭.更確切地說,他們以為俄國未必敢支持塞爾維亞反對德國和奧地利,以為一開始就十分明確地擺出這種通常的姿態正是為了和平.若考慮到以下事實,這種設想是可以理解的;這正是1908年奧地利從土耳其人手中並吞波斯尼亞時所發生過的情景.塞爾維亞人長期注視著這個斯拉夫人的省份,強烈反對這一並吞,並得到了俄國的支持.但是,當德國支持奧地利時,俄國人因斷定自己還不能冒戰爭之險,決定退卻讓步.

然而,這種結果在1914年不可能再發生.因為俄國這時的勢力比1908年時更強大.它已從19041905年的遠東失敗中恢複過來.這時,俄國還得到了法國的有力支持;而這是它在1908年時所沒有的,那時法國並不熱心挑起波斯尼亞的爭端.因此,德國人以為薩拉熱窩的危機只會局限于某一地區,這顯然失算了,其實,大變動時期已經來臨.

7月23日,奧地利向塞爾維亞提出了條件苛刻的最後通牒,要求塞爾維亞對事件進行解釋和道歉,禁止反奧刊物,鎮壓反奧組織,與奧地利官員一起共同追究罪犯的責任,並對策劃該事件的同謀提出起訴.塞爾維亞7月25日的答複初看起來好象是要調解,但實際上卻受著種種條件限制.是推諉,無法令人滿意.奧地利立刻斷絕了同塞爾維亞的外交關系,並于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

俄國為了報複,于7月30日命令全國總動員.第二天,德國向俄國發出了為期12個小時的最後通碟,要求停止總動員.德國沒有得到答複,便于8月1日向俄國宣戰,並于8月3日向俄國的同盟國法國宣戰.就在同一天,德國入侵比利時,開始了實際的戰爭行動.這一侵略為英國在8月生日對德宣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口.這樣,歐洲各強國在薩拉熱窩謀殺事件才過去5個星期時就已開始互相進攻.

三,戰爭的歐洲階段:1914-1917年

1914年:西線的消耗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從興高采烈的群眾和開拔的士兵高唱《馬賽曲》,《在故鄉》或《蒂珀雷里》等歌曲開始的.交戰雙方的軍列上都用粉筆寫著"聖誕節回家"的題詞.所有的民族都滿懷信心地期待著一場短暫而又勝利的戰爭.但是,他們不久便發現自己卷入了一場持久的,殘酷的戰爭折磨之中,在這場戰爭中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這場戰爭同樣摧毀了社會制度和政治結構.7月30日,沙皇簽署全國總動員令時,他向大臣們說:"想一想你們要我承擔的責任吧!想一想千千萬萬個被派去送死的人吧!"當時,他幾乎沒有認識到他正在簽署數百萬人而不是數千人的死亡通知書,其中還包括他的家族和王朝的死亡通知書.

傳統戰略的失敗可解釋破壞歐洲文明的流血的僵持局面.為防止鄰國侵略或鄰國間的聯合,歐洲各國軍隊的參謀部好幾年里一直在精心備戰.德國人早在1905年時就有了由其參謀總長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伯爵制定的一項計劃.這項"施利芬計劃"要求先對法國發動迅速的,勢不可擋的進攻,然後進攻東線上緩慢移動的俄國人.德軍主力應集中在西線北段,准備迅猛地席卷出利時和盧森堡,以便將法軍殲滅在巴黎以東地區,從而在30天內結束戰爭.

8月4日,這一計劃開始實施;當時,雖然德國是比利時中立的保證國,其軍隊卻越過了比利時邊境.其時,法國人也對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發動了進攻,決心在德國人攻取巴黎之前到達柏林.但是,法國人因損失慘重而被迫停止前進,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配備足夠的機槍;機槍在這場戰爭中報快證明了它們的效力.與此同時,德國人正按計劃穿過比利時,進入法國北部.他們到達馬恩河.到9月2日時已來到離巴黎只有25哩的尚蒂伊.

這時,形勢出乎意料地開始倒轉.由于德軍司令部未能使快速前進的諸部隊的行動協調一致,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之間形成了30哩長的間隔.法國飛機偵察到這一缺口,霞飛將軍立即抓住了這個機會.他把軍隊從阿爾薩斯-洛林戰區和這時仍保持中立的意大利邊境調了上來,猛攻德軍的這一薄弱點.由于德國兵力比對方少四分之一,又被長時間的行軍弄得筋疲力盡,他們只得退到埃納河這一天然防線的邊上.而對方軍隊這時卻開始了一系列向側翼和後翼的迂回運動;只是當戰線從佛蘭德海岸擴大到瑞士邊界時,這種行動才告結束.

