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義起義(上)

自日本戰勝俄國那天起,亞洲各國人民就抱有擺脫歐洲壓迫的希望;這一希望在埃及,波斯,土耳其,阿富汗,最終在印度引起了一系列獨立運動.……如果我們要恢複自己的權利,就必須訴諸武力.孫中山,192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殖民地地區出現了革命的浪潮.雖然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戰爭本身直接促進了革命.最終的結果各不相同:一端的土耳其人達到了他們提出的大多數目標,另一端的里夫部落成員卻遭到了慘敗,而位于兩者之間的埃及人,伊拉克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則獲得了憲法上的適度讓步.回顧曆史,這些起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20年中最終摧毀歐洲諸帝國的大動亂的序幕.

一,土耳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所有反對歐洲人統治的殖民地起義中,土耳其人的起義最為驚人,最為成功.大戰期間,他們遭到了慘敗,接著,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停戰協定與和平條約.然而,他們很快挽回了敗局,在武裝沖突中擊敗了他們的敵人,贏得了一個有著較為有利的條款的新條約.因此,在所有的同盟國中,只有原始的,受人輕視的土耳其有能力反抗獲勝的協約國,迫使它們接受對媾和條約所作的修改.要理解這一異乎尋常的結果,就必須回顧一下戰時有關奧斯曼帝國的複雜的外交活動.

戰時的外交英國是大戰幾年中有關中東的大部分外交活動的主要幕後發起者.它應對三組時常相沖突的協約與其盟國的協約,與阿拉伯代理人的協約以及與猶太複國主義者的協約負責.

協約國之間的協約共有四個,全是為瓜分奧斯曼帝國作准備的秘密條約.第一個條約是《君士坦丁堡協定》,它包含了1915年3月至4月的五個星期中俄,英,法三國在外交上所作的交易.西方強國勉強同意,如果獲勝,俄國就可以並吞君士坦丁堡,土耳其海峽及其兩岸的大片內地.作為交換,英法規定,它們以後將明確各自對波斯,阿拉伯半島以及奧斯曼帝國的要求.幾個星期後,即1915年4月26日,為了使意大利成為協約國,英,法,俄三個協約國同意大利簽訂了秘密的《倫敦條約》.條約規定,除阿爾卑斯山脈和達爾馬提亞沿岸的領土外,意大利還將得到小亞細亞西南部的省份阿達利亞,另外還將獲得對多德卡尼斯群島的全部主權;意大利在1911-1912年的意土戰李中已占領了該群島.

這些密約中影響最大的條約1916年4月26日簽訂的《賽克斯一皮科協定》明確了英國,法國和俄國的全部要求.俄國可得到已許給它的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峽,以及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部分領土和安納托利亞北部地區.英國將獲得美索不達米亞和地中海港口海法及阿卡.法國的勢力范圍將包括提爾以北的敘利亞領土,阿達納省和安納托利亞西南部的西里西亞地區.最後,約旦河以西,從加沙到提爾的巴勒斯坦因是聖地所在,將置于國際管理之下.

意大利人獲悉《賽克斯一皮科協定》的安排後,擴大了他們的要求,並堅決要求外交上的認可.這些要求因英,法,意三國于1917年4月簽訂的《聖讓-德莫里耶訥協定》而得到滿足;根據這一條約,意大利除得到已分給它的阿達利亞省外,還將獲得小亞細亞西岸的大部分地區.

這些密約是對奧斯曼帝國的死刑執行令.它們不僅切掉了阿拉伯的一些省份,而且切掉了小亞細亞半島的大部分地區.除去法國,意大利和俄國的勢力范圍,留給土耳其人的僅是其故國北部的20000平方哩土地.更重要的是,這些密約與英國當時正同阿拉伯代理人締結的某些條約直接相抵觸.