在以後三年中,盡管雙方動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發動攻勢,但在這條戰線上任何一方的移動都未超過10哩.造成這一流血的僵持局面的原因是:防禦性武器從戰爭一開始起就優于進攻性武器.傳統的進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的掩護下發起沖鋒.但是,這在深壕溝,鐵絲網,巧布的地雷和機槍掩體相結合的防禦設施面前卻完全無效.因而,前四個月中西線的傷亡人數為:德國70萬人,法國85萬人,英國9萬人.與各總參謀部的計劃相反,西線的戰斗這時變成了陣地戰和消耗戰.

在俄國戰線和巴爾干戰線,情況並非如此;那里向于彼此相隔報遠,又缺乏運輸工具,必需采取運動戰.為了減輕西線上法國人的壓力,俄國人一開始就以驚人的速度和強有力的攻勢攻入東普魯土.這一戰略很奏效,因為德國人從比利時調集了四個師去支援東線.他們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就已通過徹底擊潰進入東普魯士的兩支俄國軍隊而解決了問題.德軍指揮官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利用其十分良好的鐵路網,集中兵力首先進攻俄國的一支軍隊,然後進攻另一支軍隊.到9月中旬時,東普魯士的入侵者已被清除.

與此同時,在巴爾干戰線上,奧地利人正遭受著屈辱的挫折.在薩拉熱窩差點讓普林西普的子彈送了命的波西奧萊克將軍急于搗毀"毒蛇的洞穴".8月12日,他率兵25萬人渡過德里納河,進入塞爾維亞.但是,他遭到了35萬塞爾維亞軍隊的抵抗;他們當中90%的人是參加過19121913年巴爾干戰爭的老兵.在不到兩個星期中,這些塞爾維亞人就迫使奧地利人在損失三分之一兵力的情況下退回到德里納河以西.9月,波西奧萊克再次發動進攻,于12月2日占領了貝爾格萊德.但是,塞爾維亞人再次反攻,到這個月底時,塞爾維亞指揮官得意洋洋地宣布:"在塞爾維亞的領土上不再剩一個自由的敵軍士兵."

1915年:東線上俄國的退卻1915年的一些戰役為德軍新任總司令埃里希馮法金漢推翻"施利芬計劃"的決定所左右.鑒于西線上的僵持局面,法金漢把兵力集中到了東線,力圖擊敗俄國人.5月1日,德奧聯軍發動進攻,戰績卓著,將敵軍防線打開了一個30哩長的缺口.俄國士兵由于其領導者無能,武器裝備不充足等不利條件而倉卒撤退.至夏末,同盟國各部隊已平均推進了200哩.俄國除軍事上共傷亡250萬人外,還丟失了15%的領土,損失了10%的鐵路,失去了30%的工業,,喪失了20%的平民人口.沙皇專制政權遭到了使它再也無法複原的打擊.

其時,西線的消耗戰仍在繼續.霞飛將軍堅信,密集的炮火轟炸加上大部隊的正面攻擊必將帶來勝利.但是,接二連三的進攻並未使戰線發生變化,結果只是人員傷亡慘重.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為了擊敗土耳其,開辟一條通往俄國的補給路線,正企圖強行渡過達達尼爾海峽.1914年11月2日,土耳其加入同盟國後,達達尼爾海峽便對協約國自動關閉,使大量急需物資難以用船運到俄國.因此,1915年3月18日,一支由14艘英國戰艦和4艘法國戰艦組成的分艦隊炮聲隆隆地駛進了達達尼爾海峽.但在第一天,就有三艘戰艦被擊沉,兩艘戰艦遭重創.這一損失與其說是沿海炮火造成的,不如說是水雷造成的.負責指揮的英國海軍將軍認為損失慘重,下令撤退.他這樣做時丟掉了一次最大的取勝機會.現在人們知道,當時土耳其人已用掉了大部分彈藥,對堅持到第二天已不抱希望.在達達尼爾海峽的德國主要官員報告說:"我們以為英國人明天清晨會回來,如果他們回來,我們也許只能堅持幾小時."假如這支分艦隊再折回的話,世界曆史的進程會何等不同推測這一點是極其有趣的.君士坦丁堡將會被攻克,土耳其將被迫退出戰爭,俄國就會得到所需的供給物,其軍隊的處境也會比當時好些,沙皇專制政權很可能得救,或者,至少可避免布爾什維克革命.