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就已對阿拉伯人感興趣,將阿拉伯人看作是可與當時正向德國靠攏的土耳其人相抗衡的力量.某些阿拉伯集團無疑受到了關注,這尤其是因為青年土耳其黨的土耳其化政策(見第十四章第三節).阿拉伯人中最主要的權貴要數哈希姆系家族的埃米爾侯賽因,他是聖地的保護者和麥加的國王.早在1914年,侯賽因的第二個兒子阿卜杜拉經過開羅時,便已就英國為阿拉伯人反對土耳其人的起義提供可能的援助一事試探過英國人的意見.1914年11月,土耳其一加入同盟國,英國人就熱切地恢複這些接觸.侯賽因同英國駐埃及高級專員亨利麥克馬洪爵士經過長期談判,最終締結了軍事聯盟,並達成了一個在以後幾年中引起無數麻煩的不明確的政治協議.作為對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人的回報,英國人同意承認北緯37度以南,包括阿拉伯半島在內的各阿拉伯國家的獨立.在1915年7月到1916年3月的長期信件交換中,麥克馬洪堅持要求這一協議應以不侵犯法國人在敘利亞的未加詳細說明的利益為條件.侯賽因回答說,他決不同意任何阿拉伯國家成為任何強國意即法國的殖民地.為了避免阿拉伯起義延期,這一有爭議的問題一直沒有澄清,致使幾年後產生了不幸的結果.

在英國外交部與侯賽因交涉的同時,印度部正同內志的蘇丹伊本沙特談判;沙特的領地離波斯灣更近.1915年12月26日,雙方達成一項協議,根據這一協議,印度部承認伊本沙特的獨立,作為對他在戰爭中友好地保持中立的回報.另一個英國政府機構的介入並沒有改變英國已向伊本沙特和侯賽因許下了互相矛盾的諾言這一事實.

另一個相沖突的許諾,即對世界猶太複國主義組織的羅思柴爾德勳爵所作的許諾,對未來更為不祥.猶太複國主義是一場民族主義運動,早在19世紀最後25年中已作為對愈演愈烈的排猶主義的一種反抗而在歐洲猶太人中間發展起來.世界猶太複國主義組織1897年成立于巴塞爾,曾多次請求奧斯曼帝國政府允許他們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居民團體.當時,土耳其人已為各屬國民族主義者的種種要求所困擾,他們拒絕了猶太複國主義者的請求.反過來,猶太複國主義者也拒絕了英國人提出的在烏干達建立一個居留地的建議,因為沒有錫安山的猶太複國主義是不可想象的.

由于土耳其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美國的猶太複國主義領導人乘機要求協約國允許他們在奧斯曼帝國滅亡之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由于為這一目的施加了政治壓力,猶太複國主義者逐漸爭取到了英國政府主要領導人對其主張的贊同.英國政府主要領導人還希望為協約國事業贏得俄國和美國許多有影響的猶太複國主義組織的支持,這一願望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們的立場受到了影響.此外,他們還擔心德國和土耳其會樂于作出讓步以取得國際猶太複國主義者的支持;這種擔心是有幾分道理的.目此,1917年11月2日,貝爾福勳爵寫信給羅思柴爾德勳爵,宣稱英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家園……但不言而喻,不能做任何有損于巴勒斯坦現存的非猶太人社會的公民權利和宗教權利的事情.……"很明顯,這一《貝爾福宣言》與《賽克斯-皮科協定》以及《侯賽因-麥克馬洪協定》都是相沖突的.

既然有這一大堆矛盾,調停人在巴黎沒有作出任何有關中東問題的永久性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最後,正是英國和法國,決定了解決方案,因為那時美國正撤回到與世隔絕的境地,俄國因內戰和外國干涉而陷入混亂,意大利則由于內部糾紛而動彈不得.因此,《塞夫爾條約》(1920年8月10日)實質上是英法擬訂的,它的條款也反映了這一點.法國得到了敘利亞托管地,而英國除保護國埃及外,還獲得了美索不達米亞和巴勒斯坦.意大利分得了多德卡尼斯群島,希臘因其首相韋尼澤洛斯巧妙的外交手腕而獲得了愛琴海上的幾座島嶼,東色雷斯以及士麥拿地區的五年管轄權;五年後,對士麥拿地區的最後處置將由公民投票決定.亞美尼亞和漢志王國的獨立得到承認.最後,蘇聯由于同協約國干涉勢力發生武裝沖突,由于公布和否定了沙皇的大臣們所簽定的秘密條約,沒有得到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峽.相反,君土坦丁堡這一戰略要地卻處于土耳其的主權之下,不過,土耳其海峽將被解除軍事管制,置于國際控制之下.