事實上,協約國撤回了船艦,試圖從陸路攻取達達尼爾海峽.4月25日,協約國在加利波利海灘登陸後,面對毀滅性的機槍火力,只獲得了幾個淺灘立足點.土耳其人牢牢守住了海灘上的高地,直到協約國最後面對事實,于1916年1月永久地撤退為止.

達達尼爾海峽的失敗和俄國戰線上的慘敗一起,促使保加利亞于1915年IO月14日加入同盟國.這一介入意味著勇敢的塞爾維亞人的滅亡.10月6日,德國,奧地利和保加利亞軍隊以壓倒優勢的兵力從三面進攻塞爾維亞.到年底時,整個國家全被占領.在有關這次戰爭的許多敘事詩中,有一首記敘道,隆冬時節,塞爾維亞軍的殘兵敗將超過阿爾巴尼亞山脈逃走了.由于寒冷,疾病和饑餓更不用說敵對的阿爾巴尼亞人了幸存下來的人寥寥無幾,他們在亞得里亞海岸被協約國的船只救了上去.

意大利決定加入協約國的事業,使協約國的力量得到加強,從而彌補了巴爾干半島上的這些失敗.盡管意大利人表面上曾是同盟國的盟友,但戰爭一開始他們就決定保持中立.絕大多數意大利人都贊成這一方針,尤其是因為奧地利占據了亞得里亞海對岸"未收複的"領土.協約國這時慷慨地提出將這些領土以及戰勝土耳其後的另外一些領土分給意大利.這一誘餌征明是很有效的,4月29日,意大利簽署了《倫敦條約》,同意在一個月內加入戰爭,作為對協議國在領土方面所許下的諾言的回報.實際上,意大利的介入並沒有影響戰爭的進程,只是迫使奧地利人從東線調走了幾個師.

1916年: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到1916年時,同盟國在軍事上的好運已達到頂點.它們的軍隊侵占了比利時,法國北部,波蘭和西伯利亞.協約國對達達尼爾海峽的遠征已經失敗.意大利對奧地利的多次進攻也無多大結果.但是,盡管同盟國取得了這些勝利,可它們仍沒有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雖然它們控制了從漢堡到波斯灣的這塊歐洲大陸,但它們仍不能把一個和平解決方案強加于協約國.

1915年聖誕節,法金漢將軍向皇帝陛下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中他分析了這一困境,並指出了一條出路.在綜述各條戰線的形勢之後,他指出,由于俄國即將完蛋,法國這時是最易受攻擊的協約國國家.雖然英國在英倫海峽的那邊仍很安全,但是,法國自1915年的血戰之後正處在崩潰的邊緣.因此,他建議全力進攻易攻難守的法國要塞凡爾登.他斷定,法國最高指揮部將不得不動用一切後備軍來守衛凡爾登,這樣一來,法國將流盡鮮血,它的抗戰決心也將破滅.

1916年2月21日,凡爾登戰役爆發.德國人在短短八哩長的戰線上集中了1400門大炮.經過毀滅性的狂轟濫炸之後,他們攻占了杜奧蒙炮台.正如所預料的那樣,法國人趕緊調集增援部隊,並提出了"不讓他們通過"的戰斗口號.德國人的進攻一直持續到7月以前,進入7月之後,他們則由進攻轉為防守.最終結果是:法軍總共傷亡35萬人,德軍的傷亡人數也幾乎同樣地多.凡爾登血戰並沒有帶來法金漢所希望的決定性勝利.實際上,將近年底時,法國人已開始反攻,重新奪回了春季時失去的陣地.

在凡爾登戰役激烈進行的同時,英國人正向索姆河西北地區發動一次強大的攻勢.經過一周的炮轟之後,6月1日進攻開始.英軍第一天就損失了6萬人,其中包括一半以上的參戰軍官這不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最高的傷亡率.這種殘殺一直持續到11月以前,進入11月以後,由于天下雨,地面泥濘,戰爭陷于停頓狀態.英法的進攻最多向前推進了大約七哩,英軍總共損失了40萬人,法軍損失了20萬人,德軍損失了50萬人.

令人吃驚的是,俄國人于1916年在東線展開了一次成功的攻勢.為了加強對意大利的進攻,奧地利人已減少了他們在加利西亞戰線上的兵力.結果,當勃魯西洛夫將軍開始發動最初僅僅旨在減輕凡爾登所受的壓力的佯攻時,奧地利戰線"象撕餡餅皮一樣"被撕開了一個200哩長的口子.吃驚的俄國人讓所有的後備軍湧進這個缺口,占領了加利西亞省.