這些條款與過去給阿拉伯人的許諾完全相反,與協約國公開聲稱的民族自決的原則也完全相反,它們在整個中東引起了武裝抵抗的浪潮.諸因素的結合使土耳其人能徹底廢除《塞夫爾條約》,而阿拉伯人經過幾年的頑強斗爭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讓步.

共和國的勝利近代土耳其的喬治華盛頓是穆斯塔法凱末爾,他後來被稱為"土耳其之父".他因在戰爭中成功地保衛了達達尼爾海峽而成名,不過,這時他的名聲並沒有達到頂峰,因為他與已使土耳其卷入戰爭的青年土耳其黨不和.凱末爾的機會出現在停戰之後,當時他帶頭反對《塞夫爾條約》.他完全樂意放棄舊帝國的阿拉伯諸省,但拒絕割讓東色雷斯,拒絕接受有關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峽的條款.此外,獲勝的協約國已進一步將小亞細亞劃分為若干勢力范圍,殘余的土耳其似乎注定要遭到與中國相類似的命運.

凱末爾大膽的民族主義思想引起了君士坦丁堡的反感,于是他被派往小亞細亞東部負責遣散軍隊.在那里,他遠離停泊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協約國艦隊的炮口,很安全.他在土耳其內地到處旅行,組織人們抵抗協約國及其在首都的傀儡蘇丹.到1919年9月時,凱末爾已召集了一次民族主義大會;大會采納了共有六項原則的"國民公約".這些原則包括民族自決,廢除投降條約,保衛君士坦丁堡和制定一個新的海峽解決方案.在1919年10月的選舉中,凱末爾的支持者贏得了多數席位;1920年1月召開的議會接受了"國民公約".協約國對此進行報複,于3月16日占領了君士坦丁堡,以阻止民族主義運動的傳播.這時,凱末爾實行最後的決裂,將他的民族主義代表召集到小亞細亞中部的安卡拉.1920年4月23日,他們在此宣布廢除蘇丹政權,並建立了以凱末爾為總統的臨時政府.

民族主義者戰勝了似乎是勢不可擋的對手.一個原因是凱末爾勇敢而又富有靈感的領導.另一個原因是廣大土耳其人民忠實的支斯他們由于協約國在君士坦丁堡的橫暴行徑,尤其是由于1919年春希臘軍隊在士麥拿的登陸而空前團結.最後一個原因是,凱末爾利用協約國之間的嚴重分歧與它們分別締結條約,從而孤立了士麥拿的希臘人,為打敗他們鋪平了道路.協約國之間的不和起因于這一事實;法國人和意大利人都有充分理由認為,英國人以及受他們保護的希臘人得到了中東戰利品的絕大部分.因此,意大利人于1921年3月13日自願締結了一個條約;按照該條約,作為得到小亞細亞東南部某些經濟特許權的回報,意大利人同意從該地區撤走他們的軍隊,並在外交上支持土耳其人努力奪回士麥拿和東色雷斯.法國人很快仿效了意大利人.1921年10月20日,他們同土耳其人簽訂了一個協定,協定規定了敘利亞和土耳其之間的邊界,並解決了鐵路和其他經濟方面的各種爭端.

其時,土耳其人還一直在同俄國人談判.這些宿敵因這時都在同英國交戰而互相接近.1921年3月16日,他們簽訂了一個條約,規定高加索山脈為他們的共同邊界,此後俄國人用武器和金錢援助土耳其民族主義者.

這一系列條約從根本上改變了中東的勢力均衡.此時,土耳其和俄國結成了一條統一戰線,而協約國已四分五裂,只有英國和希臘還堅持《塞夫爾條約》的條款.英國因其世界范圍的種種許諾和國內的輿論狀況,只能將它的艦隊保持在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峽.換句話說,這時只有希臘人獨自留在士麥拿面對小亞細亞的土耳其民族主義高潮.

1921年3月底,希臘人和土耳其人之間爆發了戰爭.起初,希臘人遇到的抵抗很軟弱,因為這只不過是游擊隊的抵抗.但是,他們越向前推進,這種抵抗就變得越頑強,而且,當地居民滿懷敵意,致使希臘不得不動員其整整三分之二的人力來守衛運輸線.當入侵者到達小亞細亞中心地區的薩卡爾亞河時,戰事出現了轉折.凱末爾開始反攻,戰線拉得過長的希臘人被完全截住了,然後被逐退.退卻使希臘人士氣低落,最終導致了全面崩潰.1922年9月9日,凱末爾騎著馬勝利地進入士麥拿.不僅是希臘軍隊,連世代居住士麥拿地區達數百年之久的希臘平民也都被迫撤退.

這時,凱末爾能夠要求修改《塞夫爾條約》.經過長期談判,1923年7月24日簽訂了《洛桑和約》.這一和約將東色雷斯和愛琴群島中的幾座島嶼歸還給了土耳其.此外,土耳其還無須償付任何賠款,投降條約內的全部條款也被廢除;作為回報,土耳其答應進行司法改革.海峽仍為非軍事區,在和平時期或者在戰時而土耳其仍保持中立時,向所有國家的船只開放.如果土耳其參戰,敵國船只將不准通過,但中立國船只仍可通行.最後,一項單獨的協定規定,用君士坦丁堡的希臘少數民族強行交換西色雷斯和馬其頓的土耳其少數民族.

新土耳其《洛桑和約》意味著凱末爾個人的巨大成功.衰朽的奧斯曼帝國在經曆了500年盛衰無常的曆史之後終于滅亡了.1923年10月29日,以凱末爾為總統的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在創立了新土耳其之後,凱末爾又致力于創造新土耳其人這一同樣艱巨的任務.1921年,他提出了生存斗爭中的指導原則:

就我們這場運動的哲學觀來說,我們的眼光要轉向西方.我們將把西方的利度移植在亞洲的土壤上.我們將按西方的模式改造我們的學校.亞洲的新口號不再是泛伊斯蘭教主義,而是民族主義.……我們希望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我們的頭腦願意接受現時代思想,但我們仍得保持自身不變.我們並不希望被看作是一個渴望孤立在道德屏障背後的亞洲民族.

按照這些觀點,凱末爾無情地清除了過去那些陳舊的制度.在變革的巨大洪流中進行了一個又一個的改革.

1923年10月14日土耳其國家的首都從君士坦丁堡遷移到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中心地帶的安卡拉.

1924年3月3日廢除哈里發制,奧斯曼帝國皇室的所有成員被逐出土耳其.

1924年4月2O日通過設立總統,總理,內閣和大國民議會的憲法;大國民議會每四年一次由選舉產生,選舉方式為間接投票.

1925年9月8日取締所有的宗教社團和寺院,禁止個人以宗數社團威員的身份生活,禁止穿戴與之有關的服裝或擁有與之有關的頭銜.

1925年11月規定官員和平民必需戴禮帽以代替傳統的土耳其帽.婦女是否戴面紗任其自使,但不鼓勵戴面紗.

1926年1月至2月采用新的民法典,刑法典和商法典,它們分別以瑞士,意大利和德國的體系為藍本.

1926年8月17日廢除一夫多妻制.

1926年9月19日強制推行世俗婚禮.

1928年11月3日推行拉丁字母以代替複雜的阿拉伯字母;首先在報紙上,然後在書籍中實行這一改革.

1930年3月28日更改地名: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安哥拉改名為安卡拉,士麥拿改名為伊茲密爾,阿德里安堡改名為埃迪爾內,等等.

1934年12月14日給予婦女以選舉權,並允許她們參加議會.

至1938年11月10日凱末爾去世時,新土耳其已經確立.誠然,這種"新"僅具有廣度而不具有深度.農民構成了人口的絕大多數,他們當中大部分人仍墨守其古老的穆斯林的思想和習慣.但另一方面,統治這個國家的新的傑出人物在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方面已歐化.許多農民也已大大改變,同政府建立了過去幾個世紀中從未有過的友好關系.土耳其較之其他穆斯林國家,已在一個大得多的程度上成為凱末爾所設計的"現代國家".