德國人在凡爾登戰役中的失敗和勃魯西洛夫的進攻所獲得的意想不到的成功促使羅馬尼亞于1916年8月27日站在協約國一邊參戰.同盟國這時決定教訓一下羅馬尼亞,以警告其他企圖效仿羅馬尼亞做法的中立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和土耳其軍隊全速前進,以壓倒優勢的兵力突波襲擊了羅馬尼亞.到這一年年底,羅馬尼亞人巴丟失了三分之二的國土,其中包括他們的首都.

羅馬尼亞卷入戰爭使希臘成為巴爾干半島上唯一的中立國家.這個國家在保持中立還是參戰的問題上分成勢均力敵的兩派.最傑出的政治家埃留特里奧斯韋尼澤洛斯完全贊成加入協約國,但德國皇帝的妹婿,國王康斯坦丁則主張中立.1917年,這一僵局被打破;當時協約國斷定,要想在馬其頓獲勝,希臘的援助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們在這里同保加利亞人的戰斗一直沒有結果.因此,協約國采取了各種違法措施,例如扣押希臘艦隊,封鎖希臘港口,甚至派兵在比雷埃夫斯登陸.1917年6月27日,希臘終于站在協約國一邊參戰,從而為1918年進攻馬其頓,迫使保加利亞退出戰爭鋪平了道路.

1917年:流血和失敗主義與此同時,西線可怕的流血戰仍在繼續,旦絲毫沒有減弱.1916年,德國人曾在凡爾登采取攻勢,而現在,1917年,協約國卻處于領先地位.在凡爾登戰役中戰功卓著的,大膽的尼韋勒將軍這時接替了謹慎的霞飛將軍.尼韋動以極大的熱情鼓吹一種新型的閃電戰,說這種閃電戰能以極少的傷亡贏得勝利.盡管法國和英國的許多軍事將領對此都持反對意見,但尼韋勒的進攻型戰略還是被接受了.

當時,德國人已用領導東線部隊的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取代了法金漢.在經曆了前一年在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中的毀滅性打擊之後,他們決定在西線繼續采取守勢,而在海上展開無限制的潛艇戰.他們希望由此迫使英國因饑餓而投降,使法國孤立在歐洲大陸上.德國人十分清楚,潛艇戰將冒美國參戰的危險,但他們孤注一擲,以為英國將在美國的援助起作用之前被打敗.

我們不久將看到,這一冒險差點兒獲勝,盡管它最終帶來了災難.但是,陸上的防禦戰略卻使德國人獲益匪淺.為了鞏固和加強各條戰線,興登堡將其部隊撤回到一個新的設防陣地"齊格菲防線",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興登堡防線".這條防線更直,更短,築有更多的防禦工事.這一撤退徹底打破了韋尼勒的進攻計劃,但他仍堅持實行這些計劃.法國,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按照預定計劃躍出壕溝發動進攻,但卻遭到了自大戰以來最殘忍的一次還擊.然而,韋尼勒不顧一切,頑固地堅持進攻,直到最後,法國軍隊舉行起義,堅決反對這種毫無意義的大屠殺.于是,當時被稱為"吸血鬼"的韋尼勒由貝當將軍取代;貝當轉而采取守勢,並盡力排解土兵們的不滿.再往北去,黑格將軍指揮的,完全由英國軍隊發動的一次戰役同樣損失巨大,同樣徒勞無益.興登堡的防禦戰略對德國人非常有用.他們使協約國蒙受了40萬人的傷亡,而自己只傷亡25萬人.

到這時,歐洲各民族進入了曆史上最具毀滅性,最殘酷的戰爭的第四個年頭.人們盡管作出了種種犧牲,遭受了種種災難,但還是看不見戰爭的盡頭.厭戰和失敗主義情緒不僅在戰壕中出現,而且也在兩大陣營的平民百姓當中出現.其中一個最驚人的表現是:1917年7月19日,德國國會以218票對126票通過了《和平決議》.在奧匈帝國,1917年11月21日,受人尊敬的,年邁的皇帝弗蘭西斯約瑟夫的去世消除了忠誠和戒律的神聖信條.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始終不安分的諸從屬民族國家,這時開始為獲得獨立的主權而采取具體措施.新繼位的年輕皇帝查理不相信搖搖欲墜的帝國結構能支持到第二年冬天,便派妹婿西克斯圖斯親王到法國去議和.同樣在英國,前外交大臣蘭斯多恩侯爵寫了一封公開信,預言若不采取某種方法給束沖突,西方文明將崩潰.戰壕里的英國土兵在一首歌中表達了同樣的反戰情緒;這首歌中有這樣幾行: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子彈噓噓,大炮隆隆,

我不想再呆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