二,阿拉伯中東

反抗的格局正當土耳其人成功地撕毀《塞夫爾條約》之際,阿拉伯人正在頑強地抵抗指派給他們的受托管理國.與《侯賽因-麥克馬洪協定》相反,敘利亞-黎巴嫩已作為托管地分給法國,美索不達米亞和巴勒斯坦已成為英國的托管地,而埃及則已完全由英國人控制.對阿拉伯國家的這種橫暴的瓜分行徑必然導致騷動,因為戰爭本身已在阿拉伯人中激起了強烈的民族感情.協約國有關民族自決的宣傳已不可避免地對阿拉伯人的見解產生影響.阿拉伯軍隊的成功作戰也喚起了民族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在解放大馬士革,阿勒頗和阿拉伯其他曆史中心地區的戰役中,阿拉伯士兵曾與英國人並肩作戰.同樣重要的是因戰時貿易的破裂而引起的普遍存在的苦難和遍及各地的饑餓.據估計,至少有30萬人死于饑餓或由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

最後,還有最為重要的宗教因素,這對村莊的農夫來說尤其如此.20世紀5O年代,埃及一位社會學家在經過直接調查之後斷定,"對于村民來說,世界根據穆斯林的信仰分成信仰者和非信仰者,"而且"他們幾乎不知道如種族或階級之類的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後的幾年中,無疑有更多的人發表了這種圍繞著宗教的觀點.城市里的阿拉伯民族主義領導人以往與農民沒有什麼交往,而農民支持他們的程度卻常使他們吃驚;這個事實也可證明上述這一點.其結論是,鄉村起義是由反對外國異教統治者的宗教感情激起的自發運動.

上述諸因素的結合說明了戰後阿拉伯人為獨立而進行的斗爭.可以看出,在這一斗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種共同的格局.首先,在和平條約剛簽訂後的幾年中爆發了反抗和武裝起義.然後,英國和法國逐漸恢複了秩序,重申了它們的權力.最後,它們允許不同程度的自治;這一點雖沒有完全使民族主義者滿意,但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維持了一種不安定的和平.

反抗過程嚴格地說,在埃及,委托關系並不存在.但形勢與阿拉伯國家基本相似,因為英國在戰爭一開始就否定了奧斯曼帝國名義上的宗主權,並宣布埃及為英國的保護領地.民族主義的華夫脫黨立即組織了猛烈的抵抗.1922年,英國宣布埃及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但為自己不僅保留了保護少數民族和外國利益的權力,還保留了控制外交事務和外部安全的權力.民族主義者拒絕了這種虛幻的獨立,繼續進行斗爭.他們的斗爭手段之一是恐怖主義,1924年,他們成功地暗殺了埃及軍隊的英國首腦李斯塔克爵士.這些民族主義者還依靠了民眾的支持,他何多次贏得的選舉勝利可表明這一點.最後,英,埃兩方于1936年達成和解的解決辦法,締結了為期20年的同盟條約,英國答應結束它對這個國家的軍事占領,並安排埃及進入國際聯盟.作為回報,埃及同意戰時支持英國,答應英國守備隊駐守蘇伊士運河,另外,繼續實行英埃對蘇丹的聯合管理.民族主義領導人完全不滿足于這種和解.但他們還是接受了,認為這是當時情況下所能得到的最好東西,他們等待著一有機會就去清除那些令人厭惡的外國控制的殘跡.

伊拉克的民族主義反抗運動經曆了與埃及大致相同的過程.1920年,爆發了遍及全國的武裝起義.英國首先恢複了秩序,然後企圖通過立侯賽因的第三個兒子費薩爾王子為國王來贏得民族主義者的好感.第二年,即1922年,英國議定了一個同盟條約.條約中,他們保留了那些他們認為對保護其利益必不可少的控制權.民族主義者仍不滿意,繼續騷動.最後于1930年締結了一個同盟條約,根據這一條約,英國同意結束托管,並支持伊拉克的加入國際聯盟的請求.作為回報,伊拉克同意英國在該國維持三個空軍基地,並同意英國在戰時可充分使用鐵路,河流或港口.1932年,伊拉克成為國聯成員國,成為第一個獲得此榮譽的阿拉伯國家.至于埃及,民族主義集團仍不滿意.他們聲稱只是外表發生了變化,因為英國通過締結盟約這一權宜手段仍保留了所有想保留的特權.

在敘利亞和黎巴嫩,法國卻沒有英國那麼靈活,因而也不及英國那樣成功.民族主義的反抗時常發生,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25年,當時,法國為了維持對大馬士革的控制不得不炮轟了該地.最後,1936年,法國政府仿照1930年的英-伊條約,同敘利亞和黎巴嫩分別議定了條約.不過,這些條約都沒有得到法國下院的批准,因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沖突仍未解決.

巴勒斯坦三角關系在巴勒斯坦,情況獨特,因為那里的形勢很快惡化成由英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三方參加的一場苦斗.阿拉伯人堅持認為,有關猶太人的"民族家園"的《貝爾福宣言》公然違背了以前麥克馬洪在其信件中給阿拉伯人的許諾.英國企圖通過于1921年分出巴勒斯坦的內地部分成立獨立的外約旦國家來撫慰阿拉伯人.這就免除了所有關于建立猶太人之家的托管條款.此外,英國還任命費薩爾的哥哥阿卜杜拉為外約旦的統治者.這一策略對外約旦來說是令人極為滿意的.阿卜杜拉始終忠心耿耿地與英國人合作,尤其是因為其國家的貧窮使得他要依靠倫敦的財政援助.或許,阿拉伯世界中戰斗力最強的軍隊就是由英國資金供養,由英國將軍約翰格拉布統率的外約旦的阿拉伯軍團.

然而,在真正的巴勒斯坦地區,隨著猶太移民的不斷湧入和憂慮重重的阿拉伯人對猶太人和英國人的回擊,這種三方間的沖突變得日趨激烈.托管條款第六條要求英國為猶太人的遷移"提供方便",並"鼓勵猶太人秘密移居該地區."但是,這同一條款還規定,"居民中其他幾部分人的權利和地位"將受到保護.顯而易見,英國人當時認為這兩條規定未必相矛盾.他們預料,猶太人的遷移永遠不會達到侵犯阿拉伯人的"權利和地位"這樣的程度.他們未能預見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將產生的影響.猶太移民從1932年的9553人猛增到1933年的30327人,1934年的42359人和1935年的61854人.巴勒斯坦猶太人的總人數從1919年的65000人上升到1939年的45萬人.

只要猶太人的湧入始終適度,阿拉伯人也不會提出強烈的反對.其實,他們曾歡迎過有錢,有干勁,有技藝的猶太人.他們自己早些時候已從猶太人在恢複肥力耗盡的土地,建立工業和控制疾病方面所創造的種種奇跡中大大得益.但是,當移居的小溪變成一股洪流時,阿拉伯人便進行了猛烈的反擊,這是可以理解的.正如一位阿拉伯人驚恐地,迷惑不解地所說的那樣:"我不懂他們的語言;我不懂他們的習慣;他們使我覺得我在自己的國家里就象一個外國人一樣."其他阿拉伯人指出,他們沒有任何理由因西方的排猶主義而失去自己的國家."排猶主義是西方的一種可悲的弊病.……我們不是排猶主義者;我們也是猶太人.然而,西方的這個問題如今卻是在使我們受損害的情況下予以解決.你們認為這樣做公正嗎?"

阿拉伯人對猶太人的攻擊變得愈益頻繁和猛烈.其中最重要的幾次是1929年的哭牆騷亂,1936年的阿拉伯人"民族政治總罷工"和1938年的阿拉伯人大起義.英國的反應是在這些大暴動之後派出了皇家專門調查委員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幾個調查委員會已對情況進行了調查,他們企圖滿足三方不同的,相互沖突的利益猶太複國主義者的願望,阿拉伯人的民族主義要求和英帝國的利益,所以他們的建議搖擺不定.例如,1939年5月的白皮書提出,巴勒斯坦在10年內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並提出對猶太人的遷移和土地購買加以明確的限制.白皮書的最後一段包含了這一富于哲理性的見解:"陛下的政府在托管所引起的這場爭論中不能指望做到使這一黨派或那一黨派的黨徒們滿意."這一見解證明是完全有道理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拒絕了英國人的建議,巴勒斯坦的爭論甚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還遠沒有得到解決.

三,北非

19世紀期間,埃及以西的地區即所謂的馬格里布,已漸漸淪于歐洲的統治之下(見第十四章第三節).1830年,法國開始入侵阿爾及利亞;1911年,意大利完成了對利比亞的侵略.意大利的入侵遭到了頑強的抵抗,這一抵抗一直持續到戰後,是馬格里布為爭取解放而進行全面斗爭的開端.

1911年,意大利人在利比亞幾乎沒遇到什麼困難就打敗了小股土耳其駐軍.但是,當地的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用撤離的土耳其人留下的武器繼續進行斗爭.塞努西教團極為有效地組織和領導了人們的抵抗活動,至1915年夏,意大利人已被限制在沿海地區的六個據點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意大利人又試圖將他們的權力強加給整個利比亞,但沒有獲得什麼成功.他們只占據了沿海地區,而大部分內地仍在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

意大利人在利比亞的失敗是對歐洲威望的一個嚴重打擊.但是,它很快就因摩洛哥的里夫山地人使西班牙人遭受的驚人慘敗而相形見細.好幾個世紀里,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領地一直限于地中海沿岸四塊極小的飛地.其時,法國已在從阿爾及利亞向外擴展,于1881年在突尼斯建立了保護領地,並在1906年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之後開始占領摩洛哥.這促使西班牙人采取同樣的行動,他們與法國達成了一項瓜分摩洛哥的協議,並于1909年開始向內地推進.他們推進的速度十分緩慢,因此,幾年來幾乎未遇到抵抗.接著,1921年夏,他們突然遭到了一次慘敗這是自1896年埃塞俄比亞人在阿多瓦打敗意大利人以來西方軍隊所遭受的最慘重的失敗.

予以這一出乎意外的打擊的是里夫部落民的領袖阿卜杜勒克里姆.他在西班牙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懂得西方技術的價值,並知道如何利用西方技術.受驚的西班牙人不斷湧入摩洛哥,達15萬人,但是,未能克複大部分地區.1923年夏,他們提出給克里姆以自治權,但是,因勝利而洋洋得意的克里姆要求完全獨立.到1924年時,西班牙人又被限制在沿海地區,在內地只有少數幾個要塞,而且這些要塞通常都處在里夫人的包圍之中.實際上,這時的克里姆已成為整個西屬摩洛哥的主人.

第二年,克里姆不僅向西班牙人挑戰,還向法國人挑戰這是一個直接導致他滅亡的舉動.這一失策一方面起因于他需要法國防線後面的某些產糧地,一方面起因于他錯誤地估計了法國的政治形勢.他對法國人中存在的厭戰情緒的程度估計過高,而且還對法國共產黨許諾的支持印象太深.1924年9月2O日,法國共產黨領導人雅克多里奧致電克里姆,祝賀他戰勝西班牙人,並表示希望"他聯絡法國和歐洲的無產階級,與包括法國帝國主義在內的一切帝國主義進行斗爭,直到徹底解放摩洛哥領土."多里奧在表示他的良好願望時無疑是真誠的,但是,他不能以有效的援助支持他們.

1925年4月13日,克里姆趁法國援軍尚未到達,開始了他的進攻.里夫勇士們穿過法國人的防線,喚起了內地的一些部落.法國要塞由于被切斷了同根據地的聯系,不得不一個接一個地撤除.徹底的大失敗只是由于法國正規軍和占外籍軍團的絕大多數的非法國人的忠誠才得以避免.當時的形勢非常危急,致使西班牙和法國締結盟約,決定采取聯合行動對付里夫人,其中包括從陸路和水路封鎖里夫領土,以阻止軍火走私.不過,克里姆最初的進攻就未能取得勝利,這意味著他滅亡的開端.法國和西班牙的資源合在一起占有壓倒的優勢,因此,里夫人的最終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到1925年秋時,6萬里夫軍隊所面臨的是28萬法西聯軍.這種力量懸殊實在太大,尤其是自克里姆在法國人的後方舉行全面起義未獲成功以來.冬春兩季,克里姆遭到了一連串的失敗,直到1926年5月27日他宣布投降為止.他被流放到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島.克里姆雖未能趕走法國人,但他的功績已喚醒了整個馬格布里,激勵著別世紀測年代成立的各民族主義黨派;這些民族主義黨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功地為自由而戰斗.